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79418U - 一种智能抓取提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抓取提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79418U
CN213679418U CN202021893617.8U CN202021893617U CN213679418U CN 213679418 U CN213679418 U CN 213679418U CN 202021893617 U CN202021893617 U CN 202021893617U CN 213679418 U CN213679418 U CN 2136794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close
motor
effectively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9361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穆艺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89361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794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794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794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抓取提升装置,涉及抓取提升装置技术领域。该智能抓取提升装置,包括底框,底框共设置有两个,每个底框内部底面靠近两侧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气压杆,四个气压杆顶端之间且位于两个底框内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升降架,升降架顶部靠近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该智能抓取提升装置,使用时,可通过现有智能控制设备控制气压杆进行有效伸缩,使气压杆能够在第一滑杆的位置限制下带动升降架有效进行使用高度的便捷调节,进而使设备能够有效进行不同高度物品的有效抓取提升,同时通过控制第二电机,使第二电机能够通过第二皮带轮和第二皮带有效带动双向螺纹杆进行转动。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抓取提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抓取提升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抓取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抓取提升装置是一种能够通过现有智能控制设备进行操控的物品提升设备,但是,现有技术中抓取提升装置多只能进行固定结构大小物品的抓取提升,使设备无法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便捷进行自身结构的调整,使设备实际使用广泛性欠佳,同时现有抓取提升装置放置物品时无法确保物品底部与承载物表面有效接触,进而导致物品处于悬空状态下坠至承载物表面,或实际下降高度过大,使物品与承载物表面发生碰撞挤压,严重时容易导致物品损坏,使设备实际使用效果欠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抓取提升装置,使用后可以根据实际物品结构大小便捷进行自身机构的有效调整,进而使设备能够高效进行应有功能的实现,同时能够有效避免物品悬空释放和过度挤压放置的状况发生,进而有效确保物品的完整性。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智能抓取提升装置,包括底框,所述底框共设置有两个,每个所述底框内部底面靠近两侧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气压杆,四个所述气压杆顶端之间且位于两个底框内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顶部靠近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套设有第一皮带轮,所述升降架顶部靠近后侧边缘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且支撑块前表面靠近顶部边缘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套设有连动轴,所述连动轴底端延伸至升降架下方,并且连动轴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并且固定板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内部底面中心处开设有滑槽,所述安装框内部底面位于滑槽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相对外表面靠近一侧边缘中心处之间滑动嵌设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外表面靠近两端边缘处均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双向螺纹杆一端延伸至两个支撑板外部,并且双向螺纹杆外表面位于两个支撑板外部套设有第二皮带轮,两个所述支撑板相对外表面靠近另一侧边缘中心处之间嵌设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一端滑动贯穿两个滑块一侧外表面,所述安装框内部底面靠近一个拐角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每个所述滑块底部位于滑槽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每个所述连接块底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四个所述连接杆共分为两组,每组两个所述连接杆外表面之间均滑动套设有移动块,每个所述连接杆外表面位于对应移动块上方均滑动套设有第一支撑弹簧,每个所述移动块一侧外表面靠近中心处均滑动贯穿有一组限位杆,每组限位杆共设置有两个,每组两个所述限位杆外表面均滑动套设有第二支撑弹簧,每组两个所述限位杆一端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夹块。
