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28783U - 微创操作手的传动装置以及微创操作手 - Google Patents

微创操作手的传动装置以及微创操作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28783U
CN213628783U CN202021980575.1U CN202021980575U CN213628783U CN 213628783 U CN213628783 U CN 213628783U CN 202021980575 U CN202021980575 U CN 202021980575U CN 213628783 U CN213628783 U CN 2136287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bevel gear
motor
cavity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8057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庞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g Jian
Suzhou Wesent Medical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Wesent Medical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Wesent Medical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Wesent Medical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8057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287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287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287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微创操作手的传动装置以及微创操作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装置壳体,装置壳体的内部具有安装内腔;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安装在安装内腔中;传动组件包括电机、传动轴、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输出轴,传动轴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装配,传动轴的另一端与第一锥齿轮传动装配;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装配,且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的中心轴线相互垂直;第二锥齿轮与输出轴传动装配;装置壳体上开设有连通安装内腔的输出孔,输出轴从输出孔伸出至装置壳体的外部。该传动装置可以有效的降低轴向距离,缩短轴向方向上的长度和所占用的空间,使传动更为精准,提高操作的便捷性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微创操作手的传动装置以及微创操作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创操作手的传动装置以及微创操作手。
背景技术
在微创手术的操作过程当中,常常会使用微创操作手等医疗机械设备来辅助手术进行。但是,现有操作手的体积较大,整体结构较为笨重,不利于微创手术的顺利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创操作手的传动装置以及微创操作手,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微创操作手体积较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微创操作手的传动装置,包括:
装置壳体,装置壳体的内部具有安装内腔;
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安装在安装内腔中;传动组件包括电机、传动轴、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输出轴,传动轴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装配,传动轴的另一端与第一锥齿轮传动装配;
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装配,且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的中心轴线相互垂直;第二锥齿轮与输出轴传动装配;装置壳体上开设有连通安装内腔的输出孔,输出轴从输出孔伸出至装置壳体的外部。
进一步的,还包括:
编码器,编码器与第二锥齿轮数据连接。
进一步的,传动组件还包括:
联轴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传动轴传动装配。
进一步的,还包括:
电机座,电机座设置在安装内腔中,电机安装在电机座上。
进一步的,电机座包括座体和固定板,固定板相对于座体垂直,其中,固定板上开设有电机孔;
电机的一部分安装在座体上,电机的另一部分与电机孔插接装配,从而安装在电机座上。
进一步的,安装内腔中设置有隔板件,隔板件将安装内腔分隔为第一腔和第二腔;电机位于第一腔,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输出轴位于第二腔;
隔板件上开设有安装孔,传动轴活动插接装配在安装孔内,且传动轴在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腔和第二腔;输出孔与第二腔连通。
进一步的,第一腔和第二腔均为圆筒腔,且第一腔的中心轴线与第一锥齿轮的中心轴线重合,第二腔的中心轴线与第二锥齿轮的中心轴线重合。
进一步的,还包括:
固定部,固定部设置在装置壳体上。
进一步的,固定部为筒状体,筒状体固定在装置壳体的端部,且筒状体的中心轴线与第一腔的中心轴线相互垂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微创操作手,包括传动装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该传动装置的内部传动组件采用了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的啮合装配,将整个传动装置的传动方向形成了横纵转换,即在该传动装置的整个传动过程中,将传动距离的一部分采用横向传动,同时通过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的垂直啮合装配,将该传动距离的另一部分转换为与前部分方向相互垂直的纵向传动。
因此,传动装置的整个传动距离就不是沿着轴线从头到尾的,而是在中部形成了转折,整个传动距离的前部分和后部分之间具有方向上的转换,有效的降低了传动装置轴向上的距离,进而缩短了传动装置装配完成后在轴向方向上的长度和所占用的空间,传动将更为精准,提高操作的便捷性和稳定性,其中电机的装配也形成隐藏在装置壳体内的隐藏式装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传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传动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传动装置的A-A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传动装置的内部结构图。
附图标记:
1-装置壳体;2-传动组件;3-编码器;4-固定部;
11-电机座;12-隔板件;13-第一腔;14-第二腔;
111-座体;112-固定板;
21-电机;22-传动轴;23-第一锥齿轮;24-第二锥齿轮;25-输出轴;26-联轴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对于现有技术中微创操作手采用的传动结构来说,大多数操作手应用的传动结构均为圆柱齿轮直连式,而这种圆柱齿轮直连式的一个直接问题就是其装配完成后,在操作手的轴向占用空间较大,横纵方向比例差较大,空间占用不合理。因此,这便是造成现有操作手体积较大,整体显得较为笨重,影响操作的便捷性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决该问题,本申请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创操作手的传动装置,包括:
装置壳体1,装置壳体1的内部具有安装内腔;
传动组件2,传动组件2安装在安装内腔中;传动组件2包括电机21、传动轴22、第一锥齿轮23、第二锥齿轮24和输出轴25,传动轴22的一端与电机21的输出端传动装配,传动轴22的另一端与第一锥齿轮23传动装配;
第一锥齿轮23和第二锥齿轮24啮合装配,且第一锥齿轮23与第二锥齿轮24的中心轴线相互垂直;第二锥齿轮24与输出轴25传动装配;装置壳体1上开设有连通安装内腔的输出孔,输出轴25从输出孔伸出至装置壳体1的外部。
