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83454U - 耳机 - Google Patents

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83454U
CN209283454U CN201920312919.2U CN201920312919U CN209283454U CN 209283454 U CN209283454 U CN 209283454U CN 201920312919 U CN201920312919 U CN 201920312919U CN 209283454 U CN209283454 U CN 2092834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 body
metal cap
earphone
loudspeaker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1291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昌球
凌云
韦佳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Kugou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Kugou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Kugou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Kugou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1291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834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834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834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机,属于音频技术领域。所述耳机包括:通过锻压工艺成型的第一金属盖体、第二金属盖体,扬声器;第一金属盖体与第二金属盖体连接,以配合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扬声器的发音腔;第一金属盖体的壁上设置有第一绝缘层,第二金属盖体的壁上设置有第二绝缘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金属盖体与第二金属盖体通过锻压工艺的方式进行成型,既可以提高第一金属盖体、第二金属盖体的强度,利于保护发音腔中的扬声器,也可提高第一金属盖体和第二金属盖体的表面质量。另外,通过在第一金属盖体的壁上设置有第一绝缘层,以及在第二金属盖体的壁上设置有第二绝缘层,可以避免耳机漏电,保证耳机的安全使用性能。

Description

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耳机。
背景技术
入耳式耳机由于具有音质效果好且便于携带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目前,入耳式耳机通常包括:塑料材质的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扬声器。其中,壳体通过模具注塑成型。然而,虽然塑料材质的壳体具有绝缘性能,但是自身强度不高,不利于保护扬声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壳体强度低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耳机,所述耳机包括:通过锻压工艺成型的第一金属盖体、第二金属盖体,以及扬声器;
所述第一金属盖体与所述第二金属盖体连接,以配合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扬声器的发音腔;
所述第一金属盖体的壁上设置有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金属盖体的壁上设置有第二绝缘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绝缘层通过阳极氧化的方式形成于所述第一金属盖体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绝缘层通过阳极氧化的方式形成于所述第二金属盖体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金属盖体与所述第二金属盖体粘接或卡扣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金属盖体上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金属盖体上具有第二凹槽;
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可配合形成母座腔,所述母座腔与所述发音腔相贯通;
所述母座腔内设置有与所述扬声器电性耦接的连接器母座,所述连接器母座用于通过连接器公头与耳机线电性耦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金属盖体上具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二金属盖体上具有第四凹槽;
