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31670U - 一种60吨自动倾翻车及其倾翻管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60吨自动倾翻车及其倾翻管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31670U
CN213831670U CN202022766617.8U CN202022766617U CN213831670U CN 213831670 U CN213831670 U CN 213831670U CN 202022766617 U CN202022766617 U CN 202022766617U CN 213831670 U CN213831670 U CN 2138316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ipe
dumping
ton
car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6661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晓东
闫玉贵
赵刚
郑景龙
毛军
王志
陶大鹏
潘苛
刘先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Harbin Rolling Stoc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Harbin Rolling Stoc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Harbin Rolling Stock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Harbin Rolling Stoc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6661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316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316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316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60吨自动倾翻车及其倾翻管路系统,涉及铁路运输技术领域,所述60吨自动倾翻车的倾翻管路系统包括与外接风源相连接的连接管路组件和分别与连接管路组件相连接的储风装置和气缸连接管,连接管路组件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第一连接管与外接风源相连接,第二连接管与储风装置相连接,第三连接管与气缸连接管相连接,气缸连接管与倾翻机构相连通,第二连接管上设置单向逆止阀,适于使来自第一连接管路的气流通过气缸连接管进入储风装置进行储风。本实用新型能够将外接风源提供的气流储存到储风装置中,当需要向倾翻机构供风时,可直接通过储风装置供风,使用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60吨自动倾翻车及其倾翻管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运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60吨自动倾翻车的倾翻管路系统及60吨自动倾翻车。
背景技术
自翻车是铁路线路上使用,适用于备有机械化装车设备、线路质量符合国家Ⅲ级以上标准的工厂、矿山、大型建筑工地等运输部门,主要用来运输矿石、剥离岩石、砂砾、煤块、建筑材料等散粒货物。我国自翻车现有20、 40、60、80、100等吨位级,其中60吨级折页抑制式自翻车为占比最大、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且现有技术中的自翻车一般具有倾翻管路系统、可倾翻的车箱及下开式的的侧门。车箱在倾翻管路系统的作用下,可向任一侧倾翻,同时侧门随之打开并作为地板面的延续面,将货物卸至远离轨道的一侧,但现有倾翻管路系统一般由外接风源供风后进行一辆车的倾翻,在无外部风源的情况下,则不能进行倾翻动作,使用不便,且倾翻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自翻车的倾翻管路系统由外接风源供风后进行一辆车的倾翻,使用不便,且倾翻效率低。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60吨自动倾翻车的倾翻管路系统,用于与所述60吨自动倾翻车的倾翻机构相连接,包括与外接风源相连接的连接管路组件和分别与所述连接管路组件相连接的储风装置和气缸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路组件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外接风源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储风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管与所述气缸连接管相连接,所述气缸连接管与倾翻机构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还设置单向逆止阀,且所述单向逆止阀适于使来自所述第一连接管路的气流通过所述气缸连接管进入所述储风装置进行储风。
较佳地,所述储风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储风缸和风缸连接管,所述风缸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相连通,且所述风缸连接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通断的第一控制阀。
较佳地,所述第三连接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通断的第二控制阀。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所述的60吨自动倾翻车的倾翻管路系统通过设置连接管路组件、储风装置和气缸连接管,先将外接风源提供的气流储存到储风装置中,当需要向倾翻机构供风时,可直接通过储风装置供风,不再需通过机车等外接风源提供,使用更加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60吨自动倾翻车,包括转向架组件、设置于所述转向架组件上方的底架、与所述底架相连接的车厢、与所述转向架组件相连接的制动机构、倾翻机构和所述的倾翻管路系统,所述倾翻管路系统和所述倾翻机构相连通,且所述倾翻管路系统用于向所述倾翻机构提供气源,所述倾翻机构设置于所述底架宽度方向的两侧,且所述倾翻机构用于控制所述车厢的倾翻动作。
