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17453U - 一种混凝土声屏障板翻转脱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凝土声屏障板翻转脱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17453U
CN213617453U CN202022252891.3U CN202022252891U CN213617453U CN 213617453 U CN213617453 U CN 213617453U CN 202022252891 U CN202022252891 U CN 202022252891U CN 213617453 U CN213617453 U CN 2136174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barrier
barrier plate
barrier panel
clamping
oil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5289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简敏
朱国辉
于健
舒宝成
林天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iesiju Civil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TCE Grou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iesiju Civil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TCE Grou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iesiju Civil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TCE Group filed Critical China Tiesiju Civil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TCE Group
Priority to CN20202225289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174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174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174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Cores, Or Mand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声屏障板翻转脱模装置,属于声屏障板加工技术领域。它包括机架;滑动座滑动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且滑动座的下端延伸设置有第一定位部,第一定位部具有至少两个连接端;翻转机构包括驱动源和夹持部,夹持部与所述连接端的数量相对应,且夹持部均分别转动安装在所述连接端上,用于夹持住声屏障板和/或模台;驱动源驱动夹持部相对于连接端转动;将声屏障板和模台翻转180°,使声屏障板的上端面面向横向运输线;通过移动机架上的滑动座,将声屏障板及模台放置在横向运输线,声屏障板的端面与运输线上的辊轮摩擦,从而实现声屏障板与模台脱离,全程不需要人工参与,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避免了高危工序的人工作业,降低了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混凝土声屏障板翻转脱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声屏障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混凝土声屏障板翻转脱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速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交通方式得到长足发展,这些道路在建造时难免要穿过人口集中的居住区,所产生的交通噪声给道路附近居民的工作、生活、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干扰。因此,建立声屏障板解决交通噪声污染成为城市道路噪声控制的主要方式。
目前,隔声屏障板主要分为金属声屏障板、非金属声屏障板两大类。其中非金属声屏障板主要指混凝土声屏障板,由钢筋、混凝土和吸音棉制造而成,具有耐久性好、抗变形能力强和造价低等特点。由于混凝土声屏障板运输成本高,施工企业为减少投入,一般采用就地人工生产。但是,由于混凝土声屏障板本身比较重,当混凝土声屏障板需要翻转脱模时,此时需要人工将模具沿其长度方向竖起,对混凝土声屏障板进行脱模。这样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大;且脱模过程中,混凝土声屏障板容易歪倒,砸伤施工工人,造成安全事故。因此,现在亟需开发一种新的混凝土声屏障板翻转脱模装置,以便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1.技术问题
为了至少部分解决上述以及其他潜在的对混凝土声屏障板翻转脱模不便的问题,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声屏障板翻转脱模装置,通过翻转机构使声屏障板的上端面面向横向运输线;通过移动机架上的滑动座,将声屏障板及模台运输到横向运输线,使声屏障板的端面与运输线上的辊轮摩擦,实现声屏障板与模台脱离,全程不需要人工参与,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避免了高危工序的人工作业,降低了安全隐患。
2.技术方案
本公开提供一种混凝土声屏障板翻转脱模装置,包括:
机架;
滑动座,其滑动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且所述滑动座的下端延伸设置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具有至少两个连接端;及
