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06892U - 机械传送机构及具有该传送机构的车间机械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机械传送机构及具有该传送机构的车间机械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706892U CN213706892U CN202022483210.4U CN202022483210U CN213706892U CN 213706892 U CN213706892 U CN 213706892U CN 202022483210 U CN202022483210 U CN 202022483210U CN 213706892 U CN213706892 U CN 21370689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 belt
- jacking
- toothed
- interval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9347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7723 transport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32258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5069 ear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Framework For Endless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送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机械传送机构及具有该传送机构的车间机械输送装置,包括两平行间隔设置的连接板,在两所述连接板的端部中间设有一齿形皮带轮,两所述齿形皮带轮分别通过其中心轴的内外两端部活动穿出对应位置处的所述连接板端部的转孔,两所述齿形皮带轮之间通过一齿形传送皮带相配合,在其中一所述连接板的端部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一传送驱动组件,在所述齿形传送皮带的下方分别间隔设置有一顶升调节组件,所述顶升调节组件的下端安装在一底座上,本传送机构能够单独使用,可以起到对毛坯件进行承托转运的作用,同时机构也可以配合现有的皮带输送机使用,实现加些加工件在皮带输送机上进行上下料时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送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间内用于转运工件使用的机械输送结构,尤其是机械传送机构及具有该传送机构的车间机械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机加工零件在普通机加车间内加工时如果其存在诸多不同类型的加工工艺要求时,通常需要采用不同的加工工步来完成机械零件的加工,因此该类较为复杂的零部件通常需要在多个加工工序之间转运并以此来通过不同类型的机床配合实现整个零件的加工。
目前在进行零件转运时主要是由操作工人采用推车转运的方式来达到转运的效果,主要步骤是:先将零部件从加工台上人工搬运转移到推车上、转运到达指定工位、人为的将推车上的毛坯工件或未完全加工的零件操作转移到待加工工位,这种工件转移的方式需要人工多次搬运工件,不仅在操作时转运效率较低,而且一般仅适用于体积重量较小的零件,对于体积重量较大零件转运时搬运较为困难,一般需要多人协作且操作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为此,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长期的实地研究与后期设计完善,特此研发出了一种车间内用于转运工件使用的机械输送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机械传送机构,包括两平行间隔设置的连接板,两所述连接板的上端向上倾斜设置,两所述连接板的中段通过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加强承托梁固连,在两所述连接板的端部中间设有一齿形皮带轮,两所述齿形皮带轮分别通过其中心轴的内外两端部活动穿出对应位置处的所述连接板端部的转孔,两所述齿形皮带轮之间通过一齿形传送皮带相配合,在其中一所述连接板的端部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一传送驱动组件,在所述齿形传送皮带的下方分别间隔设置有一顶升调节组件,所述顶升调节组件的下端安装在一底座上,在两所述连接板前侧的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一倾斜过渡钢板,所述倾斜过渡钢板的前端向下倾斜且与地面接触、后端向上倾斜且与所述齿形传送皮带的上层表面抵接,各所述加强承托梁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所述齿形传送皮带的内侧壁相抵接。