较佳地,所述倾翻机构包括与所述倾翻管路系统相连通的倾翻气缸和倾翻部件,所述倾翻气缸与所述气缸连接管相连通,且所述倾翻气缸用于控制所述车厢的升降,所述倾翻部件与所述底架相连接,且所述倾翻部件用于控制所述车厢的转动及所述车厢的车门的启闭。
较佳地,所述转向架组件包括转向架核心部件,所述转向架核心部件包括侧架、摇枕、轮对、车轴及轴承、基础制动装置和弹簧减振装置,所述摇枕与所述侧架相连接,所述摇枕的底部与所述弹簧减振装置相连接,所述轮对设置于所述侧架长度方向的两端,且所述轮对与所述车轴及轴承相连接,所述基础制动装置与所述摇枕和所述侧架相连接。
较佳地,所述转向架核心部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摇枕上方的心盘和旁承,且所述心盘和所述旁承用于与所述底架相连接。
较佳地,所述基础制动装置包括制动杠杆,所述制动杠杆与所述制动机构相连接。
较佳地,所述倾翻部件包括与所述车厢相连接的折页结构和与所述折页结构相连接的抑制肘结构,且所述抑制肘结构与所述底架相连接。
较佳地,所述车厢包括依次连接的外沿板、上侧梁、侧门板和底座,且所述底座上设置折页座,所述折页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本体和与所述折页座相连接的转轴,所述本体包括与所述侧门板相连接的前冀面、与所述上侧梁相连接的顶冀面、与所述外沿板相连接的后冀面和与所述抑制肘结构相连接的下顶端,且所述本体的内部设置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60吨自动倾翻车与所述60吨自动倾翻车的倾翻管路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60吨自动倾翻车的倾翻管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60吨自动倾翻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60吨自动倾翻车的倾翻管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部分倾翻管路系统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60吨自动倾翻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转向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侧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转向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侧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三转向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侧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折页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转向架组件、11-侧架、12-摇枕、13-轮对、14-车轴及轴承、141-轴托、 142-轴箱、15-基础制动装置、16-弹簧减振装置、17-制动杠杆、18-心盘、19- 旁承、2-底架、3-倾翻管路系统、31-第一连接管、32-第二控制阀、33-第二连接管、34-第三连接管、35-单向逆止阀、36-第一控制阀、37-储风缸、38-气缸连接管、39-连接管件、30-风缸连接管、4-倾翻气缸、5-车厢、51-侧门板、52- 折页座、53-上侧梁、54-外沿板、55-抑制肘结构、56-底座、6-倾翻部件6、 60-折页结构、61-前冀面、62-顶冀面、63-后冀面、64-转轴、65-下顶端、66- 第一连接面、67-第二连接面、68-加强筋、69-铆钉孔、7-制动机构、8-车钩缓冲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倾翻管路系统一般由外接风源供风后进行一辆车的倾翻,在无外部风源的情况下,则不能进行倾翻动作,使用不便,且倾翻效率低。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附图中“X”的正向代表左方,“X”的反向代表右方,“Y”的正向代表上方,“Y”的反向代表下方,“Z”的正向代表前方,“Z”的反向代表后方,且术语“X”、“Y”和“Z”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说明书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术语“一些具体的实施例”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60吨自动倾翻车的倾翻管路系统,包括与外接风源相连接的连接管路组件和分别与连接管路组件相连接的储风装置和气缸连接管38,连接管路组件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一连接管31、第二连接管33和第三连接管34,第一连接管31与外接风源相连接,第二连接管33 与储风装置相连接,第三连接管34与气缸连接管38相连接,气缸连接管38 与倾翻机构相连通,第二连接管33上还设置单向逆止阀35,且单向逆止阀 35适于使来自第一连接管31路的气流通过气缸连接管38进入储风装置进行储风。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管31与外接风源通过连接软管相连接,而在通常情况下,外接风源为机车,将机车与第一连接管31通过连接软管相连接,不必考虑二者的位置,只要能够通过连接软管连接即可,因此,连接更加方便。且本实施例第一连接管31与第二连接管33通过连接管件39相连通,连接方便且牢固。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储风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储风缸37和风缸连接管30,风缸连接管30与第二连接管33相连通,且风缸连接管30上设置有用于控制通断的第一控制阀36。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三连接管34上设置有用于控制通断的第二控制阀32。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连接管路组件与气管连接管均为钢管,结构坚固,不易损坏。
