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66485U - 耳机 - Google Patents

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66485U
CN207766485U CN201721927227.6U CN201721927227U CN207766485U CN 207766485 U CN207766485 U CN 207766485U CN 201721927227 U CN201721927227 U CN 201721927227U CN 207766485 U CN207766485 U CN 2077664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chamber
loudspeaker
earphone
circuit board
chambe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92722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圣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Tongli Electronics Hui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Tongli Electronics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Tongli Electronics Hui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Tongli Electronics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92722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664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664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664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耳机,该耳机通过将音腔壳设于喇叭和电路板之间,音腔壳具有容纳喇叭的音腔,且音腔壳设有连通音腔的安装孔,将喇叭和电路板之间设置导电件进行电性导通,导电件至少部分容纳于音腔内,导电件一端与喇叭抵接并电性导通,其另一端穿过安装孔与电路板抵接并电性导通。该耳机的喇叭和电路板之间通过导电件导通,相比传统喇叭与电路板之间通过线材焊接的方式,简化了耳机喇叭的电性导通结构,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

Description

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耳机。
背景技术
耳机是一种转换单元,它接受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讯号,利用贴近耳朵的扬声器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耳机喇叭的发声都需要对喇叭和印刷电路板进行电性导通,现有的喇叭电性导通结构大多是采用导线贯穿喇叭的音腔壳,导线一端焊在喇叭上,另一端焊在印刷电路板上,从而达到导通印刷电路板和喇叭的目的,此种喇叭的电性导通结构,需要两次焊接,工艺复杂,成本高,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耳机,旨在简化耳机喇叭的电性导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耳机,包括:
喇叭;
电路板;
音腔壳,所述音腔壳设于所述喇叭和电路板之间,所述音腔壳具有容纳所述喇叭的音腔,且所述音腔壳设有连通所述音腔的安装孔;及
导电件,所述导电件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音腔内,所述导电件一端与喇叭抵接并电性导通,其另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孔与电路板抵接并电性导通。
优选的,所述导电件包括主体和分别设于所述主体两端的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主体和第一弹性件均容纳于所述音腔内,所述第一弹性件与喇叭弹性抵接并电性导通,所述第二弹性件穿过所述安装孔与电路板弹性抵接并电性导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音腔壳其中之一设有第一限位部,其中之另一设有第一容纳部,所述第一弹性件通过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一容纳部的配合限位于所述音腔壳,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自由端与所述喇叭抵接并电性导通。
优选的,所述音腔壳和所述电路板其中之一设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设有与所述安装孔连通的过孔,所述第二弹性件依次穿过所述安装孔和所述过孔与所述电路板抵接并电性导通。
优选的,所述耳机还包括与所述音腔壳可拆卸连接的喇叭盖,所述喇叭与所述喇叭盖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喇叭盖面向所述喇叭的表面凸设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与所述第二弹性件远离所述电路板的一端抵接。
