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16801U - 一种机器人碰撞缓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器人碰撞缓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16801U
CN213616801U CN202022772353.7U CN202022772353U CN213616801U CN 213616801 U CN213616801 U CN 213616801U CN 202022772353 U CN202022772353 U CN 202022772353U CN 213616801 U CN213616801 U CN 2136168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late
backup pad
robot
groove
suppor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7235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超
张广宇
冷虹欣
吕诗晴
于敬司
常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Tai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Guna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Guna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Guna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277235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168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168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168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器人碰撞缓冲装置,包括第一支撑环,所述第一支撑环内部设置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方安装有第二支撑板,且第二支撑板的右端安装有第三支撑板。该机器人碰撞缓冲装置,第一凹槽、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构成夹紧机构,转动第一支撑环使得第一支撑板沿着第一凹槽轨迹进行运动,进而带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向中间进行运动,以使得第三支撑板和摩擦层向中间进行运动将机器人夹紧,从而达到可以适应不同直径大小的机器人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机器人碰撞缓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器人碰撞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机器人碰撞缓冲装置是一种机器人在发生碰撞时对机器人进行减震缓冲保护机器人的装置,防止机器人在碰撞过程中使得机器人发生损坏,造成损失。
现有的机器人碰撞缓冲装置在安装时只能适应一种直径宽度的机器人,使得该装置使用的范围变得非常的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碰撞缓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机器人碰撞缓冲装置只能适应一种直径宽度的机器人,使得该装置使用的范围变得非常的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器人碰撞缓冲装置,包括第一支撑环,所述第一支撑环内部设置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方安装有第二支撑板,且第二支撑板的右端安装有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的内侧安装有摩擦层,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右端安装有第四支撑板,且第四支撑板的外侧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外侧安装有防撞层,所述第二支撑板左侧下方安装有第五支撑板,且第五支撑板的左侧安装有第二支撑环,且第二支撑环内部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支撑环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连接杆,且第一连接杆的内部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二连接杆,且第二连接杆的左端安装有把手,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右端安装传动轴,且传动轴的右端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外侧安装有齿条。
优选的,述第一凹槽形状为螺旋形,且第一凹槽的宽度与第一支撑板的宽度一致。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板与第四支撑板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第二支撑板等距分布在第一支撑环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等距分布在第二支撑环的内部,且第二凹槽的宽度与把手的宽度一致。
优选的,所述第三凹槽的宽度与第二连接杆的宽度一致,且第二连接杆的横截面的形状为连接菱形。
优选的,所述传动轴齿轮的连接方式为键连接,且齿轮的外侧表面与齿条的外侧表面紧密啮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机器人碰撞缓冲装置,第一凹槽、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构成夹紧机构,转动第一支撑环使得第一支撑板沿着第一凹槽轨迹进行运动,进而带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向中间进行运动,以使得第三支撑板和摩擦层向中间进行运动将机器人夹紧,从而达到可以适应不同直径大小的机器人的目的;
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构成伸缩机构,推动把手向右侧进行运动,带动第二连接杆向右运动到第一连接杆的内部,以使得把手运动到第二凹槽的内部,对把手进行固定,从而到达防止将机器人夹紧后发生松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支撑环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支撑环;2、第一凹槽;3、第一支撑板;4、第二支撑板;5、第三支撑板;6、摩擦层;7、第四支撑板;8、弹簧;9、防撞层;10、第五支撑板;11、第二支撑环;12、第二凹槽;13、第一连接杆;14、第三凹槽;15、第二连接杆;16、把手;17、传动轴;18、齿轮;19、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机器人碰撞缓冲装置,包括第一支撑环1,第一支撑环1内部设置有第一凹槽2,且第一凹槽2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支撑板3,第一支撑板3的上方安装有第二支撑板4,且第二支撑板4的右端安装有第三支撑板5,第三支撑板5的内侧安装有摩擦层6,第二支撑板4的右端安装有第四支撑板7,且第四支撑板7的外侧安装有弹簧8,弹簧8的外侧安装有防撞层9,第二支撑板4左侧下方安装有第五支撑板10,且第五支撑板10的左侧安装有第二支撑环11,且第二支撑环11内部设置有第二凹槽12,第二支撑环11的内部安装第一连接杆13,且第一连接杆13的内部设置有第三凹槽14,第三凹槽14的内部安装有第二连接杆15,且第二连接杆15的左端安装有把手16,第一连接杆13的右端安装有传动轴17,且传动轴17的右端安装有齿轮18,齿轮18的外侧安装有齿条19。
第一凹槽2形状为螺旋形,且第一凹槽2的宽度与第一支撑板3的宽度一致,使得转动第一支撑环1可以带动第一支撑板3向中间进行运动。
第二支撑板4与第四支撑板7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第二支撑板4等距分布在第一支撑环1的上方,使得对机器人的受力更加均匀。
第二凹槽12等距分布在第二支撑环11的内部,且第二凹槽12的宽度与把手16的宽度一致,使得把手16可以卡进第二凹槽12的内部。
第三凹槽14的宽度与第二连接杆15的宽度一致,且第二连接杆15的横截面的形状为连接菱形,使得第二连接杆15可以运动到第三凹槽14的内部。
传动轴17齿轮18的连接方式为键连接,且齿轮18的外侧表面与齿条19的外侧表面紧密啮合,使得齿轮18可以带动齿条19进行转动。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机器人碰撞缓冲装置时,转动把手16带动第二连接杆15进行转动的,带动第一连接杆13进行转动,带动传动轴17进行转动,带动齿轮18进行转动,带动齿条19进行转动,带动第一支撑环1进行转动,带动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4沿着第一凹槽2的轨迹向中间进行运动,带动第三支撑板5和摩擦层6向中间进行运动,对机器人进行夹紧,从而达到可以适应不同直径大小的机器人的目的;
当对机器人固定完成后,推动第五支撑板10向右侧进行运动,带动第二连接杆15运动到第三凹槽14的内部,使得第五支撑板10运动到第二凹槽12的内部,对第五支撑板10进行固定,从而到达防止将机器人夹紧后发生松动的目的。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机器人碰撞缓冲装置,包括第一支撑环(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环(1)内部设置有第一凹槽(2),且第一凹槽(2)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支撑板(3),所述第一支撑板(3)的上方安装有第二支撑板(4),且第二支撑板(4)的右端安装有第三支撑板(5),所述第三支撑板(5)的内侧安装有摩擦层(6),所述第二支撑板(4)的右端安装有第四支撑板(7),且第四支撑板(7)的外侧安装有弹簧(8),所述弹簧(8)的外侧安装有防撞层(9),所述第二支撑板(4)左侧下方安装有第五支撑板(10),且第五支撑板(10)的左侧安装有第二支撑环(11),且第二支撑环(11)内部设置有第二凹槽(12),所述第二支撑环(11)的内部安装第一连接杆(13),且第一连接杆(13)的内部设置有第三凹槽(14),所述第三凹槽(14)的内部安装有第二连接杆(15),且第二连接杆(15)的左端安装有把手(16),所述第一连接杆(13)的右端安装有传动轴(17),且传动轴(17)的右端安装有齿轮(18),所述齿轮(18)的外侧安装有齿条(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碰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2)形状为螺旋形,且第一凹槽(2)的宽度与第一支撑板(3)的宽度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碰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4)与第四支撑板(7)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第二支撑板(4)等距分布在第一支撑环(1)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碰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12)等距分布在第二支撑环(11)的内部,且第二凹槽(12)的宽度与把手(16)的宽度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碰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凹槽(14)的宽度与第二连接杆(15)的宽度一致,且第二连接杆(15)的横截面的形状为连接菱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碰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17)齿轮(18)的连接方式为键连接,且齿轮(18)的外侧表面与齿条(19)的外侧表面紧密啮合。
CN202022772353.7U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机器人碰撞缓冲装置 Active CN2136168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72353.7U CN213616801U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机器人碰撞缓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72353.7U CN213616801U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机器人碰撞缓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16801U true CN213616801U (zh) 2021-07-06

