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47823U - 无线蓝牙耳机 - Google Patents

无线蓝牙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47823U
CN213547823U CN202023327433.8U CN202023327433U CN213547823U CN 213547823 U CN213547823 U CN 213547823U CN 202023327433 U CN202023327433 U CN 202023327433U CN 213547823 U CN213547823 U CN 2135478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wireless bluetooth
bluetooth headset
flexible circuit
loudspea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2743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雪动
郭霞云
刘玉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Konaixi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anni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anni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anni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2743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478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478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478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蓝牙耳机,其包括壳体、喇叭组件、主电路板和柔性电路板,所述喇叭组件、主电路板和柔性电路板均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喇叭组件与主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设有补强板,所述补强板设有导电组件,所述导电组件可弹性抵接所述喇叭组件,所述柔性电路板通过所述导电组件电连接所述喇叭组件;本实用新型无需通过人工焊接或借助精细的焊接设备即可实现成柔性电路板与喇叭组件的电连接,有效降低装配难度并提高装配效率,大大降低装配成本及提升良品率。

Description

无线蓝牙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蓝牙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蓝牙耳机。
背景技术
无线蓝牙耳机因其具有使用便利、佩戴方便等优点,逐渐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欣赏音乐以及辅助语音通信的设备。无线蓝牙耳机通过蓝牙模块接收来自终端的音频信号后,将音频信号通过贴近使用者耳朵的喇叭转化成人类可感知的声波。
然而,现有无线蓝牙耳机在装配时,需要通过人工焊接或借助精细的焊接设备将喇叭和柔性电路板进行焊接,而由于柔性电路板材质柔软且体积较小,人工焊接的操作复杂且难度大、人工成本高、效率低,且焊接过程中容易形成不良品,而精细的焊接设备的造价高,不便于大规模推广使用。另外,由于柔性电路板材质柔软,不便于固定,容易在装配或使用时产生移位而形成不良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蓝牙耳机,无需通过人工焊接或借助精细的焊接设备即可实现柔性电路板与喇叭组件的电连接,有效降低装配难度并提高装配效率,大大降低装配成本及提升良品率。
为了实现上有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蓝牙耳机,其包括壳体、喇叭组件、主电路板和柔性电路板,所述喇叭组件、主电路板和柔性电路板均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喇叭组件与主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设有补强板,所述补强板设有导电组件,所述导电组件可弹性抵接所述喇叭组件,所述柔性电路板通过所述导电组件电连接所述喇叭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柔性电路板设有补强板,补强板设有导电组件,导电组件可弹性抵接喇叭组件,以实现柔性电路板与喇叭组件的电连接,柔性电路板与喇叭组件通过抵接的方式实现电连接,该方式无需通过人工焊接或借助精细的焊接设备即可完成,有效降低无线蓝牙耳机的装配难度并提高装配效率,大大降低装配成本及提升良品率。
较佳地,所述导电组件包括导电弹片,所述导电弹片与所述喇叭组件上对应的焊接端抵接。
具体地,所述喇叭组件包括喇叭本体和与所述喇叭本体电连接的焊盘,所述喇叭组件的正极焊接端和负极焊接端分别设于所述焊盘上。
较佳地,所述无线蓝牙耳机还包括第一固定组件,所述补强板通过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固定在所述壳体内。
具体地,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热熔柱和可供所述热熔柱穿过的定位孔,所述热熔柱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补强板开设有所述定位孔。
较佳地,所述补强板呈刚性结构。
较佳地,所述柔性电路板还设有加强小板,所述加强小板设有第二固定组件,所述加强小板通过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固定在所述壳体内。
具体地,所述第二固定组件为粘合胶,所述加强小板通过所述粘合胶粘合固定在所述壳体内。
较佳地,所述无线蓝牙耳机还包括电池和电池支架,所述电池电连接所述主电路板,所述电池支架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池安装于所述电池支架上,所述加强小板粘合固定在所述电池支架上。
较佳地,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和下壳可呈密封的对接连接,所述喇叭组件通过防呆结构安装于所述下壳内,所述上壳和下壳对接连接时,所述上壳挤压所述补强板,以使所述导电组件紧密抵接所述喇叭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无线蓝牙耳机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无线蓝牙耳机拆除上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无线蓝牙耳机拆除上壳后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无线蓝牙耳机拆除上壳后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无线蓝牙耳机100包括壳体、喇叭组件20、主电路板30和柔性电路板40,壳体呈中空结构并形成收容腔,喇叭组件20、主电路板30和柔性电路板40均安装于壳体的收容腔内。这里的主电路板30为PCB,其具有刚性结构,易于安装固定在收容腔内,而柔性电路板40为FPC,其具有柔性结构,能够通过形变的方式以适应不同的安装环境。
其中,喇叭组件20与主电路板30电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喇叭组件20与主电路板30可以直接接触并在接触部分焊接实现直接电连接,也可以通过导线焊接实现间接电连接。
柔性电路板40设有补强板41,补强板41的一表面设有导电组件411,导电组件411可弹性抵接喇叭组件20,柔性电路板40通过导电组件411电连接喇叭组件20。