优选地,所述顶升调节组件包括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齿形传送皮带的下方的第一铰接耳组与第二铰接耳组,所述第一铰接耳组与所述第二铰接耳组分别通过安装架与两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连,在两所述连接板的下方设置有一底座,在所述底座的顶部沿其前后方向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耳组、第二固定耳组,所述第一铰接耳组与所述第一固定耳组活动铰接,在所述第二铰接耳组与所述第二固定耳组之间安装有一顶升缸组。
优选地,所述顶升缸组包括两沿所述底座内外方向间隔设置的顶升电缸,两所述顶升电缸为同步运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铰接耳组包括两沿底座内外方向间隔且对称设置的第一铰接耳板,所述第二铰接耳组包括两沿底座内外方向间隔且对称设置的第二铰接耳板,所述第一固定耳组包括两沿底座内外方向间隔且对称设置的第一固定耳座,所述第二固定耳组包括两沿底座内外方向间隔且对称设置的第二固定耳座,各所述第一铰接耳板分别与其对应位置处的所述第一固定耳座活动铰接,在所述第二铰接耳板与其对应位置处的所述第二固定耳座之间安装有所述顶升电缸,所述顶升电缸的缸体的底部通过耳环与所述第二固定耳座活动铰接,所述顶升电缸的活塞杆的顶部通过耳环与所述第二铰接耳板活动铰接。
优选地,所述传送驱动组件包括一固定安装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板的端部外侧壁上的电机座,在所述电机座上固定安装有一驱动提升电机,所述驱动提升电机的电机轴与对应位置处的所述齿形皮带轮的中心轴固连。
优选地,在两所述连接板的下端顶部分别固定有一限位立柱,在所述倾斜过渡钢板的上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条形通孔,所述倾斜过渡钢板的上端分别通过各所述条形通孔活动套接在对应的所述限位立柱上,所述倾斜过渡钢板的上端底部与所述齿形传送皮带的表面相抵接配合。
优选地,在所述底座的底部四角处分别安装有一车轮,在所述底座的后侧顶部固定安装有一扶手架。
优选地,在各所述加强承托梁的顶部和底部分别活动安装有导向辊轮,各所述导向辊轮的表面分别与对应位置处的所述齿形传送皮带的内侧壁相抵接。
车间机械输送装置,包括一皮带输送机,所述皮带输送机安装在机加工车间的地面上,在所述皮带输送机的两侧设置有若干个机床,在所述皮带输送机正对各所述机床一侧的地面上安装有若干个上述的机械传送机构,各所述机械传送机构的所述齿形传送皮带的顶部与所述皮带输送机的输送皮带顶部平齐。
优选地,各所述机械传送机构上的所述扶手架分别与所述皮带输送机的架体可拆卸的固定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传送机构能够单独使用,可以起到对毛坯件进行承托转运的作用,同时机构也可以配合现有的皮带输送机使用,实现加些加工件在皮带输送机上进行上下料时使用,从而配合皮带输送机实现将毛坯件向机加工车间内的不同工位转运;
2、本机构在转运时采用倾斜过渡钢板实现过渡支撑,从而实现上料的稳定性,同时斜面运输配合电动的齿形传送皮带的运转,可以起到省力的作用;
3、在使用的过程中无需操作工人长时间、长位移的高抬毛坯件,使用时安全隐患较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件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件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械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车间机械输送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车间机械输送装置的布置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板;101、限位立柱;2、传送驱动组件;201、电机座;202、驱动提升电机;3、顶升调节组件;301、第一铰接耳组;302、第二铰接耳组;303、安装架;304、第一固定耳组;305、第二固定耳组;306、顶升缸组;307、耳环;4、加强承托梁;401、导向辊轮;5、齿形皮带轮;6、齿形传送皮带;7、底座;8、倾斜过渡钢板;801、条形通孔;9、车轮;10、扶手架;11、皮带输送机;12、机床;13、机械传送机构;14、架体;15、毛坯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3中所示,机械传送机构,包括两平行间隔