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95236U - 弹簧输送装置和弹簧制造设备 - Google Patents

弹簧输送装置和弹簧制造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95236U
CN213595236U CN202021987025.2U CN202021987025U CN213595236U CN 213595236 U CN213595236 U CN 213595236U CN 202021987025 U CN202021987025 U CN 202021987025U CN 213595236 U CN213595236 U CN 2135952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spring
compression
endless
convey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8702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如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ajia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uajia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uajia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uajia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8702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952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952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952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eeding Of Articles To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弹簧输送装置和弹簧制造设备,所述弹簧输送装置包括转送组件、压缩输送组件和输送组件,转送组件用于输送弹簧,压缩输送组件用于从转送组件上接收弹簧且压缩和输送弹簧,压缩输送组件包括第一压缩输送件和第二压缩输送件,第一压缩输送件和第二压缩输送件中的至少一个可摆动以调节第一压缩输送件和第二压缩输送件之间的间距,输送组件用于从压缩输送组件上接收压缩后的弹簧和输送该压缩后的弹簧。本实用新型的弹簧输送装置,具有弹簧脱离可靠和稳定输送的优点。

Description

弹簧输送装置和弹簧制造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弹簧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弹簧输送装置和具有该弹簧输送装置的弹簧制造设备。
背景技术
袋装弹簧通常用于制作床垫、沙发垫等,卷簧机生产出弹簧后,通过弹簧输送装置将各个独立的弹簧输送到弹簧装袋装置进行装袋,从而制成袋装弹簧条。相关技术中的弹簧输送装置存在弹簧脱离不可靠、输送不平稳的问题,存在改进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弹簧输送装置,该弹簧输送装置能够使弹簧脱离可靠,且能够平稳地输送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袋装弹簧制造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弹簧输送装置包括:转送组件,所述转送组件用于输送弹簧;压缩输送组件,所述压缩输送组件用于从所述转送组件上接收所述弹簧且压缩和输送所述弹簧,所述压缩输送组件包括第一压缩输送件和第二压缩输送件,所述第一压缩输送件和第二压缩输送件相对且间隔布置,且所述第一压缩输送件和所述第二压缩输送件中的至少一个可摆动以调节所述第一压缩输送件和所述第二压缩输送件之间的间距,所述弹簧适于夹持在所述第一压缩输送件和所述第二压缩输送件之间以被压缩和输送;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用于从所述压缩输送组件上接收压缩后的弹簧和输送该压缩后的弹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簧输送装置,通过压缩输送组件接收由转送组件输送而来的弹簧,而且通过第一压缩输送件和第二压缩输送件中的一个可摆动以夹持弹簧,夹持可靠,弹簧从转送组件上脱离可靠,而且弹簧在输送过程中可以被稳定的夹持在第一压缩件和第二压缩件之间,避免了在第一压缩件和第二压缩件之间的弹簧因压缩量变化太快导致的弹簧掉落问题,进而保证了弹簧的稳定输送。