较佳地,导电组件411包括两个导电弹片4111,两个导电弹片4111分别与柔性电路板40中的对应金属触点电连接,两导电弹片4111中的一者用于抵接喇叭组件20上的正极焊接端,两个导电弹片4111中的另一者用于抵接喇叭组件20上的负极焊接端。具体地,喇叭组件20包括喇叭本体21和与喇叭本体21电连接的焊盘22,正极焊接端和负极焊接端分别设于焊盘22上,导电组件411抵接在喇叭组件20上时,两个导电弹片4111分别抵接在对应的焊接端上,实现导电弹片4111与焊盘22的电连接。
请参阅图2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无线蓝牙耳机100还包括第一固定组件,该一固定组件包括热熔柱70和可供热熔柱70穿过的定位孔412,较佳者,热熔柱70与定位孔412呈过盈配合结构。热熔柱70设于壳体内,补强板41开设有定位孔412。具体地,热熔柱70为塑料件,装配柔性电路板40时,将热熔柱70插入定位孔412内,以初步将补强板41与壳体固定,再通过高温加热器导热到热熔柱70并使热熔柱70软化,软化后的热熔柱70与定位孔412结合,待热熔柱70降温重新固化,从而将补强板41粘合固定在壳体内,从而实现将柔性电路板40固定在壳体内。进一步地,补强板41呈刚性结构,以使柔性电路板40能够更加可靠牢固地固定在壳体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固定组件的热熔柱70为塑料件,当然,第一固定组件还可以直接为粘合胶、胶水、双面胶等具有粘性的材料,此时,补强板41可以通过第一固定组件直接粘合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以实现柔性电路板40在壳体内的固定,在保证第一固定组件能够将补强板41可靠固定在壳体内的情况下,第一固定组件的材质可以使任意的,在此不做限定。
请参阅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柔性电路板40还设有加强小板42,加强小板42设有第二固定组件,加强小板42通过第二固定组件固定在壳体内。具体地,第二固定组件为粘合胶,加强小板42通过粘合胶粘合固定在壳体内。当然,第二固定组件还可以为胶水、双面胶等具有粘性的材料。至此,由于补强板41和加强小板42分别固定在壳体内,使得柔性电路板40能够稳定牢固地安装在壳体内,避免在装配或使用过程中因柔性电路板40移位而导致不良。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无线蓝牙耳机100还包括电池50和电池支架60,电池50电连接主电路板30,以对主电路板30供电。电池支架60安装于壳体内,电池50安装于电池支架60上,以实现电池50在壳体内的安装固定,第二固定组件粘合固定在电池支架60上。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壳体包括上壳11和下壳12,上壳11和下壳12可呈密封的对接连接,喇叭组件20通过防呆结构安装于下壳12内,该防呆结构能够确保喇叭组件20能够对位安装在下壳12内,且能够避免装配或使用过程中喇叭组件20晃动、移位,热熔柱70设于下壳12的内壁。上壳11和下壳12对接连接时,上壳11通过直接抵接补强板41,或者通过抵接其他零部件的方式间接抵接补强板41,以使导电组件411紧密抵接喇叭组件20,以实现柔性电路板40和喇叭组件20的无焊接电连接。
请参阅图1-图5所示,下面对本实施例的无线蓝牙耳机100的装配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1、将喇叭组件20、主电路板30、电池50、电池支架60和其他零部件安装固定在下壳12的对应位置;
2、将柔性电路板40安装在下壳12内,且使补强板41上的导电弹片4111分别对准对应的焊接端;
3、将加强小板42粘合固定在电池支架60上,以实现柔性电路板40的初步固定;
4、将补强板41上的定位孔412插入下壳12的热熔柱70内,通过高温加热器导热到热熔柱70并使热熔柱70软化,软化后的热熔柱70与定位孔412结合,待热熔柱70降温重新固化,从而实现热熔柱70与定位孔412的粘合固定;
5、将上壳11盖合在下壳12上,以将柔性电路板40固定在壳体内,从而完成无线蓝牙耳机100的装配。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对无线蓝牙耳机100中涉及到的零部件进行描述,对于无线蓝牙耳机100涉及到的其他零部件,其结构和装配顺序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在此不做限定。
结合图1-图5,本实用新型的柔性电路板40设有补强板41,补强板41设有导电组件411,导电组件411可弹性抵接喇叭组件20,以实现柔性电路板40与喇叭组件20的电连接,柔性电路板40与喇叭组件20通过抵接的方式实现电连接,该方式无需通过人工焊接或借助精细的焊接设备即可完成,有效降低无线蓝牙耳机100的装配难度并提高装配效率,大大降低装配成本及提升良品率。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无线蓝牙耳机,包括壳体、喇叭组件、主电路板和柔性电路板,所述喇叭组件、主电路板和柔性电路板均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喇叭组件与主电路板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设有补强板,所述补强板设有导电组件,所述导电组件可弹性抵接所述喇叭组件,所述柔性电路板通过所述导电组件电连接所述喇叭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组件包括导电弹片,所述导电弹片与所述喇叭组件上对应的焊接端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组件包括喇叭本体和与所述喇叭本体电连接的焊盘,所述喇叭组件的正极焊接端和负极焊接端分别设于所述焊盘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组件,所述补强板通过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固定在所述壳体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热熔柱和可供所述热熔柱穿过的定位孔,所述热熔柱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补强板开设有所述定位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板呈刚性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还设有加强小板,所述加强小板设有第二固定组件,所述加强小板通过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固定在所述壳体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组件为粘合胶,所述加强小板通过所述粘合胶粘合固定在所述壳体内。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和电池支架,所述电池电连接所述主电路板,所述电池支架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池安装于所述电池支架上,所述加强小板粘合固定在所述电池支架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和下壳可呈密封的对接连接,所述喇叭组件通过防呆结构安装于所述下壳内,所述上壳和下壳对接连接时,所述上壳挤压所述补强板,以使所述导电组件紧密抵接所述喇叭组件。
CN202023327433.8U 2020-12-31 2020-12-31 无线蓝牙耳机 Active CN2135478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27433.8U CN213547823U (zh) 2020-12-31 2020-12-31 无线蓝牙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27433.8U CN213547823U (zh) 2020-12-31 2020-12-31 无线蓝牙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47823U true CN213547823U (zh) 2021-06-25

