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69791U - 一种用于拖撬的前框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拖撬的前框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69791U
CN213869791U CN202022714969.9U CN202022714969U CN213869791U CN 213869791 U CN213869791 U CN 213869791U CN 202022714969 U CN202022714969 U CN 202022714969U CN 213869791 U CN213869791 U CN 2138697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upright
sled
front frame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1496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扬程
余耀元
宋传政
袁永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Dong Hong Met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Dong Hong Met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Dong Hong Met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Dong Hong Met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1496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697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697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697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拖撬的前框架,包括底横梁,还包括两个立柱、两个支座和一个顶横梁,两个所述立柱位于所述底横梁的两端,所述立柱的底端与所述底横梁连接固定,一个所述支座设置于一个所述立柱的顶部,两个所述支座设置于两个所述立柱相靠近一侧,所述顶横梁的两端与两个所述支座连接,所述支座设置有容置所述顶横梁的口部,所述支座还设置有插销,插销沿上下方向贯穿所述支座的口部和所述顶横梁的端部,所述口部靠近拖撬前部的方向贯通设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拖撬的前框架,能够提高拖撬强度,方便对拖撬进行吊装。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拖撬的前框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拖撬的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拖撬的前框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测井拖撬是一种用于测井作业的特种设备。
作业时,电缆缠绕在拖橇滚筒上,滚筒借助自带动力设备或外接电源带动,接着,操纵动力和变速系统,进而,使滚筒以不同的速度和方向转动,从而,电缆及测井仪器在井中下放或上提,完成各项作业。
随着海洋石油行业的发展,测井作业量增大,队伍扩建,测井拖橇需求也逐渐增多。
结构上,测井拖撬采用集装箱制造,方便整体运输。
结构上,拖撬具有底座、前框架、后框架、左框架、右框架、顶框架、包覆这些框架的薄板以及功能部件。
为方便安装滚筒,前框架取消了顶横梁。由于不存在顶横梁,因而,滚筒的吊装和维护不受影响,极为方便。
然而,在吊装整个拖撬时,拖撬容易失稳和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用于拖撬的前框架,能够提高拖撬强度,方便对拖撬进行吊装。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一种用于拖撬的前框架,包括底横梁,还包括两个立柱、两个支座和一个顶横梁,两个所述立柱位于所述底横梁的两端,所述立柱的底端与所述底横梁连接固定,一个所述支座设置于一个所述立柱的顶部,两个所述支座设置于两个所述立柱相靠近一侧,所述顶横梁的两端与两个所述支座连接,所述支座设置有容置所述顶横梁的口部,所述支座还设置有插销,插销沿上下方向贯穿所述支座的口部和所述顶横梁的端部,所述口部靠近拖撬前部的方向贯通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用于拖撬的前框架,所述支座包括顶板、底板、连接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的侧板,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形成所述口部,所述顶板、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的边缘与所述立柱焊接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用于拖撬的前框架,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设置于所述支座靠近拖撬后部的方向,所述加强板将所述支座与拖撬的左框架或右框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用于拖撬的前框架,所述加强板具有立板部、连接所述立板部的顶部的上折板、连接所述立板部的底部的下折板,所述上折板和所述下折板与所述立柱连接,所述立板部位于所述上折板远离所述立柱的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用于拖撬的前框架,所述加强板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水平设置,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与所述上折板贴合设置,所述支撑板的顶面设置有竖立的挂耳,所述挂耳用于拖撬的吊运。