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簧输送装置具有弹簧与转送组件脱离可靠和稳定输送的优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缩输送组件还包括: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设在所述第一压缩输送件邻近所述第二压缩输送件的一侧,且所述第一挡板位于所述第一压缩输送件远离所述转送组件的一端;和/或,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设在所述第二压缩输送件邻近所述第一压缩输送件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挡板位于所述第二压缩输送件远离所述转送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相对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组件包括第一环形输送件和第二环形输送件,所述第一环形输送件和所述第二环形输送件相对且间隔布置,所述弹簧夹持在所述第一环形输送件和所述第二环形输送件之间以被所述第一环形输送件和所述第二环形输送件输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缩输送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环形输送件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压缩输送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环形输送件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形输送件包括彼此相连的第一前输送段和第一后输送段,所述第一前输送段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后输送段的长度方向之间成夹角,所述第一后输送段与所述第二环形输送件之间的间距沿从所述第一环形输送件的第一端朝向第二端的方向减小,所述第一前输送段与所述第二环形输送件之间的间距沿从所述第一环形输送件的第一端朝向第二端的方向恒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环形输送件包括彼此相连的第二前输送段和第二后输送段,所述第二前输送段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后输送段的长度方向之间成夹角,所述第二前输送段与所述第一前输送段相对布置,所述第二后输送段与所述第一后输送段相对布置,所述第一后输送段与所述第二后输送段之间的间距沿从所述第一环形输送件的第一端朝向第二端的方向减小,所述第一前输送段与所述第二前输送段之间的间距沿从所述第一环形输送件的第一端朝向第二端的方向恒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形输送件为单个输送带或单个输送链条,和/或,所述第二环形输送件为单个输送带或单个输送链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形输送件与所述第二环形输送件之间的间距沿从所述第一环形输送件的第一端朝向第二端的方向恒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缩输送件和所述第二压缩输送件之间的间距沿远离所述转送组件的方向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缩输送件包括第三环形输送件,所述第二压缩输送件包括第四环形输送件,所述弹簧适于夹持在所述第三环形输送件和所述第四环形输送件之间以被压缩和输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送组件包括输送器和多个用于定位弹簧的承接座,所述承接座设在所述输送器的外周,且多个所述承接座沿所述输送器的周向间隔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承接座上设有用于吸附弹簧的磁性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承接座具有用于承载弹簧的弧形或V形承接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的弹簧制造设备包括:卷簧机,所述卷簧机用于将弹簧金属丝制成螺旋弹簧;弹簧输送装置,所述弹簧输送装置为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弹簧输送装置,所述弹簧输送装置的转送组件用于从所述卷簧机接收所述螺旋弹簧和输送所述螺旋弹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簧制造设备,通过压缩输送组件接收由转送组件输送而来的弹簧,而且通过第一压缩输送件和第二压缩输送件中的一个可摆动以夹持弹簧,夹持可靠,弹簧从转送组件上脱离可靠;而且由于第一压缩输送件和所述第二压缩输送件之间的间距沿远离所述转送组件的方向减小,该弹簧通过第一压缩输送件和所述第二压缩输送件向弹簧输送组件输送时,可以被第一压缩输送件和第二压缩输送件挤压,使得弹簧压缩量越来越大,由于弹簧在第一压缩件和第二压缩件之间受到的压力是逐渐提高(增大)的,因此弹簧在输送过程中被稳定的夹持在第一压缩件和第二压缩件之间,避免了在第一压缩件和第二压缩件之间的弹簧因压缩量变化太快导致的弹簧掉落问题,进而保证了弹簧的稳定输送。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簧制造设备具有弹簧与转送组件脱离可靠和稳定输送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弹簧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弹簧输送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图1中弹簧输送装置的压缩输送组件和输送组件俯视图。
