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26413U - 一种用于轧机支撑辊的油气润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轧机支撑辊的油气润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26413U
CN213826413U CN202022480482.9U CN202022480482U CN213826413U CN 213826413 U CN213826413 U CN 213826413U CN 202022480482 U CN202022480482 U CN 202022480482U CN 213826413 U CN213826413 U CN 2138264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oil
annular
channel
shaft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8048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春庆
杨西勤
任延民
梁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xian Renze Composite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xian Renze Composite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xian Renze Composite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xian Renze Composite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8048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264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264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264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s And Other Rotary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卷曲轧机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950轧机支撑辊油气润滑装置为一体式,连接管经常会碰到分配器导致分配器断裂,进而导致漏油、轴承抱死等问题,故障频出,更换繁琐有增加成本;且由于现有分配油路不足以将空气充分的充分排出,同样会导致轴承抱死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撑辊、油气分配器、轴承列、油路、第一外罩以及第二外罩,支撑辊主体为柱体结构,支撑辊柱体长度方向的一端配合有轴承列,轴承列套接在支撑辊上,轴承列外侧套接有第一外罩,第一外罩以及轴承列内部形成有油路,油气分配器设置在第一外罩外侧,且油气分配器与油路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轧机支撑辊的油气润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卷曲轧机,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轧机支撑辊的油气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卷曲轧机是将热轧或冷轧钢材卷曲成卷筒状的轧钢车间辅助设备,在热带钢连轧机(热连轧机组)、冷带钢连轧机和线材轧机;布置在成品机座之后,在单机座可逆冷带轧机上则安装在轧机的前后。此外,它也安设在连续酸洗机组、纵剪、退火、涂层等各种精整机组中。
然而现有950轧机支撑辊油气润滑装置为一体式,连接管经常会碰到分配器导致分配器断裂,进而导致漏油、轴承抱死等问题,故障频出,更换繁琐有增加成本;且由于现有分配油路不足以将空气充分的充分排出,同样会导致轴承抱死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轧机支撑辊的油气润滑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950轧机支撑辊油气润滑装置为一体式,连接管经常会碰到分配器导致分配器断裂,进而导致漏油、轴承抱死等问题,故障频出,更换繁琐有增加成本;且由于现有分配油路不足以将空气充分的充分排出,同样会导致轴承抱死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撑辊、油气分配器、轴承列、油路、第一外罩以及第二外罩,所述支撑辊主体为柱体结构,所述支撑辊柱体长度方向的一端配合有所述轴承列,所述轴承列套接在所述支撑辊上,所述轴承列外侧套接有所述第一外罩,所述第一外罩以及所述轴承列内部形成有所述油路,所述油气分配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外罩外侧,且所述油气分配器与所述油路连接;所述支撑辊包括辊体、左轴段以及右轴段,所述左轴段柱体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右轴段柱体长度方向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左轴段以及所述右轴段设置在所述辊体圆形柱体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轴承列主体为圆环状,所述轴承列环形内壁与所述右轴段拟合,所述轴承列内部设置有4个环形轴承,沿所述轴承列长度方向远离所述右轴段左侧一端