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61780U - 车厢出风机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厢出风机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61780U
CN213861780U CN202023082503.8U CN202023082503U CN213861780U CN 213861780 U CN213861780 U CN 213861780U CN 202023082503 U CN202023082503 U CN 202023082503U CN 213861780 U CN213861780 U CN 2138617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air
carriage
channel
channel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8250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燕燕
康新策
旋凯
杨龙江
顾君杰
刘丽云
王彦格
武洪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8250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617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617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617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厢出风机构及车辆,属于车辆零部件领域,包括通道结构和出风口结构;通道结构用于与车身连接,通道结构的进气端能连通于乘员舱;出风口结构用于与车身连接,出风口结构与通道结构的出气端连接,出风口结构通过通道结构连通乘员舱及车身外部空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厢出风机构及车辆,构建出了一个位于车厢出风机构的进气口和出风口结构之间的通道,使得两者之间能够顺畅的排气,减小关门阻力,提升驾驶室内人员听觉感受,从而提升整车品质感及使用舒适度。

Description

车厢出风机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车厢出风机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人们对汽车的使用性能和品质感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驾乘的舒适性,汽车车身上往往会设置出风结构,其主要目的是在关闭车门等过程中通过车厢内外的压差打开通气,从而减轻关门时气压暴涨对车内人员造成的不适感,同时还能实现对车内的换气通风。现有的出风结构一般是在内饰板上设置排气口,在外板上设置出风口,在乘员舱内气压暴涨的情况下,经排气口流出的气体流通不顺畅,不易流通至出风口处,致使整体排气过程不畅,导致关门阻力大,还会影响乘员舱内人员的听觉感知,造成压耳感,影响车辆的品质感及使用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厢出风机构及车辆,旨在解决现有的车厢出风结构排气不畅,影响车辆的品质感及使用舒适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厢出风机构,包括:
通道结构,用于与车身连接,所述通道结构的进气端能连通于乘员舱;以及
出风口结构,用于与车身连接,所述出风口结构与所述通道结构的出气端连接,所述出风口结构通过所述通道结构连通乘员舱及车身外部空间。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通道结构的进气端沿气流方向逐渐收缩。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通道结构包括:
第一通道构件,所述第一通道构件具有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形成所述通道结构的进气端;以及
第二通道构件,所述第一通道构件具有第三端和与所述第三端相对的第四端,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二端对接,所述第四端形成所述通道结构的出气端。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端之间设有密封环。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密封环为海绵构件。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通道构件和所述第二通道构件的断面分别呈矩形。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通道构件的外侧壁上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能通过第一卡扣与车身连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出风口结构的进气端通过第二卡扣与所述第四端卡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通道结构的进气口主要由多个呈预设方式分布的排气孔组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厢出风机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车厢出风机构通过设置通道结构,构建出了一个位于车厢出风机构的进气口和出风口结构之间的通道,使得两者之间能够顺畅的排气,减小关门阻力,提升驾驶室内人员听觉感受,从而提升整车品质感及使用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车厢出风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有益效果与上述的车厢出风机构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厢出风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未示出排气孔);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厢出风机构的爆炸分解示意图(未示出排气孔);
图3为图1的A向视图;
图4为图1的B向视图;
图5为图4的C-C剖视图;
图6为在C-C剖视状态下车厢出风机构与内饰板、后围内板和后围外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的D-D剖视图;
图8为在D-D剖视状态下车厢出风机构与后围外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厢出风机构与后围外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厢出风机构与内饰板、后围内板和后围外板的装配结构立体图;