本实施例的60吨自动倾翻车的倾翻管路系统3的工作原理在于:当需要向储风装置供风时,第二控制阀32关闭,第一控制阀36开启,且将第一连接管31与外接风源相连通,气流通过经过连接管件39进入第二连接管33,再经过单向逆止阀35进入风缸连接管30后进入储风缸37进行储风;而当需要向倾翻机构供风时,第二控制阀32开启,第一控制阀36开启,此时储风缸37内的气流通过风缸连接管30流出,由于单向逆止阀35的设置将无法向第二连接管33的右侧流出,因此气流向第二连接管33的左侧流出,再经第二控制阀32依次流入第三连接管34和气缸连接管38,向倾翻机构供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管33的右侧方向为图中X的反向,第二连接管33的左侧方向为图中X的正向。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施例的60吨自动倾翻车的倾翻管路系统3通过设置连接管路组件、储风装置和气缸连接管38,先将外接风源提供的气流储存到储风装置中,当需要向倾翻机构供风时,可直接通过储风装置供风,不再需通过机车等外接风源提供,使用更加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如图5-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60吨自动倾翻车,包括转向架组件1组件、设置于转向架组件1组件上方的底架2、与底架2相连接的车厢5、与转向架组件1组件相连接的制动机构7、倾翻机构和的倾翻管路系统3,倾翻管路系统3和倾翻机构相连通,且倾翻管路系统3用于向倾翻机构提供气源,倾翻机构设置于底架2宽度方向的两侧,且倾翻机构用于控制车厢5的倾翻动作。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倾翻机构包括与倾翻管路系统3相连通的倾翻气缸4和倾翻部件6,倾翻气缸4与气缸连接管38相连通,且倾翻气缸4用于控制车厢5的升降,倾翻部件6与底架2相连接,且倾翻部件6用于控制车厢5的转动及车厢5的车门的启闭。
如图7-12所示,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转向架组件1组件包括转向架组件1核心部件,转向架组件1核心部件包括侧架11、摇枕12、轮对13、车轴及轴承14、基础制动装置15和弹簧减振装置16,摇枕12与侧架11相连接,摇枕12的底部与弹簧减振装置16相连接,轮对13设置于侧架11长度方向的两端,且轮对13与车轴及轴承14相连接,基础制动装置15与摇枕12 和侧架11相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其中侧架11长度方向为图中X的方向。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转向架组件1核心部件还包括设置于摇枕12上方的心盘18和旁承19,且心盘18和旁承19用于与底架2相连接。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基础制动装置15包括制动杠杆17,制动杠杆 17与制动机构7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转向架组件1组件包括三种,分别为第一转向架组件、第二转向架组件和第三转向架组件,其中第一转向架组件仅包括转向架组件1核心部件,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转向架组件为转K6型转向架组件1;第二转向架组件在第一转向架组件的基础之上还包括轴托141,设置于轴承的下方,用于防止车轴及轴承14装置脱离;第三转向架组件在第一转向架组件的基础之上还包括轴箱142,将车体重量和载荷传递给轮对13,润滑轴颈,减少摩擦,降低运行阻力。其中国铁线路上的自翻车多采用转K6型转向架组件1,即第一转向架组件,而企业内部运输时,因线路曲线半径较小、倾翻作业处环境较差等原因,多采用带轴箱142盖的第三转向架组件或轴托141的第二转向架组件。
本实施例中的上述三种转向架组件1组件的结构虽略有差异,但其中转向架组件1核心部件中与制动机构7和底架2的连接相关的参数均相同,能够适用同种车体和制动装置,更有利于车辆的制造、检修、维护及配件采购。其中转向架组件1核心部件中与制动机构7和底架2的连接相关的参数具体包括:制动杠杆17相对于Y方向的倾斜角度A、距轨面高度H1、与心盘18 中心线距离L2、心盘18承载面距轨面高H2、心盘18直径B,旁承19中心距L1、旁承19上平面与心盘18承载面垂向距离H3,需要说明的是心盘18 承载面即用于承载底架2的表面。
如图6和图13所示,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倾翻部件6包括与车厢5 相连接的折页结构60和与折页结构60相连接的抑制肘结构55,且抑制肘结构55与底架2相连接。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抑制肘结构55的一端与折页结构60的底端相连接,抑制肘结构55的另一端与车厢5底座56的支杆座下部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折页结构60为上部平直下部弯圆的刀状结构,结构简单,且易于车厢5及底架2相连接。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车厢5包括依次连接的外沿板54、上侧梁53、侧门板51和底座56,且底座56上设置折页座52,折页结构60包括相互连接的本体和与折页座52相连接的转轴64,本体包括与侧门板51相连接的前冀面61、与上侧梁53相连接的顶冀面62、与外沿板54相连接的后冀面63 和与抑制肘结构55相连接的下顶端65。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倾翻部件6包括设置于车厢5宽度方向两侧的两个折页结构60和两个抑制肘结构55,当装货时,两侧的折页结构60均处于直立状态,抑制肘55与车箱底座56相连接,使折页结构60不能产生转动;卸货时,倾翻气缸4顶起车厢5的一侧,带动车厢5转动,另一侧的折页结构60绕转轴64转动,使车厢5的侧门板51与车箱底座56处于一个平面,货物卸出。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本体的内部设置加强筋68,用于增加转轴64的强度,使折页结构60在使用中不产生裂纹。本实施例中对于加强筋68的数量不做限制,可以按需设计。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加强筋68的数量为3 个,及保证了转轴64的结构强度,又节省原料。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折页结构60还包括设置于前冀面61与转轴64 之间的第一连接面66,且第一连接面66的形状是与车厢5底座56两侧相匹配的圆弧状,保证折页结构60转动时与车厢5底座56不干涉;折页结构60 还包括设置于转轴64与下顶端65之间的第二连接面67,且第二连接面67的形状是向远离转轴64的方向凹陷的圆弧,保证折页结构60带动侧门板51转动时与其他部件不干涉。