起依次为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以及第四轴承;所述油路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异形通道以及出气通道,所述第一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一外罩内,所述第一外罩为环形结构,所述第一通道沿所述第一外罩环形径向延伸至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轴承之间,所述第三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二轴承与所述第三轴承之间,所述第四异形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三轴承与所述第四轴承之间;所述第四异形通道主体为环形柱体,所述第四异形通道环形柱体长度方向靠近所述第三轴承一侧的直径小于所述第四异形通道环形柱体长度方向靠近所述第四轴承一侧的直径,所述第四异形通道采用左低右高形状,可使气体排出更充分,且使用过程中气体可自动进入所述出气通道;所述第一外罩主体为环形柱体,所述第一外罩环形内壁与所述轴承列环形外壁形状拟合,所述第一外罩柱体长度方向一端设置有出气阀,所述出气阀与所述出气通道连接;所述第二外罩主体为环形柱体,所述第二外罩环形内周壁与所述左轴段外周壁形状拟合,保证油气密封性;所述油气分配器包括加油口、分发器、第一分配口、连接管、第一进油口以及第二进油口,所述分发器主体为矩形体结构,所述加油口、所述分配口以及所述第二进油口分别设置在所述分发器矩形体的不同侧,所述第二外罩环形径向方向形成有所述第二进油口,所述第二进油口与所述分发器可拆卸连接,可拆卸连接可减少更换配件成本,且更换更加快捷高效;所述连接管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分配口与所述第一连接管,同样采用可拆卸连接可减少更换配件成本,且更换更加快捷高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辊体主体为圆形柱体,所述左轴段与所述右轴段均为圆形柱体状,所述左轴段柱体中心轴线、所述右轴段柱体中心轴线以及所述辊体柱体中心轴线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轴承、所述第二轴承、所述第三轴承以及所述第四轴承的环形中心轴线与所述轴承列环形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第二外罩外周壁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外罩外周壁直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油气分配器有两个且沿所述第二外罩径向方向分布,所述出气阀有两个且沿所述第一外罩径向分布,加油方便快捷且可使所述气体尽快排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管为铜材质,所述连接管内壁镀有抗氧化涂层,所述连接管采用刚性材质,使所述连接管不会摆动,防止所述连接管碰到所述分发器等进而发生断裂。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分体式的的所述油气分配器,减少因非正常损坏而带来的频繁更换问题,减少更换配件成本,且更换更加快捷高效;
所述连接管采用刚性材质,防止所述连接管碰到所述分发器等进而发生断裂;
所述第四异形通道采用左低右高形状,可使气体排出更充分,且使用过程中气体可自动进入所述出气通道;
所述第一通道设置在远离所述第四异形通道一侧,可使气体充分的被顶入所述出气通道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刨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部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B部位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支撑辊;101、辊体;102、左轴段;103、右轴段;2、油气分配器;201、加油口;202、分发器;203、第一分配口;204、连接管;205、第一进油口;206、第二进油口;3、轴承列;301、第一轴承;302、第二轴承;303、第三轴承;304、第四轴承;4、油路;401、第一通道;402、第二通道;403、第三通道;404、第四异形通道;405、出气通道;5、第一外罩;501、出气阀;6、第二外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撑辊1、油气分配器2、轴承列3、油路4、第一外罩5以及第二外罩6,支撑辊1主体为柱体结构,支撑辊1柱体长度方向的一端配合有轴承列3,轴承列3套接在支撑辊1上,轴承列3外侧套接有第一外罩5,第一外罩5以及轴承列3内部形成有油路4,油气分配器2设置在第一外罩5外侧,且油气分配器2与油路4连接。
支撑辊1包括辊体101、左轴段102以及右轴段103,左轴段102柱体长度方向的一端与右轴段103柱体长度方向的一端相连接,左轴段102以及右轴段103设置在辊体101圆形柱体长度方向的一端。
轴承列3主体为圆环状,轴承列3环形内壁与右轴段103拟合,轴承列3内部设置有4个环形轴承,沿轴承列3长度方向远离右轴段103左侧一端起依次为第一轴承301、第二轴承302、第三轴承303以及第四轴承304。
油路4包括第一通道401、第二通道402、第三通道403、第四异形通道404以及出气通道405,第一通道401设置在第一外罩5内,第一外罩5为环形结构,第一通道401沿第一外罩5环形径向延伸至第二通道402,第二通道402设置在第一轴承301与第二轴承302之间,第三通道403设置在第二轴承302与第三轴承303之间,第四异形通道404设置在第三轴承303与第四轴承304之间。