设置的连接板1,两所述连接板1的上端向上倾斜设置,两所述连接板1的中段通过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加强承托梁4固连,在两所述连接板1的端部中间设有一齿形皮带轮5,两所述齿形皮带轮5分别通过其中心轴的内外两端部活动穿出对应位置处的所述连接板1端部的转孔,两所述齿形皮带轮5之间通过一齿形传送皮带6相配合,在其中一所述连接板1的端部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一传送驱动组件2,在所述齿形传送皮带6的下方分别间隔设置有一顶升调节组件3,所述顶升调节组件3的下端安装在一底座7上,在两所述连接板1前侧的所述底座7的上方设置有一倾斜过渡钢板8,所述倾斜过渡钢板8的前端向下倾斜且与地面接触、后端向上倾斜且与所述齿形传送皮带6的上层表面抵接,各所述加强承托梁4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所述齿形传送皮带6的内侧壁相抵接。
本机构在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来调节顶升调节组件3,控制两所述连接板1以及其上的零件实现倾斜后定位,此时配合调节倾斜过渡钢板8的倾斜度,可以由操作工人将毛坯件推送至倾斜过渡钢板8的接地端部,从而可以由操作工人先将毛坯件通过较小距离的转移后使得毛坯件15位于倾斜过渡钢板8上,此时可以省力的斜向上推动毛坯件15,由于倾斜的斜面存在重力分量,且斜面上的表面较为光滑,此时摩擦力较小,因此需要克服的力会小于正常的毛坯件15的重力,因此可以起到省力的作用,当移动至倾斜过渡钢板8的上端时可以平稳的过渡到运转中的齿形传送皮带6的表面,从而在齿形传送皮带6的运动作用下实现向上转运,在此过程中也可以通过操作工人的辅助推动来保证输送的安全,从而即可完成毛坯件15由低位向高位的转运,转运过程中相对于传统的搬运方式较为省力,操作的过程中安全隐患较小。
优选地,所述顶升调节组件3包括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齿形传送皮带6的下方的第一铰接耳组301与第二铰接耳组302,所述第一铰接耳组301与所述第二铰接耳组302分别通过安装架303与两所述连接板1的底部固连,在两所述连接板1的下方设置有一底座7,在所述底座7的顶部沿其前后方向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耳组304、第二固定耳组305,所述第一铰接耳组301与所述第一固定耳组304活动铰接,在所述第二铰接耳组302与所述第二固定耳组305之间安装有一顶升缸组306。
工作时可以通过接通顶升缸组306的控制电源并根据需要先将顶升缸组306调整到位,此时即可实现断电自锁,在顶升缸组306调节的过程中可以带动两个连接板1以及其上的部件跟随实现不同的倾斜角度,角度调节完成后在针对同一工位进行转运时就不需要再次调节,操作简单便捷,当然,根据不同工位高度的不同可以实现对顶升缸组306的调节控制最终的调节标准是使得齿形传送皮带6的顶部与工位平面平齐或高于工位平面2-5mm,这样可以便于实现由齿形传送皮带6上向工位转移毛坯件15时的操作的便捷性。
优选地,所述顶升缸组306包括两沿所述底座7内外方向间隔设置的顶升电缸,两所述顶升电缸为同步运动,通过串联控制开关来实现同步运动,具体控制方式属于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优选地,所述第一铰接耳组301包括两沿底座7内外方向间隔且对称设置的第一铰接耳板,所述第二铰接耳组302包括两沿底座7内外方向间隔且对称设置的第二铰接耳板,所述第一固定耳组304包括两沿底座7内外方向间隔且对称设置的第一固定耳座,所述第二固定耳组305包括两沿底座7内外方向间隔且对称设置的第二固定耳座,各所述第一铰接耳板分别与其对应位置处的所述第一固定耳座活动铰接,在所述第二铰接耳板与其对应位置处的所述第二固定耳座之间安装有所述顶升电缸,所述顶升电缸的缸体的底部通过耳环307与所述第二固定耳座活动铰接,所述顶升电缸的活塞杆的顶部通过耳环307与所述第二铰接耳板活动铰接。
在此设置两个第一铰接耳板、两个第二铰接耳板,可以通过四点支撑,从而保证整个齿形传送皮带6在转运毛坯件15时的稳定性,提高支撑强度。
优选地,所述传送驱动组件2包括一固定安装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板1的端部外侧壁上的电机座201,在所述电机座201上固定安装有一驱动提升电机202,所述驱动提升电机202的电机轴与对应位置处的所述齿形皮带轮5的中心轴固连。
在此选择的驱动提升电机202采用扭矩电机,且电机采用可以正反转的伺服电机,通过驱动提升电机202运转可以带动两个齿形皮带轮5旋转,最终带动整个齿形传送皮带6转动,最终带动毛坯件15的向上或向下转移。
优选地,在两所述连接板1的下端顶部分别固定有一限位立柱101,在所述倾斜过渡钢板8的上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条形通孔801,所述倾斜过渡钢板8的上端分别通过各所述条形通孔801活动套接在对应的所述限位立柱101上,所述倾斜过渡钢板8的上端底部与所述齿形传送皮带6的表面相抵接配合。