本实施例中,折页顶冀面62至转轴64中心间的距离H,在保证倾翻车整车重心在倾翻支点范围时,H值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同时车厢5高度相应增高或减小,当H值增大时,车厢5高度增大,车辆容积也相应增大;当H值减小时,车厢5高度减小,车辆容积也相应减小,以适应货物装载要求。本实施例中,H值的范围为800mm-1100mm,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H 值为1000mm,更适应大容量的装载需求。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折页结构60还包括铆钉孔69,铆钉孔69设置于前冀面61上,用于折页结构60与其他部件采用铆焊连接。
如图2和图6所示,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折页结构60的宽度的数值范围不大于310mm,可以保证当折页结构60连接于车厢5时,整个车厢5 的宽度不超出铁路机车的车辆限界,避免车辆在部分区段运行受限。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车厢5的宽度是车厢5两侧沿图中Z方向的最大距离,折页结构60的宽度是折页结构60的后冀面63到转轴64的轴心沿图中Z方向的距离L。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60吨自动倾翻车还包括车钩缓冲装置8,设置于底架2的端部,用于两辆60吨自动倾翻车之间的连接。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60吨自动倾翻车的倾翻管路系统,用于与所述60吨自动倾翻车的倾翻机构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外接风源相连接的连接管路组件和分别与所述连接管路组件相连接的储风装置和气缸连接管(38),所述连接管路组件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一连接管(31)、第二连接管(33)和第三连接管(34),所述第一连接管(31)与所述外接风源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33)与所述储风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管(34)与所述气缸连接管(38)相连接,所述气缸连接管(38)与倾翻机构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33)上还设置单向逆止阀(35),且所述单向逆止阀(35)适于使来自所述第一连接管(31)路的气流通过所述气缸连接管(38)进入所述储风装置进行储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60吨自动倾翻车的倾翻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风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储风缸(37)和风缸连接管(30),所述风缸连接管(30)与所述第二连接管(33)相连通,且所述风缸连接管(30)上设置有用于控制通断的第一控制阀(3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60吨自动倾翻车的倾翻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管(34)上设置有用于控制通断的第二控制阀(32)。
4.一种60吨自动倾翻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架组件(1)、设置于所述转向架组件(1)上方的底架(2)、与所述底架(2)相连接的车厢(5)、与所述转向架组件(1)相连接的制动机构(7)、倾翻机构和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倾翻管路系统(3),所述倾翻管路系统(3)和所述倾翻机构相连通,且所述倾翻管路系统(3)用于向所述倾翻机构提供气源,所述倾翻机构设置于所述底架(2)宽度方向的两侧,且所述倾翻机构用于控制所述车厢(5)的倾翻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60吨自动倾翻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倾翻机构包括与所述倾翻管路系统(3)相连通的倾翻气缸(4)和倾翻部件(6),所述倾翻气缸(4)与所述气缸连接管(38)相连通,且所述倾翻气缸(4)用于控制所述车厢(5)的升降,所述倾翻部件(6)与所述底架(2)相连接,且所述倾翻部件(6)用于控制所述车厢(5)的转动及所述车厢(5)的车门的启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60吨自动倾翻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组件(1)包括转向架核心部件,所述转向架核心部件包括侧架(11)、摇枕(12)、轮对(13)、车轴及轴承(14)、基础制动装置(15)和弹簧减振装置(16),所述摇枕(12)与所述侧架(11)相连接,所述摇枕(12)的底部与所述弹簧减振装置(16)相连接,所述轮对(13)设置于所述侧架(11)长度方向的两端,且所述轮对(13)与所述车轴及轴承(14)相连接,所述基础制动装置(15)与所述摇枕(12)和所述侧架(11)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60吨自动倾翻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核心部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