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64233U - 一种电芯托盘滚筒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芯托盘滚筒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64233U
CN213864233U CN202022789566.0U CN202022789566U CN213864233U CN 213864233 U CN213864233 U CN 213864233U CN 202022789566 U CN202022789566 U CN 202022789566U CN 213864233 U CN213864233 U CN 2138642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pressure sensor
motor
carriage
convey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8956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行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Woyund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aohang Leiyou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aohang Leiyou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aohang Leiyou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8956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642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642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642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芯托盘滚筒线,涉及输送线设备领域,包括第一输送架,所述第一输送架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滚筒,且第一输送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输送架,所述第一输送架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挡板、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电机,托盘在第一滚筒上移动,第一电机带动第一挡板下移进行拦截,第一压力传感器进行检测且控制第一电机运行,第一电机带动第一挡板上移,使电芯托盘通行,继续移动,并在第二挡板的拦截下进行二次距离调整,此时第一电机带动第一挡板再次下移,对下一电芯托盘进行拦截,从而可使每两个电芯托盘之间保持固定距离,有效解决了滚筒线无法对电芯托盘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电芯托盘滚筒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线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电芯托盘滚筒线。
背景技术
滚筒线适用于硬壳电芯托盘的输送,散料,为了减少人力需求,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硬壳电芯托盘上料输送滚筒线已经在电池制造业被广泛需求,滚筒线是依靠滚动着的辊子和托盘间的摩擦使托盘向前移动,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维护简便。
目前用于电芯托盘的滚筒线无法对电芯托盘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使的电芯托盘在意外突发时容易撞击在一起,造成损坏,且滚筒线的电芯托盘在转弯处,在惯性的带动下容易直行,导致掉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滚筒线无法对电芯托盘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和滚筒线的电芯托盘在转弯处容易掉落的问题,提供一种电芯托盘滚筒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芯托盘滚筒线,包括第一输送架,所述第一输送架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滚筒,且第一输送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输送架,所述第一输送架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且第一挡板远离第一压力传感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输送架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侧设置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的内侧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的顶端设置有支撑套筒,所述支撑套筒的内侧设置有滚轮。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一输送架通过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第一挡板通过安装座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挡板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且第二挡板的一端位于第二压力传感器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
优选地,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第一挡板通过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安装架与第一输送架通过调节座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套筒与固定板通过调节槽、卡块固定连接,且调节槽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输送架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滚筒。
优选地,所述支撑套筒的数量为五个,所述固定板与第二输送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挡板、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电机,托盘在第一滚筒上移动,第一电机带动第一挡板下移进行拦截,第一压力传感器进行检测且控制第一电机运行,第一电机带动第一挡板上移,使电芯托盘通行,继续移动,并在第二挡板的拦截下进行二次距离调整,此时第一电机带动第一挡板再次下移,对下一电芯托盘进行拦截,从而可使每两个电芯托盘之间保持固定距离,有效解决了滚筒线无法对电芯托盘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套筒、滚轮、固定板、卡块、调节槽,将支撑套筒底端的卡块插入对应位置的调节槽中,则将支撑套筒固定在固定板上,固定后,五个支撑套筒对电芯托盘进行防护,且支撑套筒内侧的滚轮对电芯托盘进行引导,使其可在弧形的第二输送架上平稳移动,有效解决了滚筒线的电芯托盘在转弯处容易掉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输送架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卡块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的放大图。
图中:1、第一输送架;2、第一滚筒;3、安装架;4、第一电机;5、第一挡板;6、第一压力传感器;7、第二电机;8、第二挡板;9、第二压力传感器;10、第二输送架;11、第二滚筒;12、固定板;13、调节槽;14、卡块;15、支撑套筒;16、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中提到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均可在市场或者私人订购所得。
请参阅图1-4,一种电芯托盘滚筒线,包括第一输送架1,第一输送架1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滚筒2,且第一输送架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输送架10,第一输送架1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架3,安装架3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电机4,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挡板5,第一挡板5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6,且第一挡板5远离第一压力传感器6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挡板8,第二输送架10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的内侧设置有调节槽13,调节槽13的内侧设置有卡块14,卡块14的顶端设置有支撑套筒15,支撑套筒15的内侧设置有滚轮16。
请着重参阅图1,第一电机4与第一输送架1通过安装架3固定连接,便于将第一电机4固定在第一输送架1的一侧,第一压力传感器6与第一挡板5通过安装座固定连接,便于将第一压力传感器6固定在第一挡板5上,第二挡板8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9,第二压力传感器9用于前部的电芯托盘进行拦截与检测,且第二挡板8的一端位于第二压力传感器9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7,控制第二电机7运行,使其通过转轴带动第二挡板8转动,第一压力传感器6与第一挡板5通过PLC控制器电性连接,电芯托盘在第一滚筒2的带动下移动至与第一压力传感器6接触,第一压力传感器6对其感受的压力值进行检测,将检测的信号传输给PLC控制器,在压力值达到预定范围内时,控制第一电机4运行,使其通过转轴带动第一挡板5转动,安装架3与第一输送架1通过调节座固定连接,便于将安装架3在第一输送架1上可进行调节。
请着重参阅图2,支撑套筒15与固定板12通过调节槽13、卡块14固定连接,且调节槽13的数量为多个,第二输送架10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滚筒11,将支撑套筒15底端的卡块14插入对应位置的调节槽13中,则将支撑套筒15固定在固定板12上,固定后,五个支撑套筒15对电芯托盘进行防护,且支撑套筒15内侧的滚轮16对电芯托盘进行引导,使其可在弧形的第二输送架10上平稳移动。
请着重参阅图4,支撑套筒15的数量为五个,五个支撑套筒15对电芯托盘进行防护与引导,固定板12与第二输送架1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便于将固定板12固定在第二输送架10的一侧。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支撑套筒15底端的卡块14插入对应位置的调节槽13中,则将支撑套筒15固定在固定板12上,固定后,五个支撑套筒15对电芯托盘进行防护,且支撑套筒15内侧的滚轮16对电芯托盘进行引导,使其可在弧形的第二输送架10上平稳移动,电芯托盘通过第二滚筒11移动至第一输送架1内侧的第一滚筒2上,第一电机4带动第一挡板5下移进行拦截,第二电机7带动第二挡板8下移进行拦截,在移动至与第一压力传感器6接触时,第一压力传感器6对其感受的压力值进行检测,将检测的信号传输给PLC控制器,在压力值达到预定范围内时,控制第一电机4运行,使其通过转轴带动第一挡板5转动,第一挡板5上移,使电芯托盘通行,继续移动,在第二挡板8的拦截下进行二次距离调整,此时第一电机4带动第一挡板5再次下移,对下一电芯托盘进行拦截,从而可使每两个电芯托盘之间保持固定距离。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电芯托盘滚筒线,包括第一输送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架(1)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滚筒(2),且第一输送架(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输送架(10),所述第一输送架(1)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架(3),所述安装架(3)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挡板(5),所述第一挡板(5)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6),且第一挡板(5)远离第一压力传感器(6)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挡板(8),所述第二输送架(10)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的内侧设置有调节槽(13),所述调节槽(13)的内侧设置有卡块(14),所述卡块(14)的顶端设置有支撑套筒(15),所述支撑套筒(15)的内侧设置有滚轮(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托盘滚筒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4)与第一输送架(1)通过安装架(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6)与第一挡板(5)通过安装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托盘滚筒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板(8)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9),且第二挡板(8)的一端位于第二压力传感器(9)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托盘滚筒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6)与第一挡板(5)通过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安装架(3)与第一输送架(1)通过调节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托盘滚筒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筒(15)与固定板(12)通过调节槽(13)、卡块(14)固定连接,且调节槽(13)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输送架(10)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滚筒(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托盘滚筒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筒(15)的数量为五个,所述固定板(12)与第二输送架(1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CN202022789566.0U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电芯托盘滚筒线 Active CN2138642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89566.0U CN213864233U (zh)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电芯托盘滚筒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89566.0U CN213864233U (zh)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电芯托盘滚筒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64233U true CN213864233U (zh) 2021-08-03