通过条形通孔801套接在限位立柱101上并使得倾斜过渡钢板8的上端底部通过连接板1的下端顶部实现支撑,从而可以有效的保证整个倾斜过渡钢板8支撑的稳定性,保证其自身对毛坯件的承托力,另外采用条形通孔801与限位立柱101向配合可以随意的将整个倾斜过渡钢板8取放,取放方便,取下倾斜过渡钢板8也可以直接在底座7上防止待转运的毛坯件,推动整个机构实现毛坯件的转移,当需要转移至高位时直接通过齿形传送皮带6进行转移。
优选地,在所述底座7的底部四角处分别安装有一车轮9,在所述底座7的后侧顶部固定安装有一扶手架10。
安装车轮9与扶手架10后的本机构可以根据需要实现将整个机构进行转移。
优选地,在各所述加强承托梁4的顶部和底部分别活动安装有导向辊轮401,各所述导向辊轮401的表面分别与对应位置处的所述齿形传送皮带6的内侧壁相抵接。
车间机械输送装置,包括一皮带输送机11,所述皮带输送机11安装在机加工车间的地面上,在所述皮带输送机11的两侧设置有若干个机床12,在所述皮带输送机11正对各所述机床12一侧的地面上安装有若干个上述的机械传送机构13,各所述机械传送机构13的所述齿形传送皮带6的顶部与所述皮带输送机11的架体14顶部平齐。
整个车间机械输送装置可以根据需要直接将不同工位上的毛坯件继续输送转运,转运方便快捷,当需要上下毛坯件等物料时可以通过控制机械传送机构13上的驱动提升电机202的正反转实现,操作相当快捷省力。
优选地,各所述机械传送机构13上的所述扶手架10分别与所述皮带输送机11的架体可拆卸的固定安装。
当将扶手架10与皮带输送机11的架体固定后可以保证在转运推送时整个机械传送机构13的稳定性,减少工作过程中机械传送机构13的移动;同时当需要将机械传送机构13与皮带输送机11的架体时也可以快速将紧固件拆除,从而实现快速地分离。
工作原理:
工作时可以通过接通顶升缸组306的控制电源并根据需要先将顶升缸组306调整到位,此时即可实现断电自锁,在顶升缸组306调节的过程中可以带动两个连接板1以及其上的部件跟随实现不同的倾斜角度,角度调节完成后在针对同一工位进行转运时就不需要再次调节,操作简单便捷,当然,根据不同工位高度的不同可以实现对顶升缸组306的调节控制最终的调节标准是使得齿形传送皮带6的顶部与工位平面平齐或高于工位平面2-5mm,这样可以便于实现由齿形传送皮带6上向工位转移毛坯件时的操作的便捷性。
本机构在使用时根据需要来调节顶升调节组件3,控制两所述连接板1以及其上的零件实现倾斜后定位,此时配合调节倾斜过渡钢板8的倾斜度,可以由操作工人将毛坯件推送至倾斜过渡钢板8的接地端部,从而可以由操作工人先将毛坯件通过较小距离的转移后使得毛坯件位于倾斜过渡钢板8上,此时可以省力的斜向上推动毛坯件,由于倾斜的斜面存在重力分量,且斜面上的表面较为光滑,此时摩擦力较小,因此需要克服的力会小于正常的毛坯件的重力,因此可以起到省力的作用,当移动至倾斜过渡钢板8的上端时可以平稳的过渡到运转中的齿形传送皮带6的表面,从而在齿形传送皮带6的运动作用下实现向上转运,在此过程中也可以通过操作工人的辅助推动来保证输送的安全,从而即可完成毛坯件由低位向高位的转运,转运过程中相对于传统的搬运方式较为省力,操作的过程中安全隐患较小。
在此设置两个第一铰接耳板、两个第二铰接耳板,可以通过四点支撑,从而保证整个齿形传送皮带6在转运毛坯件时的稳定性,提高支撑强度。
在此选择的驱动提升电机202采用扭矩电机,且电机采用可以正反转的伺服电机,通过驱动提升电机202运转可以带动两个齿形皮带轮5旋转,最终带动整个齿形传送皮带6转动,最终带动毛坯件的向上或向下转移。
通过条形通孔801套接在限位立柱101上并使得倾斜过渡钢板8的上端底部通过连接板1的下端顶部实现支撑,从而可以有效的保证整个倾斜过渡钢板8支撑的稳定性,保证其自身对毛坯件的承托力,另外采用条形通孔801与限位立柱101向配合可以随意的将整个倾斜过渡钢板8取放,取放方便,取下倾斜过渡钢板8也可以直接在底座7上防止待转运的毛坯件,推动整个机构实现毛坯件的转移,当需要转移至高位时直接通过齿形传送皮带6进行转移。
整个车间机械输送装置可以根据需要直接将不同工位上的毛坯件继续输送转运,转运方便快捷,当需要上下毛坯件等物料时可以通过控制机械传送机构13上的驱动提升电机202的正反转实现,操作相当快捷省力。
本传送机构能够单独使用,可以起到对毛坯件进行承托转运的作用,同时机构也可以配合现有的皮带输送机11使用,实现加些加工件在皮带输送机11上进行上下料时使用,从而配合皮带输送机11实现将毛坯件向机加工车间内的不同工位转运;本机构在转运时采用倾斜过渡钢板8实现过渡支撑,从而实现上料的稳定性,同时斜面运输配合电动的齿形传送皮带6的运转,可以起到省力的作用;在使用的过程中无需操作工人长时间、长位移的高抬毛坯件,使用时安全隐患较低。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Claims (10)
