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48334U - 一种用于车辆的内饰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车辆的内饰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48334U
CN213948334U CN202022242893.4U CN202022242893U CN213948334U CN 213948334 U CN213948334 U CN 213948334U CN 202022242893 U CN202022242893 U CN 202022242893U CN 213948334 U CN213948334 U CN 2139483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self
overturning
vehicle
interior tri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4289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树峰
张建
王智
王世伟
王智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Geely Sichuan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Jiangxi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Geely Sichuan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Jiangxi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Geely Sichuan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Jiangxi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4289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483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483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483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内饰结构及车辆,涉及车辆内外饰技术领域。内饰结构包括:收容盒,其内限定有敞开的容纳空间;第一翻转体和第二翻转体,均与收容盒可枢转地连接,其均具有容置在容纳空间内的容置状态和从容置状态中伸出并形成置物面的使用状态;联动臂,用于促使第一翻转体和第二翻转体联动,以在任一翻转体受控地或可操作地由其自身的容置状态切换至其自身的使用状态时带动另一个翻转体由其自身的容置状态切换至其自身的使用状态、在任一翻转体受控地或可操作地由其自身的使用状态切换至其自身的容置状态时带动另一个翻转体由其自身的使用状态切换至其自身的容置状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饰结构能够节约布置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车辆的内饰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内外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内饰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普及性的提高,人们对汽车内部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对汽车的使用需求,汽车的内饰也越来越多,从而使得内饰布置空间越来越紧凑。杯托和烟灰缸属于汽车内的常用内饰件,而现有技术中在布置杯托和烟灰缸时,经常遇到空间位置不够,结构复杂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节约布置空间的内饰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的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操作便利性较高的内饰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内饰结构的车辆。
根据上述第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内饰结构,包括:
收容盒,其内限定有敞开的容纳空间;
第一翻转体和第二翻转体,均与所述收容盒(可枢转地连接,其均具有容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的容置状态和从所述容置状态中伸出并形成置物面的使用状态;
联动臂,连接在所述第一翻转体和所述第二翻转体之间,且用于促使所述第一翻转体和所述第二翻转体联动,以在任一所述翻转体受控地或可操作地由其自身的容置状态切换至其自身的使用状态时带动另一个所述翻转体由其自身的容置状态切换至其自身的使用状态、在任一所述翻转体受控地或可操作地由其自身的使用状态切换至其自身的容置状态时带动另一个所述翻转体由其自身的使用状态切换至其自身的容置状态;
所述联动臂设置成在所述第一翻转体和所述第二翻转体均处于所述容置状态时使得所述第一翻转体和所述第二翻转体叠放在一起。
可选地,所述联动臂具有相对且分别与所述第一翻转体和所述第二翻转体连接的两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翻转体上设置有弹簧;
在所述收容状态时,通过按压所述第二翻转体,触发所述弹簧,使得所述第一翻转体在所述弹簧的顶出作用力下绕所述收容盒旋转,然后通过所述联动臂带动所述第二翻转体绕所述收容盒旋转,进而使得所述第一翻转体和所述第二翻转体切换至所述使用状态。
可选地,所述第二翻转体上设置有卡接结构,所述收容盒上设置有卡槽。
可选地,所述收容盒上还设置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与所述第二翻转体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翻转体与所述收容盒通过旋转轴连接,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旋转轴上。
可选地,所述收容盒与所述车辆的待装配位置通过螺栓连接。
