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46072U - 接油装置及钢丝绳滑轮保护壳 - Google Patents

接油装置及钢丝绳滑轮保护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46072U
CN213746072U CN202022100994.8U CN202022100994U CN213746072U CN 213746072 U CN213746072 U CN 213746072U CN 202022100994 U CN202022100994 U CN 202022100994U CN 213746072 U CN213746072 U CN 2137460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shell
receiving device
collecting tank
han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0099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航
闫永巍
袁林涛
郑颂贤
岳少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GN Power Co Ltd
China Nuclear Power Op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GN Power Co Ltd
China Nuclear Power Ope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GN Power Co Ltd, China Nuclear Power Ope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Priority to CN20202210099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460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460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460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油装置及钢丝绳滑轮保护壳。接油装置包括:连接组件,用于连接壳体;连接组件的一端能够伸入至壳体内,并搭接于壳体;集油箱,连接于连接组件远离壳体的一端;集油箱具有进油口,进油口位于壳体的漏油孔的下方。钢丝绳滑轮保护壳包括上述的接油装置,还包括壳体;壳体具有漏油孔,接油装置安装于漏油孔处;壳体内的油液能够经漏油孔流向接油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油装置及钢丝绳滑轮保护壳,通过在壳体的下方安装上述的接油装置,以便于将漏油孔流出的润滑油直接收集在下方的集油箱内,减少流向设备舱本体的润滑油,减少高空作业和临边作业的次数,降低危险系数。

Description

接油装置及钢丝绳滑轮保护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电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接油装置及钢丝绳滑轮保护壳。
背景技术
核电站换料大修期间,需要开关设备舱执行运输设备等相关作业。设备舱开关操作主要有两部分组成:1、设备舱螺栓的拆装;2、使用设备舱卷扬机将设备舱本体纵向起吊回落。其中,在利用钢丝绳起吊设备舱卷扬机时,为保证钢丝绳在使用期限内安全可靠,设备舱卷扬机齿轮箱侧会采用润滑油对钢丝绳进行养护,且在吊装的过程中,需要持续对钢丝绳提供润滑油。
但是,在机组运行期间,核岛内温度升高,导致设备舱卷扬机钢丝绳润滑油的粘稠度降低,附着在设备舱卷扬机钢丝绳上的润滑油会滴落在钢丝滑轮保护壳体内,顺着壳体滴落在设备舱本体以及设备舱下方作业平台。当润滑油滴落时,导致设备舱本体清洁度不合格,严重影响厂房的美观性。在传统的技术中,大多采用人工手动清理滴落的润滑油,例如操作人员手持去污布对设备舱本体进行擦拭。然而,这种方式时常面临高空作业和临边作业,具有落物和人员坠落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清理设备舱内油污操作困难,且危险系数较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接油装置。
一种接油装置,包括:
连接组件,用于连接壳体;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能够伸入从所述壳体的漏油孔内伸入,并搭接于所述壳体的内壁;
集油箱,连接于所述连接组件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集油箱具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口位于所述壳体的漏油孔的下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油箱的进油口处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导油板,所述导油板沿所述进油口的周向设置;所述导油板用于将油液导流至所述集油箱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油板自所述集油箱的进油口朝向远离所述集油箱的回转中心线的方向延伸,并向上倾斜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挂臂和挂柱;
