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08122U - 气流辅助加工设备及玻璃生产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流辅助加工设备及玻璃生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08122U
CN213708122U CN202022431200.6U CN202022431200U CN213708122U CN 213708122 U CN213708122 U CN 213708122U CN 202022431200 U CN202022431200 U CN 202022431200U CN 213708122 U CN213708122 U CN 2137081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treatment
glass
air
supply pipe
treatment furn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3120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华生
梁广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hunde Timbery Technology Glas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hunde Timbery Technology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hunde Timbery Technology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hunde Timbery Technology Glas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3120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081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081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081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orming, After-Treatment,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流辅助加工设备及玻璃生产装置,包括:热处理炉,热处理炉内设置有加热组件;以及供气组件,供气组件包括第一供气管和第二供气管,第一供气管与热处理炉的顶部连通,第二供气管穿过热处理炉而伸入炉膛内,第二供气管用于向热处理炉内供给冷空气。第一供气管通入的冷空气进入热处理炉的顶部区域,能够被炉内的热量加热升温为高温空气,而第二供气管能够直接向热处理炉内通入冷空气,冷空气与高温空气充分混合形成温度合适的混合空气而吹扫到玻璃表面,避免了温度过高的空气直接作用于玻璃,能够有效防止玻璃的局部受热过度而出现热斑,避免钢化处理后的玻璃表面出现应力斑,从而提升玻璃的热处理质量。

Description

气流辅助加工设备及玻璃生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流辅助加工设备及玻璃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为在玻璃深加工领域中,为了提高对玻璃的加热效率,同时能够实现对低E值的镀膜玻璃实现加工,通常会在加热炉内采用强制加热方式:也即通过在加热炉上安装高温风机,将炉内的高温空气抽取出来,然后通过管道吹送到玻璃表面。然而这种加工方式会造成接触玻璃表面的空气温度过高,且高温空气流动效果差,接触玻璃表面的高温空气分布不均,造成玻璃的部分区域受热过度而出现热斑,致使玻璃钢化处理后表面存在应力斑,影响玻璃钢化处理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气流辅助加工设备及玻璃生产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空气温度过高,玻璃受热不均,玻璃热处理加工质量差的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气流辅助加工设备,所述气流辅助加工设备包括:
热处理炉,所述热处理炉内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用于对玻璃进行热加工处理;以及
供气组件,所述供气组件包括第一供气管和第二供气管,所述第一供气管与所述热处理炉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二供气管穿过所述热处理炉而伸入炉膛内,所述第二供气管用于向所述热处理炉内供给冷空气。
上述方案的气流辅助加工设备应用装备于玻璃生产装置中,工作时,玻璃移动进入热处理炉中,加热组件通电产热,从而能够对玻璃进行热处理加工。与此同时,供气组件也被开启,并通过第一供气管和第二供气管同时向热处理炉内输送冷空气,其中由第一供气管通入的冷空气进入热处理炉的顶部区域,能够被炉内的热量加热升温为高温空气,而第二供气管能够直接向热处理炉内通入冷空气,冷空气与高温空气充分混合形成温度合适的混合空气而吹扫到玻璃表面,避免了温度过高的空气直接作用于玻璃,能够有效防止玻璃的局部受热过度而出现热斑,避免钢化处理后的玻璃表面出现应力斑,从而提升玻璃的热处理质量。
下面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流辅助加工设备还包括传送辊,所述传送辊设置于所述热处理炉内并用于驱动所述玻璃移动,所述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传送辊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所述第一加热件间隔设置于所述传送辊的上方,所述第二加热件间隔设置于所述传送辊的下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热件和所述第二加热件设置为加热丝、加热膜、加热管或者加热片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供气管伸入所述热处理炉内的管段设置为吹气段,所述吹气段的长度覆盖所述玻璃,且所述吹气段开设有至少两个吹气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吹气段设置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吹气段沿着所述传送辊的方向排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吹气段形成为S型结构,所述吹气段的分布面积覆盖所述玻璃的分布面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流辅助加工设备还包括至少两个气流喷嘴,所述气流喷嘴一一对应的连接于所述吹气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气组件还包括压缩机、储气罐、冷干机和电动执行器,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储气罐通过管路连通,所述储气罐与所述冷干机通过管路连通,所述冷干机与所述第一供气管和所述第二供气管连通,所述电动执行器与所述第一供气管以及所述第二供气管连接。