图4是图1中弹簧输送装置的的压缩输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弹簧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的弹簧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弹簧输送装置100,
转送组件1,输送器11,承接座12,
压缩输送组件2,第一压缩输送件21,第一挡板211,第二压缩输送件22,第二挡板221,
输送组件3,第一环形输送件31,第一前输送段311,第一后输送段312,第二环形输送件32,第二前输送段321,第二后输送段3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簧输送装置100包括转送组件1、压缩输送组件2和输送组件3。
转送组件1用于输送弹簧。压缩输送组件2用于从转送组件1上接收弹簧且压缩和输送弹簧。如图1所示,转送组件1位于压缩输送组件2后端的上方,转送组件1能够在第一位置接收弹簧并且将弹簧输送至第二位置。
压缩输送组件2包括第一压缩输送件21和第二压缩输送件22。第一压缩输送件21和第二压缩输送件22相对且间隔布置,且第一压缩输送件21和第二压缩输送件22中的至少一个可摆动以调节第一压缩输送件21和第二压缩输送件22之间的间距。如图1、图3和图4所示,转送组件1将弹簧输送至第二位置时,第一压缩输送件21和第二压缩输送件 22能够夹持由转送组件1输送而来的弹簧,且随着转送组件1继续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运动过程中,弹簧可与转送组件1脱离。优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压缩输送件21 和第二压缩输送件22在平行于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的平面内摆动。
弹簧适于夹持在第一压缩输送件21和第二压缩输送件22之间以被压缩和输送。
输送组件3用于从压缩输送组件2上接收压缩后的弹簧和输送该压缩后的弹簧。如图1 和图3所示,输送组件3的后端与压缩输送组件2的前端相连,弹簧被压缩输送组件2输送至输送组件3中,输送组件3接收该弹簧并将该弹簧输送至后续加工工艺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簧输送装置100,通过压缩输送组件2接收由转送组件1 输送而来的弹簧,而且通过第一压缩输送件21和第二压缩输送件22中的一个可摆动以夹持弹簧,夹持可靠,弹簧从转送组件1上脱离可靠,而且弹簧在输送过程中可以被稳定的夹持在第一压缩件21和第二压缩件22之间,避免了在第一压缩件21和第二压缩件22之间的弹簧因压缩量变化太快导致的弹簧掉落问题,进而保证了弹簧的稳定输送。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簧输送装置100具有弹簧与转送组件脱离可靠和稳定输送的优点。
在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第一压缩输送件21和第二压缩输送件22之间的间距沿远离转送组件1的方向减小。如图1所示,第一压缩输送件21和第二压缩输送件22之间的间距沿从后向前的方向减小。由于第一压缩输送件21和所述第二压缩输送件22之间的间距沿从后向前的方向减小,该弹簧通过第一压缩输送件21和所述第二压缩输送件22向输送组件3输送时,可以被第一压缩输送件21和第二压缩输送件22挤压,使得弹簧压缩量越来越大(弹簧受第一压缩件21和第二压缩件22的压力增大),弹簧在输送过程中可以被更稳定的夹持在第一压缩件21和第二压缩件22之间,进一步提高输送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输送组件2还包括第一挡板211和/或第二挡板221。
第一挡板211设在第一压缩输送件21邻近第二压缩输送件22的一侧(如图1中第一压缩输送件21的左侧),且第一挡板211位于第一压缩输送件21远离转送组件1的一端(如图1中第一压缩输送件21的下端)。
第二挡板221设在第二压缩输送件22邻近第一压缩输送件21的一侧(如图1中第二压缩输送件22的右侧),且第二挡板221位于第二压缩输送件22远离转送组件1的一端(如图1中第一压缩输送件21的下端),第一挡板211和第二挡板221相对布置。如图1和图 4所示,第一压缩件21左侧的下端设有从右向左延伸的第一挡板211,第二压缩件22右侧的下端设有由左向右延伸的第二挡板221,且第二挡板221与第一挡板211在左右方向上相对布置。
当从转送组件1输送而来的弹簧被夹持在第一压缩输送件21和第二压缩输送件22之间,并向输送组件3移动时,第一挡板211和第二挡板221能够在弹簧的下方对弹簧进行限制,转送组件1能够在该弹簧的上方对该弹簧的上方对弹簧进行限制,通过第一压缩组件21、第二压缩组件22、第一挡板211、第二挡板221和转送组件1的配合,能够对弹簧在如图1所示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进行限制,进而能够有效防止该弹簧在被第一压缩输送件21和第二压缩输送件22压缩时,因扭曲而发生弹开脱离的现象,进一步加强了弹簧在输送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弹簧的生产效率。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仅在第一压缩输送件21的下端设置从右向左延伸的第一挡板 211,或者仅在第二压缩输送件22的下端设置从左向右延伸的第二挡板221。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送组件3包括第一环形输送件31和第二环形输送件32,第一环形输送件31和第二环形输送件32相对且间隔布置,弹簧夹持在第一环形输送件31和第二环形输送件32之间以被第一环形输送件31和第二环形输送件32输送。