根据上述第二个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所述的内饰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车辆的内饰结构包括第一翻转体、第二翻转体、联动臂和收容盒。联动臂与第一翻转体和第二翻转体均连接,第一翻转体和第二翻转体通过联动臂实现联动。在使用状态时,第一翻转体和第二翻转体分别形成一个置物面以供乘客使用,具体的,第一翻转体在使用状态时形成的置物面可以供乘客做烟灰缸使用,第二翻转体在使用状态时形成的置物面可以供乘客做杯托使用。在收容状态时,第一翻转体和第二翻转体折叠压缩在一起,减少对车辆内部的空间占用。从而使得该内饰结构在使用状态时能够同时满足乘客两个物体的放置需求,而当无需使用时,可以通过旋转至收容状态,满足乘客对车内空间布置的要求,增强了设计可行性。
进一步地,第一翻转体上设置有弹簧,在收容状态时,通过按压第二翻转体,触发弹簧,使得第一翻转体在弹簧的顶出作用力下绕收容盒旋转,然后通过联动臂带动第二翻转体绕收容盒旋转,进而使得第一翻转体和第二翻转体切换至使用状态。弹簧的设置为第一翻转体的旋转提供的驱动动力,从收容状态至使用状态的转换,仅需按压第二翻转体即可,简化了设计结构,提升了该内饰结构的便利性。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内饰结构的收容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内饰结构的联动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内饰结构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内饰结构的收容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沿图4中的剖切线A-A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内饰结构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沿图6中的剖切线B-B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内饰结构的收容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内饰结构的联动臂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内饰结构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也可以参见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内饰结构,其一般性地包括第一翻转体10、第二翻转体20、联动臂30和收容盒40。收容盒40内限定有敞开的容纳空间。第一翻转体10和第二翻转体20均与收容盒40可枢转地连接,其均具有容置在容纳空间内的容置状态和从容置状态中伸出并形成置物面的使用状态。联动臂30连接在第一翻转体10和第二翻转体20之间,且用于促使第一翻转体10和第二翻转体20联动,以在任一翻转体受控地或可操作地由其自身的容置状态切换至其自身的使用状态时带动另一个翻转体由其自身的容置状态切换至其自身的使用状态、在任一翻转体受控地或可操作地由其自身的使用状态切换至其自身的容置状态时带动另一个翻转体由其自身的使用状态切换至其自身的容置状态。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车辆的内饰结构包括第一翻转体10、第二翻转体20、联动臂30和收容盒40。联动臂30连接在第一翻转体10和第二翻转体20之间,且用于促使第一翻转体10和第二翻转体20联动。在使用状态时,第一翻转体和第二翻转体分别形成一个置物面以供乘客使用。具体的,第一翻转体10在使用状态时形成的置物面可以供乘客做烟灰缸使用,第二翻转体20在使用状态时形成的置物面可以供乘客做杯托使用。在收容状态时,第一翻转体10和第二翻转体20折叠压缩在一起,减少对车辆内部的空间占用。从而使得该内饰结构在使用状态时能够同时满足乘客两个物体的放置需求,而当无需使用时,可以通过旋转至收容状态,满足乘客对车内空间布置的要求,增强了设计可行性。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联动臂30具有相对且分别与第一翻转体10和第二翻转体20连接的两端。
继续参见图2,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翻转体10上设置有弹簧11,在收容状态时,通过按压第二翻转体20,触发弹簧11,使得第一翻转体10在弹簧11的顶出作用力下绕收容盒40旋转,然后通过联动臂30带动第二翻转体20绕收容盒40旋转,进而使得第一翻转体10和第二翻转体20切换至使用状态。弹簧11的设置为第一翻转体10的旋转提供的驱动动力,从收容状态至使用状态的转换,仅需按压第二翻转体20即可,简化了设计结构,提升了该内饰结构的便利性。
收容盒40的设置提高了该内饰结构的适用性,使其不受车辆的待装配位置的限制。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进一步将第二翻转体20的外观设置成与待装配位置的外观相适应,从而可以提高其美观性,减少造型突兀。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翻转体20上设置有卡接结构21,收容盒40上设置有卡槽41。在收容状态时,卡接结构21和卡槽41配合,使得第二翻转体20与收容盒40固定连接,需要切换使用状态时,按压第二翻转体20可以使得卡接结构21和卡槽41分离,同时能够触发弹簧11,使得第一翻转体10绕收容盒40旋转。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卡接结构21为卡舌,卡槽41为跳锁。
在一个更为优选的实施例中,收容盒40上还设置有阻尼器42,阻尼器42与第二翻转体20连接。阻尼器42的设置,可以使得第一翻转体10和第二翻转体20缓慢打开。
在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第一翻转体10与收容盒40通过旋转轴连接,弹簧11套设在旋转轴上。优选的,弹簧11的数量为两个,从而能够使得第一翻转体10两边受到的顶出作用力达到平衡。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翻转体10与收容盒40也可以通过其他能够实现两者之间旋转运动的方式连接。
