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27459U - 用于汽车的降噪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汽车的降噪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27459U
CN217227459U CN202220908959.5U CN202220908959U CN217227459U CN 217227459 U CN217227459 U CN 217227459U CN 202220908959 U CN202220908959 U CN 202220908959U CN 217227459 U CN217227459 U CN 2172274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opening
actuator
noise
closed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0895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永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olvo Ca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Volvo Ca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olvo Car Corp filed Critical Volvo Car Corp
Priority to CN20222090895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274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274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274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用于汽车的降噪装置,所述汽车具有设置在车身面板中的通风孔(100),所述通风孔(100)在所述车身面板的外侧和内侧分别具有开口,其中,所述降噪装置被设置在所述车身面板的外侧和/或内侧,并且包括:开关件(310),所述开关件(310)被配置成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开关件(310)在所述打开位置处打开所述开口,并且在所述关闭位置处关闭所述开口;以及致动器(320),所述开关件(310)被耦合至所述致动器(320),以使得所述致动器(320)能够将所述开关件(310)定位在所述打开位置、所述关闭位置以及位于所述打开位置和所述关闭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

Description

用于汽车的降噪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降低汽车内部噪声同时保证汽车内部通风的降噪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车辆的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变得越来越重要,并且是客户购买车辆时所重点考察的性能之一。其中,整车泄露密封指标是NVH设计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整车泄露量偏大会引起高频路噪,发动机或者电机噪音以及风噪等。所以,降低整车泄露量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就汽车而言,所有车辆都会在后备箱后部两侧车身面板上具有左右两个强制排风口,用于关门时候的车内气体排出以及车内在开启空调风量时候的空气流通。但是相对于没有该强制排风口,强制排风口的存在会引起NVH泄露量的较大恶化,尤其是会导致汽车外部的噪声通过该强制排风口进入汽车内部,从而对汽车内部环境造成噪声污染。
因此,本领域中,亟需一种能够降低汽车内部噪声同时保证汽车内部通风的措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用于汽车的降噪装置,所述汽车具有设置在车身面板中的通风孔,所述通风孔分别在所述车身面板的外侧和内侧具有开口,所述降噪装置被设置在所述车身面板上并且包括:开关件,所述开关件被配置成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相对于所述开口移动,使得所述开关件在所述打开位置处完全暴露所述开口,并且在所述关闭位置处完全覆盖所述开口;以及致动器,所述开关件被耦合至所述致动器,使得所述致动器能够将所述开关件定位在相对于所述开口的开关位置,其中所述开关位置包括所述打开位置、所述关闭位置以及位于所述打开位置和所述关闭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定位的开关位置具有与汽车状态参数相关联的开关度,所述开关位置的开关度由所述开关件从所述关闭位置或所述打开位置移动至所述开关位置的行程与所述开关件在所述关闭位置与所述打开位置之间的总行程之比指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致动器被信号连接至所述汽车的电子控制单元并且受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被配置成检测所述汽车状态参数,基于检测到的汽车状态参数向所述致动器发送与所述汽车状态参数相关联的控制信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汽车状态参数包括以下的一个或多个:汽车内部气压、汽车空调送风量、汽车车门开关状态、车速、车窗开启程度、空调的内循环和外循环选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开关件包括多个子开关件,所述致动器包括多个子致动器,其中,每个子开关件被耦合至所述多个子致动器之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开关件被配置成在所述打开位置和所述关闭位置之间围绕旋转轴线旋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开关件被配置成使得所述旋转轴线平行于所述开口所在的平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开关件被配置成使得所述旋转轴线横向于所述开口所在的平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开关件被配置成在所述打开位置和所述关闭位置之间沿着直线平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降噪装置还包括围绕所述开口布置的密封件,所述开关件被配置成在所述关闭位置处抵靠所述密封件,而在所述打开位置处脱离所述密封件。
本实用新型可以体现为附图中的示意性的实施例。然而,应注意的是,附图仅仅是示意性的,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所设想到的变化都应被视为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这些附图不应被解释为必然地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降噪装置所适用的汽车的后部车身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汽车的后部车身的另一示意性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降噪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正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降噪装置的实施例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降噪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正视图;以及