Family

ID=76636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72353.7U Active CN213616801U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机器人碰撞缓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168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87665U (zh) 一种汽车非标件加工用钻孔装置
CN209868023U (zh) 一种渐开线花键轴钻孔自定位装置
CN213616801U (zh) 一种机器人碰撞缓冲装置
CN211565149U (zh) 一种可调节轴承内外圈加工用夹具
CN210588230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弹簧加工用定位装置
CN214133472U (zh) 一种高频焊管的一体成型弯折加工装置
CN212197516U (zh) 一种用于管材送出料的机械手装置
CN211437604U (zh) 一种手动钣金弯管工具
CN211589169U (zh) 一种铁基烧结件加工用衬套压装装置
CN205201054U (zh) 筒类件加工固定装置
CN211278307U (zh) 一种按压式焊管加工用固定装置
CN210344608U (zh) 一种自锁式活动弯头固定装置
CN210878698U (zh) 一种五金工件定位夹具
CN209886800U (zh) 一种用于sae法兰加工的圆锯机的夹紧机构
CN220410663U (zh) 一种具有定位结构的钢管转运装置
CN217596080U (zh) 一种金属管道坡口机
CN210208792U (zh) 一种开槽用金刚石刀具
CN212703811U (zh) 一种固定效果好的折弯机
CN219170041U (zh) 一种脱硫喷枪的枪芯焊接夹具
CN215880855U (zh) 轴套加工夹具
CN220994340U (zh) 一种黏滞阻尼器组装工装
CN209793032U (zh) 一种主减速器总成吊具
CN213332885U (zh) 一种方便拼接安装的不锈钢管
CN215470726U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防裂钣金件
CN210413605U (zh) 一种龙门刨床工件固定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16

Address after: 130000 room 107, unit 0, building 7, Tianfu Dongyuan, south of Wuhan road, Changchu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lin Province, east of Changji south line

Patentee after: Changchun Tai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3555, Wuhan road, Changchu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lin Province, 130033

Patentee before: Changchun Guanghua Colleg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