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环形输送件31和第二环形输送件32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第一环形输送件31位于第二环形输送件32的右侧,第一环形件31和第二环形件能够夹持由压缩输送组件2输送而来的弹簧并将其继续输送至后续生产工艺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簧输送装置100,在第一压缩输送件21和第二压缩输送件 22之间的弹簧被压缩后送入第一环形输送件31和第二环形输送件32之间,并被第一环形输送件31和第二环形输送件32夹持和输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压缩输送件21的一端与第一环形输送件31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第二压缩输送件22的一端与第二环形输送件32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如图1、图3和图4所示,第一压缩输送件21的前端与第一环形输送件31的后端可转动地连接,第二压缩输送件22的前端与第二环形输送件32的后端可转动地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簧输送装置100,通过将第一压缩输送件21的前端与第一环形输送件31后端可转动地连接,进而使第一压缩输送件21能够以第一环形输送件31的后端为端点摆动以实现第一压缩输送件21和第二压缩输送件22之间相互的接近和远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簧输送装置100,通过将第二压缩输送件22的前端与第二环形输送件32的后端可转动地连接,第二压缩输送件22能够以第二环形输送件32的后端为端点摆动以实现第二压缩输送件22和第一压缩输送件21在左右方向上相互接近和远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簧输送装置100,通过可摆动的第一压缩输送件21和可摆动的第二压缩输送件22对第一压缩输送件21和第二压缩输送件22之间的弹簧进行压缩,第一压缩输送件21和第二压缩输送件22之间的弹簧受到第一压缩输送件21和第二压缩输送件22的压力后与转送组件1分离且被第一压缩输送件21和第二压缩输送件22输送至输送组件3中。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5所示,第一压缩输送件21和第二压缩输送件22中的一个可摆动。具体地,第一压缩输送件21的前端可转动地与第一环形输送件31的后端相连,第二压缩输送件22的前端和第二环形输送件32的后端固定连接。
或者,第一压缩输送件21的前端与第一环形输送件31的后端固定连接,第二压缩输送件22的前端可转动地与第二环形输送件32的后端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簧输送装置100,通过可摆动的第一压缩输送件21或可摆动的第二压缩输送件22对第一压缩输送件21和第二压缩输送件22之间的弹簧进行压缩,第一压缩输送件21和第二压缩输送件22之间的弹簧受到第一压缩输送件21和第二压缩输送件22的压力后与转送组件1分离且被第一压缩输送件21和第二压缩输送件22输送至输送组件3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环形输送件31包括彼此相连的第一前输送段311和第一后输送段312,第一前输送段311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后输送段312的长度方向之间成夹角,第一后输送段312与第二环形输送件32之间的间距沿从第一环形输送件31的第一端朝向第二端的方向减小,第一前输送段311与第二环形输送件32之间的间距沿从第一环形输送件 31的第一端朝向第二端的方向恒定。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环形输送件31位于第二环形输送件32右侧,第一环形输送件31包括彼此相连的第一前输送段311和第一后输送段312,第一前输送段311的后端与第一后输送段312的前端相连,第一前输送段311沿前后方向延伸,且第一后输送段312 从第一前输送段311的后端沿从前向后的方向向右倾斜延伸,第二环形输送件32的至少部分沿前后方向延伸,且第一后输送段312的长度方向与第二环形输送件32的至少部分的长度方向平行布置。
第一后输送段312与第二环形输送件32之间的间距沿后向前的方向减小,能够进一步对从压缩输送组件2中输送而来的弹簧在第一后输送段312和第二环形输送件32之间进行压缩,以使该弹簧从第一后输送段312和第二环形输送件32之间进入第一前输送段311和第二环形输送件32之间时,被压缩成具有预设长度的弹簧,从而进一步加强弹簧在第一环形输送件31和第二环形输送件32之间所受的压力,在满足使弹簧具有预设高度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了弹簧输送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环形输送件32包括彼此相连的第二前输送段321和第二后输送段322,第二前输送段321的长度方向与第二后输送段322的长度方向之间成夹角,第二前输送段321与第一前输送段311相对布置,第二后输送段322与第一后输送段312相对布置,第一后输送段312与第二后输送段322之间的间距沿从第一环形输送件31的第一端朝向第二端的方向减小,第一前输送段311与第二前输送段321之间的间距沿从第一环形输送件31的第一端朝向第二端的方向恒定。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二环形输送件32包括第二前输送段321和第二后输送段322,第二前输送段321的后端与第二后输送段322的前端相连,第二前输送段321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其长度方向与第一前输送段311的长度方向平行。第二后输送段322从第二前输送段321的后端沿从前向后的方向向左倾斜延伸。
