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48463U - 一种与无人运载车配合的转运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与无人运载车配合的转运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48463U
CN213948463U CN202022226254.9U CN202022226254U CN213948463U CN 213948463 U CN213948463 U CN 213948463U CN 202022226254 U CN202022226254 U CN 202022226254U CN 213948463 U CN213948463 U CN 2139484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frame
vehicle
unmanned
bea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2625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春武
赵冉
宫金宝
闫肃
张春雷
张馨月
金星梅
张澍
陈帅
宫乃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02222625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484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484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484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间转运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与无人运载车配合的转运车;其中框架右端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多个储物盒,储物盒左侧的框架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多个固定杆,固定杆上固定有单横梁、双横梁或者同时固定有单横梁和双横梁,储物盒下方的框架上设有底板,底板的底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卡扣装置,卡扣装置上设有与无人运载车配合连接的导向槽,框架底部设有万向轮;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中上层摆放较大辅具,侧面、底部能够摆放较小辅具,同时底部具有卡扣装置,能够实现与无人运载车(AGV)互锁。

Description

一种与无人运载车配合的转运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间转运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与无人运载车配合的转运车。
背景技术
转运小车是车间用来运送工装辅具的多功能的运输设备,多功能体现在不仅能完成运输多种工装辅具的任务,同时要与无人搬运车(AGV)配合,从而实现工装辅具在车间的周转、运输等。
汽车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多种形式的工装辅具,这些工装辅具长短不一,且形态各异,在汽车装配线起到支撑、限位、固定等功能作用,是汽车生产线不可缺少的机械装置。在没有生产任务时,工装辅具一般存储在辅具库房,在有生产任务时,需要将工装辅具运送到生产线用于生产,使用完成后,辅具表面一般会残留胶条、油漆等污渍,需要再在运送至辅具清洗间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运输存放至辅具库房备用。
线上生产需要的辅具数量很大,以涂装车间单车需要8个辅具(根据车型的不同,实际生产单车需要辅具大于8个),25JPH生产节拍为例,每小时需要用到的辅具至少在200个以上,且由于辅具大小不一,设计一种容量大、取拿方便的转运小车就显得十分必要。转运小车需要有足够的、灵活多样的存储空间,同时转运小车要方便工装辅具装车摆放以及取拿使用。
现阶段工厂车间用到的转运小车都是以人推为主,为了方便操控,一般需要将转运小车前轮设置为定向轮,后轮为万向轮,这样的结构在与无人运载车 (AGV)配合时,极容易产生“卡死”现象。
另外鉴于工装辅具形式多样,更新换代较快,工装辅具不断优化对转运小车提出了新的要求。现有的转运小车还存在以下缺点和不足:1.形式单一,仅能实现特定的工装辅具存放运输,在工装辅具改款等形式变更时,需要重新设计转运小车;2.现有转运小车需要人力前推,为了操作方便,前轮采用定向轮,后轮采用万向轮的形式,这样的结构在与无人运载车(AGV)配合时,极容易卡死,导致转运小车功能失效,影响产线的正常生产;3.现有的转运小车没有与无人运载车(AGV)配合的限位卡扣结构,无法与无人运载车配合使用;4.现有的转运小车辅具多采用摆放或者立放的形式,容易造成辅具变形,影响生产;5. 缺乏限制辅具移动的上翻突起结构,在工装辅具运输时,易造成脱落;6.能够实现工装辅具存储运输的转运小车,需要多人运输,操作复杂;7.转运小车结构过于复杂,后续工装辅具形式变更后,转运小车不好重复利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与无人运载车配合的转运车,鉴于工装辅具形式多样的特点,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中上层摆放较大辅具,侧面、底部能够摆放较小辅具,同时底部具有卡扣装置,能够实现与无人运载车(AGV) 互锁。
一种与无人运载车配合的转运车,包括框架1、单横梁2、第一双横梁3、固定杆4、万向轮5、底板6、带有导向槽71的卡扣装置7和储物盒8,其中框架1右端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多个储物盒8,储物盒8左侧的框架1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多个固定杆4,固定杆4上固定有单横梁2、双横梁3或者同时固定有单横梁2和双横梁3,物盒8下方的框架1上设有底板6,底板6的底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卡扣装置7,卡扣装置7上设有与无人运载车配合连接的导向槽71,框架1底部设有万向轮5。