所述挂臂呈倒置的L形设置,所述挂臂的第一端用于搭接于所述壳体,所述挂臂的第二端用于连接所述挂柱,所述挂柱远离所述挂臂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集油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挂臂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挂臂相对且间隔布置;所述挂柱夹紧于两个所述挂臂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用于连接两个所述挂臂;
和/或,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用于连接所述挂臂和所述挂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耐磨垫;
所述耐磨垫压紧于所述挂臂与所述挂柱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竖边部和横边部,且二者呈角度设置;
所述横边部至少设置于所述竖边部朝向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横边部用于搭接于所述壳体,所述竖边部远离所述横边部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集油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朝向所述集油箱的一端固接于所述集油箱的箱底,且所述连接组件的回转中心线与所述集油箱的回转中心线重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钢丝绳滑轮保护壳,能够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一种钢丝绳滑轮保护壳,包括上述的接油装置,还包括壳体;
所述壳体具有漏油孔,所述接油装置安装于所述漏油孔处;所述壳体内的油液能够经所述漏油孔流向所述接油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接油装置,包括连接组件和集油箱。其中,连接组件的一端连接于集油箱,连接组件的另一端能够从壳体上的漏油孔伸入壳体的内部,并搭接于壳体的内壁。集油箱具有进油口,进油口位于壳体上漏油孔的下方。壳体内的润滑油从漏油孔漏出,在重力的作用下经进油口滴落至集油箱内,进而通过集油箱承接由漏油孔流出的润滑油。也就是说,通过在壳体的下方安装上述的接油装置,以便于将漏油孔流出的润滑油直接收集在下方的集油箱内,减少流向设备舱本体的润滑油,进而减少设备舱本体上需要清理油污的面积。同时,正是因为集油箱的设置,润滑油不会流向设备舱本体,也就无需多次清理设备舱本体上的油污,进而降低清理难度,减少高空作业和临边作业的次数,降低危险系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钢丝绳滑轮保护壳,包括上述的接油装置,还包括壳体;壳体具有漏油孔,接油装置安装于漏油孔处;壳体内的油液能够经漏油孔流向接油装置,实现对漏出油液的收集,达到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油装置安装于壳体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油装置安装于壳体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油装置中挂臂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油装置中集油箱的侧视图。
图标:10-连接组件;11-挂臂;12-挂柱;20-集油箱;21-进油口;22-导油板;23-储油腔;30-第一紧固件;31-第一螺杆;32-第一螺母;33-第二螺母;34-第三螺母;40-第二紧固件;41-第二螺杆;42-第四螺母;51-耐磨垫;60-壳体;61-漏油孔;111-搭接部;112-连接部;113-第一紧固孔;114-第二紧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阅图1、图3和图5,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接油装置安装于壳体的剖视图,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接油装置安装于壳体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接油装置中集油箱的侧视图。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的接油装置用于安装在滑轮壳的下方。在使用时,经过润滑的钢丝绳在滑轮的支撑下进行吊装操作,此时附着在钢丝绳上的润滑油会粘附在滑轮上,并沿着滑轮流向滑轮壳,而后从滑轮壳滴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油装置能够安装在滑轮壳的下方,以承接由滑轮壳内滴落的润滑油液。
具体的,该接油装置包括连接组件10和集油箱20,连接组件10用于连接集油箱20和滑轮壳(也就是壳体60,以下为简便采用壳体进行描述)。其中,连接组件10朝向壳体60的一端能够从壳体60上的漏油孔61伸入至壳体60内,并搭接于壳体60的内壁,实现连接组件10相对壳体60的安装。同时,连接组件10远离壳体60的一端与集油箱20固接,确保集油箱20相对壳体60能够稳定安装。集油箱20具有进油口21和储油腔23,进油口21与储油腔23连通,且进油口21位于壳体60的漏油孔61下方,以便于壳体60内经漏油孔61漏出的润滑油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直接经进油口21滴落至集油箱20的储油腔23内。