第一后输送段312与第二后输送段322之间的间距沿从后向前的方向减小,能够进一步对从压缩输送组件2中输送而来的弹簧在第一后输送段312和第二后输送段322之间进行压缩,以使该弹簧从第一后输送段312和第二后输送段322之间进入第一前输送段311 和第二前输送段321之间时,被压缩成具有预设长度的弹簧,同时进一步加强弹簧在第一环形输送件31和第二环形输送件32之间所受的压力,在满足使弹簧具有预设高度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了弹簧输送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环形输送件31为单个输送带或单个输送链条,和/或,第二环形输送件32为单个输送带或单个输送链条。
如图3所示,第一环形输送件31为单个输送带或单个输送链条和第二环形输送件32 为单个输送带或单个输送链条。弹簧在第一环形输送件31和第二环形输送件32之间输送时,直接从第一后输送段312和第二后输送段322进入第一前输送段311和第二前输送段321中,能够进一步保证弹簧在输送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弹簧的生产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压缩输送件21包括第三环形输送件,第二压缩输送件22包括第四环形输送件,弹簧适于夹持在第三环形输送件和第四环形输送件之间以被压缩和输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簧输送装置100,转送组件1输送而来的弹簧被夹持在第三环形输送件和第四环形输送件之间时,第三环形输送件和第四环形输送件能够夹持该弹簧并将该弹簧向输送组件3方向输送。在第三环形输送件和第四环形输送件向输送组件3输送该弹簧时,由于第三环形输送件和第四环形输送件之间的间距沿远离转送组件1的方向减小,因此该弹簧在第三环形输送件和第四环形输送件受到的压力逐渐增大,弹簧从转送组件1上脱落并随第三环形输送件和第四环形输送件输送至输送组件3中,保证了弹簧在输送组件3稳定输送,防止弹簧掉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环形输送件31与第二环形输送件32之间的间距沿从第一环形输送件31的第一端朝向第二端的方向恒定。如图6所示,第一环形输送件31和第二环形输送件32均沿前后方向延伸,且第一环形输送件31和第二环形输送件32平行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簧输送装置100,当弹簧在压缩输送组件2中已经被压缩成具有预定尺寸的弹簧时,第一环形输送件31和第二环形输送件32能够直接将从压缩输送组件2输送而来的具有预计尺寸的弹簧输送至后续的生产工艺中,简化了弹簧运输的过程,提高了弹簧的生产效率。简而言之,弹簧在压缩输送组件2中已经完成了压缩,并输送至输送组件3中,输送组件3直接将压缩完成的弹簧输送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送组件1包括输送器11和多个用于定位弹簧的承接座12,承接座 12设在输送器11的外周,且多个承接座12沿输送器11的周向间隔布置。如图1所示,输送器11为输送轮,多个承接座12沿输送轮的周向间隔开地设在输送轮的外周壁上。可以理解的是,输送器11还可以为环形输送带或环形输送链条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簧输送装置100,通过在输送器11的周向上均匀间隔设置多个承接座12,使间隔设置的多个承接座12能够随转动轮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并使多个承接座12再经过第一位置时,多个承接座12中的每一个承接座12均能承接一个弹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承接座12上设有用于吸附弹簧的磁性件(未示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簧输送装置100,通过在承接座12上设置磁性件,能够当承接座12承接弹簧时,通过磁性件将弹簧吸附在承接座12上,增强承接座与弹簧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弹簧在输送过程中发生脱离现象,进而加强了弹簧在输送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承接座12具有用于承载弹簧的弧形或V形承接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簧输送装置100,承接座12上远离输送器11的承接面向内凹入以形成为弧形承接面或V形承接面,当承接座12吸附弹簧时,弹簧能够位于承接座12的弧形承接面或V形承接面上,弹簧通过与弧形承接面或V形承接面的配合,加强了承接座12与弹簧之间的吸附强度,进而有效防止在输送过程中弹簧从承接座12上脱落。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的弹簧制造设备包括卷簧机和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弹簧输送装置100。