摇枕(12)上方的心盘(18)和旁承(19),且所述心盘(18)和所述旁承(19)用于与所述底架(2)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60吨自动倾翻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制动装置(15)包括制动杠杆(17),所述制动杠杆(17)与所述制动机构(7)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60吨自动倾翻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倾翻部件(6)包括与所述车厢(5)相连接的折页结构(60)和与所述折页结构(60)相连接的抑制肘结构(55),且所述抑制肘结构(55)与所述底架(2)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60吨自动倾翻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5)包括依次连接的外沿板(54)、上侧梁(53)、侧门板(51)和底座(56),且所述底座(56)上设置折页座(52),所述折页结构(60)包括相互连接的本体和与所述折页座(52)相连接的转轴(64),所述本体包括与所述侧门板(51)相连接的前冀面(61)、与所述上侧梁(53)相连接的顶冀面(62)、与所述外沿板(54)相连接的后冀面(63)和与所述抑制肘结构(55)相连接的下顶端(65),且所述本体的内部设置加强筋(68)。
CN202022766617.8U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60吨自动倾翻车及其倾翻管路系统 Active CN2138316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66617.8U CN213831670U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60吨自动倾翻车及其倾翻管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66617.8U CN213831670U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60吨自动倾翻车及其倾翻管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31670U true CN213831670U (zh) 2021-07-30

Family

ID=76991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66617.8U Active CN213831670U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60吨自动倾翻车及其倾翻管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3167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79345A (zh) * 2021-10-29 2022-01-04 大连华锐重工冶金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自行式无人废钢倾翻车
CN114802325A (zh) * 2022-04-01 2022-07-29 中车长江运输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底架组成及含该底架组成的车体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79345A (zh) * 2021-10-29 2022-01-04 大连华锐重工冶金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自行式无人废钢倾翻车
CN113879345B (zh) * 2021-10-29 2023-08-25 大连华锐重工焦炉车辆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行式无人废钢倾翻车
CN114802325A (zh) * 2022-04-01 2022-07-29 中车长江运输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底架组成及含该底架组成的车体
CN114802325B (zh) * 2022-04-01 2023-10-13 中车长江运输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底架组成及含该底架组成的车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831670U (zh) 一种60吨自动倾翻车及其倾翻管路系统
CN201317366Y (zh) 单侧卸车新型自翻车
CN2925960Y (zh) 双向侧翻自卸全挂运输车
CN111731331A (zh) 一种自动倾翻车
CN209257956U (zh) 一种转运车架
RU74878U1 (ru) Вагон-самосвал
CN208498347U (zh) 一种铰接式自卸车货箱后挡板及铰接式自卸车
CN201320989Y (zh) 全挂侧翻自卸车
CN206427028U (zh) 一种澳洲用窄限界自动倾翻车
CN103010067A (zh) 自卸车车厢后门开闭装置
CN212980004U (zh) 一种中翻式无人驾驶自卸车货厢结构
CN109398206A (zh) 一种货箱尾门密封机构及自卸车
CN209581282U (zh) 一种顶盖侧开式车厢
CN210258160U (zh) 一种燃料电池厢式运输车可拆卸车厢
CN203032496U (zh) 自卸车车厢后门开闭装置
CN212529632U (zh) 一种自动倾翻车
CN101734303A (zh) 货运自卸挂车
CN205706332U (zh) 90t气动自翻车
CN220243068U (zh) 一种矿用宽体车货箱
CN212098588U (zh) 侧翻式自卸车
CN214356009U (zh) 一种侧墙可以翻转的多用途铁路运输车
CN212401014U (zh) 一种侧卸车上下双向开门机构
CN210339142U (zh) 一种双开门可侧翻的拉臂式环保箱
CN215884965U (zh) 垃圾车的上料叉臂系统
CN216184706U (zh) 一种车厢可加热的自卸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