所述第三凹槽与所述第四凹槽可配合形成进线腔,所述进线腔与所述发音腔相贯通;
所述耳机还包括:耳机线,所述耳机线的一端穿过所述进线腔与所述扬声器电性耦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耳机还包括:位于所述发音腔中的音频信号接收器;
所述音频信号接收器与所述扬声器电性耦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扬声器为动圈喇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金属盖体上设置有音嘴;
所述耳机还包括:动铁喇叭;所述动铁喇叭的一端设置于所述音嘴中,另一端位于所述发音腔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音嘴上设置有耳塞。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耳机还包括:盖装在所述音嘴上的防尘网。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金属盖体的外壁上设置有标识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金属盖体或/和所述第二金属盖体上具有调音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耳机,通过将第一金属盖体与第二金属盖体通过锻压工艺的方式进行成型,不仅可以提高第一金属盖体、第二金属盖体的强度,利于保护发音腔中的扬声器,而且也可提高第一金属盖体和第二金属盖体的表面质量,利于做绝缘处理。另外,通过在第一金属盖体的壁上设置有第一绝缘层,以及在第二金属盖体的壁上设置有第二绝缘层,可以避免耳机漏电,保证耳机的安全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爆炸示意图;
图2、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耳机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组装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的各个标号说明如下:
1-第一金属盖体;
1a-第一绝缘层,11-第一凹槽;
2-第二金属盖体;
2a-第二绝缘层,21-第二凹槽;
3-扬声器;
4-连接器母座;
5-音嘴;
6-动铁喇叭;
7-耳塞;
71-连接部,72-耳塞本体;
8-防尘网;
9-标识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如附图1所示,该耳机包括:通过锻压工艺成型的第一金属盖体1、第二金属盖体2,以及扬声器3;第一金属盖体1与第二金属盖体2连接,以配合形成用于容纳扬声器3的发音腔;第一金属盖体1的壁上设置有第一绝缘层1a(参见附图2),第二金属盖体2的壁上设置有第二绝缘层2a(参见附图3)。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金属盖体1与第二金属盖体2用于配合保护扬声器3,这一作用与现有技术的壳体所起的作用相同。
作为一种示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涉及的耳机是指入耳式耳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耳机,通过将第一金属盖体1与第二金属盖体2通过锻压工艺的方式进行成型,不仅可以提高第一金属盖体1、第二金属盖体2的强度,利于保护发音腔中的扬声器3,而且也可提高第一金属盖体1和第二金属盖体2的表面质量,利于做绝缘处理。另外,通过在第一金属盖体1的壁上设置有第一绝缘层1a,以及在第二金属盖体2的壁上设置有第二绝缘层2a,可以避免耳机漏电,保证耳机的安全使用性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金属盖体1和第二金属盖体2的材质可以为铝合金。该类第一金属盖体1、第二金属盖体2的质量轻,便于携带。
基于上述材质的第一金属盖体1和第二金属盖体2,下面以第一金属盖体1为例,就其成型的过程进行描述:首先下料,之后依次进行冷锻、淬火处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金属盖体1的内、外壁上可均设置有第一绝缘层1a(参见附图2),第二金属盖体2的内、外壁上可均设置有第二绝缘层2a(参见附图3),以进一步保证耳机的安全使用性能。
关于第一绝缘层1a的设置方式,可以通过阳极氧化、化学氧化等方式形成在第一金属盖体1上。基于前者具有耐磨性能良好且绝缘效果良好的特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先考虑。其中,第一绝缘层1a的阳极氧化过程可以描述为:先将材质为铝合金的第一金属盖体1置于相应电解液(例如硫酸、铬酸、草酸等)中作为阳极,在外加电流作用下,进行电解。阳极的第一金属盖体1发生氧化反应,表面上形成氧化铝薄层,以作为第一绝缘层1a。
同样地,关于第二绝缘层2a的设置方式,也可以通过阳极氧化、化学氧化等方式形成在第二金属盖体2上。基于前者具有耐磨性能良好且绝缘效果良好的特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先考虑。其中,第二绝缘层2a的阳极氧化过程可以为:先将材质为铝合金的第二金属盖体2置于相应电解液(例如硫酸、铬酸、草酸等)中作为阳极,在外加电流作用下,进行电解。阳极的第二金属盖体2发生氧化反应,表面上形成氧化铝薄层,以作为第二绝缘层2a。
关于第一金属盖体1与第二金属盖体2的连接方式,可以设置为粘结或卡扣连接。