所述储物盒8左侧的框架1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五个固定杆4,最顶端的第一个固定杆4上固定有两个单横梁2,第二个固定杆4上从左至右依次固定有两个单横梁2和两个双横梁3,第三个固定杆4上固定有两个双横梁3,第四个固定杆4上固定有两个双横梁3,第五个固定杆4上从左至右依次固定有两个单横梁2和一个双横梁3。
所述第三个固定杆4固定在第二个固定杆4的下方左侧。
所述第四个固定杆4上固定的两个双横梁3位于第四个固定杆4的右侧。
所述万向轮5上设有自锁踏板。
所述框架1包括前端架体11、后端架体12和连接杆13,其中前端架体11 和后端架体12的顶部左右两端均通过连接杆13固定在一起。
所述底板6固定在前端架体11和后端架体12之间。
所述固定杆4均固定在前端架体11上。
所述储物盒8前端固定在前端架体11上,储物盒8后端固定在后端架体 12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工装辅具的灵活运输,节省了人工成本,实现了工装辅具运输的最大化,提高了运输效率,保证了线上生产。本专利减少了现场操作难度和管理难度,使工装辅具的运输更加灵活,该转运小车通过调节能实现多种工装辅具的运输,不再因为工装辅具形式的改变,而需要单独设计转运小车,增加了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为后续工作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在底部安装了万向轮,防止因为无人运载车的转弯或急停造成转运小车极端位置“卡死”现象,万向轮具有自锁功能,用脚踩踏自锁踏板就实现了转运小车的自锁,这样在装卸工装辅具时,保证了转运车不会乱动,保障了操作人员人身安全和装卸的方便,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卡扣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1框架、11前端架体、12后端架体、连接杆13、单横梁、3第一双横梁、4固定杆、5万向轮、6底板、7卡扣装置、71导向槽、8储物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与无人运载车配合的转运车,包括框架1、单横梁2、双横梁3、固定杆4、万向轮5、底板6、带有导向槽71的卡扣装置 7和储物盒8,其中框架1右端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多个储物盒8,储物盒8左侧的框架1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多个固定杆4,固定杆4上固定有单横梁2、双横梁 3或者同时固定有单横梁2和双横梁3储物盒8下方的框架1上设有底板6,底板6的底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卡扣装置7,卡扣装置7上设有与无人运载车配合连接的导向槽71,框架1底部设有万向轮5。
所述储物盒8左侧的框架1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五个固定杆4,最顶端的第一个固定杆4上固定有两个单横梁2,第二个固定杆4上从左至右依次固定有两个单横梁2和两个双横梁3,第三个固定杆4上固定有两个双横梁3,第四个固定杆4上固定有两个双横梁3,第五个固定杆4上从左至右依次固定有两个单横梁2和一个双横梁3。
所述第三个固定杆4固定在第二个固定杆4的下方左侧。
所述第四个固定杆4上固定的两个双横梁3位于第四个固定杆4的右侧。
所述万向轮5上设有自锁踏板9。
所述框架1包括前端架体11、后端架体12和连接杆13,其中前端架体11 和后端架体12的顶部左右两端均通过连接杆13固定在一起。
所述底板6固定在前端架体11和后端架体12之间。
所述固定杆4均固定在前端架体11上。
所述储物盒8前端固定在前端架体11上,储物盒8后端固定在后端架体 12上。
使用时,单横梁2用来吊挂辅具,双横梁3用来夹持较大、较长的辅具,万向轮5保证了转运车向各个方向运动的可能性,底板6可以直接用来放置辅具或与储物盒配合使用,转运车在与无人运载车(AGV)脱离使用时,用脚踩下自锁踏板9,此时轮子无法转动,保证了工人放置、取拿辅具的安全性。
带有导向槽71的卡扣装置7如图2所示,导向槽71的目的是方便无人运载车(AGV)与转运车互锁,如果没有导向槽71,由于则需要人工不断调整转运车姿态,使之与无人运载车(AGV)配合,十分不便。
本转运车外侧边缘都采用上翻的突起结构,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工装辅具因为磕碰而产生滑落,造成危险。
放置工装辅具后效果:横梁仅放置了单个辅具演示,根据现场生产需要,可以灵活调整工装辅具数量,现场实际模拟,单个横梁最多可放置或吊挂10 个工装辅具,储物盒8具有一定倾斜度,这样设计是为了方便工人取用工装辅具。
涂装车间转运小车实物图,现场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无人运载车(AGV) 拖带转运小车的数量。
本实用新型避免或改善了上述所有问题,转运车上侧设有横梁,能够用于摆放或吊挂较为大型的工装辅具,横梁边缘有上翘的设计,能够防止工装辅具在运输的过程中滑落,从而造成危险。转运车设有存储小巧工装辅具的储物盒 8,用于摆放结构较小且不规则的辅具,一排两个储物盒8,共三排,储物盒8 稍稍前倾,便于取拿辅具。转运车中间设有双横梁3,用于夹持或者吊挂钩状辅具。转运车下侧设有底板6,用于直接摆放辅具,或者搭配储物盒8使用,这样大大增加了储物空间,提高了单次工装辅具运输量。转运车底板6设有与无人运载车(AGV)配合的卡扣装置7,卡扣具有开口的导向槽71,设有导向槽 71的目的是方便无人运载车与转运车配合,能够尽快互锁,提升工作效率。转运小车四个车轮采用带有自锁的万向轮,这里不用担心转运车运动轨迹的不确定性,因为转运车是骑在无人运载车(AGV)上使用的,转运车的行驶轨迹将完全依照无人运载车(AGV)的行驶轨迹,若采用定向轮,将会不可避免的产生“卡死”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所有横梁外边缘都有上翻的结构,用来防止辅具掉落。
本实用新型的四轮均采用万向轮,能够方便小车转弯。
本实用新型对于长辅具采取吊挂的储运方式,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辅具变形。
本实用新型对于体积较小的工装辅具,采用储物盒存放的方式,能够尽量多的运输辅具,且能保证运输过程中的可靠性。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9)

