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82156U - 一种双层结构式水冷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层结构式水冷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782156U CN213782156U CN202023325359.6U CN202023325359U CN213782156U CN 213782156 U CN213782156 U CN 213782156U CN 202023325359 U CN202023325359 U CN 202023325359U CN 213782156 U CN213782156 U CN 21378215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cooling
- water
- lower side
- power battery
- cooling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用水冷板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层结构式水冷板,包括一个动力电池模组和两个水冷板;两个水冷板的内侧壁四角之间对称设有调节杆,调节杆包括丝杠杆和丝杠套筒,丝杠套筒内上下两侧螺纹连接有丝杠杆,上下两侧丝杠杆的端部分别与上下两侧水冷板固定相连;上下两侧水冷板的内侧壁上还包括设置的导热硅胶板,上下两侧导热硅胶板之间卡接放置有动力电池模组;下侧水冷板的底部还包括设置的减震安装机构;解决了大多采用单一的一块水冷板紧贴于动力电池模组的顶部进行水冷散热,但上述方式存在散热效果差、缺乏对动力电池模组进行减震防护措施和同时不方便对动力电池进行安装固定的缺陷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用水冷板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层结构式水冷板。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动力电池的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性能。动力电池在充电放电过程中会持续发生电化学反应和物理反应,产生大量热量,对动力电池的性能和使用寿命造成影响。
现有技术中的动力电池模组用散热结构在进行散热时,大多采用单一的一块水冷板紧贴于动力电池模组的顶部进行水冷散热,但上述方式存在散热效果差、缺乏对动力电池模组进行减震防护措施和同时不方便对动力电池进行安装固定的缺陷,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双层结构式水冷板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层结构式水冷板,解决了大多采用单一的一块水冷板紧贴于动力电池模组的顶部进行水冷散热,但上述方式存在散热效果差、缺乏对动力电池模组进行减震防护措施和同时不方便对动力电池进行安装固定的缺陷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双层结构式水冷板,包括一个动力电池模组和两个水冷板;两个所述水冷板的内侧壁四角之间对称设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包括丝杠杆和丝杠套筒,所述丝杠套筒内上下两侧螺纹连接有所述丝杠杆,上下两侧所述丝杠杆的端部分别与上下两侧所述水冷板固定相连;上下两侧所述水冷板的内侧壁上还包括设置的导热硅胶板,上下两侧所述导热硅胶板之间卡接放置有所述动力电池模组;下侧所述水冷板的底部还包括设置的减震安装机构。
优选的,所述水冷板的内部开设有多程U型结构的冷却液槽,且所述冷却液槽的一端密封焊接有进水端头,另一端密封焊接有回流端头。
优选的,所述冷却液槽的内壁涂覆有石墨烯涂层,且所述石墨烯涂层的厚度为5-10um。
优选的,所述水冷板为铜合金板材质制成,且所述水冷板的厚度为3-10cm。
优选的,所述减震安装机构包括减震弹簧、减震橡胶柱和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的顶部轴心处设有所述减震橡胶柱,所述减震橡胶柱的外部套设有所述减震弹簧,所述减震橡胶柱、所述减震弹簧的上端均与下侧所述水冷板的底部相连。
优选的,所述安装底板呈圆形底板结构设置,且所述安装底板的侧壁周向设有四个安装耳板,所述安装耳板上开设有安装耳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部件的设计和使用下,解决了大多采用单一的一块水冷板紧贴于动力电池模组的顶部进行水冷散热,但上述方式存在散热效果差、缺乏对动力电池模组进行减震防护措施和同时不方便对动力电池进行安装固定的缺陷问题;
而且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减震安装机构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水冷板的剖视图。