优选的,所述喇叭盖和所述音腔壳其中之一设有卡扣部,其中之另一设有卡合部,所述喇叭盖通过所述卡扣部和卡合部的配合与所述音腔壳连接。
优选的,所述耳机还包括与所述喇叭盖可拆卸连接的耳壳,所述喇叭盖与所述耳壳配合形成有容纳腔,所述电路板、音腔壳、导电件、喇叭均容纳于所述容纳腔内。
优选的,所述主体和所述音腔壳其中之一设有第二限位部,其中之另一设有第二容纳部,所述主体通过所述第二限位部和第二容纳部的配合限位于所述音腔壳。
优选的,所述音腔内凸设有止挡件,所述止挡件对所述主体止挡限位。
优选的,所述音腔的底壁凸设有限位件,所述喇叭的周缘与所述限位件抵接;且/或,所述导电件设有两个,两个导电件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音腔壳设于喇叭和电路板之间,音腔壳具有容纳喇叭的音腔,且音腔壳设有连通音腔的安装孔,将喇叭和电路板之间设置导电件进行电性导通,导电件至少部分容纳于音腔内,导电件一端与喇叭抵接并电性导通,其另一端穿过安装孔与电路板抵接并电性导通。该耳机的喇叭和电路板之间通过导电件导通,相比传统喇叭与电路板之间通过线材焊接的方式,简化了耳机喇叭的电性导通结构,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耳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耳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耳机的另一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耳机的又一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耳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耳机的另一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耳机 40 导电件
10 喇叭 41 主体
20 电路板 411 第二容纳部
30 音腔壳 43 第一弹性件
31 音腔 431 第一容纳部
311 止挡件 45 第二弹性件
313 限位件 50 喇叭盖
32 第二限位部 51 定位件
33 安装孔 53 卡扣部
35 第一限位部 60 耳壳
37 卡合部 70 容纳腔
39 导向部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耳机100。
请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耳机100包括:
喇叭10;
电路板20;
音腔壳30,所述音腔壳30设于所述喇叭10和电路板20之间,所述音腔壳30具有容纳所述喇叭10的音腔31,且所述音腔壳30设有连通所述音腔31的安装孔33;及
导电件40,所述导电件40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音腔31内,所述导电件40一端与喇叭10抵接并电性导通,其另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孔33与电路板20抵接并电性导通。
具体的,喇叭10的结构为现有耳机喇叭的结构,主要由音膜、音圈等部件组成。电路板20为印刷电路板,为现有印刷电路板。音腔壳30为非金属件,以对导电件40进行电绝缘,如塑胶等,音腔壳30设于喇叭10和电路板20之间,音腔壳30具有音腔31,喇叭10容纳于音腔31且与音腔31的底壁连接,如胶粘等连接方式,在此不作限制。
可以理解的,导电件40为金属件,如铜等材料,导电件40的两端分别弹性抵接喇叭10的电接口和电路板20的电接口,以实现电性导通,导电件40具有一定弹性,当耳机受到外力震荡时导电件40仍然与喇叭10和电路板20电性导通,保证其正常使用,由于耳机100内电性导通设有正负极,导电件40设有两个,两个导电件间隔设置,安装孔33设有两个,每一导电件40穿过一安装孔33导通正极或负极。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音腔壳30设于喇叭10和电路板20之间,音腔壳30具有容纳喇叭的音腔31,且音腔壳30设有连通音腔31的安装孔33,将喇叭10和电路板20之间设置导电件40进行电性导通,导电件40至少部分容纳于音腔31内,导电件40一端与喇叭10抵接并电性导通,其另一端穿过安装孔33与电路板20抵接并电性导通,该耳机100的喇叭10和电路板20之间通过导电件40导通,相比传统喇叭10与电路板20之间通过线材焊接的方式,简化了耳机喇叭的电性导通结构,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
请参照图5和图6,导电件40包括主体41和分别设于所述主体41两端的第一弹性件43和第二弹性件45,所述主体41和第一弹性件43均容纳于所述音腔31内,所述第一弹性件43与喇叭10弹性抵接并电性导通,所述第二弹性件45穿过所述安装孔33与电路板20弹性抵接并电性导通。
可以理解的,主体41与第一弹性件43和第二弹性件45之间为分体设置或一体设置,鉴于加工的方便性与经济性的综合考虑,于本实施例中,主体41与第一弹性件43和第二弹性件45为一体设置。主体41和第一弹性件43均容纳于音腔31内,第一弹性件43与喇叭10弹性抵接并电性导通,第二弹性件45穿过安装孔33与电路板20弹性抵接并电性导通,第一弹性件43抵接喇叭10的电接口,第二弹性件45抵接电路板20的电接口,以实现电性导通。
进一步的,第一弹性件43和所述音腔壳30其中之一设有第一限位部35,其中之另一设有第一容纳部431,所述第一弹性件43通过所述第一限位部35和第一容纳部431的配合限位于所述音腔壳30,且所述第一弹性件43的自由端与所述喇叭10抵接并电性导通。