卷簧机(未示出)用于将弹簧金属丝制成螺旋弹簧。弹簧输送装置100的转送组件1用于从卷簧机接收螺旋弹簧和输送螺旋弹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簧制造设备,通过压缩输送组件2接收由转送组件1输送而来的弹簧,而且通过第一压缩输送件21和第二压缩输送件22中的一个可摆动以夹持弹簧,夹持可靠,弹簧从转送组件1上脱离可靠;而且由于第一压缩输送件21和所述第二压缩输送件22之间的间距沿前后方向由后向前减小,该弹簧通过第一压缩输送件21和所述第二压缩输送件22向输送组件3输送时,可以被第一压缩输送件21和第二压缩输送件22 挤压,使得弹簧压缩量越来越大(弹簧受第一压缩件21和第二压缩件22的压力增大),当弹簧受到第一压缩件21和第二压缩件22的压力时,弹簧从转送组件1上脱落,由于弹簧在第一压缩件21和第二压缩件22之间受到的压力是逐渐提高的,因此弹簧在输送过程中被稳定的夹持在第一压缩件21和第二压缩件22之间,避免了在第一压缩件21和第二压缩件22之间的弹簧因压缩量变化太快导致的弹簧掉落问题,进而保证了弹簧的稳定输送。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簧制造设备具有弹簧与转送组件脱离可靠和稳定输送的优点。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性的弹簧制造设备。
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簧制造设备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簧输送装置100和卷簧机(未示出)。卷簧机用于将弹簧金属丝制成螺旋弹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簧输送装置100包括转送组件1、压缩输送组件2和输送组件3。
转送组件1包括输送器11和四个承接座12,输送器为输送轮,四个承接座12沿输送轮周向间隔开地设在输送轮的外周壁上。承接座12可以从卷簧机上接收螺旋弹簧。
输送轮能带动承接座1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处于第一位置时,承接座 12能够从卷簧机的卷簧出口处吸附一个弹簧,当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压缩输送件21和第二压缩输送件22能够夹持由输送轮上的承接座12输送而来的弹簧,且随着转送组件1继续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运动过程中,弹簧可与转送组件1脱离。
压缩输送组件2与输送轮在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且输送轮位于压缩输送组件2的上方。
压缩输送组件2包括第一压缩输送件21、第二压缩输送件22、第一挡板211和第二挡板221。第一压缩输送件21和第二压缩输送件22在左右方向上相对且间隔设置,第一压缩输送件21设在第二压缩输送件22的右侧。第一压缩输送件21和第二压缩输送件22的间距沿从如图1所示前后方向由后向前逐渐减小。
如图1所示,第一挡板211设在第一压缩输送件21的左侧面的下端且向左延伸,第二挡板221设在第二压缩输送件22的右侧面的下端且向右延伸,且第一挡板211和第二挡板221在左右方向上相对且间隔布置。
其中,第一压缩输送件21包括第三环形输送件,第二压缩输送件22包括第四环形输送件,弹簧适于夹持在第三环形输送件和第四环形输送件之间以被压缩和输送。
输送组件3包括第一环形输送件31和第二环形输送件32,第一环形输送件31和第二环形输送件32在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且第一环形输送件31位于第二环形输送件32的右侧。
第一环形输送件31包括第一前输送段311和第一后输送段312,第一前输送段311与第一后输送段312的前端相连。第二环形输送件32包括第二前输送段321和第二后输送段322,第二前输送段321与第二后输送段322的前端相连。
第一前输送段311和第二前输送段321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开地设置且第一前输送段311 和第二前输送段321的间距恒定不变,第一后输送段312和第二后输送段322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开地设置,且第一后输送段312和第二后输送段322在左右方向上的距离从前向后逐渐增大。
如图6所示,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第一环形输送件31和第二环形输送件32的结构并不限于此,第一环形输送件31和第二环形输送件32均沿前后方向延伸,且第一环形输送件31和第二环形输送件32在左右方向上间隔且平行布置。
第一压缩输送件21的前端与第一后输送段312的后端可转动地连接,以使第一压缩输送件21能够以第一后输送段312的后端为支点在平行于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的平面内摆动。
第二压缩输送件22的前端与第二后输送段322的后端可转动地连接,以使第二压缩输送件22能够以第二后输送段322的后端为支点在平行于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的平面内摆动。