图11为车厢出风机构与内饰板、后围内板、后围外板和门槛装饰板的装配结构剖视图。
图中:1、通道结构;101、第一通道构件;101-A、第一端;101-B、第二端;102、第二通道构件;102-C、第三端;102-D、第四端;103、密封环;104、连接板;105、卡口;106、排气孔;2、出风口结构;201、框体;202、叶片组件;203、第二卡扣;204、第三卡扣;3、第一卡扣;4、内饰板;5、后围内板;6、后围外板;7、门槛装饰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11,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厢出风机构进行说明。所述车厢出风机构,包括通道结构1和出风口结构2;通道结构1用于与车身连接,通道结构1的进气端能连通于乘员舱;出风口结构2用于与车身连接,出风口结构2与通道结构1的出气端连接,出风口结构2通过通道结构1连通乘员舱及车身外部空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厢出风机构通过设置通道结构1,构建出了一个位于车厢出风机构的进气口和出风口结构2之间的通道,使得两者之间能够顺畅的排气,减小关门阻力,提升驾驶室内人员听觉感受,从而提升整车品质感及使用舒适度。
本申请的车厢出风机构可以设置在车身侧围、后背门门槛等位置上,能满足通气需求即可。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厢出风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6及图11,通道结构1的进气端沿气流方向逐渐收缩。逐渐收缩的进气端对气流气道一定缓冲作用,避免通道结构1内气压突然增加造成晃动、异响等问题;同时,还能对气流产生导向作用,保证气流的顺畅流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11,通道结构1包括第一通道构件101和第二通道构件102;第一通道构件101具有第一端101-A和与第一端101-A相对的第二端101-B,第一端101-A形成通道结构1的进气端;第二通道构件102具有第三端102-C和与第三端102-C相对的第四端102-D,第三端102-C与第二端101-B对接,第四端102-D形成通道结构1的出气端。通道结构1为分体式设计,可以再车身上分别安装第一通道构件101和第二通道构件102,随后在将第一通道构件101和第二通道构件102进行对接,这种装配方式有利于降低装配难度,避免通道结构1长度过长导致安装定位困难。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至图6及图11,第二端101-B和第三端102-C之间设有密封环103。密封环能对第一通道构件101和第二通道构件102的对接位置起到有效密封的通,避免对接处漏气,保证通气的有效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6及图7,第二端101-B的外部尺寸小于第三端102-C的内部尺寸,使得第二端101-B能够插入第三端102-C中,密封环103设于第二端101-B的外壁和第三端102-C的内壁之间,以填补两者之间的缝隙,保证气密性。本实施方式中的术语“内”指的是朝向通道结构1所构建的气体流通空间的方向,反之则为“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密封环103为海绵构件。海绵材质柔软且具有弹性,便于安装且能有效保证密封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8及图11,为了保证气体流通的顺畅性,同时适配车身的安装空间,第一通道构件101和第二通道构件102的断面分别呈矩形。本实施方式中,矩形的长轴垂直于上下方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6及图11,第一通道构件101的外侧壁上设有连接板104,连接板104能通过第一卡扣3与车身连接。本实施方式中的术语“内”指的是朝向车厢出气机构所构建的气体流通空间的方向,反之则为“外”。连接板104能贴合于车身的钣金结构,连接板104上设有安装孔,第一卡扣3能贯穿安装孔与车身的钣金结构卡接,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占用空间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图5及图6,出风口结构2的进气端通过第二卡扣203与第四端102-D卡接。出风口结构2与第二通道构件102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单,对于出风口结构2本身的结构影响小,降低了设计难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图5至图9及图11,出风口结构2包括框体201和设于框体201内的叶片组件202,框体201外周设有能与车身卡接的第三卡扣204,第二卡扣203设于框体201内侧面,第四端102-D能插入框体201中,且第四端102-D上设有与第二卡扣203对应的卡口105。本实施方式中的术语“内”指的是朝向车厢出气机构所构建的气体流通空间的方向,反之则为“外”。本实施方式通过第四端102-D插入框体201并卡接的方式实现连接,同时还能保证出风口结构2与第二通道构件102之间的气密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0及图11,为了保证进气效率,通道结构1进气口主要由多个呈预设方式分布的排气孔106组成。本实施方式中的排气孔106可以是圆孔、方孔、条形孔等,在此不对其形状和尺寸做出限定,能满足通气需求即可。
具体地,通道结构1的进气端设有盖板,排气孔106设于盖板上,盖板可以与车辆的内饰板4平齐设置,或与内饰板4错开,不影响通气及车内零部件布置即可。
更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0及图11,为了保证进气效果,并避免对乘员舱内其他构件产生干涉,盖板与内饰板4一体设置,即盖板为内饰板一部分。在此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第一通道构件101的第一端101-A为沿气流方向收缩的喇叭口,其大端端面贴合于内饰板4,以保证进气口和第一通道构件101之间的相对密封性。
以装配于后背门门槛上为例,后背门门槛中,后围内板5和后围外板6上分别开设有与通道结构1对应的开口,在此基础上本申请的车厢出风机构具体装配方式可以是:
1)预先在内饰板4上开设排气孔106;
2)将第一通道构件101对应插入后围内板5的开口,当连接板104贴合于后围内板的内侧面时,通过第一卡扣3将连接板104连接于后围内板5,从而实现对第一通道构件101的固定,同时使第一通道构件101得进气端对应贴合于排气孔106的外周;
3)第二通道构件102插入出风口结构2内,并通过第二卡扣203实现第二通道构件102与出风口结构2的相对固定;
4)将出风口结构2对应插入后围外板6的开口,并通过第三卡扣204将出风口结构2固定于后围外板6上;
5)将第一通道构件101的第二端102-B与第二通道构件102的第三端102-C对接,并通过密封环103密封;
6)将内饰板4安装于后围内板5的内侧,即完成本申请车厢出风结构的装配。