可以理解的,为了对第一弹性件43进行限位,使其与喇叭10的电接口抵接,将第一弹性件43和音腔壳30其中之一设有第一限位部35,其中之另一设有第一容纳部431,本实施例优选第一弹性件43设有第一容纳部431,第一弹性件43优选为螺旋弹簧,其具有第一容纳部431,音腔壳30设有第一限位部35,第一限位部35凸设于音腔31的底壁,第一限位部35容纳于第一容纳部431内,将第一弹性件43进行限位,防止其受到外力位置发生偏离,影响电性导通。
进一步的,音腔壳30和所述电路板20其中之一设有导向部39,所述导向部39设有与所述安装孔33连通的过孔,所述第二弹性件45依次穿过所述安装孔33和所述过孔与所述电路板20抵接并电性导通。
可以理解的,由于音腔壳30具有一定厚度,第二弹性件45穿过安装孔33与电路板20抵接,因此第二弹性件45具有一定长度,容易形变,设置导向部39对第二弹性件45进行引导,使其准确与电路板20上的电接口进行对位,本实施例优选音腔壳30设有导向部39,导向部39环绕安装孔33设置,导向部39设有过孔(未图示),第二弹性件45依次穿过安装孔33和过孔与电路板20抵接并电性导通。
请参照图3,耳机100还包括与所述音腔壳30可拆卸连接的喇叭盖50,所述喇叭10与所述喇叭盖50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喇叭盖50面向所述喇叭10的表面凸设有定位件51,所述定位件51与所述第二弹性件45远离所述电路板20的一端抵接。
可以理解的,为了对第二弹性件45进行限位,使其与电路板20的电接口抵接,第二弹性件45优选为螺旋弹簧,喇叭盖50凸设有定位件51,定位件51与第二弹性件45远离电路板20的一端抵接,将第二弹性件45进行限位,防止其受到外力位置发生偏离,影响电性导通,另外定位件51与第二弹性件45的连接处设有密封胶,以对安装孔33进行密封,使得音腔31为独立音腔,具有更好的听觉体验效果。
音腔壳30与喇叭盖50可拆卸连接,该可拆卸连接方式为卡接或螺接等,在此不作限制。喇叭10与喇叭盖50可拆卸连接,该可拆卸连接方式为卡接或螺接等,在此不作限制,为了方便安装,本实施优选喇叭盖50朝向喇叭10的一侧凸设有多个卡扣,每一卡扣与喇叭10的周缘卡接,使喇叭10限位于喇叭盖50,喇叭盖50设有多个发声孔(未图示),多个发声孔与喇叭10正对设置,将声音传出。
基于上述结构,喇叭盖50和所述音腔壳30其中之一设有卡扣部53,其中之另一设有卡合部37,所述喇叭盖50通过所述卡扣部53和卡合部37的配合与所述音腔壳30连接。
可以理解的,为了方便安装,优选喇叭盖50和音腔壳30通过卡接方式进行连接,本实施例优选喇叭盖50朝向音腔壳30的一侧凸设有卡扣部53,卡扣部53设有三个,音腔壳30的周缘设有卡合部37,卡合部37设有三个,每一卡扣部53与一卡合部37配合。
请参照图4,耳机100还包括与所述喇叭盖50可拆卸连接的耳壳60,所述喇叭盖50与所述耳壳60配合形成有容纳腔70,所述电路板20、音腔壳30、导电件40、喇叭10均容纳于所述容纳腔70内。
可以理解的,喇叭盖50与耳壳60可拆卸连接,该连接方式为卡接或螺接等,在此不作限制,以方便拆装,本实施例优选为卡扣连接的方式,耳壳60内设有卡孔(未图示),喇叭盖50设有卡扣(未图示),卡扣与卡孔配合,将喇叭盖50与耳壳60连接。另外,喇叭盖50与耳壳60配合形成有容纳腔70,电路板20、音腔壳30、导电件40、喇叭10均容纳于所述容纳腔70内,以对容纳腔70内的部件进行保护,将耳壳60设置为防水材料,防止耳机100进水损坏。
请参照图5至图7,主体41和所述音腔壳30其中之一设有第二限位部32,其中之另一设有第二容纳部411,所述主体41通过所述第二限位部32和第二容纳部411的配合限位于所述音腔壳30。
可以理解的,为了对主体41进行限位,将主体41和音腔壳30其中之一设有第二限位部32,其中之另一设有第二容纳部411,本实施例优选主体41为螺旋弹簧,其具有第二容纳部411,音腔31的内壁凸设有第二限位部32,第二限位部32容纳于第二容纳部411内,将主体41进行限位。
请再次参照图6,音腔31内凸设有止挡件311,所述止挡件311对所述主体41止挡限位。
可以理解的,止挡件311用于对主体41限位于音腔31内,增强两者连接的牢固性,当然也方便安装主体41。
进一步的,音腔31的底壁凸设有限位件313,所述喇叭10的周缘与所述限位件313抵接。
可以理解的,为了将喇叭10准确限位于安装位置,在音腔31的底壁凸设有限位件313,优选限位件313设有三个,三个限位件313间隔设置,喇叭10的周缘与限位件313抵接,以对喇叭10进行限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喇叭;
电路板;
音腔壳,所述音腔壳设于所述喇叭和电路板之间,所述音腔壳具有容纳所述喇叭的音腔,且所述音腔壳设有连通所述音腔的安装孔;及
导电件,所述导电件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音腔内,所述导电件一端与喇叭抵接并电性导通,其另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孔与电路板抵接并电性导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包括主体和分别设于所述主体两端的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主体和第一弹性件均容纳于所述音腔内,所述第一弹性件与喇叭弹性抵接并电性导通,所述第二弹性件穿过所述安装孔与电路板弹性抵接并电性导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音腔壳其中之一设有第一限位部,其中之另一设有第一容纳部,所述第一弹性件通过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一容纳部的配合限位于所述音腔壳,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自由端与所述喇叭抵接并电性导通。