在一个更为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收容盒40与待装配位置通过螺栓连接。螺栓连接的方式更为灵活,方便收容盒40与待装配位置之间的安装和拆卸。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内饰结构的收容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沿图4中的剖切线A-A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内饰结构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沿图6中的剖切线B-B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从图4切换至图6的过程为,按压第二翻转体20,卡槽41与卡接结构21分离,同时弹簧11顶出第一翻转体10,第一翻转体10通过联动臂30带动第二翻转体20绕收容盒40旋转,在阻尼器42的作用下,第一翻转体10和第二翻转体20缓慢旋转,直至使用状态。相反地,按压第二翻转体20,使其绕收容盒40旋转,通过联动臂30带动第一翻转体10旋转,直至卡接结构21与卡槽41接触后,用力按下第二翻转体20使卡接结构21与卡槽41连接,达到收容状态。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内饰结构。该车辆的空间布置合理,内饰便利性高,其具有的内饰结构一方面能够满足乘客的使用需求,另一方面能够节约车内空间。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8)

1.一种用于车辆的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容盒(40),其内限定有敞开的容纳空间;
第一翻转体(10)和第二翻转体(20),均与所述收容盒(40)可枢转地连接,其均具有容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的容置状态和从所述容置状态中伸出并形成置物面的使用状态;
联动臂(30),连接在所述第一翻转体(10)和所述第二翻转体(20)之间,且用于促使所述第一翻转体(10)和所述第二翻转体(20)联动,以在任一所述翻转体受控地或可操作地由其自身的容置状态切换至其自身的使用状态时带动另一个所述翻转体由其自身的容置状态切换至其自身的使用状态、在任一所述翻转体受控地或可操作地由其自身的使用状态切换至其自身的容置状态时带动另一个所述翻转体由其自身的使用状态切换至其自身的容置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臂(30)具有相对且分别与所述第一翻转体(10)和所述第二翻转体(20)连接的两端,且所述联动臂(30)设置成在所述第一翻转体(10)和所述第二翻转体(20)均处于所述容置状态时使得所述第一翻转体(10)和所述第二翻转体(20)叠放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转体(10)上设置有弹簧(11);
在所述容置状态时,通过按压所述第二翻转体(20),触发所述弹簧(11),使得所述第一翻转体(10)在所述弹簧(11)的顶出作用力下绕所述收容盒(40)旋转,然后通过所述联动臂(30)带动所述第二翻转体(20)绕所述收容盒(40)旋转,进而使得所述第一翻转体(10)和所述第二翻转体(20)切换至所述使用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翻转体(20)上设置有卡接结构(21),所述收容盒(40)上设置有卡槽(4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盒(40)上还设置有阻尼器(42),所述阻尼器(42)与所述第二翻转体(2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转体(10)与所述收容盒(40)通过旋转轴连接,所述弹簧(11)套设在所述旋转轴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盒(40)与所述车辆的待装配位置通过螺栓连接。
8.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内饰结构。
CN202022242893.4U 2020-10-10 2020-10-10 一种用于车辆的内饰结构及车辆 Active CN2139483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42893.4U CN213948334U (zh) 2020-10-10 2020-10-10 一种用于车辆的内饰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42893.4U CN213948334U (zh) 2020-10-10 2020-10-10 一种用于车辆的内饰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48334U true CN213948334U (zh) 2021-08-13

Family

ID=77203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42893.4U Active CN213948334U (zh) 2020-10-10 2020-10-10 一种用于车辆的内饰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483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91881B (zh) 变形汽车玩具
CN201775956U (zh) 玩具车
CN211684878U (zh) 一种前后排乘客可共同使用的扶手箱
CN107351745A (zh) 车辆用杯托夹持装置
CN213948334U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内饰结构及车辆
JP2013528532A (ja) 自動車用のルーフコンソール
CN110356333A (zh) 盖装置
CN107585073B (zh) 一种可折叠式桌板机构
KR102492999B1 (ko) 승합차용 무빙 콘솔박스
CN107364398B (zh) 多功能车顶行李仓及逃生方法
CN102933782A (zh) 汽车的车门装置
CN212828025U (zh) 隐藏式杯托夹持机构、储物盒及汽车
JP2009113586A (ja) 車両用テーブル装置
CN111252004B (zh) 智能座舱侧部收纳结构
CN220314813U (zh) 一种隐藏式车载梳妆台、手套箱及汽车
CN110254319B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置物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1580315U (zh) 一种汽车手套箱
CN113146661A (zh) 按压操作执行终端及机器人
CN220742811U (zh) 扶手托和车辆
CN219446864U (zh) 车辆的后备箱和车辆
CN211918549U (zh) 旋转驱动机构及具有该旋转驱动机构的车载多功能箱
CN114475446B (zh) 一种扶手储物箱及汽车
CN217969785U (zh) 一种车把折叠机构及滑板车
CN219618970U (zh) 杯托、座椅以及交通工具
CN219544932U (zh) 一种车辆行李箱备胎盖板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