CN213959196U - 一体式交直流充电插座 - Google Patents

一体式交直流充电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59196U
CN213959196U CN202023292111.4U CN202023292111U CN213959196U CN 213959196 U CN213959196 U CN 213959196U CN 202023292111 U CN202023292111 U CN 202023292111U CN 213959196 U CN213959196 U CN 2139591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rect current
mounting
cavity
tail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9211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波
张恒
魏军涛
蔡火平
刘仰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Zhichong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Zhichong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Zhichong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Zhichong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9211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591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591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591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式交直流充电插座,其包括安装座、直流插座组件、交流插座组件和马达电子锁,所述安装座上设有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所述交流插座组件安装在第一安装腔上,所述直流插座组件安装在第二安装腔上;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将直流插座组件和交流插座组件合并集合在安装座上,通过安装座能快速定位将直流插座组件和交流插座组件安装在同一位置上,使充电过程更加便利,节省了车辆设计空间,便于内部布线;而且在使用时,马达电子锁能顶出与充电枪上的锁舌相配合,实现锁定的目的,使得配合更紧密,不会轻易脱落,增加充电稳固性,提升使用安全性。另外整体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体式交直流充电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枪插座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交直流充电插座。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由于能源来源广泛、行驶安静、无污染排放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各汽车厂家的重视,纷纷推出家用电动汽车。
当前市场上家用电动汽车主要存在交流充电座和直流充电座两种类型,根据整车布置的不同,交流和直流充电座基本上为分离式设计,即直流充电座布置在前机舱位置,交流充电座布置在原加油口处,这就导致在选择不同充电方式时需要到对应的车身位置插枪充电,造成使用上的不方便。而且在充电过程中,容易因意外或误操作带电拔枪,导致安全事故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合理,使用方便、安全的一体式交直流充电插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体式交直流充电插座,其包括安装座、直流插座组件、交流插座组件和马达电子锁,所述安装座的边缘位置设有安装孔,内部位置设有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的前端开口外缘凸起形成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所述交流插座组件安装在第一安装腔上,所述直流插座组件安装在第二安装腔上,所述马达电子锁对应第一安装腔的下方位置设置在安装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安装座包括压座和端盖,所述压座上设有与所述端盖外形轮廓相适配的凹腔,所述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位于所述端盖上,该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的后端具有后开口,并在所述压座上设有与所述后开口相对应的后通孔;所述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相邻并相连形成一体结构,不仅一体性好,结构强度大,而且还能减少占用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安装座的背面设有用来安装所述马达电子锁的锁腔,所述马达电子锁安装在该锁腔内,且该马达电子锁的锁杆贯穿安装座并从安装座的正面伸出。