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31535U - 烘干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烘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31535U
CN219531535U CN202223216986.5U CN202223216986U CN219531535U CN 219531535 U CN219531535 U CN 219531535U CN 202223216986 U CN202223216986 U CN 202223216986U CN 219531535 U CN219531535 U CN 2195315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plate
group
drying apparatus
main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1698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海天
阳祖刚
黄龙龙
徐亚兵
陈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mson Laser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ymson Laser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mson Laser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ymson Laser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1698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315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315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315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烘干装置,包括:底座,设置有加热腔和与所述加热腔连通的出口和进口;加热板,能够加热,并设置于所述加热腔内。本实用新型的烘干装置具有烘干均匀性好和成本较低的特点。

Description

烘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极片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极片需要对其加热烘干才能够使极片进入下一道工序。现有对极片的加热烘干方式中,通常都是利用热风对极片进行烘干。然而,通过热风烘干极片,存在烘干极片的成本较高,且烘干均匀性不好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烘干装置,其具有烘干均匀性好和成本较低的特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烘干装置,包括:
底座,设置有加热腔和与所述加热腔连通的出口和进口;
加热板,能够加热,并设置于所述加热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烘干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底座内的加热板对极片进行烘干,比起用热风烘干极片的方式来说,加热板可以使极片的烘干均匀性好,并且加热板的成本较低。如此,烘干装置,具有烘干均匀性好和成本较低的特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座包括相互可拆卸连接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共同限定出所述加热腔,所述加热板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加热板被设置为第一加热组和第二加热组,所述第一加热组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沿所述第一主体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加热组中的多个所述加热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加热组连接于所述第二主体,沿所述第二主体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加热组中的多个所述加热板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沿所述第一主体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加热组内的所述加热板与所述第二加热组内的所述加热板错开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沿所述第一主体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加热组内的所述加热板与所述第二加热组内的所述加热板相对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板包括隔热板和石墨烯板,所述石墨烯板能够通电发热,所述隔热板的一侧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隔热板的另一侧连接于所述石墨烯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板还包括微晶玻璃,所述微晶玻璃连接于所述石墨烯板背对所述隔热板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主体还包括辊筒,所述辊筒的顶面高于所述加热板的顶面,所述辊筒设置于所述第二加热组中相邻的两个所述加热板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辊筒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辊筒沿所述第二主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主体还包括风刀,所述风刀与所述第二加热组内的所述加热板对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刀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风刀沿所述第一主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烘干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烘干装置中加热板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烘干装置10、底座100、第一主体110、风刀111、第二主体120、辊筒121、加热腔130、加热板200、隔热板210、石墨烯板220、微晶玻璃2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相关技术中,极片需要对其加热烘干才能够使极片进入下一道工序。现有对极片的加热烘干方式中,通常都是利用热风对极片进行烘干。然而,通过热风烘干极片,存在烘干极片的成本较高,且烘干均匀性不好的问题。具体而言,热风对极片进行烘干的时候,温度高的气流会吹浮极片,可能会使极片抖动,并且热风的气流不方便控制,可能会使极片的不同区域受到的加热温度不同,从而使极片烘干的均匀性不好,同时,热风的方式热转换效率不高,会造成成本较高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烘干均匀性好和成本较低的烘干装置10。
请参照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烘干装置10包括:底座100和加热板200;底座100设置有加热腔130和与加热腔130连通的出口和进口,极片可以从进口进去到加热腔130被烘干后,然后从出口出去;加热板200能够加热,并设置于加热腔130内。具体地,通过底座100内的加热板200对极片进行烘干,极片与加热板200之间具有一定距离,比起用热风烘干极片的方式来说,加热板200可以使极片的烘干均匀性好,并且加热板200的成本较低。如此,烘干装置10具有烘干均匀性好和成本较低的特点。
请参照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00包括互相可拆卸连接的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共同限定出加热腔130,加热板200设置有多个,多个加热板200被设置为第一加热组和第二加热组,第一加热组连接于第一主体110,沿第一主体110的长度方向,第一加热组中的多个加热板200间隔设置,第二加热组连接于第二主体120,沿第二主体120的长度方向,第二加热组中的多个加热板200间隔设置。具体地,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可以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如此方便工作人员安装和拆卸烘干装置10。其中,第一主体110可以是上盖,第二主体120可以是下盖,第一加热组可以有五个加热板200,第二加热组可以有五个加热板200,如此,五个加热板200间隔设置后,极片可以沿第一主体110的长度方向进入加热腔130后,被加热板200完全覆盖,使加热板200可以均匀的烘干极片。如此,烘干装置10具有烘干均匀性好的特点。
进一步地,为了充分利用加热腔130的空间对极片加热烘干,并且使其达到烘干均匀性好的特点,请参照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主体110的长度方向,第一加热组内的加热板200与第二加热组内的加热板200错开设置。如此,极片的两侧被第一加热组和第二加热组的加热板200对其进行加热,并且第一加热组内的加热板200与第二加热组内的加热板200错开设置后,能够使烘干极片的均匀性好。
请参照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主体110的长度方向,第一加热组内的加热板200与第二加热组内的加热板200相对设置。具体地,第一加热组内的加热板200与第二加热组内的加热板200相对设置后,可以对极片的两侧进行加热,并且由于都是同一类型的加热板200对极片加热烘干,其加热效率保持一致,如此可以使极片加热的均匀性好。
请参照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板200包括隔热板210和石墨烯板220,隔热板210的一侧连接于底座100,隔热板210的另一侧连接于石墨烯板220。具体地,石墨烯板220通电后能够发热,以此对极片进行加热烘干,其中石墨烯板220的制造成本较低,进一步地,具有石墨烯板220的加热板200的成本较低。其中,石墨烯板220的两侧都可以通电发热,隔热板210可以避免石墨烯板220和周边环境接触,导致热量损失,影响加热效率。具体地,隔热板210可以使得石墨烯板220加热效率提升10%-20%。
请参照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板200还包括微晶玻璃230,微晶玻璃230连接于石墨烯板220背对隔热板210的一侧。具体地,石墨烯板220设置在微晶玻璃230和隔热板210之间,微晶玻璃230起到了保护石墨烯板220的作用,避免石墨烯板220和周围的物件接触,从而影响石墨烯板220的加热效率。
请参照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主体120还包括辊筒121,辊筒121的顶面高于加热板200的顶面,辊筒121设置于第二加热组中相邻的两个加热板200之间。具体地,极片进入到加热腔130内后,辊筒121可以自己转动来输送极片,使极片运动;或者,极片可以自己由外界的机构驱动进入加热腔130,辊筒121被动的起到支撑极片的作用。具体而言,辊筒121支撑起极片,使极片和加热板200之间保持一个稳定的距离,从而使极片被加热的均匀性好。
请参照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辊筒121设置有多个,多个辊筒121沿第二主体12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具体地,多个辊筒121可以使极片稳定的在加热腔130内输送,从而稳定的进入和出去加热腔130,同时和加热板200之间保持一个固定的距离,从而使加热板200对极片均匀的加热。
请参照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主体110还包括风刀111,风刀111与第二加热组内的加热板200对应设置。进一步地,第二主体120上也可以设置风刀111,如此,第一主体110的风刀111和第二主体120的风刀111可以相对地释放热风,将极片支撑在中间位置,使极片被加热板200进行加热和烘干。具体地,风刀111设置在第一主体110上后,风刀111可以释放热风,起到辅助加热板200对极片加热的作用。
请参照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风刀111设置有多个,多个风刀111沿第一主体1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具体地,多个风刀111可以辅助加热板200对极片加热,提高极片的加热效率。比如,风刀111设置有五个,五个风刀111释放热风,从而辅助五个加热板200对极片进行加热烘干。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9)