1.一种与无人运载车配合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单横梁(2)、第一双横梁(3)、固定杆(4)、万向轮(5)、底板(6)、带有导向槽(71)的卡扣装置(7)和储物盒(8),其中框架(1)右端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多个储物盒(8),储物盒(8)左侧的框架(1)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多个固定杆(4),固定杆(4)上固定有单横梁(2)、双横梁(3)或者同时固定有单横梁(2)和双横梁(3),物盒(8)下方的框架(1)上设有底板(6),底板(6)的底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卡扣装置(7),卡扣装置(7)上设有与无人运载车配合连接的导向槽(71),框架(1)底部设有万向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无人运载车配合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盒(8)左侧的框架(1)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五个固定杆(4),最顶端的第一个固定杆(4)上固定有两个单横梁(2),第二个固定杆(4)上从左至右依次固定有两个单横梁(2)和两个双横梁(3),第三个固定杆(4)上固定有两个双横梁(3),第四个固定杆(4)上固定有两个双横梁(3),第五个固定杆(4)上从左至右依次固定有两个单横梁(2)和一个双横梁(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与无人运载车配合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个固定杆(4)固定在第二个固定杆(4)的下方左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与无人运载车配合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个固定杆(4)上固定的两个双横梁(3)位于第四个固定杆(4)的右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与无人运载车配合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5)上设有自锁踏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与无人运载车配合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包括前端架体(11)、后端架体(12)和连接杆(13),其中前端架体(11)和后端架体(12)的顶部左右两端均通过连接杆(13)固定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与无人运载车配合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6)固定在前端架体(11)和后端架体(12)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与无人运载车配合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4)均固定在前端架体(11)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与无人运载车配合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盒(8)前端固定在前端架体(11)上,储物盒(8)后端固定在后端架体(12)上。
CN202022226254.9U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与无人运载车配合的转运车 Active CN2139484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26254.9U CN213948463U (zh)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与无人运载车配合的转运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26254.9U CN213948463U (zh)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与无人运载车配合的转运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48463U true CN213948463U (zh) 2021-08-13

Family

ID=77204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26254.9U Active CN213948463U (zh)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与无人运载车配合的转运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484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87366B (zh) 一种无人化仓储系统及出入库方法
JPS62502040A (ja) 押し込み式フロ−ラック用の荷物移送装置
US4363496A (en) Material handling cart
JP6874161B2 (ja) モジュール式保管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205010264U (zh) 物料转运车
JPH06505690A (ja) 貯蔵場所から荷物を出し入れすることを可能にする自動装置および新規なタイプの運搬車
JP2007209544A (ja) ステージカート搬送システム、並びにそれに使用するステージカート、およびその連結具
US1772735A (en) Method for handling material
EP1022185A3 (en) Transport cart system and method of its manufacture and operation
CN213948463U (zh) 一种与无人运载车配合的转运车
CN213168046U (zh) 一种全遥控汽油单轨运输机
EP3441199A1 (de) Mobiler kommissionierroboter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mobilen kommissionierroboters
JP2001122404A (ja) 自動稠密収容設備
CN205930799U (zh) 一种汽车配件周转系统
CN211076014U (zh) 一种锂电池盖板托盘转运上料车
CN215553274U (zh) 一种用于满集箱的转运装置
CN205438514U (zh) 一种客车用线束转运存储货架
JP2514874B2 (ja) 手押用2段台車
CN211364643U (zh) 一种物料转运车
JPH09142307A (ja) 運搬用台車
US20230399039A1 (en) Double-decker industrial cart
JPH0441334A (ja) 自動荷物積み込み装置
CN217598646U (zh) 便于叠放的周转小车
CN217918882U (zh) 一种膜类卷材运输放置车
CN209225219U (zh) 载卸箱省力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