结构设计合理,安装稳定性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交流插座组件包括交流外壳、交流尾盖、交流支架、交流密封垫和交流端子,所述交流外壳的前部伸入第一安装腔,中部外壁径向凸起形成交流安装部,并在所述压座和端盖之间设有用来安装该交流安装部的交流安装腔,所述交流端子通过交流支架设置在交流外壳内,所述交流尾盖封闭在所述交流外壳的尾部,所述交流密封垫在交流尾盖和交流外壳之间,该交流密封垫上设有交流线孔,该交流线孔与交流线为过盈配合,配合紧密,防水效果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交流密封垫设有交流线孔的位置凸起形成交流凸台;交流凸台能增加局部厚度,延长交流线孔的长度,增大交流线孔与交流线的接触面积,配合效果更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交流密封垫的外缘设有至少两条沿其周向方向延伸的凸条,该凸条能增加与交流外壳内壁的配合紧密性,提升密封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交流线孔的内壁上至少设有两条凸环,更能提升交流线外壁的配合紧密性,提升密封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交流线孔的外周缘位置呈圆心对称设有若干深槽,相邻两深槽之间形成弹力支脚。弹力支脚具有弹力,使得交流线孔的内壁更能紧密顶压在交流线外壁上,进一步提升密封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交流安装部上设有定位凹位,并在所述交流安装腔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凹位相适配的定位凸点,通过定位凸点卡入定位凹位,配合效果好,能快速对交流安装部进行定位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交流外壳的尾部外壁上设有倒钩,所述交流尾盖套设在所述交流外壳的尾部上,且设有与所述倒钩相适配的钩孔,通过倒钩卡入钩孔即实现装配交流外壳的目的,装配简单、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交流尾盖上设有与所述交流凸台相适配的交流凹槽,提升结构紧凑性,能缩短整体长度,且交流凸台嵌入交流凹槽,配合紧密,限位效果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其还包括交流接口防水圈,该交流接口防水圈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腔内,并与所述交流外壳的前端紧密接触,提升配合紧密性,防水效果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直流插座组件包括直流外壳、直流尾盖、直流支架、直流密封垫和直流端子,所述直流外壳的前部伸入第二安装腔,中部外壁径向凸起形成直流安装部,并在所述压座和端盖之间设有用来安装该直流安装部的直流安装腔,所述直流端子通过直流支架设置在直流外壳内,所述直流尾盖封闭在所述直流外壳的尾部,所述直流密封垫在直流尾盖和直流外壳之间,该直流密封垫上设有直流线孔,该直流线孔与直流线为过盈配合,配合紧密,防水效果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直流密封垫设有直流线孔的位置凸起形成直流凸台;直流凸台能增加局部厚度,延长直流线孔的长度,增大直流线孔与直流线的接触面积,配合效果更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直流密封垫的外缘设有至少两条沿其周向方向延伸的凸条,该凸条能增加与直流外壳内壁的配合紧密性,提升密封效果。所述直流线孔的内壁上至少设有两条凸环,更能提升交流线外壁的配合紧密性,提升密封效果。所述直流线孔的外周缘位置呈圆心对称设有若干深槽,相邻两深槽之间形成弹力支脚。弹力支脚具有弹力,使得直流线孔的内壁更能紧密顶压在直交流线外壁上,进一步提升密封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直流安装部上设有定位凹位,并在所述直流安装腔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凹位相适配的定位凸点。通过定位凸点卡入定位凹位,配合效果好,能快速对直流安装部进行定位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直流外壳的尾部外壁上设有倒钩,所述直流尾盖套设在所述直流外壳的尾部上,且设有与所述倒钩相适配的钩孔。通过倒钩卡入钩孔即实现装配直流外壳的目的,装配简单、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直流支架上设有与所述直流凸台相适配的直流凹槽。提升结构紧凑性,能缩短整体长度,且直流凸台嵌入直流凹槽,配合紧密,限位效果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直流外壳的尾部外壁上设有沿其轴向方向延伸的导向凸筋,所述直流尾盖上设有与导向凸筋相适配的导向开槽。通过导向凸筋与导向开槽相配合,能快速将直流尾盖精确与直流外壳相装配,同时能限定两者相对作周向转动,配合效果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其还包括直流接口防水圈,该直流接口防水圈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腔内,并与所述直流外壳的前端紧密接触。