也就是说,通过在壳体60的下方安装上述的接油装置,以将由壳体60的漏油孔61滴漏的润滑油直接收集在下方的集油箱20内,从源头上减少由壳体60滴落至设备舱本体的润滑油,从而减小设备舱本体上需要清理油污的面积。而且,也正是因为该接油装置的设置,使得由壳体60滴漏的润滑油不会流向设备舱本体,也就无需多次对设备舱本体进行油污清理,操作人员也就无需多次面临高空作业和临边作业,不仅降低清理难度,而且降低操作危险。也可以说,该接头装置的设置,不仅提高设备舱本体的洁净程度,减少油污污染,而且降低人员跌倒和落伍的风险。另外,该接头装置结构相对简单,安装方便,能够一次性作为多个漏油孔61滴落油液的收集,且无需占用设备运行和设计的关键路径,实用性较强。
请继续参阅图1、图3和图5,在可选的实施例中,集油箱20的进油口21处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导油板22,导油板22沿进油口21的周向设置;导油板22用于将油液导流至集油箱20内。
具体的,集油箱20的横截面呈四边形,且沿集油箱20的高度方向,横截面的面积逐渐增大,进而形成口径大底部小的集油箱20。这样的设置,不仅实现多方位漏油收集,而且便于滴落的油液能够更集中的汇集在一起。在集油箱20的进油口21的边缘处设置有导油板22,滴落至导油板22的油液能够在导油板22的导流作用下流向集油箱20的储油腔23内,进一步提高集油效果,降低滴落至设备舱本体的油液量。
其中,导油板22能够设置在集油箱20的进油口21的一侧边;或者,导油板22设置在集油箱20的进油口21的两个侧边,且两个侧边可以是相对设置,也可以是相邻设置;再或者,导油板22呈环形结构,环绕设置于进油口21的边缘。
需要补充的是,集油箱20也可以是横截面为三角形或者圆形,其只要能够实现滴落油液的收集即可。
请继续参阅图5,在实际使用时,导油板22自集油箱20的进油口21朝向远离集油箱20的回转中心线的方向延伸,并向上倾斜设置。也就是说,导油板22相对于集油箱20是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的,即:导油板22的延伸末端与导油板22的起始端之间具有高度差,且起始端的高度小于延伸末端的高度。其中,导流板的起始端即为与集油箱20的进油口21边缘相接的一端,导流板的延伸末端即为远离进油口21的一端。这样的设置,更便于对油液起到导流的作用。
其中,当集油箱20的进油口21处只有一侧设置有导油板22时,进油口21的其他侧边均设置有边沿,边沿的宽度可以作为集油箱20的侧壁厚度。集油箱20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以确保收集至集油箱20的储油腔23内的油液不会再从集油箱20内漏出。一般的,集油箱20采用焊接形式密封。同时,集油箱20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故而集油箱20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在实际使用时,连接组件10朝向集油箱20的一端固接于集油箱20的箱底,且连接组件10的回转中心线与集油箱20的回转中心线重合。
也就是说,集油箱20的回转中心线、进油口21的回转中心线、连接组件10的回转中心线以及安装于壳体60内滑轮的径向轴线均重合,确保集油箱20能够位于滑轮的正下方,也就是位于滑轮壳的正下方,以最大限度的承接滴漏油液。其中,滑轮的径向轴线即为沿竖直方向穿过滑轮的圆心的轴线,也可以是沿竖直方向上滑轮的中轴线。其中,若漏油孔61的轴线与滑轮的径向轴线重合时,进油口21的轴线与漏油孔61的轴线也重合。其中,当进油口21和漏油口为规则形状时,例如圆形,则其自身的轴线即为自身的回转中心线。
需要补充的是,连接组件10还可以固定在集油箱20的侧壁处,此时,连接组件10的回转中心线可以与滑轮的径向轴线部重合。其只要能够实现对由壳体60滴落油液的收集即可。
参阅图4,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接油装置中挂臂的示意图。结合图1、图3和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组件10包括挂臂11和挂柱12;挂臂11呈倒置的L形设置,挂臂11的第一端用于搭接于壳体60,挂臂11的第二端用于连接挂柱12,挂柱12远离挂臂11的一端用于连接集油箱20。
具体的,挂臂11具有搭接部111和连接部112,搭接部111伸入壳体60内用于搭接于壳体60的内壁,连接部112伸入壳体60用于连接挂柱12。当L形倒置时,L形的横边作为挂臂11的第一端,L形的竖边作为挂臂11的第二端。在实际使用时,挂臂11的第一端能够从壳体60上的漏油孔61内伸入,且第一端的端部搭接在壳体60的内壁上,作为搭接部111。挂臂11的第二端沿竖直方向延伸,从壳体60内伸出以固定在挂柱12上,作为连接部112。挂柱12远离挂臂11的一端固设于集油箱20。其中,挂柱12设置为圆柱状结构。挂柱12朝向集油箱20的一端伸入至集油箱20的储油腔23内,并与储油腔23的内底壁固接。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3,在实际使用时,挂臂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挂臂11相对且间隔布置;挂柱12夹紧于两个挂臂11之间。即:两个挂臂11沿挂柱12的轴线呈镜像设置。每个挂臂11的第一端均伸入壳体60内,并搭接在壳体60的内部上。每个挂臂11的第二端均固设于挂柱12的侧壁。挂柱12夹紧在两个挂臂11之间。通过这样的设置,挂柱12对两个挂臂11相对壳体60的滑动起到径向限位,确保两个挂臂11能够稳定搭接于壳体60的内壁,实现集油箱20相对壳体60的安装。