1.机械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平行间隔设置的连接板,两所述连接板的上端向上倾斜设置,两所述连接板的中段通过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加强承托梁固连,在两所述连接板的端部中间设有一齿形皮带轮,两所述齿形皮带轮分别通过其中心轴的内外两端部活动穿出对应位置处的所述连接板端部的转孔,两所述齿形皮带轮之间通过一齿形传送皮带相配合,在其中一所述连接板的端部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一传送驱动组件,在所述齿形传送皮带的下方分别间隔设置有一顶升调节组件,所述顶升调节组件的下端安装在一底座上,在两所述连接板前侧的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一倾斜过渡钢板,所述倾斜过渡钢板的前端向下倾斜且与地面接触、后端向上倾斜且与所述齿形传送皮带的上层表面抵接,各所述加强承托梁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所述齿形传送皮带的内侧壁相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调节组件包括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齿形传送皮带的下方的第一铰接耳组与第二铰接耳组,所述第一铰接耳组与所述第二铰接耳组分别通过安装架与两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连,在两所述连接板的下方设置有一底座,在所述底座的顶部沿其前后方向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耳组、第二固定耳组,所述第一铰接耳组与所述第一固定耳组活动铰接,在所述第二铰接耳组与所述第二固定耳组之间安装有一顶升缸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缸组包括两沿所述底座内外方向间隔设置的顶升电缸,两所述顶升电缸为同步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械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耳组包括两沿底座内外方向间隔且对称设置的第一铰接耳板,所述第二铰接耳组包括两沿底座内外方向间隔且对称设置的第二铰接耳板,所述第一固定耳组包括两沿底座内外方向间隔且对称设置的第一固定耳座,所述第二固定耳组包括两沿底座内外方向间隔且对称设置的第二固定耳座,各所述第一铰接耳板分别与其对应位置处的所述第一固定耳座活动铰接,在所述第二铰接耳板与其对应位置处的所述第二固定耳座之间安装有所述顶升电缸,所述顶升电缸的缸体的底部通过耳环与所述第二固定耳座活动铰接,所述顶升电缸的活塞杆的顶部通过耳环与所述第二铰接耳板活动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械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驱动组件包括一固定安装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板的端部外侧壁上的电机座,在所述电机座上固定安装有一驱动提升电机,所述驱动提升电机的电机轴与对应位置处的所述齿形皮带轮的中心轴固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械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在两所述连接板的下端顶部分别固定有一限位立柱,在所述倾斜过渡钢板的上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条形通孔,所述倾斜过渡钢板的上端分别通过各所述条形通孔活动套接在对应的所述限位立柱上,所述倾斜过渡钢板的上端底部与所述齿形传送皮带的表面相抵接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械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的底部四角处分别安装有一车轮,在所述底座的后侧顶部固定安装有一扶手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械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各所述加强承托梁的顶部和底部分别活动安装有导向辊轮,各所述导向辊轮的表面分别与对应位置处的所述齿形传送皮带的内侧壁相抵接。