提升配合紧密性,防水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将直流插座组件和交流插座组件合并集合在安装座上,通过安装座能快速定位将直流插座组件和交流插座组件安装在同一位置上,使充电过程更加便利,节省了车辆设计空间,便于内部布线;而且在使用时,马达电子锁能顶出与充电枪上的锁舌相配合,实现锁定的目的,使得配合更紧密,不会轻易脱落,增加充电稳固性,提升使用安全性。另外整体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交流插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交流密封垫的结构示意图1。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交流密封垫的结构示意图2。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直流插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10,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体式交直流充电插座,其包括安装座1、直流插座组件2、交流插座组件3和马达电子锁4。
所述安装座1的边缘位置设有安装孔11,内部位置设有第一安装腔12和第二安装腔12,第一安装腔12和第二安装腔12的前端开口外缘凸起形成第一凸缘13和第二凸缘14,所述交流插座组件3安装在第一安装腔12上,所述直流插座组件2安装在第二安装腔12上,所述马达电子锁4对应第一安装腔12的下方位置设置在安装座1上。
所述安装座1包括压座15和端盖16,所述压座15上设有与所述端盖16外形轮廓相适配的凹腔,所述第一安装腔12和第二安装腔12位于所述端盖16上,该第一安装腔12和第二安装腔12的后端具有后开口,并在所述压座15上设有与所述后开口相对应的后通孔;所述第一凸缘13和第二凸缘14相邻并相连形成一体结构,不仅一体性好,结构强度大,而且还能减少占用空间。
所述安装座1的背面设有用来安装所述马达电子锁4的锁腔18,所述马达电子锁4安装在该锁腔18内,且该马达电子锁4的锁杆贯穿安装座1并从安装座1的正面伸出。结构设计合理,安装稳定性好。
所述交流插座组件3包括交流外壳31、交流尾盖32、交流支架33、交流密封垫34、交流端子35和交流接口防水圈36,所述交流外壳31的前部伸入第一安装腔12,中部外壁径向凸起形成交流安装部311,并在所述压座15和端盖16之间设有用来安装该交流安装部311的交流安装腔17,所述交流端子35通过交流支架33设置在交流外壳31内,所述交流尾盖32封闭在所述交流外壳31的尾部,所述交流密封垫34在交流尾盖32和交流外壳31之间,该交流密封垫34上设有交流线孔341,该交流线孔341与交流线为过盈配合,配合紧密,防水效果好。
较佳的,在所述交流密封垫34设有交流线孔341的位置凸起形成交流凸台342;通过交流凸台342能增加局部厚度,延长交流线孔341的长度,增大交流线孔341与交流线的接触面积,配合效果更好。
所述交流密封垫34的外缘设有至少两条沿其周向方向延伸的凸条343,该凸条343能增加与交流外壳31内壁的配合紧密性,提升密封效果。
所述交流线孔341的内壁上至少设有两条凸环344,更能提升交流线外壁的配合紧密性,提升密封效果。
所述交流线孔341的外周缘位置呈圆心对称设有若干深槽345,相邻两深槽345之间形成弹力支脚346。弹力支脚346具有弹力,使得交流线孔341的内壁更能紧密顶压在交流线外壁上,进一步提升密封效果。
在所述交流安装部311上设有定位凹位,并在所述交流安装腔17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凹位相适配的定位凸点,通过定位凸点卡入定位凹位,配合效果好,能快速对交流安装部311进行定位安装。
在所述交流外壳31的尾部外壁上设有倒钩312,所述交流尾盖32套设在所述交流外壳31的尾部上,且设有与所述倒钩312相适配的钩孔321,通过倒钩312卡入钩孔321即实现装配交流外壳31的目的,装配简单、方便。
在所述交流尾盖32上设有与所述交流凸台342相适配的交流凹槽,提升结构紧凑性,能缩短整体长度,且交流凸台342嵌入交流凹槽,配合紧密,限位效果好。
将所述交流接口防水圈36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腔12内,并与所述交流外壳31的前端紧密接触,提升配合紧密性,防水效果好。
所述直流插座组件2包括直流外壳21、直流尾盖22、直流支架23、直流密封垫24、直流端子25和直流接口防水圈26,所述直流外壳21的前部伸入第二安装腔12,中部外壁径向凸起形成直流安装部211,并在所述压座15和端盖16之间设有用来安装该直流安装部211的直流安装腔27,所述直流端子25通过直流支架23设置在直流外壳21内,所述直流尾盖22封闭在所述直流外壳21的尾部,所述直流密封垫24在直流尾盖22和直流外壳21之间,该直流密封垫24上设有直流线孔241,该直流线孔241与直流线为过盈配合,配合紧密,防水效果好。
在所述直流密封垫24设有直流线孔的位置凸起形成直流凸台;通过直流凸台能增加局部厚度,延长直流线孔的长度,增大直流线孔与直流线的接触面积,配合效果更好。
在所述直流密封垫24的外缘设有至少两条沿其周向方向延伸的凸条,该凸条能增加与直流外壳21内壁的配合紧密性,提升密封效果。所述直流线孔的内壁上至少设有两条凸环,更能提升直流线外壁的配合紧密性,提升密封效果。所述直流线孔的外周缘位置呈圆心对称设有若干深槽,相邻两深槽之间形成弹力支脚。弹力支脚具有弹力,使得直流线孔的内壁更能紧密顶压在直交流线外壁上,进一步提升密封效果。