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玻璃生产装置,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气流辅助加工设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气流辅助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热处理炉的透视结构图;
图3为图1中热处理炉的俯视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热处理炉;20、供气组件;21、第一供气管;22、第二供气管;221、吹气段;30、传送辊;40、气流喷嘴;50、压缩机;60、储气罐;70、冷干机; 80、电动执行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玻璃生产装置,其用于对玻璃进行热处理加工,从而有助于提升玻璃的强度,也即可简单的理解为实现对玻璃的钢化处理。本实施例中,玻璃生产装置包括气流辅助加工设备,气流辅助加工设备用于在保证玻璃的加热效率的同时提升玻璃的钢化处理质量。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展示的一种气流辅助加工设备,所述气流辅助加工设备包括:热处理炉10以及供气组件20。所述热处理炉10内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用于对玻璃进行热加工处理;所述供气组件20 包括第一供气管21和第二供气管22,所述第一供气管21与所述热处理炉10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二供气管22穿过所述热处理炉10而伸入炉膛内,所述第二供气管22用于向所述热处理炉10内供给冷空气。
综上,实施本实施例技术方案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述方案的气流辅助加工设备应用装备于玻璃生产装置中,工作时,玻璃移动进入热处理炉10中,加热组件通电产热,从而能够对玻璃进行热处理加工。与此同时,供气组件20 也被开启,并通过第一供气管21和第二供气管22同时向热处理炉10内输送冷空气,其中由第一供气管21通入的冷空气进入热处理炉10的顶部区域,能够被炉内的热量加热升温为高温空气,而第二供气管22能够直接向热处理炉10 内通入冷空气,冷空气与高温空气充分混合形成温度合适的混合空气而吹扫到玻璃表面,避免了温度过高的空气直接作用于玻璃,能够有效防止玻璃的局部受热过度而出现热斑,避免钢化处理后的玻璃表面出现应力斑,从而提升玻璃的热处理质量。
请继续参阅图2,加工时,玻璃需要穿过热处理炉10而完成加热加工,也即玻璃穿过热处理炉10的炉膛的过程,为玻璃受热加工过程。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流辅助加工设备还包括传送辊30,所述传送辊30设置于所述热处理炉 10内并用于驱动所述玻璃移动,所述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传送辊30的一侧。如此,玻璃可借助传送辊30平稳移动,并以匀速通过热处理炉10,保证加热效果。
本申请中,热处理炉10内预装有加热组件(未示出),加热组件用于对玻璃进行加热加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所述第一加热件间隔设置于所述传送辊30的上方,所述第二加热件间隔设置于所述传送辊30的下方。
如此,在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同时通电后,能够分别对玻璃的上下两侧表面同时进行加热处理,保证玻璃受热均匀,避免因温差导致曲翘变形问题发生。
可选地,所述第一加热件和所述第二加热件设置为加热丝、加热膜、加热管或者加热片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这些加热部件的结构简单,仅需要通电便会迅速产生大小稳定的热量,工作原理简单且可靠,可实施性强。
请继续参阅图2,此外,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供气管22伸入所述热处理炉10内的管段设置为吹气段221,所述吹气段221的长度覆盖所述玻璃,且所述吹气段221开设有至少两个吹气孔。吹气段221的长度覆盖玻璃,并在吹气段221上开设至少两个吹气孔,可保证吹向玻璃的混合空气完全覆盖玻璃,保证加热效果和效率。
请继续参阅图3,进一步地,所述吹气段221设置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吹气段221沿着所述传送辊30的方向排布。或者,作为上述实施例可替换的,所述吹气段221形成为S型结构,所述吹气段221的分布面积覆盖所述玻璃的分布面积。
不论是同时布置至少两个吹气段221,亦或者将单独布置一个吹气段221,再将吹气段221设计为S型的蜿蜒结构,都能够提高出气量,从而大幅提升对玻璃的加热处理效率。
请继续参阅图2,进一步地,所述气流辅助加工设备还包括至少两个气流喷嘴40,所述气流喷嘴40一一对应的连接于所述吹气孔。气流喷嘴40能够保证喷射出的气流分布更加均匀且面积大,从而使吹扫到玻璃表面上的混合气流分布均匀,保证玻璃受热均匀,避免出现热斑,保证玻璃加工成品质量。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3,此外,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供气组件 20还包括压缩机50、储气罐60、冷干机70和电动执行器80,所述压缩机50 与所述储气罐60通过管路连通,所述储气罐60与所述冷干机70通过管路连通,所述冷干机70与所述第一供气管21和所述第二供气管22连通,所述电动执行器80与所述第一供气管21以及所述第二供气管22连接。
压缩机50实现向热处理炉10内供给高压冷空气。储气罐60用于实现高压冷空气的缓存和缓流,减小对热处理炉10的冲击。冷干机70进一步对通入热处理炉10的冷空气进行干燥处理,避免夹杂过多水汽而影响加热效果。而电动执行器80则能够动态合理调节第一供气管21和第二供气管22的气体流量,从而在热处理炉10内获得温度合适的混合气流,保证玻璃热加工效果与质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气流辅助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辅助加工设备包括:
热处理炉,所述热处理炉内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用于对玻璃进行热加工处理;以及
供气组件,所述供气组件包括第一供气管和第二供气管,所述第一供气管与所述热处理炉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二供气管穿过所述热处理炉而伸入炉膛内,所述第二供气管用于向所述热处理炉内供给冷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辅助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辅助加工设备还包括传送辊,所述传送辊设置于所述热处理炉内并用于驱动所述玻璃移动,所述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传送辊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流辅助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所述第一加热件间隔设置于所述传送辊的上方,所述第二加热件间隔设置于所述传送辊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流辅助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件和所述第二加热件设置为加热丝、加热膜、加热管或者加热片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流辅助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供气管伸入所述热处理炉内的管段设置为吹气段,所述吹气段的长度覆盖所述玻璃,且所述吹气段开设有至少两个吹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流辅助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段设置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吹气段沿着所述传送辊的方向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流辅助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段形成为S型结构,所述吹气段的分布面积覆盖所述玻璃的分布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气流辅助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辅助加工设备还包括至少两个气流喷嘴,所述气流喷嘴一一对应的连接于所述吹气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流辅助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组件还包括压缩机、储气罐、冷干机和电动执行器,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储气罐通过管路连通,所述储气罐与所述冷干机通过管路连通,所述冷干机与所述第一供气管和所述第二供气管连通,所述电动执行器与所述第一供气管以及所述第二供气管连接。
10.一种玻璃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气流辅助加工设备。
CN202022431200.6U 2020-10-28 2020-10-28 气流辅助加工设备及玻璃生产装置 Active CN2137081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31200.6U CN213708122U (zh) 2020-10-28 2020-10-28 气流辅助加工设备及玻璃生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31200.6U CN213708122U (zh) 2020-10-28 2020-10-28 气流辅助加工设备及玻璃生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08122U true CN213708122U (zh) 2021-07-16

Family

ID=76800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31200.6U Active CN213708122U (zh) 2020-10-28 2020-10-28 气流辅助加工设备及玻璃生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081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19082B (zh) 超薄热强化玻璃的制造方法
CN205688185U (zh) 轧染设备
CN105821606A (zh) 染色设备及其方法
CN201031250Y (zh) 侧吹喷流加热式铝卷材退火炉
CN102686965A (zh) 用于对连续运动的钢带进行预热的装置和方法
CN201354348Y (zh) 多点控温的复合加热箱
CN213708122U (zh) 气流辅助加工设备及玻璃生产装置
CN208050238U (zh) 一种车轮喷塑生产线
CN104402249B (zh) 一种汽车玻璃的加热方法和加热装置
CN201381277Y (zh) 网阵式加热的玻璃钢化炉
CN204180827U (zh) 采用辅助加热的蒸汽换热热风装置
CN210980684U (zh) 一种长丝牛津布面料烘干装置
CN208742978U (zh) 一种加热均匀的干燥炉
CN216910908U (zh) 快速烘干炉
CN206680752U (zh) 拉幅定型机烘房风道式电加热装置
CN208861733U (zh) 扁线立式烘炉系统
CN104868080A (zh) 一种隔膜半成品热处理烘箱及其用途
TW201819079A (zh) 一種熱風無氧釺焊系統
CN108816693B (zh) 一种加热均匀的干燥炉
CN209081933U (zh) 一种钢带退火炉
CN203754588U (zh) 一种带导流罩的风机强制热对流结构
CN219531535U (zh) 烘干装置
CN213835046U (zh) 一种玻璃钢化炉用加热装置
CN219442353U (zh) 一种烘干装置及涂布生产设备
CN217383703U (zh) 一种预热炉用均风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