如图5所示,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第一压缩件21和第二压缩件22的结构并不限于此,第一压缩件21的前端与第一后输送段312的后端可转动地连接,第二压缩件 22的前端与第二后输送段322的后端固定连接且第二压缩件22与第二后输送段322在前后方向上并列。
其中,第一环形输送件31、第二环形输送件32、第三环形输送件和第四环形输送件均为输送带或输送链条,且第一环形输送件31为单个输送带或单个输送链条,第二环形输送件32为单个输送带或单个输送链条。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4)

1.一种弹簧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送组件,所述转送组件用于输送弹簧;
压缩输送组件,所述压缩输送组件用于从所述转送组件上接收所述弹簧且压缩和输送所述弹簧,所述压缩输送组件包括第一压缩输送件和第二压缩输送件,所述第一压缩输送件和第二压缩输送件相对且间隔布置,且所述第一压缩输送件和所述第二压缩输送件中的至少一个可摆动以调节所述第一压缩输送件和所述第二压缩输送件之间的间距,所述弹簧适于夹持在所述第一压缩输送件和所述第二压缩输送件之间以被压缩和输送;
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用于从所述压缩输送组件上接收压缩后的弹簧和输送该压缩后的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输送组件还包括:
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设在所述第一压缩输送件邻近所述第二压缩输送件的一侧,且所述第一挡板位于所述第一压缩输送件远离所述转送组件的一端;
和/或,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设在所述第二压缩输送件邻近所述第一压缩输送件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挡板位于所述第二压缩输送件远离所述转送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相对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包括第一环形输送件和第二环形输送件,所述第一环形输送件和所述第二环形输送件相对且间隔布置,所述弹簧夹持在所述第一环形输送件和所述第二环形输送件之间以被所述第一环形输送件和所述第二环形输送件输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簧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输送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环形输送件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压缩输送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环形输送件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簧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输送件包括彼此相连的第一前输送段和第一后输送段,所述第一前输送段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后输送段的长度方向之间成夹角,所述第一后输送段与所述第二环形输送件之间的间距沿从所述第一环形输送件的第一端朝向第二端的方向减小,所述第一前输送段与所述第二环形输送件之间的间距沿从所述第一环形输送件的第一端朝向第二端的方向恒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弹簧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输送件包括彼此相连的第二前输送段和第二后输送段,所述第二前输送段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后输送段的长度方向之间成夹角,所述第二前输送段与所述第一前输送段相对布置,所述第二后输送段与所述第一后输送段相对布置,所述第一后输送段与所述第二后输送段之间的间距沿从所述第一环形输送件的第一端朝向第二端的方向减小,所述第一前输送段与所述第二前输送段之间的间距沿从所述第一环形输送件的第一端朝向第二端的方向恒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簧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输送件为单个输送带或单个输送链条,和/或,所述第二环形输送件为单个输送带或单个输送链条。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簧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输送件与所述第二环形输送件之间的间距沿从所述第一环形输送件的第一端朝向第二端的方向恒定。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弹簧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输送件和所述第二压缩输送件之间的间距沿远离所述转送组件的方向减小。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弹簧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输送件包括第三环形输送件,所述第二压缩输送件包括第四环形输送件,所述弹簧适于夹持在所述第三环形输送件和所述第四环形输送件之间以被压缩和输送。