其中,当第一金属盖体1与第二金属盖体2进行粘结时,可以在第一金属盖体1与第二金属盖体2之间涂抹胶水(例如金属ab胶)。该种连接方式,可简化第一金属盖体1与第二金属盖体2的结构,利于第一金属盖体1与第二金属盖体2的加工。
当第一金属盖体1与第二金属盖体2进行卡扣连接时,可以在第一金属盖体1上设置卡槽,以及在第二金属盖体2上设置与卡槽相适配的卡件。其中,卡件可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设置在第二金属盖体2上。该种连接方式,利于第一金属盖体1与第二金属盖体2的拆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耳机可以为有线耳机,该类耳机具有价格便宜的特点。相应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给出两种示例:
第(1)种示例,如附图1所示,第一金属盖体1上具有第一凹槽11,第二金属盖体2上具有第二凹槽21;第一凹槽11与第二凹槽21可配合形成母座腔,母座腔与发音腔相贯通;母座腔内设置有与扬声器3电性耦接的连接器母座4,连接器母座4用于通过连接器公头与耳机线电性耦接。
需要说明的是,耳机线的一端与连接器公头导电连接,另一端与以可拆卸的方式与外界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电性耦接。
可以理解的是,连接器母座4与连接器公头构成了耳机线连接器,例如MMCX(Miniature Microax Coaxial Connectors,微小型射频同轴连接器)连接器。其中,连接器公头可通过卡接的方式套设在连接器母座4中。
该种示例所提供的耳机,利于耳机线的更换。
其中,连接器母座4可通过粘结的方式固定在母座腔中,举例来说,可以在连接器母座4与母座腔的内壁之间涂抹胶水(例如金属ab胶)。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在连接器母座4与母座腔的内壁之间涂抹胶水,母座腔中具有限位槽;连接器母座4上设置有限位件,限位件位于限位槽中。通过如此设置,在连接器母座4与母座腔之间涂抹胶水之前,将连接器母座4上的限位件置于母座腔中的限位槽内,以对连接器母座4进行定位,避免发生晃动,利于在连接器母座4与母座腔之间的间隙中涂抹胶水。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凹槽11中具有第一限位槽,第二凹槽21中具有第二限位槽,第一限位槽与第二限位槽配合形成上述限位槽。
其中,限位槽与限位件的外廓相适配。举例来说,若限位件为套装在连接器母座4上的环状结构,则限位槽为环形槽结构。
另外,限位件可采用粘结或一体化成型的方式设置在连接器母座4上。基于后者具有连接强度高的特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先采用。
第(2)种示例,第一金属盖体1上具有第三凹槽,第二金属盖体2上具有第四凹槽;第三凹槽与第四凹槽可配合形成进线腔,进线腔与发音腔相贯通;耳机还包括:耳机线,耳机线的一端穿过进线腔与所述扬声器电性耦接。
需要说明的是,耳机线的另一端以可拆卸的方式与外界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电性耦接。
该种示例所提供的耳机,结构简单,便于生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耳机也可以为无线耳机,例如蓝牙耳机。相应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耳机还包括:位于发音腔中的音频信号接收器;音频信号接收器与扬声器3电性耦接。该种示例所提供的耳机,便于用户佩戴,尤其在做室内或户外运动时。
其中,音频信号接收器可通过粘结的方式固定在发音腔中,例如利用3M双面胶进行粘结。
另外,音频信号接收器可以为蓝牙音频接收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扬声器3可以为动圈喇叭。其中,该动圈喇叭可通过粘结的方式安装在发音腔中,例如利用3M双面胶进行粘结。
考虑到动圈喇叭只能对中、低音频进行解析,为了使耳机的音频解析度更高、音质层次更分明、音质效果更佳,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金属盖体1上设置有音嘴5;耳机还包括:动铁喇叭6;动铁喇叭6的一端设置于音嘴5中,另一端设置于发音腔中(参见附图4)。通过将动铁喇叭6设置在音嘴5中,可以使动铁喇叭6更贴近用户的耳朵,利于提要耳机的音质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金属盖体1上具有与发音腔相贯通的开口,音嘴5位于该开口处。
其中,音嘴5的内壁上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导向件,动铁喇叭6的内壁上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导向槽。通过如此设置,利于动铁喇叭6的安装,可保证动铁喇叭6的出声端正对用户的耳道。
上述导向件可通过粘贴的方式或一体化成型的方式设置在音嘴5上。基于后者具有强度高的特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先采用。
关于动铁喇叭6的安装方式,可一端通过粘贴的方式设置在音嘴5中,例如利用3M双面胶进行粘结;另一端也可通过粘结的方式设置在发音腔中,例如利用3M双面胶进行粘结。
基于上述结构的耳机,为了将耳机的音嘴5牢固地插入至用户的耳道中,以提高用户体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附图1、附图4以及附图5所示,音嘴5上设置有耳塞7。