参考图3所示,由此可知,传动组件2安装在安装内腔中,该传动装置由电机21进行动力驱动,传动轴22的一端与电机21的输出端传动装配,传动轴22的另一端与第一锥齿轮23传动装配,因此电机21转动以后,会通过其输出端驱动传动轴22转动,进而通过该传动轴22驱动第一锥齿轮23转动。
此时,由于第一锥齿轮23和第二锥齿轮24啮合装配,且第一锥齿轮23与第二锥齿轮24的中心轴线相互垂直,所以第一锥齿轮23的转动会通过与第二锥齿轮24的啮合装配而驱动第二锥齿轮24转动,从而将电机21的动力传递至该第二锥齿轮24,此时整个传动装置的传动方向便由此发生了方向上的转变。
接着,由于第二锥齿轮24与输出轴25传动装配,所以第二锥齿轮24会同步带动输出轴25转动,该输出轴25进而穿过输出孔伸出至装置壳体1的外部,用于连接操作手上的其他机构。
在此动力传动过程中,该传动装置的内部传动组件2采用了第一锥齿轮23和第二锥齿轮24的啮合装配,将整个传动装置的传动方向形成了横纵转换,即在该传动装置的整个传动过程中,将传动距离的一部分采用横向传动,同时通过第一锥齿轮23和第二锥齿轮24的垂直啮合装配,将该传动距离的另一部分转换为与前部分方向相互垂直的纵向传动。
因此,传动装置的整个传动距离就不是沿着轴线从头到尾的,而是在中部形成了转折,整个传动距离的前部分和后部分之间具有方向上的转换,有效的降低了传动装置轴向上的距离,进而缩短了传动装置装配完成后在轴向方向上的长度和所占用的空间,传动将更为精准,提高操作的便捷性和稳定性,其中电机21的装配也形成隐藏在装置壳体1内的隐藏式装配。
进一步的,还包括:编码器3,编码器3与第二锥齿轮24数据连接。其中,该编码器3可以直接与该第二锥齿轮24转动装配,或者可以利用转轴与该第二锥齿轮24间接装配,当该第二锥齿轮24在传动过程中转动时,该编码器3可以通过检测该第二锥齿轮24的转动速度、扭矩等数据,进而获取整个传动装置的转动速度、扭矩等数据。
如图3可知,第一锥齿轮23为横向传动,第二锥齿轮24为纵向传动,所以基于第一锥齿轮23和第二锥齿轮24在该装置壳体1内的装配结构,此时将编码器3与第二锥齿轮24进行连接时,就可以将编码器3安装在装置壳体1的顶部。因此,此时编码器3与第二锥齿轮24的该种装配结构也可以有效的缩小整个传动装置的体积,使传动装置变得简洁化,提高操作的便捷性。这种结构装配更为简洁,合理利用结构空间,对输出轴25的运动参数采取更直接。
参考图3所示,传动组件2还包括:联轴器26,电机2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26与传动轴22传动装配。因此,该电机21可以通过该联轴器26与传动轴22形成传动装配结构,联轴器26不仅可以使电机21与传动轴22之间的动力传动更加稳定,而且还能够方便整个传动组件2的拆卸和装配,方便维修。
参考图3所示,还包括:电机座11,电机座11设置在安装内腔中,电机21安装在电机座11上。其中,为了保证电机21在装置壳体1内的装配稳定性,所以在装置壳体1的安装内腔中设置可电机座11,该电机21可以安装在该电机座11上,保证电机21在工作时不会因为震动而发生装配结构上的松脱问题,保证整个传动装置的结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机座11包括座体111和固定板112,固定板112相对于座体111垂直,其中,固定板112上开设有电机21孔;电机21的一部分安装在座体111上,电机21的另一部分与电机21孔插接装配,从而安装在电机座11上。
此时,电机21的机身可以装配在座体111上,电机21的该部分与座体111之间可以通过卡接、螺纹连接等形式装配,而电机21的另一部分可以插接装配在电机21孔内,通过将电机21的不同部分与座体111和固定板112形成两点装配,从而可以保证电机21在电机座11上装配的稳定性。
参考图3所示,安装内腔中设置有隔板件12,隔板件12将安装内腔分隔为第一腔13和第二腔14;电机21位于第一腔13,第一锥齿轮23、第二锥齿轮24和输出轴25位于第二腔14;隔板件12上开设有安装孔,传动轴22活动插接装配在安装孔内,且传动轴22在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腔13和第二腔14;输出孔与第二腔14连通。
此时,该隔板件12可以与装置壳体1一体成型,或者也可以与该装置壳体1形成可分体的结构。通过该隔板件12将装置壳体1的安装内腔分隔为第一腔13和第二腔14之后,就可以根据设置需求将,电机21、第一锥齿轮23、第二锥齿轮24和输出轴25分别安装在合适的腔内。优选的,电机21位于第一腔13,第一锥齿轮23、第二锥齿轮24和输出轴25位于第二腔14。
其中,第一腔13和第二腔14均为圆筒腔,且第一腔13的中心轴线与第一锥齿轮23的中心轴线重合,第二腔14的中心轴线与第二锥齿轮24的中心轴线重合。此时,第一锥齿轮23和第二锥齿轮24的转动可以与第一腔13和第二腔14的结构相对适配。
除此之外,该第一腔13和第二腔14的结构也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为其他结构形状,在此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置,以能够满足其他部件的安装需求。
参考图3所示,还包括:固定部4,固定部4设置在装置壳体1上。此时,该固定部4可以用来与操作手的其他结构进行装配,例如可以装配用于医生手持的把手等结构。其中,固定部4为筒状体,筒状体固定在装置壳体1的端部,且筒状体的中心轴线与第一腔13的中心轴线相互垂直。除此之外,该固定部4的结构也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为其他结构形状,在此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微创操作手,包括传动装置。由于传动装置的具体结构、功能原理以及技术效果均在前文详述,在此便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微创操作手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装置壳体,装置壳体的内部具有安装内腔;
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安装在安装内腔中;传动组件包括电机、传动轴、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输出轴,传动轴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装配,传动轴的另一端与第一锥齿轮传动装配;
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装配,且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的中心轴线相互垂直;第二锥齿轮与输出轴传动装配;装置壳体上开设有连通安装内腔的输出孔,输出轴从输出孔伸出至装置壳体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编码器,编码器与第二锥齿轮数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组件还包括:
联轴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传动轴传动装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机座,电机座设置在安装内腔中,电机安装在电机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机座包括座体和固定板,固定板相对于座体垂直,其中,固定板上开设有电机孔;
电机的一部分安装在座体上,电机的另一部分与电机孔插接装配,从而安装在电机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内腔中设置有隔板件,隔板件将安装内腔分隔为第一腔和第二腔;电机位于第一腔,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输出轴位于第二腔;
隔板件上开设有安装孔,传动轴活动插接装配在安装孔内,且传动轴在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腔和第二腔;输出孔与第二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腔和第二腔均为圆筒腔,且第一腔的中心轴线与第一锥齿轮的中心轴线重合,第二腔的中心轴线与第二锥齿轮的中心轴线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固定部,固定部设置在装置壳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部为筒状体,筒状体固定在装置壳体的端部,且筒状体的中心轴线与第一腔的中心轴线相互垂直。
10.一种微创操作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的传动装置。
CN202021980575.1U 2020-09-11 2020-09-11 微创操作手的传动装置以及微创操作手 Active CN2136287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80575.1U CN213628783U (zh) 2020-09-11 2020-09-11 微创操作手的传动装置以及微创操作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80575.1U CN213628783U (zh) 2020-09-11 2020-09-11 微创操作手的传动装置以及微创操作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28783U true CN213628783U (zh) 2021-07-06