图中:1-动力电池模组、2-水冷板、3-调节杆、301-丝杠杆、302-丝杠套筒、4-导热硅胶板、5-减震安装机构、501-减震弹簧、502-减震橡胶柱、503-安装底板、504-安装耳板、6-冷却液槽、7-进水端头、8-回流端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公开了一种双层结构式水冷板,包括一个动力电池模组1和两个水冷板2,动力电池模组1位于两个水冷板2之间进行安装;两个水冷板2的内侧壁四角之间对称设有调节杆3,调节杆3包括丝杠杆301和丝杠套筒302,丝杠套筒302内上下两侧螺纹连接有丝杠杆301,上下两侧丝杠杆301的端部分别与上下两侧水冷板2固定相连;通过设置的调节板,当对动力电池模组1进行安装固定时,通过转动四个丝杠套筒302,利用丝杠套筒302与丝杠杆301之间的螺纹力作用,且上下两侧丝杠杆301设置的螺纹旋向相反,可以通过丝杠杆301与丝杠套筒302之间的传动作用,达到对上下两侧的水冷板2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的目的,进而可以达到从动力电池模组1的顶部、底部对动力电池模组1进行安装卡接固定的目的;
上下两侧水冷板2的内侧壁上还包括设置的导热硅胶板4,上下两侧导热硅胶板4之间卡接放置有动力电池模组1;通过设置的导热硅胶板4,一方面利用其导热性能,将动力电池模组1顶部、底部上产生的热量快速传导至上下两侧水冷板2上进行水冷散热,通过设置的双层水冷板2结构进行水冷散热,进一步提高对动力电池模组1的水冷散热效果;下侧水冷板2的底部还包括设置的减震安装机构5,通过减震安装机构5的设置,可以达到对水冷板2及其上安装固定的动力电池模组1进行减震缓冲防护的目的,进一步延长其使用寿命。
具体的,水冷板2的内部开设有多程U型结构的冷却液槽6,且冷却液槽6的一端密封焊接有进水端头7,另一端密封焊接有回流端头8,通过进水端头7与外部冷却液循环系统的进水端相连通,回流端头8与外部循环系统的回流端相连通,即外部冷却液经进水端头7流入至冷却液槽6内,通过多程U型结构的冷却液槽6的设置,可以提高冷却液与水冷板2之间的热交换换热面积,进一步经导热硅胶板4上传导至水冷板2上热量的水冷散热效果。
具体的,冷却液槽6的内壁涂覆有石墨烯涂层,且石墨烯涂层的厚度为5-10um,通过石墨烯涂层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冷却液与水冷板2之间的换热效果,进一步提高其水冷散热效果。
具体的,水冷板2为铜合金板材质制成,且水冷板2的厚度为3-10cm,利用其铜合金板材质的优异导热性能,达到对经导热硅胶板4上传导的热量进行快速吸收,经冷却液进行冷却降温。
具体的,减震安装机构5包括减震弹簧501、减震橡胶柱502和安装底板503,安装底板503的顶部轴心处设有减震橡胶柱502,减震橡胶柱502的外部套设有减震弹簧501,减震橡胶柱502、减震弹簧501的上端均与下侧水冷板2的底部相连,通过上述减震弹簧501、减震橡胶柱502的弹性阻尼作用,可以达到对动力电池模组1以及水冷板2上产生的震动进行减震缓冲吸收防护的目的,进一步延长其使用寿命。
具体的,安装底板503呈圆形底板结构设置,且安装底板503的侧壁周向设有四个安装耳板504,安装耳板504上开设有安装耳孔,通过安装耳板504和安装耳孔的设置,可以达到对本水冷板2结构进行整体安装固定的目的。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对动力电池模组1进行水冷散热使用时,首先将进水端头7、回流端头8分别与外部冷却液循环系统相连通,即进进水端头7与外部冷却液循环系统中的冷却液进水管端相连通,回流端头8与外部冷却液循环系统中的回流管端相连通,保证冷却液的循环流动效果;使外部冷却液经进水端头7进入至水冷板2内的冷却液槽6内进行水冷散热,随着冷却液的不断流动形成多程U型路径状,吸收带走水冷板2上经导热硅胶板4吸收动力电池模组1传递的热量后,冷却液经出回流端头8回流至外部冷却液循环系统内,进而达到对动力电池模组1的水冷散热,且通过双层水冷板2、多程U型结构的冷却液槽6的设置,进一步提高其对动力电池模组1进行水冷时的散热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部件的设计和使用下,解决了大多采用单一的一块水冷板2紧贴于动力电池模组1的顶部进行水冷散热,但上述方式存在散热效果差、缺乏对动力电池模组1进行减震防护措施和同时不方便对动力电池进行安装固定的缺陷问题。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双层结构式水冷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动力电池模组(1)和两个水冷板(2);两个所述水冷板(2)的内侧壁四角之间对称设有调节杆(3),所述调节杆(3)包括丝杠杆(301)和丝杠套筒(302),所述丝杠套筒(302)内上下两侧螺纹连接有所述丝杠杆(301),上下两侧所述丝杠杆(301)的端部分别与上下两侧所述水冷板(2)固定相连;上下两侧所述水冷板(2)的内侧壁上还包括设置的导热硅胶板(4),上下两侧所述导热硅胶板(4)之间卡接放置有所述动力电池模组(1);下侧所述水冷板(2)的底部还包括设置的减震安装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结构式水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板(2)的内部开设有多程U型结构的冷却液槽(6),且所述冷却液槽(6)的一端密封焊接有进水端头(7),另一端密封焊接有回流端头(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层结构式水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槽(6)的内壁涂覆有石墨烯涂层,且所述石墨烯涂层的厚度为5-10u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层结构式水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