在所述直流安装部211上设有定位凹位,并在所述直流安装腔27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凹位相适配的定位凸点。通过定位凸点卡入定位凹位,配合效果好,能快速对直流安装部211进行定位安装。
在所述直流外壳21的尾部外壁上设有倒钩,所述直流尾盖22套设在所述直流外壳21的尾部上,且设有与所述倒钩相适配的钩孔。通过倒钩卡入钩孔即实现装配直流外壳21的目的,装配简单、方便。
在所述直流支架23上设有与所述直流凸台相适配的直流凹槽。提升结构紧凑性,能缩短整体长度,且直流凸台嵌入直流凹槽,配合紧密,限位效果好。
在所述直流外壳21的尾部外壁上设有沿其轴向方向延伸的导向凸筋211,所述直流尾盖22上设有与导向凸筋211相适配的导向开槽221。通过导向凸筋211与导向开槽221相配合,能快速将直流尾盖22精确与直流外壳21相装配,同时能限定两者相对作周向转动,配合效果好。
在所述直流接口防水圈26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腔12内,并与所述直流外壳21的前端紧密接触。提升配合紧密性,防水效果好。
另外,还可以在直流线孔和交流线孔的一端设有挡片进行封闭,能确保在不使用前是封闭结构,确保密封效果。使用时,再刺穿挡片就可以了。
使用时,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直流插座组件2和交流插座组件3集合在同一个安装座1上,通过安装座1能快速定位将直流插座组件2和交流插座组件3安装在同一位置上,使充电过程更加便利,节省了车辆设计空间,便于内部布线;而且在使用时,马达电子锁4能顶出与充电枪上的锁舌相配合,实现锁定的目的,使得配合更紧密,不会轻易脱落,增加充电稳固性,使用安全性高。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如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所述,采用与其相同或相似的结构而得到的其它结构的插座,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一体式交直流充电插座,其包括安装座,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直流插座组件、交流插座组件和马达电子锁,所述安装座的边缘位置设有安装孔,内部位置设有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的前端开口外缘凸起形成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所述交流插座组件安装在第一安装腔上,所述直流插座组件安装在第二安装腔上,所述马达电子锁对应第一安装腔的下方位置设置在安装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交直流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压座和端盖,所述压座上设有与所述端盖外形轮廓相适配的凹腔,所述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位于所述端盖上,该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的后端具有后开口,并在所述压座上设有与所述后开口相对应的后通孔;所述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相邻并相连形成一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交直流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的背面设有用来安装所述马达电子锁的锁腔,所述马达电子锁安装在该锁腔内,且该马达电子锁的锁杆贯穿安装座并从安装座的正面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交直流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插座组件包括交流外壳、交流尾盖、交流支架、交流密封垫和交流端子,所述交流外壳的前部伸入第一安装腔,中部外壁径向凸起形成交流安装部,并在所述压座和端盖之间设有用来安装该交流安装部的交流安装腔,所述交流端子通过交流支架设置在交流外壳内,所述交流尾盖封闭在所述交流外壳的尾部,所述交流密封垫在交流尾盖和交流外壳之间,该交流密封垫上设有交流线孔,该交流线孔与交流线为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式交直流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密封垫设有交流线孔的位置凸起形成交流凸台;所述交流密封垫的外缘设有至少两条沿其周向方向延伸的凸条,所述交流线孔的内壁上至少设有两条凸环,所述交流线孔的外周缘位置呈圆心对称设有若干深槽,相邻两深槽之间形成弹力支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式交直流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安装部上设有定位凹位,并在所述交流安装腔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凹位相适配的定位凸点;所述交流外壳的尾部外壁上设有倒钩,所述交流尾盖套设在所述交流外壳的尾部上,且设有与所述倒钩相适配的钩孔,所述交流尾盖上设有与所述交流凸台相适配的交流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式交直流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