翻转机构,其包括:驱动源和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与所述连接端的数量相对应,且所述夹持部均分别转动安装在所述连接端上,所述夹持部用于夹持所述声屏障板;所述驱动源安装在所述第一定位部上,用于驱动所述夹持部相对于所述连接端转动。通过驱动源驱动夹持部相对于连接端转动;从而将声屏障板和模台翻转180°,使声屏障板的上端面面向横向运输线;通过移动机架上的滑动座,将声屏障板及模台放置在横向运输线,声屏障板端面与运输线上的辊轮摩擦,从而实现声屏障板与模台脱离,全程不需要人工参与,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避免了高危工序的人工作业,降低了安全隐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夹持部包括第二定位部和第一油缸,所述第二定位部上固接有第一油缸,所述第一油缸的活塞杆用于抵靠声屏障板或模台的侧面;所述第二定位部通过所述驱动源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定位部转动连接。通过第一油缸的活塞杆抵靠,实现声屏障板或模台在水平方向的固定,防止声屏障板或模台在翻转过程中左右晃动,提高翻转时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夹持部还包括第二油缸,所述第二油缸安装在所述第二定位部的上部,且所述第二油缸的活塞杆用于抵靠声屏障板或模台的端面,所述活塞杆上套设有橡胶套;所述第二定位部上设置有加强筋,用于固定所述第二油缸的缸筒。通过第二油缸的活塞杆抵靠声屏障板的端面,实现声屏障板或模台在高度方向的定位;当声屏障板和模台翻转后,运输至横向运输线时,活塞杆回位,声屏障板与运输线的辊轮摩擦,使声屏障板与模台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夹持部还包括横向安装部,所述横向安装部固定在第二定位部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定位部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竖板,所述竖板固接在所述滑动座的下端,所述竖板的下端固接有伸缩结构,所述伸缩结构的伸缩端与所述连接端固接。当夹持部夹持声屏障板和模台时,通过设置伸缩结构,使夹持部向上运动,给声屏障板和模台在空中翻转时,预留更多空间,不会与产线上的其他的部件发生干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竖板之间固接有横向连接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机架包括导轨以及用于支撑导轨的支撑柱,所述滑动座与导轨滑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源为电机,所述电机通过电机安装架安装在所述连接端的一侧,且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减速机和联轴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转动连接。
3.有益效果
(1)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声屏障板翻转脱模装置,其中滑动座滑动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且滑动座的下端延伸设置有第一定位部,第一定位部具有至少两个连接端;翻转机构包括驱动源和夹持部,夹持部与所述连接端的数量相对应,且夹持部均分别转动安装在所述连接端上,用于夹持住声屏障板和/或模台;驱动源驱动夹持部相对于连接端转动;从而将声屏障板和模台翻转180°,使声屏障板的上端面面向横向运输线;通过移动机架上的滑动座,将声屏障板及模台放置在横向运输线,声屏障板的端面与运输线上的辊轮摩擦,从而实现声屏障板与模台脱离,全程不需要人工参与,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避免了高危工序的人工作业,降低了安全隐患。
(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油缸的活塞杆抵靠声屏障板的端面,实现声屏障板或模台在高度方向的定位;当声屏障板和模台翻转后,运输至横向运输线时,活塞杆回位,便于声屏障板与运输线的辊轮摩擦,使声屏障板与模台分离。
(3)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油缸的活塞杆,实现声屏障板或模台在水平方向的固定,防止声屏障板或模台在翻转过程中左右晃动,提高翻转的安全性。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伸缩结构,当夹持部夹持声屏障板和模台时,驱动伸缩结构使夹持部向上运动,让声屏障板和模台远离横向运输线,给声屏障板和模台在空中翻转预留更多空间,不会与产线上的其他的部件发生干涉。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声屏障板翻转脱模装置侧示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翻转机构夹持工作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翻转机构翻转工作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声屏障板;200、模台;101、声屏障板端面;
1、机架;11、导轨;12、支撑柱;
21、滑动座;22、翻转机构;221、第二油缸;222、橡胶套;223、驱动源;224、横向安装部;225、加强筋;226、第一油缸;228、第二定位部;23、第一定位部;231、连接端;211、行走轮;24、横向连接件;
3、横向运输线;
4、纵向运输线。
具体实施方式
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声屏障板翻转脱模装置,以便解决或至少部分地解决混凝土声屏障板翻转的上述问题。现在将参考图1-4来描述一些实施例。注意,在下文描述中,可能使用“声屏障板和模台”作为工作物的例子。但是本公开的范围不局限于此,任何能够采用在此描述的翻转脱模装置的均涵盖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如图1和图4所示,总体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混凝土声屏障板翻转脱模装置2包括机架1、滑动座21以及翻转机构22。