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用于拖撬的前框架,所述挂耳的底部与所述支撑板连接固定,所述挂耳的一侧与所述立柱连接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用于拖撬的前框架,所述立柱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挂耳与所述立柱的棱边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用于拖撬的前框架,所述立柱具有第一边棱,所述第一边棱和所述挂耳设置于所述立柱的对角位,所述第一边棱设置有第一凹位,所述第一凹位与所述挂耳在高度位置上全部或部分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用于拖撬的前框架,所述立柱具有竖立的方管、盖合所述方管的顶端的盖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用于拖撬的前框架,所述顶横梁具有外管、与所述外管插接的左内芯和右内芯,所述左内芯和所述右内芯分别与一个所述支座连接,所述外管设置有锁紧螺栓,所述外管的管壁设置有容置所述锁紧螺栓的螺纹通孔,所述锁紧螺栓的端部与所述左内芯或所述右内芯锁紧固定。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拖撬的前框架通过设置两个支座和顶横梁,使两个所述支座设置于两个所述立柱相靠近一侧,所述顶横梁的两端与两个所述支座连接,所述支座设置有容置所述顶横梁的口部,所述支座还设置有插销,插销沿上下方向贯穿所述支座的口部和所述顶横梁的端部,所述口部靠近拖撬前部的方向贯通设置,因而,可以将顶横梁装入,接着,在进行拖撬的吊装时,顶横梁对两个立柱进行支撑,提高拖撬的强度,避免两个立柱相互靠近和变形。
同时,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拖撬的前框架通过使两个支座和顶横梁位于两个立柱之间,可以利用支撑和顶横梁的抵接来受力,减少乃至避免插销受力,降低对插销的要求,还使得拖撬经久耐用。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拖撬的前框架通过设置插销,因而,可以将顶横梁可拆装的安装在支座上,避免吊运过程中顶横梁掉落,同时,又方便拆装。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拖撬的前框架通过设置口部,所述口部靠近拖撬前部的方向贯通设置,因而,可以从拖撬的前方将顶横梁装入或拆下,十分方便,而且,与滚筒的拆装方向趋于一致,减少人员走动,降低工作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的局部剖切示意图;
图3为图1实施例的局部俯视图;
图4为图1实施例中顶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底横梁、110-立柱、120-支座、130-顶横梁、140-口部、150-顶板、160-底板、170-侧板、180-加强板、190-上折板、200-下折板、210-支撑板、220-挂耳、230-第一边棱、240-第一凹位、250-方管、260-盖板、270-外管、280-左内芯、290-右内芯、300-锁紧螺栓、310-螺纹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和图2,提供一种用于拖撬的前框架的实施例。
结构上,本实施例具有底横梁100,本实施例还具有两个立柱110,立柱110的底端与底横梁100连接固定。
为了方便吊装,在立柱110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210,支撑板210水平设置,支撑板210的顶面设置有竖立的挂耳220,挂耳220用于拖撬的吊运。
为解决吊装过程中立柱110容易弯曲变形的问题,本实施例还设置有两个支座120,一个支座120设置于一个立柱110上,并且,两个支座120设置于两个立柱110相靠近一侧。
同时,顶横梁130的两端与两个支座120连接,支座120设置有容置顶横梁130的口部140。
因而,可以将顶横梁130装入口部140,接着,在进行拖撬的吊装时,顶横梁130对两个立柱110进行支撑,提高拖撬的强度,避免两个立柱110相互靠近和变形。
同时,两个支座120和顶横梁130位于两个立柱110之间,可以利用支撑和顶横梁130的抵接来受力,减少乃至避免其他部件受力,避免细小零件断裂,使得拖撬经久耐用。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设置有插销,插销沿上下方向贯穿支座120的口部140和顶横梁130的端部,
因而,避免顶横梁130从口部140意外脱出,安全可靠,而且,插销不易脱出。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使支座120包括顶板150、底板160、连接顶板150和底板160的侧板170,顶板150和底板160之间形成口部140,顶板150、底板160和侧板170的边缘与立柱110焊接固定。
因而,侧板170位于靠近拖撬内的一侧,可以避免顶横梁130意外掉落至拖撬内,避免零部件被砸伤。
同时,支座120具有顶板150、底板160和侧板170,结构简单,可以由板件折弯而成,降低制造成本。
参照图3,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设置有加强板180,加强板180设置于支座120靠近拖撬后部的方向,加强板180将支座120与拖撬的左框架或右框架连接。
因而,加强板180可以对支座120的侧板170进行支撑,抵抗拖撬的扭曲变形,避免支座120受力开裂。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使加强板180具有立板部、连接立板部的顶部的上折板190、连接立板部的底部的下折板200,上折板190和下折板200与立柱110连接,立板部位于上折板190远离立柱110的方向。