交流接口防水圈,该交流接口防水圈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腔内,并与所述交流外壳的前端紧密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交直流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插座组件包括直流外壳、直流尾盖、直流支架、直流密封垫和直流端子,所述直流外壳的前部伸入第二安装腔,中部外壁径向凸起形成直流安装部,并在所述压座和端盖之间设有用来安装该直流安装部的直流安装腔,所述直流端子通过直流支架设置在直流外壳内,所述直流尾盖封闭在所述直流外壳的尾部,所述直流密封垫在直流尾盖和直流外壳之间,该直流密封垫上设有直流线孔,该直流线孔与直流线为过盈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体式交直流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密封垫设有直流线孔的位置凸起形成直流凸台;所述直流密封垫的外缘设有至少两条沿其周向方向延伸的凸条,所述直流线孔的内壁上至少设有两条凸环,所述直流线孔的外周缘位置呈圆心对称设有若干深槽,相邻两深槽之间形成弹力支脚;
所述直流安装部上设有定位凹位,并在所述直流安装腔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凹位相适配的定位凸点;
所述直流外壳的尾部外壁上设有倒钩,所述直流尾盖套设在所述直流外壳的尾部上,且设有与所述倒钩相适配的钩孔,所述直流支架上设有与所述直流凸台相适配的直流凹槽;
所述直流外壳的尾部外壁上设有沿其轴向方向延伸的导向凸筋,所述直流尾盖上设有与导向凸筋相适配的导向开槽。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体式交直流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直流接口防水圈,该直流接口防水圈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腔内,并与所述直流外壳的前端紧密接触。
CN202023292111.4U 2020-12-31 2020-12-31 一体式交直流充电插座 Active CN2139591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92111.4U CN213959196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体式交直流充电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92111.4U CN213959196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体式交直流充电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59196U true CN213959196U (zh) 2021-08-13

Family

ID=77198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92111.4U Active CN213959196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体式交直流充电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591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959196U (zh) 一体式交直流充电插座
CN107332025B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座的独立盖
CN112600010A (zh) 一体式交直流充电插座
CN21101849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水冷电机壳体
CN213959216U (zh) 充电插座安装结构
CN113103889A (zh) 一种汽车充电组件及汽车
CN112615192A (zh) 充电插座安装结构
CN213959226U (zh) 充电插座组件
CN210607704U (zh) 连接器转接端子组件
CN217823459U (zh) 一种防水型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枪
CN216929451U (zh) 一种车辆线束过孔护套
CN216120926U (zh) 充电枪插头结构
CN209747780U (zh) 发动机穿缸连接器
CN216120862U (zh) 充电枪端子安装结构
CN211908521U (zh) 一种用于节气门的电机结构
CN218386052U (zh) 直流充电插座
CN216101570U (zh) 小体积充电枪
CN217562974U (zh) 一种新能源充电枪
CN220622270U (zh) 绝缘屏蔽底座及使用其的电子水泵
CN211508767U (zh) 新能源车用端盖
CN212588634U (zh) 容纳壳、整车控制器和车辆
CN216120925U (zh) 电动汽车充电枪密封结构
CN218920116U (zh) 一种电机集成底座
CN212543390U (zh) 车载充电器
CN216617711U (zh) 一种改良型的柴油泵总成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