9.车间机械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皮带输送机,所述皮带输送机安装在机加工车间的地面上,在所述皮带输送机的两侧设置有若干个机床,在所述皮带输送机正对各所述机床一侧的地面上安装有若干个如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机械传送机构,各所述机械传送机构的所述齿形传送皮带的顶部与所述皮带输送机的输送皮带顶部平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间机械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机械传送机构上的所述扶手架分别与所述皮带输送机的架体可拆卸的固定安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483210.4U CN213706892U (zh) | 2020-11-02 | 2020-11-02 | 机械传送机构及具有该传送机构的车间机械输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483210.4U CN213706892U (zh) | 2020-11-02 | 2020-11-02 | 机械传送机构及具有该传送机构的车间机械输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706892U true CN213706892U (zh) | 2021-07-16 |
Family
ID=76801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483210.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706892U (zh) | 2020-11-02 | 2020-11-02 | 机械传送机构及具有该传送机构的车间机械输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70689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01354A (zh) * | 2021-08-04 | 2021-10-15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 一种海带漂烫前拆包均匀释放装置 |
-
2020
- 2020-11-02 CN CN202022483210.4U patent/CN21370689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01354A (zh) * | 2021-08-04 | 2021-10-15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 一种海带漂烫前拆包均匀释放装置 |
CN113501354B (zh) * | 2021-08-04 | 2022-08-09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 一种海带漂烫前拆包均匀释放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853188U (zh) | 带拐角的双层循环线系统 | |
CN110304580B (zh) | 一种多功能升降机 | |
CN112678542B (zh) | 一种链传动的并列分布式吸盘抓手自动拆垛机器人 | |
CN112059454B (zh) | 一种h型钢装配机构 | |
CN213706892U (zh) | 机械传送机构及具有该传送机构的车间机械输送装置 | |
CN210557728U (zh) | 多向重载输送机 | |
CN116394393B (zh) | 一种免拆模板生产用的晾架调度系统 | |
CN217198204U (zh) | 板材加工转运小车 | |
CN212475068U (zh) | 一种可调式爬坡皮带输送机 | |
CN211970631U (zh) | 门板输送用旋转机构 | |
CN212314674U (zh) | 一种连续式升降机结构 | |
CN113651004A (zh) | 一种高效便捷的仓储管理用上货装置 | |
CN114435853A (zh) | 车架三排链输送结构 | |
CN219822821U (zh) | 一种瓷砖自动下线装置 | |
CN220411679U (zh) | 一种落地升降式辊筒机 | |
CN111605998A (zh) | 一种可调式爬坡皮带输送机 | |
CN221797299U (zh) | 一种高速数控玻璃切割机 | |
CN217920358U (zh) | 一种智能快速拆垛机 | |
CN220901054U (zh) | 一种便于调节的分体式转向轮分拣装置 | |
CN218016654U (zh) | 一种钢架宽腹支撑梁自动化组坯焊接装置 | |
CN212444024U (zh) | 一种用于生产齿轮箱的齿轮供料机构 | |
CN218908914U (zh) | 四列辊筒顶升移载机 | |
CN212711360U (zh) | 多层多维度存储配送线 | |
CN210393593U (zh) | 玻璃输送线接收基板设备用升降运动系统 | |
CN221661795U (zh) | 一种物流输送用链板输送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71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