需要补充的是,挂臂11与挂柱12的连接方式不仅限于上述的一种,也可以是在挂柱12朝向壳体60的一端部设置安装孔,挂臂11的第二端插入至安装孔内,并与安装孔的孔壁固接。或者,将挂臂11与挂柱12焊接固定。无论采用哪一种设置方式,其只要能够实现挂臂11与挂柱12的可靠连接,实现集油箱20相对壳体60的安装即可。
请继续参阅图1、图3和图4,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连接组件10还包括第一紧固件30,第一紧固件30用于连接两个挂臂11;连接组件10还包括第二紧固件40,第二紧固件40用于连接挂臂11和挂柱12。
具体的,沿挂臂1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紧固孔113和第二紧固孔114,第一紧固孔113用于第一紧固件30紧固连接,第二紧固孔114用于第二紧固件40紧固连接。其中,第一紧固件30包括第一螺杆31、第一螺母32、第二螺母33以及第三螺母34。第一螺杆31的一端具有第一螺帽。第二紧固件40包括第二螺杆41和第四螺母42,第二螺杆41的一端具有第二螺帽。
为便于表述,以位于挂柱12左侧的一个挂臂11为左挂臂,位于挂柱12右侧的一挂臂11为右挂臂。安装时,将左挂臂的第一端伸入壳体60内,并搭接于壳体60的内壁,使之自然垂落。将第一螺杆31穿过左挂臂上的第一紧固孔113,且第一螺帽的右端面压紧于左挂臂的左侧壁,而后将第二螺母33套设在第一螺杆31远离第一螺帽的一端,并旋转第一螺母32沿第一螺杆31朝向第一螺帽的方向移动,并最终促使第一螺母32能够压紧于左挂臂的右侧壁。接着,将第二螺母33自第一螺杆31远离第一螺帽的一端套入,并旋转第二螺母33沿第一螺杆31朝向第一螺帽的方向移动。而后,将右挂臂套设至第一螺杆31远离第一螺帽的一端,并转动右挂臂至右挂臂的第一端能够从漏油孔61内伸入至壳体60内,并使得右挂臂搭接于壳体60。而后将第三螺母34自第一螺杆31朝向右挂臂的一端套入,转动第二螺母33和第三螺母34,使得第二螺母33的右端面压紧于右挂臂的左侧壁,第三螺母34的左端面压紧于右挂臂的右挂臂,进而实现左挂臂和右挂臂的安装。随后,将挂柱12远离集油箱20的一端插入至左挂臂和右挂臂之间,且使得挂柱12的上的螺纹孔的两端分别与右挂臂上的第二紧固孔114、左挂臂上的第二紧固孔114对齐。将第二螺杆41上远离第二螺帽的一端依次穿过左挂臂上的第二紧固孔114、挂柱12上的螺纹孔以及右挂臂上的第二紧固孔114,使得第二螺帽的右端面压紧于左挂臂的左侧壁。接着,将第四螺母42自第二螺杆41远离第二螺帽的一端套入,并旋转第四螺母42沿第二螺杆41的轴向朝向第二螺帽的一端移动,促使第四螺母42的左端面压紧于右挂臂的右侧壁。如此,实现挂臂11和挂柱12的安装。当集油箱20内的油量达到一定限度后,为避免收集的油液从集油箱20内溢出,将第二紧固件40相对挂柱12和挂臂11拆卸,进而将集油箱20与挂臂11分离,以便于将集油箱20内的油液清理。此时,挂臂11仍处于相对壳体60固定的状态。待集油箱20清理完成后,利用第二紧固件40重新将挂柱12相对挂臂11固定,即可实现集油箱60相对挂臂11的再次安装。
需要补充的是,也可以连接组件10内仅有第一紧固件30,通过第一紧固件30实现两个挂臂11的连接,同时两个挂臂11可以相对挂柱12焊接固定。或者,还可以是连接组件10内仅有第二紧固件40,即通过第二紧固件40依次连接左挂臂、挂柱12以及右挂臂,实现挂臂11与挂柱12连接的同时还可以实现两个挂臂11的连接。无论采用哪一种设置方式,其只要能够实现挂臂11与挂柱12的连接即可。
参阅图2,图2,示出了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组件10还包括耐磨垫51;耐磨垫51压紧于挂臂11与挂柱12之间。也就是说,在左挂臂与挂柱12的侧壁之间压设有耐磨垫51,在右挂臂与挂柱12的侧壁之间压设有耐磨垫51。当通过左挂臂和右挂臂夹紧挂柱12时,耐磨垫51的设置能够减小挂臂11与挂柱12之间的磨损。同时,耐磨垫51还具有缓冲效果,无论是挂柱12受到振动还是挂臂11受到振动,均能够先传递至耐磨垫51,经过耐磨垫51消耗一部分振动。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钢丝绳滑轮保护壳,包括上述的接油装置,还包括壳体60;壳体60具有漏油孔61,接油装置安装于漏油孔61处;壳体60内的油液能够经漏油孔61流向接油装置,进而将壳体60内余留的来自钢丝绳的润滑油收集在接油装置的集油箱20内,从源头上缓解油液滴落至设备舱本体的问题。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油装置,其中连接组件包括竖边部和横边部,且二者呈角度设置;横边部至少设置于竖边部朝向壳体的一端;横边部用于搭接于壳体,竖边部远离横边部的一端用于连接集油箱。
具体的,竖边部沿竖直方向延伸,横边部沿水平方向延伸,竖边部与横边部垂直设置,竖边部的至少顶端设置有横边部。横边部用于伸入壳体内,并搭接于壳体,竖边部从壳体内伸出以连接集油箱。当然,在竖边部的底端也可以设置横边部,此时位于竖边部底端的横边部用于连接集油箱。
其中,本实施例提供的接油装置中的连接组件可以设置为T字形、L形、Z字形、“C”字形或“工”字形中的一种。其只要能够实现集油箱相对壳体的安装即可。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油装置包括:
连接组件(10),用于连接壳体(60);所述连接组件(10)的一端能够从所述壳体(60)的漏油孔(61)内伸入,并搭接于所述壳体(60)的内壁;
集油箱(20),连接于所述连接组件(10)远离所述壳体(60)的一端;所述集油箱(20)具有进油口(21),所述进油口(21)位于所述漏油孔(61)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箱(20)的进油口(21)处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导油板(22),所述导油板(22)沿所述进油口(21)的周向设置;所述导油板(22)用于将油液导流至所述集油箱(20)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板(22)自所述集油箱(20)的进油口(21)朝向远离所述集油箱(20)的回转中心线的方向延伸,并向上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10)包括挂臂(11)和挂柱(12);