第四异形通道404主体为环形柱体,第四异形通道404环形柱体长度方向靠近第三轴承303一侧的直径小于第四异形通道404环形柱体长度方向靠近第四轴承304一侧的直径,第四异形通道404采用左低右高形状,可使气体排出更充分,且使用过程中气体可自动进入出气通道405。
第一外罩5主体为环形柱体,第一外罩5环形内壁与轴承列3环形外壁形状拟合,第一外罩5柱体长度方向一端设置有出气阀501,出气阀501与出气通道405连接。
第二外罩6主体为环形柱体,第二外罩6环形内周壁与左轴段102外周壁形状拟合,保证油气密封性。
油气分配器2包括加油口201、分发器202、第一分配口203、连接管204、第一进油口205以及第二进油口206,分发器202主体为矩形体结构,加油口201、分配口以及第二进油口206分别设置在分发器202矩形体的不同侧,第二外罩6环形径向方向形成有第二进油口206,第二进油口206与分发器202可拆卸连接,可拆卸连接可减少更换配件成本,且更换更加快捷高效。
连接管204可拆卸连接第一分配口203与第一连接管204,同样采用可拆卸连接可减少更换配件成本,且更换更加快捷高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辊体101主体为圆形柱体,左轴段102与右轴段103均为圆形柱体状,左轴段102柱体中心轴线、右轴段103柱体中心轴线以及辊体101柱体中心轴线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轴承301、第二轴承302、第三轴承303以及第四轴承304的环形中心轴线与轴承列3环形中心轴线重合,第二外罩6外周壁直径小于第一外罩5外周壁直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油气分配器2有两个且沿第二外罩6径向方向分布,出气阀501有两个且沿第一外罩5径向分布,加油方便快捷且可使气体尽快排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连接管204为铜材质,连接管204内壁镀有抗氧化涂层,连接管204采用刚性材质,使连接管204不会摆动,防止连接管204碰到分发器202等进而发生断裂。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润滑油从加油口201注入分发器202内,经分发器202分配,润滑油分别进入到第一外罩5以及第二外罩6内,在进入第一外罩5后润滑油带动气体经过轴承列3,后经过出气通道405排出。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用于轧机支撑辊的油气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辊(1)、油气分配器(2)、轴承列(3)、油路(4)、第一外罩(5)以及第二外罩(6),所述支撑辊(1)主体为柱体结构,所述支撑辊(1)柱体长度方向的一端配合有所述轴承列(3),所述轴承列(3)套接在所述支撑辊(1)上,所述轴承列(3)外侧套接有所述第一外罩(5),所述第一外罩(5)以及所述轴承列(3)内部形成有所述油路(4),所述油气分配器(2)设置在所述第一外罩(5)外侧,且所述油气分配器(2)与所述油路(4)连接;
所述支撑辊(1)包括辊体(101)、左轴段(102)以及右轴段(103),所述左轴段(102)柱体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右轴段(103)柱体长度方向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左轴段(102)以及所述右轴段(103)设置在所述辊体(101)圆形柱体长度方向的一端;
所述轴承列(3)主体为圆环状,所述轴承列(3)环形内壁与所述右轴段(103)拟合,所述轴承列(3)内部设置有4个环形轴承,沿所述轴承列(3)长度方向远离所述右轴段(103)左侧一端起依次为第一轴承(301)、第二轴承(302)、第三轴承(303)以及第四轴承(304);
所述油路(4)包括第一通道(401)、第二通道(402)、第三通道(403)、第四异形通道(404)以及出气通道(405),所述第一通道(401)设置在所述第一外罩(5)内,所述第一外罩(5)为环形结构,所述第一通道(401)沿所述第一外罩(5)环形径向延伸至所述第二通道(402),所述第二通道(402)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301)与所述第二轴承(302)之间,所述第三通道(403)设置在所述第二轴承(302)与所述第三轴承(303)之间,所述第四异形通道(404)设置在所述第三轴承(303)与所述第四轴承(304)之间;
所述第四异形通道(404)主体为环形柱体,所述第四异形通道(404)环形柱体长度方向靠近所述第三轴承(303)一侧的直径小于所述第四异形通道(404)环形柱体长度方向靠近所述第四轴承(304)一侧的直径;
所述第一外罩(5)主体为环形柱体,所述第一外罩(5)环形内壁与所述轴承列(3)环形外壁形状拟合,所述第一外罩(5)柱体长度方向一端设置有出气阀(501),所述出气阀(501)与所述出气通道(405)连接;
所述第二外罩(6)主体为环形柱体,所述第二外罩(6)环形内周壁与所述左轴段(102)外周壁形状拟合;
所述油气分配器(2)包括加油口(201)、分发器(202)、第一分配口(203)、连接管(204)、第一进油口(205)以及第二进油口(206),所述分发器(202)主体为矩形体结构,所述加油口(201)、所述分配口以及所述第二进油口(206)分别设置在所述分发器(202)矩形体的不同侧,所述第二外罩(6)环形径向方向形成有所述第二进油口(206),所述第二进油口(206)与所述分发器(202)可拆卸连接;