图6是图5所示的降噪装置的实施例的示意性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特征和优点将从以下参考附图进行的描述中变得更加明显。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且各个附图并不必然地按照实际比例绘制。然而,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为许多不同的形式并且不应解释为必然地限制于这里示出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相反,这些示例性实施例仅仅被提供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以及向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传递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改进的用于汽车的降噪装置,该降噪装置能够可控地打开和关闭汽车车身上的通风孔,以便使汽车内部与外部气体连通,从而平衡汽车内部与外部的气压,特别是防止汽车内部气压过高,同时能够有效地防止汽车外部的噪声通过通风孔进入汽车内部,从而确保车厢内的驾乘环境免于被外部噪声污染。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降噪装置的可选但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
参考图1和图2,其中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降噪装置所适用的汽车的后部车身的示意性立体图,并且为了清楚起见,并未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降噪装置。众所周知,汽车的车身上往往设有强制通风机构,如图1和图2所示,该强制通风机构一般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车身中的通风孔100(因此也可称为车身孔),该通风孔100往往被设置在汽车车身后部区域的车身面板中并且与后保险杠护板200相邻。特别地,该通风孔100从布置在汽车外侧且面向汽车外部的开口(也可称为外侧通风口)110穿过车身面板延伸至布置在汽车内侧面向汽车内部的开口(也可称为内侧通风口)120,因此,该通风孔100可以将汽车内部与汽车外部气体连通。该通风孔100可以用于调节汽车内部的气压,使得汽车内部的气压与汽车外部的气压得到平衡。由此可以至少避免下面的汽车内部的气压失衡情况:当车门、后备箱门关闭时汽车内部产生阻碍其关闭的超压,当车门、后备箱门打开时汽车内部产生阻碍其打开的真空,当空调向汽车内部大量送风、汽车高速行驶时汽车内部产生引起驾乘人员不适的超压。
然而,由于该通风孔100的存在,汽车外部产生的噪声(例如,排气管噪声,车身分流棱边处由风声引起的噪声,轮胎滚动噪声等等)可能通过通风孔100进入汽车内部,从而引起驾乘人员的不适,而这是不期望的。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如图3-图6所示的降噪装置,以在实现汽车内外气压平衡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与噪声相关的技术问题。
参考图3和图4,其中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降噪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正视图和侧视图。如图3和图4所示,降噪装置300包括开关件310(例如,盖板,闸门,阀门等等)以及耦合至开关件310以便驱动开关件310的致动器320(例如,电动机)。
该开关件310可以用于相对于内侧通风口120以移动,使得开关件310完全或部分地覆盖所述开口。例如,开关件310可以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相对于内侧通风口120以移动。例如,开关件310可以在关闭位置覆盖内侧通风口120以将其关闭,而在打开位置覆盖车身并且暴露内侧通风口120以便对通过内侧通风口120进行的通风不构成任何干扰。例如当汽车内部需要与外部通风时(例如,当车门打开和关闭时,当空调向汽车内部大量送风时,当汽车内部需要除湿换气时),可以将开关件310置于打开位置以打开内侧通风口120,从而使汽车内部与汽车外部气体连通,而当汽车内部需要与外部隔绝时,可以将开关件310置于关闭位置以关闭内侧通风口120,从而避免汽车外部的噪声通过通风孔100进入汽车内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致动器320可以与汽车的电子控制单元(ECU)信号连接,以便接收来自该电子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并根据控制信号使开关件310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或切换。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或切换的操作中,当电子控制单元检测到车门打开时,可以向致动器320发送使得致动器320将开关件310移动至打开位置的控制信号,以打开内侧通风口120,从而避免在汽车内部产生阻碍车门打开的真空,此后,当电子控制单元检测到车门关闭时,可以向致动器320发送使得致动器320将开关件310移动至关闭位置的控制信号,以关闭内侧通风口120,从而避免汽车外部的噪声通过通风口100进入汽车内部。也就是说,开关件310的位置可以与车门的状态相关联,具体地,开关件310可以在车门打开期间始终处于打开位置,并且在车门关闭之后回到关闭位置,从而在确保车门顺利开关的同时及时阻隔噪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致动器320还可以用于将开关件310定位在相对于内侧通风口120的开关位置。该开关位置包括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以及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的任意中间位置(即,将内侧通风口120部分打开或部分关闭的位置),也就是说,开关件310可以停留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以呈现任意开关度。在本文中,开关件310在开关位置的开关度可以理解成是开关件310从关闭位置移动至开关位置的行程与开关件310从关闭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的总行程之比,或者由其指示。因此,开关度越小,则表示开关件310距离关闭位置越近,这使得内侧通风口120的开启程度越小,因此有利于阻隔噪声,但不利于通风;反之,开关度越大,则表示开关件310距离打开位置越近,这使得内侧通风口120的开启程度越大,因此有利于通风,但不利于阻隔噪声。在该配置下,开关件310在关闭位置的开关度最小(例如为0%),在打开位置的开关度最大(例如为100%),而在二者之间的开关度则居中(例如,处于0~100%之间)。在另一个示例中,还可以想到,开关件310在开关位置的开关度还指示开关件310从第一特定位置移动至开关位置的行程与开关件310从第一特定位置移动至第二特定位置的总行程之比。开关度的变化可以与上述方式相反地指示内侧通风口120的开启程度,在此不再赘述。由此,可以更加灵活地在通风和噪声阻隔之间进行平衡。