为了能够有效进行升降架移动位置的限制,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抓取提升装置,每个所述底框内部底面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每个所述第一滑杆顶端均贯穿至升降架上方。
为了使第一电机能够有效带动减速机转动,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抓取提升装置,所述减速机的输入端也套设有第一皮带轮,两个所述第一皮带轮外表面之间套设有第一皮带。
为了能够有效防止连动轴脱离升降架,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抓取提升装置,所述连动轴外表面位于升降架上方套设有限位圈,且限位圈的底部和升降架顶部贴合。
为了使第二电机能够有效带动双向螺纹杆转动,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抓取提升装置,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也套设有第二皮带轮,两个所述第二皮带轮外表面之间套设有第二皮带。
为了使能够更为稳固的进行物品的夹持,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抓取提升装置,每个所述第二支撑弹簧一端和对应夹块一侧外表面贴合,每个所述第二支撑弹簧另一端和对应移动块一侧外表面贴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抓取提升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智能抓取提升装置,使用时,可通过现有智能控制设备控制气压杆进行有效伸缩,使气压杆能够在第一滑杆的位置限制下带动升降架有效进行使用高度的便捷调节,进而使设备能够有效进行不同高度物品的有效抓取提升,同时通过控制第二电机,使第二电机能够通过第二皮带轮和第二皮带有效带动双向螺纹杆进行转动,进而在双向螺纹杆的有效带动下能够有效进行两个滑块相对位置的有效调节,进而使设备能够有效进行不同宽度结构的物品的有效抓取,使设备能够根据实际物品结构大小便捷进行自身结构的调整,进而有效提高设备实际使用的广泛性,同时通过控制第一电机,使第一电机能够通过第一皮带轮和第一皮带有效带动减速机进行有效转动,进而使减速机能够有效带动连动轴进行有效旋转,进而能够便捷进行物品放置方向的有效调节,同时当升降架过度下降,物品受到多度挤压时,使物品能够有效带动夹块和限位杆进行有效移动,进而能够有效带动移动块挤压第一支撑弹簧,进而有效防止物品受到过大的压力,确保物品能够安全平稳的进行提升放置,使设备能够高效进行应有功能的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视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A部分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B部分放大图。
图中:1、底框;2、气压杆;3、第一滑杆;4、升降架;5、第一电机;6、第一皮带轮;7、减速机;8、连动轴;9、安装框;10、支撑板;11、双向螺纹杆;12、第二滑杆;13、滑块;14、第二电机;15、第二皮带轮;16、连接块;17、连接杆;18、第一支撑弹簧;19、移动块;20、限位杆;21、第二支撑弹簧;22、夹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抓取提升装置,包括底框1,底框1共设置有两个,每个底框1内部底面靠近两侧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气压杆2,四个气压杆2顶端之间且位于两个底框1内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升降架4,升降架4顶部靠近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套设有第一皮带轮6,升降架4顶部靠近后侧边缘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且支撑块前表面靠近顶部边缘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减速机7,减速机7的输出端套设有连动轴8,连动轴8底端延伸至升降架4下方,并且连动轴8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并且固定板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安装框9,安装框9内部底面中心处开设有滑槽,安装框9内部底面位于滑槽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两个支撑板10相对外表面靠近一侧边缘中心处之间滑动嵌设有双向螺纹杆11,双向螺纹杆11外表面靠近两端边缘处均螺纹连接有滑块13,双向螺纹杆11一端延伸至两个支撑板10外部,并且双向螺纹杆11外表面位于两个支撑板10外部套设有第二皮带轮15,两个支撑板10相对外表面靠近另一侧边缘中心处之间嵌设有第二滑杆12,第二滑杆12一端滑动贯穿两个滑块13一侧外表面,安装框9内部底面靠近一个拐角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4,每个滑块13底部位于滑槽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6,每个连接块16底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7,四个连接杆17共分为两组,每组两个连接杆17外表面之间均滑动套设有移动块19,每个连接杆17外表面位于对应移动块19上方均滑动套设有第一支撑弹簧18,每个移动块19一侧外表面靠近中心处均滑动贯穿有一组限位杆20,每组限位杆20共设置有两个,每组两个限位杆20外表面均滑动套设有第二支撑弹簧21,每组两个限位杆20一端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夹块22。