Family

ID=77063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89566.0U Active CN213864233U (zh)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电芯托盘滚筒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642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49405B (zh) 一种硅片或电池片检测分选下料系统
CN109545905B (zh) 排版机
CN203268854U (zh) 自动感应传输装置
CN110576287A (zh) 一种圆柱电池电芯极耳角度调整机构
CN218841009U (zh) 一种双半片电池片效率检测装置
CN213864233U (zh) 一种电芯托盘滚筒线
CN203184483U (zh) 一种焊带传送机构
CN211556041U (zh) 电芯输送装置及方形动力电芯卷绕机
CN218319344U (zh) 抬升机构及检测装置
CN116741702A (zh) 一种非金属矿物铸件光伏半导体设备系统
CN111392393A (zh) 一种辊棒加工系统
CN217495571U (zh) 一种烫金机
CN217688528U (zh) 一种圆柱型电芯外观检测设备
CN211594396U (zh) 一种可升降的双方向大批量翻料架
CN219986369U (zh) 一种能自动堆垛的全自动切管设备
CN218024539U (zh) 焊带供料装置
CN213782069U (zh) 一种锂电池自动二封成型机构的智能定位模块
CN220948782U (zh) 一种罐体视觉旋转定位装置
CN216103255U (zh) 卷材上下料放置架
CN219928906U (zh) 一种用于电芯快速换型定位的拉带装置
CN214200378U (zh) 一种多点多角度热成像的电动自行车充电监控装置
CN215973034U (zh) 一种钢管码包架
CN214652238U (zh) 一种高效防破损型送纸机
CN219053404U (zh) 一种硅芯焊接设备
CN218057238U (zh) 软包电芯上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15

Address after: No. 2, West 1st Row, Industrial Park, Yandian Town, Yanzhou District, Jini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72100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Woyund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15000 455 FanFeng Road, Xukou Town,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haohang Leiyou automation equi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