下面以与通风口的开启程度成正比的开关度为例讨论在不同空调送风情况下的开关件的设置。当空调向汽车内部少量送风时,使开关件310呈现较小的开关度就足以避免汽车内部产生引起驾乘人员不适的超压,而不必使开关件310完全打开(即,使其处于打开位置),这有助在确保通风的同时实现良好的噪声阻隔效果;而当空调向汽车内部大量送风时,需要使开关件310呈现较大的开关度才能避免汽车内部产生引起驾乘人员不适的超压,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较大的开关度使噪声阻隔的效果受到影响,但是与开关件310处于打开位置的情况相比,仍然能够改善噪声阻隔效果。因此,通过将开关件310与空调的送风量相关联,可以兼顾通风和噪声阻隔效果。在操作的实施例中,电子控制单元可以检测空调的送风量,基于检测到的空调的送风量向致动器320发送与该送风量相关联(例如,成比例)的控制信号,以使得致动器320基于接收到的控制信号将开关件310移动至具有与该送风量相关联(例如,成比例)的开关度的位置,由此可以实现开关件310的开关度的自动控制。当然,开关件310的开关度也可以由驾乘人员通过例如安装在车厢中的旋钮、按键、触摸屏等进行手动控制,当驾乘人员认为车厢内气压过高时,可以手动增大开关件310的开关度,而当驾乘人员认为车厢内噪声过大时,可以手动减小开关件310的开关度。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上面的实施方式将开关件310的开关度与空调的送风量相关联,但是这并非是限制性的,为了平衡汽车内部与外部的压力以及阻隔噪声,开关件310的开关度还可以与其他汽车状态参数(例如,车速,车窗开启程度,空调的内循环和外循环选择等等)相关联,或者直接与汽车内部的气压相关联,如果汽车内部的气压增大,则增大开关件310的开关度,反之,则减小开关件310的开关度,而这显然也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如图3和图4所示,开关件310包括多个子开关件311,致动器320包括耦合至所述多个子开关件311的多个子致动器321,其中每个子致动器321被耦合至并用于驱动一个子开关件311,每个子开关件311可以打开和关闭内侧通风口120的一部分,多个子开关件311可以互相配合以打开和关闭整个内侧通风口120。特别地,每个子致动器321可以信号连接至电子控制单元,以便根据共同的控制信号或单独(即,各自)的控制信号控制相应的子开关件311,以使其呈现与控制信号相关联的开关度。在每个子致动器321接收共同的控制信号的情况下,每个子开关件311的开关度都大致相同并且与该共同的控制信号相关联,此时,可以认为,每个子开关件311的开关度各自与汽车状态参数(例如,空调的送风量)相关联。在每个子致动器321接收单独的控制信号的情况下,每个子开关件311的开关度可能彼此不同并且与相应的控制信号相关联,此时,可以认为各个子开关件311的开关度之和与汽车状态参数(例如,空调的送风量)相关联。上述方案可以通过较小尺寸的多个子开关件311来实现内侧通风口120的打开和关闭,因此与设置单个开关件310的方案相比,上述方案可以减小为了允许子开关件311移动而预留的空间,从而节省汽车内部的空间,而且可以减小子开关件311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的风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如图3和图4所示,开关件310被配置成围绕旋转轴线XX’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旋转。在该配置下,如图4所示,开关件310在开关位置的开关度可以由开关件310从关闭位置旋转至该开关位置的角度θ(即该开关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的角度θ)与开关件310从关闭位置旋转至打开位置的总角度θT(即,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的总角度θT)之比来指示。特别地,如图3所示,开关件310的旋转轴线XX’与内侧通风口120所在的平面平行。
参考图5和图6,其中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降噪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正视图和侧视图。与图3和图4所示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在图5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设置了单个开关件310和单个致动器320,并且开关件310围绕横向于(垂直于)内侧通风口120所在平面的旋转轴线XX’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旋转。在该配置下,如图5所示,开关件310将在平行于通风口120所在平面的平面内移动,换句话说,可以贴着车身移动,由此也可以减小为了允许开关件310移动而预留的空间,从而节省汽车内部的空间。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以上的实施例中开关件310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旋转,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开关件310可以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沿着直线平移(此时,开关件310的开关度将由当前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的距离与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的总距离之比指示),或者以其他方式移动,而这显然也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如图3和图5所示,降噪装置还包括沿着内侧通风口120的周边设置的密封件330(例如,由橡胶或其他弹性体制成),开关件310被配置成在关闭位置抵靠该密封件330,以便密封地关闭内侧通风口120,而在打开位置脱离该密封件330,以便打开内侧通风口120。在该配置下,可以在开关件310处于关闭位置时更有效地阻隔噪声,从而提高降噪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上文描述的实施例中降噪装置被设置在车身面板的内侧并且被配置成打开和关闭通风孔100的内侧通风口120,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例中,降噪装置也可以被设置在车身面板的外侧并且被配置成打开和关闭通风孔100的外侧通风口110,或者在车身面板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设置降噪装置,以打开和关闭通风孔100的外侧通风口110和内侧通风口120二者。另外,上文中与内侧通风口120相关的描述均适用于外侧通风口110。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将降噪装置设置在车身面板的内侧可以节省汽车外部空间,并且不会影响汽车外观。