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底框1的设立提供设备其他功能部件设置的安装基础,同时使设备能够稳固的进行使用位置的便捷调节,通过气压杆2的设立方便进行升降架4的安装设置,同时能够有效进行升降架4实际使用高度的便捷调整,通过第一电机5的设立提供减速机7正常运行所需的动力,第一电机5的结构及原理属于现有技术,为省略篇幅,这里不做详细介绍,其型号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选择,通过第一皮带轮6的设立配合第一皮带能够有效带动减速机7进行有效转动,通过支撑块的设立方便进行减速机7的安装设置,通过减速机7的设立使设备能够平稳的进行物品放置角度的调整,减速机7的结构及原理属于现有技术,为省略篇幅,这里不做详细介绍,其型号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选择,通过连动轴8的设立方便进行设备其他功能部件的安装设置,同时能够有效带动物品进行有效旋转,通过固定板的设立方便进行安装框9的安装设置,通过安装框9的设立方便进行设备其他功能部件的安装设置,通过滑槽的设立方便进行连接块16的安装设置,通过支撑板10的设立方便进行双向螺纹杆11和第二滑杆12的安装设置,通过双向螺纹杆11的设立能够方便进行滑块13的安装设置,同时能够有效带动滑块13进行有效的位置移动,通过滑块13的设立能够有效带动连接块16进行有效的位置移动,通过第二滑杆12的设立能够有效进行滑块13移动位置的有效限制,通过第二电机14的设立提供双向螺纹杆11转动所需的动力,第二电机14的结构及原理属于现有技术,为省略篇幅,这里不做详细介绍,其型号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选择,通过连接块16的设立方便进行连接杆17的安装设置,通过连接杆17的设立方便进行第一支撑弹簧18和移动块19的安装设置,通过移动块19的设立方便进行限位杆20和夹块22的安装设置,通过限位杆20的设立配合第二支撑弹簧21能够有效推动夹块22,使夹块22能够更为稳固进行物品的夹持,通过夹块22的设立使设备能够有效进行物品的夹持。
具体的,每个底框1内部底面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3,每个第一滑杆3顶端均贯穿至升降架4上方。
本实施例中:通过这种结构设立使第一滑杆3能够有效进行升降架4移动位置的有效限制。
具体的,减速机7的输入端也套设有第一皮带轮6,两个第一皮带轮6外表面之间套设有第一皮带。
本实施例中:通过这种结构的设立使第一电机5能够有效带动减速机7正常运行。
具体的,连动轴8外表面位于升降架4上方套设有限位圈,且限位圈的底部和升降架4顶部贴合。
本实施例中:通过限位圈的设立能够有效防止连动轴8脱离升降架4,使设备能够正常进行应有功能的实现。
具体的,第二电机14的输出端也套设有第二皮带轮15,两个第二皮带轮15外表面之间套设有第二皮带。
本实施例中:通过这种结构的设立使第二电机14能够有效带动双向螺纹杆11进行转动。
具体的,每个第二支撑弹簧21一端和对应夹块22一侧外表面贴合,每个第二支撑弹簧21另一端和对应移动块19一侧外表面贴合。
本实施例中:通过这种结构的设立使升降架4过度下降时能够有效减小物品受到的压力,进而有效确保物品的完整性,使设备能够高效进行应有功能的实现。
使用时,可通过现有智能控制设备控制气压杆2进行有效伸缩,使气压杆2能够在第一滑杆3的位置限制下带动升降架4有效进行使用高度的便捷调节,进而使设备能够有效进行不同高度物品的有效抓取提升,同时通过控制第二电机14,使第二电机14能够通过第二皮带轮15和第二皮带有效带动双向螺纹杆11进行转动,进而在双向螺纹杆11的有效带动下能够有效进行两个滑块13相对位置的有效调节,进而使设备能够有效进行不同宽度结构的物品的有效抓取,使设备能够根据实际物品结构大小便捷进行自身结构的调整,进而有效提高设备实际使用的广泛性,同时通过控制第一电机5,使第一电机5能够通过第一皮带轮6和第一皮带有效带动减速机7进行有效转动,进而使减速机7能够有效带动连动轴8进行有效旋转,进而能够便捷进行物品放置方向的有效调节,同时当升降架4过度下降,物品受到多度挤压时,使物品能够有效带动夹块22和限位杆20进行有效移动,进而能够有效带动移动块19挤压第一支撑弹簧18,进而有效防止物品受到过大的压力,确保物品能够安全平稳的进行提升放置,使设备能够高效进行应有功能的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智能抓取提升装置,包括底框(1),所述底框(1)共设置有两个,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底框(1)内部底面靠近两侧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气压杆(2),四个所述气压杆(2)顶端之间且位于两个底框(1)内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升降架(4),所述升降架(4)顶部靠近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套设有第一皮带轮(6),所述升降架(4)顶部靠近后侧边缘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且支撑块前表面靠近顶部边缘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减速机(7),所述减速机(7)的输出端套设有连动轴(8),所述连动轴(8)底端延伸至升降架(4)下方,并且连动轴(8)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并且固定板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安装框(9),所述安装框(9)内部底面中心处开设有滑槽,所述安装框(9)内部底面位于滑槽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两个所述支撑板(10)相对外表面靠近一侧边缘中心处之间滑动嵌设有双向螺纹杆(11),所述双向螺纹杆(11)外表面靠近两端边缘处均螺纹连接有滑块(13),所述双向螺纹杆(11)一端延伸至两个支撑板(10)外部,并且双向螺纹杆(11)外表面位于两个支撑板(10)外部套设有第二皮带轮(15),两个所述支撑板(10)相对外表面靠近另一侧边缘中心处之间嵌设有第二滑杆(12),所述第二滑杆(12)一端滑动贯穿两个滑块(13)一侧外表面,所述安装框(9)内部底面靠近一个拐角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4),每个所述滑块(13)底部位于滑槽