Family

ID=76486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27433.8U Active CN213547823U (zh) 2020-12-31 2020-12-31 无线蓝牙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478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29238U (zh) 微型发声器
CN110049398A (zh) 一种新型耳机结构及组装方法
CN105611012A (zh) 移动终端
CN205726379U (zh) 扬声器单体
KR101276353B1 (ko) 다기능 마이크로폰 조립체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05657835U (zh) 微型发声器件
CN103200472A (zh) 一种压电陶瓷扬声器及移动终端
CN210093485U (zh) 一种扬声器
CN204498303U (zh) 一种扬声器模组
CN211184210U (zh) 耳机pcba板及耳机
CN210379235U (zh) 电池和穿戴式电子设备
CN213547823U (zh) 无线蓝牙耳机
CN204681584U (zh) 一种扬声器模组
CN211829180U (zh) 一种移动通讯终端的天线
CN207075089U (zh) 扬声器
CN112804609B (zh) 快焊无线蓝牙耳机及快焊无线蓝牙耳机的装配方法
CN201663684U (zh) 扬声器
CN201226593Y (zh) 可双面焊接的硅麦克风
CN106211016B (zh) 电子设备、终端及组装方法
CN208971714U (zh) 一种扬声器外壳及扬声器
CN204929227U (zh) 耳机
JP3656032B2 (ja) バッテリーコネクタ
CN207766485U (zh) 耳机
CN213186549U (zh) 一种mems麦克风的装配结构
CN212519396U (zh) 耳机主动降噪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30

Address after: 542600 Block C, South Side of Longtuan West Road, Zhongshan Town, Zhongshan County, Hezhou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Guangxi Konaixi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9 20a, building 7, Baoneng Science Park, Qinghu village, Qinghu community, Longhua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CANNICE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