11.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弹簧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送组件包括输送器和多个用于定位弹簧的承接座,所述承接座设在所述输送器的外周,且多个所述承接座沿所述输送器的周向间隔布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弹簧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座上设有用于吸附弹簧的磁性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弹簧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座具有用于承载弹簧的弧形或V形承接面。
14.一种弹簧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卷簧机,所述卷簧机用于将弹簧金属丝制成螺旋弹簧;
弹簧输送装置,所述弹簧输送装置为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弹簧输送装置,所述弹簧输送装置的转送组件用于从所述卷簧机接收所述螺旋弹簧和输送所述螺旋弹簧。
CN202021987025.2U 2020-09-11 2020-09-11 弹簧输送装置和弹簧制造设备 Active CN2135952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87025.2U CN213595236U (zh) 2020-09-11 2020-09-11 弹簧输送装置和弹簧制造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87025.2U CN213595236U (zh) 2020-09-11 2020-09-11 弹簧输送装置和弹簧制造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95236U true CN213595236U (zh) 2021-07-02

Family

ID=765868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87025.2U Active CN213595236U (zh) 2020-09-11 2020-09-11 弹簧输送装置和弹簧制造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952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616017A (en) * 2022-02-23 2023-08-30 Hs Products Ltd Spring transfer apparatus and method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616017A (en) * 2022-02-23 2023-08-30 Hs Products Ltd Spring transfer apparatus and metho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02354B (zh) 输送机及输送包裹的方法
CN213595236U (zh) 弹簧输送装置和弹簧制造设备
KR101468836B1 (ko) 부싱용 캡 체결장치
CN105692045B (zh) 大倾角带式输送机
CN106239092B (zh) 一种滤芯自动装配线中的下端盖分料装置
KR101411983B1 (ko) 스프링 자동 공급장치
CN112171508A (zh) 一种用于滚子加工生产线中的上料装置
JP4960267B2 (ja) 物品供給装置
CN210734611U (zh) 弹簧装袋输送装置、弹簧输送设备和弹簧制造设备
CN110386294B (zh) 弹簧装袋输送装置、弹簧输送设备和袋装弹簧制造设备
CN110386437B (zh) 弹簧装袋输送装置、弹簧输送设备和袋装弹簧制造设备
CN110386298B (zh) 弹簧装袋输送装置、弹簧输送设备和袋装弹簧制造设备
CN210592634U (zh) 弹簧装袋输送装置、弹簧输送设备和袋装弹簧制造设备
CN211003425U (zh) 袋装弹簧生产设备
JP3208430B2 (ja) 物品の整列搬送装置
CN214601631U (zh) 弹簧制造设备
CN111977607A (zh) 弹簧输送装置和袋装弹簧生产设备
CN212581518U (zh) 弹簧输送装置和袋装弹簧生产设备
CN110356812B (zh) 弹簧装袋输送装置、弹簧输送设备和弹簧制造设备
CN110386293B (zh) 弹簧装袋输送装置、弹簧输送设备和袋装弹簧制造设备
CN210592635U (zh) 弹簧装袋输送装置、弹簧输送设备和袋装弹簧制造设备
CN213915901U (zh) 袋装弹簧串传输装置和袋装弹簧芯体生产设备
CN109079063B (zh) 弹簧输送装置和袋装弹簧生产设备
CN212767221U (zh) 弹簧压缩输送装置和袋装弹簧串生产设备
CN110356630B (zh) 弹簧装袋输送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