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音腔壳和所述电路板其中之一设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设有与所述安装孔连通的过孔,所述第二弹性件依次穿过所述安装孔和所述过孔与所述电路板抵接并电性导通。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还包括与所述音腔壳可拆卸连接的喇叭盖,所述喇叭与所述喇叭盖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喇叭盖面向所述喇叭的表面凸设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与所述第二弹性件远离所述电路板的一端抵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盖和所述音腔壳其中之一设有卡扣部,其中之另一设有卡合部,所述喇叭盖通过所述卡扣部和卡合部的配合与所述音腔壳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还包括与所述喇叭盖可拆卸连接的耳壳,所述喇叭盖与所述耳壳配合形成有容纳腔,所述电路板、音腔壳、导电件、喇叭均容纳于所述容纳腔内。
8.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和所述音腔壳其中之一设有第二限位部,其中之另一设有第二容纳部,所述主体通过所述第二限位部和第二容纳部的配合限位于所述音腔壳。
9.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音腔内凸设有止挡件,所述止挡件对所述主体止挡限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音腔的底壁凸设有限位件,所述喇叭的周缘与所述限位件抵接;且/或,所述导电件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导电件间隔设置。
CN201721927227.6U 2017-12-29 2017-12-29 耳机 Active CN2077664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927227.6U CN207766485U (zh) 2017-12-29 2017-12-29 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927227.6U CN207766485U (zh) 2017-12-29 2017-12-29 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66485U true CN207766485U (zh) 2018-08-24

Family

ID=63182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927227.6U Active CN207766485U (zh) 2017-12-29 2017-12-29 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6648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48807A (zh) * 2017-12-29 2018-04-20 Tcl通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耳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48807A (zh) * 2017-12-29 2018-04-20 Tcl通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耳机
CN107948807B (zh) * 2017-12-29 2024-05-10 通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76353B1 (ko) 다기능 마이크로폰 조립체 및 그 제조방법
US8477985B2 (en) Customized earphone
CN209897263U (zh) 发声单体及扬声器
US20200045471A1 (en) Speaker
CN102811410B (zh) 电声换能器
CN207766485U (zh) 耳机
US9877093B2 (en) Sound generator
CN103139676A (zh) 具备耳机功能的麦克风组装体及其制造方法
CN216820088U (zh) 一种线路板组件以及驻极体麦克风
CN105467831A (zh) 智能手表及其表带
CN201854411U (zh) 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
CN210137428U (zh) 一种可切换使用类型的便携式耳机
CN204681435U (zh) 一种听筒模块及移动终端
CN204517889U (zh) 一种具有音箱功能的手机护套及手机
CN107948807A (zh) 耳机
CN210298065U (zh) 扬声器
CN208707900U (zh) 一种降噪耳机
CN203708472U (zh) 发声器件
CN207612402U (zh) 一种音箱
CN201616901U (zh) 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
CN105120408B (zh) 耳机
US11223894B2 (en) Horn for an integrated frequency division circuit
CN210807610U (zh) 耳机
CN204929227U (zh) 耳机
CN209283454U (zh) 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