板(2)为铜合金板材质制成,且所述水冷板(2)的厚度为3-1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结构式水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安装机构(5)包括减震弹簧(501)、减震橡胶柱(502)和安装底板(503),所述安装底板(503)的顶部轴心处设有所述减震橡胶柱(502),所述减震橡胶柱(502)的外部套设有所述减震弹簧(501),所述减震橡胶柱(502)、所述减震弹簧(501)的上端均与下侧所述水冷板(2)的底部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层结构式水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503)呈圆形底板结构设置,且所述安装底板(503)的侧壁周向设有四个安装耳板(504),所述安装耳板(504)上开设有安装耳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325359.6U CN213782156U (zh) | 2020-12-31 | 2020-12-31 | 一种双层结构式水冷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325359.6U CN213782156U (zh) | 2020-12-31 | 2020-12-31 | 一种双层结构式水冷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782156U true CN213782156U (zh) | 2021-07-23 |
Family
ID=76900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325359.6U Active CN213782156U (zh) | 2020-12-31 | 2020-12-31 | 一种双层结构式水冷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782156U (zh) |
-
2020
- 2020-12-31 CN CN202023325359.6U patent/CN21378215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673094B1 (ko) | 전력 배터리 팩 및 차량 | |
CN208939114U (zh) |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水冷板及含有该水冷板的电池包 | |
CN108258162A (zh) | 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散热装置 | |
CN210296475U (zh) | 一种能快速散热的锂电池 | |
CN113823869A (zh) | 一种具有储能及强化散热功能的水下航行器电池舱 | |
CN211743205U (zh) | 一种氢燃料电池使用的液态冷却电池盒 | |
CN213782156U (zh) | 一种双层结构式水冷板 | |
CN210016826U (zh) | 一种新型水冷板 | |
CN210502356U (zh) | 用于新能源汽车底盘的均温结构 | |
CN210607366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防护装置 | |
CN213692187U (zh) |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锂电池 | |
CN214698044U (zh) | 一种带水室整流罩的汽车散热器 | |
CN116722292A (zh) | 一种电动车自行更换电池的换电机构 | |
CN112259828B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散热装置 | |
CN111600092A (zh) | 一种超宽温域高安全性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 | |
CN212303769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散热器 | |
CN216015485U (zh) | 一种基于锂离子电池pack的散热装置 | |
CN214706039U (zh) | 一种液冷散热结构、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 |
CN212277300U (zh) | 自放电少与循环次数多一体的新能源汽车电池 | |
CN212848706U (zh) |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新能源电池用电池箱 | |
CN115101853A (zh) | 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冷却装置 | |
CN211607235U (zh) | 一种功率放大器冷却装置 | |
CN218849560U (zh) | 一种高续航蓝牙耳机锂电池 | |
CN217280946U (zh) | 一种新能源电池保护装置 | |
CN216311716U (zh) | 一种工业探伤用玻壳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