因而,既可以减轻加强板180的重量,又可以延长连接线路,提高连接强度,同时,避免上折板190和下折板200的边缘裸露,防止割伤零件或人员。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使支撑板210的底部与上折板190贴合设置,因而,提高连接支撑板210的强度,避免吊装时支撑板210受力变形。
而且,支撑板210和挂耳220的装配可以位于加强板180后,有加强板180做基准,位置准确。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除了使挂耳220与支撑板210连接,还可以使挂耳220的一侧与立柱110连接固定。
因而,进一步的提高挂耳220的连接强度,降低挂耳220受力而歪斜的风险。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使立柱110的横截面为矩形,挂耳220与立柱110的棱边连接。
由于立柱110的棱边具有较高的强度,可以抗拒变形,因而,避免吊装时立柱110被拉伸变形。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使立柱110具有第一边棱230,第一边棱230和挂耳220设置于立柱110的对角位,第一边棱230设置有第一凹位240,第一凹位240与挂耳220在高度位置上全部或部分重合。
因而,当立柱110为方管250时,在第一边棱230与挂耳220的连线方向上,立柱110被拉伸,在另一个对角线方向上,两个对角边棱相互靠近,而当设置了第一凹位240,连接第一边棱230的两个侧壁在相互靠近时会受到第一凹位240的阻碍,进而,抗拒变形,减少立柱110的变形量。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中,可以使立柱110具有竖立的方管250、盖合方管250的顶端的盖板260。
因而,在确保强度的基础上,降低立柱110的重量,降低成本。
而设置盖板260,还避免杂物进入方管250,同时,方便拖撬的叠放。
参照图4,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使顶横梁130具有外管270、与外管270插接的左内芯280和右内芯290,左内芯280和右内芯290分别与一个支座120连接,外管270设置有锁紧螺栓300,外管270的管壁设置有容置锁紧螺栓300的螺纹通孔310,锁紧螺栓300的端部与左内芯280或右内芯290锁紧固定。
因而,减少顶横梁130的规格,适用于不同的拖撬,具有广阔的适用性。
综上,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两个支座120和顶横梁130,使两个支座120设置于两个立柱110相靠近一侧,顶横梁130的两端与两个支座120连接,支座120设置有容置顶横梁130的口部140,支座120还设置有插销,插销沿上下方向贯穿支座120的口部140和顶横梁130的端部,口部140靠近拖撬前部的方向贯通设置,因而,可以将顶横梁130装入,接着,在进行拖撬的吊装时,顶横梁130对两个立柱110进行支撑,提高拖撬的强度,避免两个立柱110相互靠近和变形。
同时,本实施例通过使两个支座120和顶横梁130位于两个立柱110之间,可以利用支撑和顶横梁130的抵接来受力,减少乃至避免插销受力,降低对插销的要求,还使得拖撬经久耐用。
并且,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插销,因而,可以将顶横梁130可拆装的安装在支座120上,避免吊运过程中顶横梁130掉落,同时,又方便拆装。
另外,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口部140,口部140靠近拖撬前部的方向贯通设置,因而,可以从拖撬的前方将顶横梁130装入或拆下,十分方便,而且,与滚筒的拆装方向趋于一致,减少人员走动,降低工作量。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拖撬的前框架,包括底横梁(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立柱(110)、两个支座(120)和一个顶横梁(130),两个所述立柱(110)位于所述底横梁(100)的两端,所述立柱(110)的底端与所述底横梁(100)连接固定,一个所述支座(120)设置于一个所述立柱(110)的顶部,两个所述支座(120)设置于两个所述立柱(110)相靠近一侧,所述顶横梁(130)的两端与两个所述支座(120)连接,所述支座(120)设置有容置所述顶横梁(130)的口部(140),所述支座(120)还设置有插销,插销沿上下方向贯穿所述支座(120)的口部(140)和所述顶横梁(130)的端部,所述口部(140)靠近拖撬前部的方向贯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拖撬的前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20)包括顶板(150)、底板(160)、连接所述顶板(150)和所述底板(160)的侧板(170),所述顶板(150)和所述底板(160)之间形成所述口部(140),所述顶板(150)、所述底板(160)和所述侧板(170)的边缘与所述立柱(110)焊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拖撬的前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板(180),所述加强板(180)设置于所述支座(120)靠近拖撬后部的方向,所述加强板(180)将所述支座(120)与拖撬的左框架或右框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拖撬的前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180)具有立板部、连接所述立板部的顶部的上折板(190)、连接所述立板部的底部的下折板(200),所述上折板(190)和所述下折板(200)与所述立柱(110)连接,所述立板部位于所述上折板(190)远离所述立柱(110)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