1.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设置有加热腔和与所述加热腔连通的出口和进口;
加热板,能够加热,并设置于所述加热腔内;
所述底座包括相互可拆卸连接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共同限定出所述加热腔,所述加热板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加热板被设置为第一加热组和第二加热组,所述第一加热组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沿所述第一主体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加热组中的多个所述加热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加热组连接于所述第二主体,沿所述第二主体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加热组中的多个所述加热板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主体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加热组内的所述加热板与所述第二加热组内的所述加热板错开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主体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加热组内的所述加热板与所述第二加热组内的所述加热板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包括隔热板和石墨烯板,所述石墨烯板能够通电发热,所述隔热板的一侧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隔热板的另一侧连接于所述石墨烯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还包括微晶玻璃,所述微晶玻璃连接于所述石墨烯板背对所述隔热板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体还包括辊筒,所述辊筒的顶面高于所述加热板的顶面,所述辊筒设置于所述第二加热组中相邻的两个所述加热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辊筒沿所述第二主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还包括风刀,所述风刀与所述第二加热组内的所述加热板对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刀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风刀沿所述第一主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CN202223216986.5U 2022-11-30 2022-11-30 烘干装置 Active CN2195315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16986.5U CN219531535U (zh) 2022-11-30 2022-11-30 烘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16986.5U CN219531535U (zh) 2022-11-30 2022-11-30 烘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31535U true CN219531535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650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16986.5U Active CN219531535U (zh) 2022-11-30 2022-11-30 烘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315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22264A (zh) 用于垂直连续电镀设备的线路板垂直吹烘干装置
CN219531535U (zh) 烘干装置
CN211255684U (zh) 一种多区域温度可控的气浮加热薄玻璃的装置
CN207729921U (zh) 一种鼓风干燥箱
CN213931900U (zh) 一种用于浴巾纺织布料的升降式烘干器
CN105112611A (zh) 一种金属热处理炉
CN215887336U (zh) 一种多温段碳纤维低温预氧窖炉
CN210796203U (zh) 一种高效玻璃加热装置
CN205232476U (zh) 一种节能式埋入式远红外电热陶瓷加热器
CN201434584Y (zh) 一种烧制镉红色釉瓷器窑炉
CN209512596U (zh) 一种热电式气气板式换热器
CN208671695U (zh) 一种实现内部气流双循环的箱式电窑炉
CN209101807U (zh) 一种新型电炉
CN206369237U (zh) 一种微波炉
CN209541296U (zh) 电热干燥箱加热通风装置
CN207491234U (zh) 一种干料电加热装置
CN213708122U (zh) 气流辅助加工设备及玻璃生产装置
CN207963476U (zh) 一种基于隔断式传输装置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片烧结炉
CN201058845Y (zh) 一种加热平板玻璃的辊道加热炉
CN108731454A (zh) 一种逆流式循环热风干燥机
CN217797195U (zh) 锂电池涂布加热装置
CN220507036U (zh) 用于空调器的电加热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CN216204312U (zh) 节能风道式环保电加热器
CN214406222U (zh) 一种对流式石墨烯发热膜电取暖器
CN219415073U (zh) 新风换气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