机架1主要用于承载滑动座21和翻转机构2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机架1包括支撑柱12和导轨11。支撑柱一端12安装在地面上,另一端上设置有导轨11,其中导轨11与滑动座上的行走轮211配合。
滑动座21滑动安装在机架1上,且滑动座1的下端延伸设置有第一定位部23,所述第一定位部23具有至少两个连接端231。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23为两个竖向下的竖板,所述的竖板具有连接端231;进一步,为了提升竖板间的稳定性,在两个竖板之间还设置有横向连接件24,横向连接件24分别与竖板垂直。
如图4所示,翻转机构22包括驱动源223和夹持部,夹持部与连接端231的数量相对应,且所述夹持部均分别转动安装在所述连接端231上,用于夹持所述声屏障板100和/或模台200;驱动源223采用电机,安装在第一定位部23上,用于驱动所述夹持部相对于连接端231转动,从而将声屏障板和模台翻转180°,使声屏障板端面101面向横向运输线3;通过移动机架上的滑动座,将声屏障板100及模台放置在横向运输线3上,利用运输线上的辊轮摩擦声屏障板的端面,从而将声屏障板100移走,实现声屏障板100与模台200脱离,全程不需要人工参与,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避免了高危工序的人工作业,降低了安全隐患。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部包括相互固接的第二定位部228和第一油缸226,第一油缸226的活塞杆用于抵靠声屏障板或模台的侧面。本示例中第二定位部228为竖直设置的板状结构,且相对于第一定位部23平行。驱动源223为电机,电机通过电机安装架安装在连接端231的一侧,且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减速机和联轴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228转动连接。在声屏障板或模台侧面设置第一油缸226,控制第一油缸226的活塞杆抵住声屏障板或模台侧面,实现声屏障板或模台在水平方向的固定,防止声屏障板或模台在翻转过程中左右晃动,提高翻转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部还包括第二油缸221,第二油缸221安装在所述第二定位部228的上部,且第二油缸221的活塞杆用于抵靠声屏障板100或模台200的端面,活塞杆上套设有橡胶套222,橡胶套222用于防止活塞杆的侧壁与声屏障板或模台的端面磨损。优选的,第二定位部228上还设置有加强筋225,加强筋225为直角三角形的板状结构,加强筋225的一直角边与第二油缸的缸筒外周固定,另一直角边与第二定位部的侧面固定,保证设备强度,提升第二油缸在翻转过程中的稳定性。本示例通过第二油缸的活塞杆抵靠声屏障板端面101,实现声屏障板或模台的在高度方向的定位;当声屏障板和模台翻转后,声屏障板被运输至横向运输线3上时,活塞杆回位,便于运输线带动声屏障板与模台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升相对的两个夹持部的稳定性,所述的夹持部还包括横向安装部224,横向安装部224为水平设置的杆状结构,且横向安装部224的两端均固定在第二定位部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23为两个竖向下的竖板,所述的竖板具有连接端231,竖板固接在滑动座21的下端,且竖板的下端固接有伸缩结构,所述伸缩结构的伸缩端与所述连接端231固接。当夹持部夹持声屏障板和模台时,通过设置伸缩结构,使夹持部向上运动,便于声屏障板和模台在空中进行翻转。本示例中伸缩结构的为丝杆机构,连接端231上固接有丝杆,竖板上固接有与丝杆螺纹配合的丝杆套,以此进行螺纹配合,并通过控制丝杠转动的电机进行驱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此处的伸缩结构也可以是气缸、电动伸缩杆等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如图3-4所示,本公开的实施例工作原理:
(1)叉车将拆除边模板的模台200和声屏障板100放置在纵向运输线4的叉车上件工位上,纵向运输线4将模台和声屏障板输送到混凝土声屏障板翻转脱模装置所在的工位;
(2)本示例的混凝土声屏障板翻转脱模装置通过控制第一油缸226和第二油缸动作,夹持住模台和声屏障板,电机驱动夹持部相对于连接端231转动;从而将声屏障板和模台翻转180°,使声屏障板端面面向横向运输线3;通过移动机架上的滑动座,将声屏障板及模台放置在横向运输线3,此时第二油缸回位,声屏障板的端面与横向运输线3上的辊轮接触,声屏障板端面101与辊轮摩擦,从而实现声屏障板100与模台200脱离,横向运输线3上将声屏障板运输至下一工位。最后通过控制滑动座移动,将模台200放置于横向运输线3上运输至下一工位。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一”、“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混凝土声屏障板翻转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滑动座,其滑动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且所述滑动座的下端延伸设置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具有至少两个连接端;及