以上借助于附图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汽车的降噪装置的可选但非限制性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内的那些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偏离本公开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对技术和结构的修改和补充以及对各实施例中的特征的重新组合显然都应视为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所能够设想到的这些修改和补充都应被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申请日时已知的等效技术和尚未预见的等效技术。

Claims (10)

1.用于汽车的降噪装置,所述汽车具有设置在车身面板中的通风孔(100),所述通风孔(100)分别在所述车身面板的外侧和内侧具有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装置被设置在所述车身面板上并且包括:
开关件(310),所述开关件(310)被配置成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相对于所述开口移动,使得所述开关件(310)在所述打开位置处完全暴露所述开口,并且在所述关闭位置处完全覆盖所述开口;以及
致动器(320),所述开关件(310)被耦合至所述致动器(320),使得所述致动器(320)能够将所述开关件(310)定位在相对于所述开口的开关位置,其中所述开关位置包括所述打开位置、所述关闭位置以及位于所述打开位置和所述关闭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定位的开关位置具有与汽车状态参数相关联的开关度,所述开关位置的开关度由所述开关件(310)从所述关闭位置或所述打开位置移动至所述开关位置的行程与所述开关件(310)在所述关闭位置与所述打开位置之间的总行程之比指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320)被信号连接至所述汽车的电子控制单元并且受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被配置成检测所述汽车状态参数,基于检测到的汽车状态参数向所述致动器(320)发送与所述汽车状态参数相关联的控制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状态参数包括以下的一个或多个:汽车内部气压、汽车空调送风量、汽车车门开关状态、车速、车窗开启程度、空调的内循环和外循环选择。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件(310)包括多个子开关件(311),所述致动器(320)包括多个子致动器(321),其中,每个子开关件(311)被耦合至所述多个子致动器(321)之一。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件(310)被配置成在所述打开位置和所述关闭位置之间围绕旋转轴线(XX’)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件(310)被配置成使得所述旋转轴线(XX’)平行于所述开口所在的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件(310)被配置成使得所述旋转轴线(XX’)横向于所述开口所在的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件(310)被配置成在所述打开位置和所述关闭位置之间沿着直线平移。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装置还包括围绕所述开口布置的密封件(330),所述开关件(310)被配置成在所述关闭位置处抵靠所述密封件(330),而在所述打开位置处脱离所述密封件(330)。
CN202220908959.5U 2022-04-19 2022-04-19 用于汽车的降噪装置 Active CN2172274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08959.5U CN217227459U (zh) 2022-04-19 2022-04-19 用于汽车的降噪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08959.5U CN217227459U (zh) 2022-04-19 2022-04-19 用于汽车的降噪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27459U true CN217227459U (zh) 2022-08-19

Family

ID=82818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08959.5U Active CN217227459U (zh) 2022-04-19 2022-04-19 用于汽车的降噪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274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17280B2 (en) Air duct assembly for a vehicle
EP2480425B1 (en) Natural air ventilation system for a vehicle cab
US20100216384A1 (en) Air extractors
US6273127B1 (en) Pressure relief valve assembly
US4462303A (en) Multifunction sail mirror
US11390139B2 (en) Vehicle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US10906477B2 (en) Vehicle passenger compartment vent structure
CN217227459U (zh) 用于汽车的降噪装置
JP2012086647A (ja) カウルルーバとカウルパネルを有する自動車
WO2013175842A1 (ja) 車室の内外の通気構造
JP4313947B2 (ja) 動力車両の暖房設備または空調設備用の空気取り入れ装置
WO2012111908A1 (ko) 자동차용 언더 커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자동차
EP0111479B1 (en) Multifunction sail mirror
US2864299A (en) Vehicle ventilator
JP3812086B2 (ja) 自動車用空気調和装置
CA1079771A (en) Vented window assembly for automotive vehicles
KR20070068568A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의 덕트 분지 구조
JP2008183999A (ja) 自動車のバックドア
CN217583203U (zh) 泄压阀和车辆
JP4016749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H04135918A (ja) 自動車のエア導入構造
JPS6313044Y2 (zh)
US11148507B2 (en) Vehicle passenger compartment vent structure
JPH0117470Y2 (zh)
JPH0741608Y2 (ja) 車両の換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