拖撬的前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180)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210),所述支撑板(210)水平设置,所述支撑板(210)的底部与所述上折板(190)贴合设置,所述支撑板(210)的顶面设置有竖立的挂耳(220),所述挂耳(220)用于拖撬的吊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拖撬的前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耳(220)的底部与所述支撑板(210)连接固定,所述挂耳(220)的一侧与所述立柱(110)连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拖撬的前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10)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挂耳(220)与所述立柱(110)的棱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拖撬的前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10)具有第一边棱(230),所述第一边棱(230)和所述挂耳(220)设置于所述立柱(110)的对角位,所述第一边棱(230)设置有第一凹位(240),所述第一凹位(240)与所述挂耳(220)在高度位置上全部或部分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拖撬的前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10)具有竖立的方管(250)、盖合所述方管(250)的顶端的盖板(26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拖撬的前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横梁(130)具有外管(270)、与所述外管(270)插接的左内芯(280)和右内芯(290),所述左内芯(280)和所述右内芯(290)分别与一个所述支座(120)连接,所述外管(270)设置有锁紧螺栓(300),所述外管(270)的管壁设置有容置所述锁紧螺栓(300)的螺纹通孔(310),所述锁紧螺栓(300)的端部与所述左内芯(280)或所述右内芯(290)锁紧固定。
CN202022714969.9U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用于拖撬的前框架 Active CN2138697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14969.9U CN213869791U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用于拖撬的前框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14969.9U CN213869791U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用于拖撬的前框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69791U true CN213869791U (zh) 2021-08-03

Family

ID=77036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14969.9U Active CN213869791U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用于拖撬的前框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697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869791U (zh) 一种用于拖撬的前框架
CN101768925B (zh) 防落梁挡块的安装设备及其施工方法
CN217106069U (zh) 无机房客梯检修平台
CN209761316U (zh) 玻璃生产线维修平台
CN210214549U (zh) 塔筒附件卧式安装用辅助设备
CN210176254U (zh) 电梯井道以及电梯
CN200975097Y (zh) 一种用于整体钢平台系统的无配重自动翻转支撑装置
CN209584865U (zh) 桥梁施工防落装置
CN112479023A (zh) 一种围护系统安装平台模块的吊装装置及其吊装方法
CN112479022A (zh) 一种围护系统安装平台模块的吊装方法
CN219585510U (zh) 一种带起吊装置的电缆放线车
CN215600914U (zh) 一种自提升式高空作业平台
CN218807243U (zh) 一种钢管码堆固定装置
CN211594697U (zh) 别墅电梯框架构件及别墅电梯框架
CN217631160U (zh) 一种可折叠安全施工挂篮
CN107298391A (zh) 塔吊附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7458557U (zh) 主楼塔机附着结构
CN206957879U (zh) 一种风场风机攀爬装置
CN221095798U (zh) 吊篮安装结构
CN217921335U (zh) 一种用于地下室顶板加固的钢管柱快速回顶就位装置
CN217298648U (zh) 一种用于挂篮后锚点的锁扣装置
CN220432175U (zh) 一种悬臂式单元幕墙吊装设备
CN218438187U (zh) 一种用于挑檐建筑吊篮吊具安装的新型系统
CN215055488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的卸料平台
CN211664576U (zh) 盾构机主驱动吊装及翻身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