Family

ID=76648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80575.1U Active CN213628783U (zh) 2020-09-11 2020-09-11 微创操作手的传动装置以及微创操作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287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01998B (zh) 对接锁紧装置
CN107528418B (zh) 一种舵机
CN213628783U (zh) 微创操作手的传动装置以及微创操作手
JP2004224280A (ja) 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214146468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谐波减速器
CN213490387U (zh) 一种护肤设备的变速集成头
CN213852127U (zh) 一种手术刀消毒装置
CN216067529U (zh) 关节转动结构及机器人
CN213817478U (zh) 一种模块化的电机传动装置
CN209999070U (zh) 电动螺丝批
CN210763427U (zh) 一种打印机
CN211156421U (zh) 一种泵密封结构以及口腔清洁装置
CN114147772A (zh) 多驱动刀头组件及剃须刀
CN112518801B (zh) 舵机及机器人
CN217010601U (zh) 一种带有行星齿轮组的伺服电机
CN111321935A (zh) 一种传动盒
CN220213368U (zh) 一种颈部按摩器
CN212154416U (zh) 一种传动盒
CN219802418U (zh) 可视门铃
CN111376296A (zh) 机器人手臂
CN217260659U (zh) 驱动机构及双翼摆动装置
CN212880072U (zh) 一种按摩机芯
CN220125058U (zh) 按摩器和按摩枕
CN217159473U (zh) 微型电动执行器的马达固定结构
CN215593389U (zh) 传动结构及具有其的缝纫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30

Address after: 215000 north of Chunxing road and west of Yongchang Road, Caohu street, Xiangche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Jiangsu

Patentee after: Suzhou wesent medical robot Co.,Ltd.

Patentee after: Pang Jian

Address before: 215143 north of Chunxing road and west of Yongchang Road, Caohu street, Xiangche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wesent medical robo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