所述连接管(204)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分配口(203)与所述第一连接管(2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轧机支撑辊的油气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体(101)主体为圆形柱体,所述左轴段(102)与所述右轴段(103)均为圆形柱体状,所述左轴段(102)柱体中心轴线、所述右轴段(103)柱体中心轴线以及所述辊体(101)柱体中心轴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轧机支撑辊的油气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301)、所述第二轴承(302)、所述第三轴承(303)以及所述第四轴承(304)的环形中心轴线与所述轴承列(3)环形中心轴线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轧机支撑辊的油气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罩(6)外周壁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外罩(5)外周壁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轧机支撑辊的油气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分配器(2)有两个且沿所述第二外罩(6)径向方向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轧机支撑辊的油气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阀(501)有两个且沿所述第一外罩(5)径向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轧机支撑辊的油气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204)为铜材质,所述连接管(204)内壁镀有抗氧化涂层。
CN202022480482.9U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用于轧机支撑辊的油气润滑装置 Active CN2138264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80482.9U CN213826413U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用于轧机支撑辊的油气润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80482.9U CN213826413U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用于轧机支撑辊的油气润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26413U true CN213826413U (zh) 2021-07-30

Family

ID=77012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80482.9U Active CN213826413U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用于轧机支撑辊的油气润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264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73926A (zh) * 2021-12-29 2022-05-13 广东普拉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路分配器安装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73926A (zh) * 2021-12-29 2022-05-13 广东普拉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路分配器安装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826413U (zh) 一种用于轧机支撑辊的油气润滑装置
CN112139281A (zh) 一种用于热轧带钢卷取机的内冷式助卷辊及卷取装置
CN201807712U (zh) 板坯连铸机扇形段两分节辊的冷却水结构
CN2659574Y (zh) 轧辊冷却装置
CN201157844Y (zh) 一种支撑辊
CN216175334U (zh) 板带冷轧机支撑辊装置
CN203791421U (zh) 一种冷弯成型装置
CN209705108U (zh) 一种支承辊轴承系统润滑装置
CN214274265U (zh) 一种支撑辊轴承座润滑管路
CN213409874U (zh) 一种用于热轧带钢卷取机的内冷式助卷辊及卷取装置
CN202516843U (zh) 一种两辊皮尔格轧机的芯棒与芯杆之间的连接装置
CN207154718U (zh) 一种用于连铸辊组的冷却水循环装置
CN205324671U (zh) 一种圆矩坯连铸机二冷段通用型辊道
CN105458008B (zh) 一种冷轧机
CN202278031U (zh) 一种改进的开卷机旋转接头
CN220452486U (zh) 一种辊子轴承失效应急装置
CN210632650U (zh) 一种粗轧工作辊传动接轴密封装置
CN215861308U (zh) 一种便于注油的汽车轴承
CN220942545U (zh) 一种用于两辊式无缝钢管冷轧机的环孔型轧辊装置
CN213209397U (zh) 一种酸轧轧机支撑辊的轴承座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08661257U (zh) 一种饲料粉碎磨辊装置
CN215762805U (zh) 一种精密回转支承组件
CN203140436U (zh) 环件轧机抱辊水冷却装置
CN211360138U (zh) 一种开卷机涨缩旋转液压缸连接总成
CN219745850U (zh) 一种冷轧线测张辊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