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6),每个所述连接块(16)底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7),四个所述连接杆(17)共分为两组,每组两个所述连接杆(17)外表面之间均滑动套设有移动块(19),每个所述连接杆(17)外表面位于对应移动块(19)上方均滑动套设有第一支撑弹簧(18),每个所述移动块(19)一侧外表面靠近中心处均滑动贯穿有一组限位杆(20),每组限位杆(20)共设置有两个,每组两个所述限位杆(20)外表面均滑动套设有第二支撑弹簧(21),每组两个所述限位杆(20)一端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夹块(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抓取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底框(1)内部底面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3),每个所述第一滑杆(3)顶端均贯穿至升降架(4)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抓取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7)的输入端也套设有第一皮带轮(6),两个所述第一皮带轮(6)外表面之间套设有第一皮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抓取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轴(8)外表面位于升降架(4)上方套设有限位圈,且限位圈的底部和升降架(4)顶部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抓取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14)的输出端也套设有第二皮带轮(15),两个所述第二皮带轮(15)外表面之间套设有第二皮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抓取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支撑弹簧(21)一端和对应夹块(22)一侧外表面贴合,每个所述第二支撑弹簧(21)另一端和对应移动块(19)一侧外表面贴合。
CN202021893617.8U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智能抓取提升装置 Active CN2136794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93617.8U CN213679418U (zh)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智能抓取提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93617.8U CN213679418U (zh)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智能抓取提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79418U true CN213679418U (zh) 2021-07-13

Family

ID=76746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93617.8U Active CN213679418U (zh)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智能抓取提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794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24260A (zh) * 2022-01-07 2022-04-12 广州科百欣香料有限公司 香精检测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24260A (zh) * 2022-01-07 2022-04-12 广州科百欣香料有限公司 香精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78542B (zh) 一种链传动的并列分布式吸盘抓手自动拆垛机器人
CN105544360B (zh) 一种路缘石施工辅助吊车及其使用方法
CN211769917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用吊装装置
CN109353948A (zh) 一种方便对管道夹取的水利水电用管道铺设起吊装置
CN213679418U (zh) 一种智能抓取提升装置
CN210214140U (zh) 一种叠板机升降连杆结构
CN111498526A (zh) 一种用于自动装车设备中的左右摆动装置及自动装车设备
CN210682174U (zh) 移动式皮带起吊装置
CN210655901U (zh) 一种金属机械加工用吊运装置
CN209635736U (zh) 串接石墨电极组夹具装置及具有该夹具装置的吊运天车
CN117080972A (zh) 一种变电输电用具有紧凑结构的可更换型卡具
CN209038910U (zh) 门座起重机
CN212424723U (zh) 一种用于自动装车设备中的左右摆动装置及自动装车设备
CN206537898U (zh) 卧式氧化线的上下料装置
CN210825276U (zh) 一种半自动化的机械爪搬运车
CN213230585U (zh) 一种用于后段包装的非标堆垛机构
CN212798178U (zh) 一种移动式双梁行车装置
CN201287964Y (zh) 自行小车带式提升机构
CN114906780A (zh) 一种井盖迁移装置
CN210528295U (zh) 多功能运输装置
CN208802787U (zh) 一种带有弧形交叉式夹爪的装线车
CN208775588U (zh) 一种可智能送料的送料装置
CN111847324A (zh) 便携式起重传送车
CN210973048U (zh) 一种码垛装置
CN216271329U (zh) 一种具有夹持结构的全自动循环提升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