在本申请车厢出风结构装配完成后,再在后围外板6之外安装门槛装饰板7,以进行遮挡装饰,如图11所示,其中,为了保证通气效果,后背门门槛上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车厢出风机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装配过程中出现的术语“内”指的是朝向乘员舱的方向,反之则为“外”。
本实用新型的车厢出风机构通过通道结构1对气流进行导向,能提升排气的顺畅性,减小关门阻力,提升驾驶室内人员听觉感受,从而提升整车品质;同时,通道结构1分为两段,分别从车内和车外安装,两段构件对接,通过密封环103密封,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车厢出风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有益效果与上述的车厢出风机构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车厢出风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道结构,用于与车身连接,所述通道结构的进气端能连通于乘员舱;以及
出风口结构,用于与车身连接,所述出风口结构与所述通道结构的出气端连接,所述出风口结构通过所述通道结构连通乘员舱及车身外部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出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结构的进气端沿气流方向逐渐收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出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结构包括:
第一通道构件,所述第一通道构件具有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形成所述通道结构的进气端;以及
第二通道构件,所述第一通道构件具有第三端和与所述第三端相对的第四端,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二端对接,所述第四端形成所述通道结构的出气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厢出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端之间设有密封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厢出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为海绵构件。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厢出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构件和所述第二通道构件的断面分别呈矩形。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厢出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构件的外侧壁上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能通过第一卡扣与车身连接。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厢出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结构的进气端通过第二卡扣与所述第四端卡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出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结构的进气口主要由多个呈预设方式分布的排气孔组成。
10.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厢出风机构。
CN202023082503.8U 2020-12-18 2020-12-18 车厢出风机构及车辆 Active CN2138617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82503.8U CN213861780U (zh) 2020-12-18 2020-12-18 车厢出风机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82503.8U CN213861780U (zh) 2020-12-18 2020-12-18 车厢出风机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61780U true CN213861780U (zh) 2021-08-03

Family

ID=77069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82503.8U Active CN213861780U (zh) 2020-12-18 2020-12-18 车厢出风机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617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17280B2 (en) Air duct assembly for a vehicle
US8940066B2 (en) Blower air suction device
CN213861780U (zh) 车厢出风机构及车辆
CN212473018U (zh) 车辆及其排风系统
CN216982048U (zh) 汽车喇叭的防水结构
CN206093219U (zh) 一种暖风水管密封装置
JP2013189191A (ja) 車両用の空調システムの吸気口
JP4281699B2 (ja) 車両用ヒーターダクト構造
CN210212386U (zh) 车体顶板组件、空调风道配合系统及轨道车辆
CN217672066U (zh) 车厢换气机构及车辆
CN219838624U (zh) 一种机罩及车辆
CN213861779U (zh) 风道装置、车身结构以及车辆
CN205737430U (zh) 一种汽车风道系统
CN213108918U (zh) 后侧围通风口总成及车辆
CN212827787U (zh) 防尘降噪的车厢出风口结构及汽车
CN219706762U (zh) 用于车辆的扶手组件及车辆
CN219007545U (zh)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结构
CN220785534U (zh) 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气流通风的通风系统以及汽车座椅
CN209063840U (zh) 车辆的空调器以及车辆
CN217374089U (zh) 一种汽车空调吹面通风管道总成
CN215719315U (zh) 前盖缸体一体化的压缩机
CN217227459U (zh) 用于汽车的降噪装置
CN213243755U (zh) 一种静音型发电机组的电机进风结构
CN216185503U (zh) 发动机装饰罩以及车辆
CN113879076B (zh) 一种车辆排气系统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