所述挂臂(11)呈倒置的L形设置,所述挂臂(11)的第一端用于搭接于所述壳体(60),所述挂臂(11)的第二端用于连接所述挂柱(12),所述挂柱(12)远离所述挂臂(11)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集油箱(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臂(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挂臂(11)相对且间隔布置;所述挂柱(12)夹紧于两个所述挂臂(1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10)还包括第一紧固件(30),所述第一紧固件(30)用于连接两个所述挂臂(11);
和/或,所述连接组件(10)还包括第二紧固件(40),所述第二紧固件(40)用于连接所述挂臂(11)和所述挂柱(12)。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10)还包括耐磨垫(50);
所述耐磨垫(50)压紧于所述挂臂(11)与所述挂柱(12)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10)包括竖边部和横边部,且二者呈角度设置;
所述横边部至少设置于所述竖边部朝向所述壳体(60)的一端;所述横边部用于搭接于所述壳体(60),所述竖边部远离所述横边部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集油箱(20)。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10)朝向所述集油箱(20)的一端固接于所述集油箱(20)的箱底,且所述连接组件(10)的回转中心线与所述集油箱(20)的回转中心线重合。
10.一种钢丝绳滑轮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接油装置,还包括壳体(60);
所述壳体(60)具有漏油孔(61),所述接油装置安装于所述漏油孔(61)处;所述壳体(60)内的油液能够经所述漏油孔(61)流向所述接油装置。
CN202022100994.8U 2020-09-22 2020-09-22 接油装置及钢丝绳滑轮保护壳 Active CN2137460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00994.8U CN213746072U (zh) 2020-09-22 2020-09-22 接油装置及钢丝绳滑轮保护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00994.8U CN213746072U (zh) 2020-09-22 2020-09-22 接油装置及钢丝绳滑轮保护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46072U true CN213746072U (zh) 2021-07-20

Family

ID=76845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00994.8U Active CN213746072U (zh) 2020-09-22 2020-09-22 接油装置及钢丝绳滑轮保护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460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746072U (zh) 接油装置及钢丝绳滑轮保护壳
CN104948534B (zh) 一种农用车载液压泵站
CN215568910U (zh) 一种管道密闭排油装置
CN113324704B (zh) 用于检测风电液压管路密封性的测试台
CN111420865B (zh) 重型振动筛分设备
CN212959139U (zh) 一种机组循环水泵
CN213235143U (zh) 一种汽轮机轴承箱油雾分离装置
CN220955831U (zh) 油液收集装置和动力总成
CN217463160U (zh) 一种齿轮减速箱
JP3705899B2 (ja) 軸受の試験装置
CN107013671B (zh) 一种大型挖掘机回转减速机齿轮油循环系统
CN217887247U (zh) 一种润滑脂生产用杂质过滤装置
CN211059029U (zh) 一种液下离心泵装置
JPH0842571A (ja) ポンプの運転方法及びポンプの軸受装置
CN208896043U (zh) 一种机械维修用维修保养架
CN211009045U (zh) 曲杆泵传动箱
CN112392942B (zh) 一种超大型液压挖掘机及其回转减速机齿轮油位监测装置
CN216807815U (zh) 一种液压抓斗筒体结构
CN204803619U (zh) 洗衣机以及溢水管组件
CN209012756U (zh) 一种电机试验集油盒
CN221054754U (zh) 磨合设备
JP2020037434A (ja) 給油装置
CN216297305U (zh) 一种轴承快速清洗机
CN208762466U (zh) 一种离心式脱水除尘净油装置
CN114294550B (zh) 煤气柜及漂油收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