翻转机构,其包括:驱动源和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与所述连接端的数量相对应,且所述夹持部均分别转动安装在所述连接端上;所述驱动源安装在所述第一定位部上,用于驱动所述夹持部相对于所述连接端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声屏障板翻转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部包括第二定位部和第一油缸,所述第二定位部上固接有第一油缸,所述第一油缸的活塞杆用于抵靠模台或声屏障板的侧面;所述第二定位部通过所述驱动源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定位部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声屏障板翻转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部还包括第二油缸,所述第二油缸安装在所述第二定位部的上部,且所述第二油缸的活塞杆用于抵靠模台或声屏障板的端面,所述活塞杆上套设有橡胶套;所述第二定位部上设置有加强筋,用于固定所述第二油缸的缸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声屏障板翻转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部还包括横向安装部,所述横向安装部固定在第二定位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混凝土声屏障板翻转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定位部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竖板,所述竖板固接在所述滑动座的下端,所述竖板的下端固接有伸缩结构,所述伸缩结构的伸缩端与所述连接端固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声屏障板翻转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根竖板之间固接有横向连接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声屏障板翻转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包括导轨以及用于支撑导轨的支撑柱,所述滑动座与导轨滑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声屏障板翻转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源为电机,所述电机通过电机安装架安装在所述连接端的一侧,且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减速机和联轴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转动连接。
CN202022252891.3U 2020-10-10 2020-10-10 一种混凝土声屏障板翻转脱模装置 Active CN2136174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52891.3U CN213617453U (zh) 2020-10-10 2020-10-10 一种混凝土声屏障板翻转脱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52891.3U CN213617453U (zh) 2020-10-10 2020-10-10 一种混凝土声屏障板翻转脱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17453U true CN213617453U (zh) 2021-07-06

Family

ID=76659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52891.3U Active CN213617453U (zh) 2020-10-10 2020-10-10 一种混凝土声屏障板翻转脱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174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02834A (zh) * 2021-11-26 2022-03-01 安徽马钢矿业资源集团南山矿业有限公司 用于蒸气加压混凝土制品的翻转脱模装置及脱模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02834A (zh) * 2021-11-26 2022-03-01 安徽马钢矿业资源集团南山矿业有限公司 用于蒸气加压混凝土制品的翻转脱模装置及脱模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07260B1 (ko) 천정 이동식 폐차 해체장치
CN210013134U (zh) 附着式轻便桥梁防撞护栏模板安拆装置
CN109304574B (zh) 一种h型钢翼缘板的开槽装置
CN213617453U (zh) 一种混凝土声屏障板翻转脱模装置
CN104727612A (zh) 下旋转式停车装置
CN210827006U (zh) 一种高速公路用小裂缝修补快速压平装置
CN213473674U (zh) 一种混凝土声屏障板码垛翻转机构及码垛装置
CN2136290Y (zh) 墙壁抹灰机
CN213504893U (zh) 一种混凝土声屏障板脱模码垛生产线
CN112942097A (zh) 一种用于建筑桥梁护栏施工的移动吊架
CN210709410U (zh) 一种白车身侧围外板辅助上件装置
CN208203298U (zh) 一种有轨式侧墙大钢模
CN216074797U (zh) 一种高架道路混凝土找平压实施工振动梁
CN215922289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辅助装置
CN213202132U (zh) 一种可轻便移动的起重机
CN2342097Y (zh) 双线隧道简易、可调模筑衬砌台车
CN208840611U (zh) 一种超声波震荡金刚石绳锯切割设备
CN113910421A (zh) 合模系统
CN211922706U (zh) 一种侧墙台车的调整结构及其所应用的侧墙台车
CN103821110A (zh) 一种箱涵内模钢模台车
CN213770338U (zh) 一种金属工件翻转装置
CN214328532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桥梁板材架设装置
CN110863660A (zh) 一种室内墙板安装装置
CN212153132U (zh) 一种用于跨马路异型钢结构天桥滑移施工支架
CN215202667U (zh) 一种预制箱梁预应力张拉千斤顶移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