针对于耳塞7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给出一种示例,如附图4所示,耳塞7包括:与音嘴5连接的连接部71,与连接部71连接的耳塞本体72;耳塞本体72可挤压变性,设置成弧形的裙状结构。
其中,连接部71可与音嘴5卡扣连接,利于耳塞7的更换。举例来说,连接部71的内壁上设置有卡槽,音嘴5的自由端外壁上设置有卡件。
上述卡槽与卡件的形状相适配,举例来说,若上述卡件为套装在音嘴5自由端上的环状结构,则卡槽可设置成与卡件相适配的环形槽结构。
上述卡件可采用粘结或一体化成型的方式设置在音嘴5上。基于后者具有连接强度高的特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先采用。
另外,上述耳塞本体72的材质可以为橡胶,该类材质的耳塞本体72较柔软,利于保护用户的耳道。
基于上述材质的耳塞本体72,耳塞本体72可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与连接部71连接。
为了避免灰尘进入耳机的内部而影响耳机的音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附图1所示,耳机还包括:盖装在音嘴5上的防尘网8。
其中,防尘网8可以尼龙网,避免导电。
另外,该防尘网8可以通过粘结的方式设置在音嘴5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附图1、附图4以及附图5所示,第二金属盖体2的外壁上设置有标识件9。
其中,该标识件9上可以记载耳机的商标或相关信息。
另外,标识件9可粘结于第二金属盖体2的外壁上,利于标识件9的安装。举例来说,可以利用3M双面胶进行粘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金属盖体1或/和第二金属盖体2上具有调音孔。通过如此设置,可让空气从扬声器3中流入和流出,不仅防止了压力堆积,让耳机内的扬声器3可以更自由的振动,同时还能产生更好的音质和重低音效果。
关于上述调音孔的孔径大小,本实用新型不进行具体限制,只要能有效防止耳机内压力堆积即可。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说明性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包括:通过锻压工艺成型的第一金属盖体(1)、第二金属盖体(2),以及扬声器(3);
所述第一金属盖体(1)与所述第二金属盖体(2)连接,以配合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扬声器(3)的发音腔;
所述第一金属盖体(1)的壁上设置有第一绝缘层(1a),所述第二金属盖体(2)的壁上设置有第二绝缘层(2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1a)通过阳极氧化的方式形成于所述第一金属盖体(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层(2a)通过阳极氧化的方式形成于所述第二金属盖体(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盖体(1)与所述第二金属盖体(2)粘接或卡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盖体(1)上具有第一凹槽(11),所述第二金属盖体(2)上具有第二凹槽(21);
所述第一凹槽(11)与所述第二凹槽(21)可配合形成母座腔,所述母座腔与所述发音腔相贯通;
所述母座腔内设置有与所述扬声器(3)电性耦接的连接器母座(4),所述连接器母座(4)用于通过连接器公头与耳机线电性耦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盖体(1)上具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二金属盖体(2)上具有第四凹槽;
所述第三凹槽与所述第四凹槽可配合形成进线腔,所述进线腔与所述发音腔相贯通;
所述耳机还包括:耳机线,所述耳机线的一端穿过所述进线腔与所述扬声器(3)电性耦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还包括:位于所述发音腔中的音频信号接收器;
所述音频信号接收器与所述扬声器(3)电性耦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3)为动圈喇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盖体(1)上设置有音嘴(5);
所述耳机还包括:动铁喇叭(6);所述动铁喇叭(6)的一端设置于所述音嘴(5)中,另一端位于所述发音腔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嘴(5)上设置有耳塞(7)。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还包括:盖装在所述音嘴(5)上的防尘网(8)。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盖体(2)的外壁上设置有标识件(9)。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盖体(1)或/和所述第二金属盖体(2)上具有调音孔。
CN201920312919.2U 2019-03-12 2019-03-12 耳机 Active CN2092834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12919.2U CN209283454U (zh) 2019-03-12 2019-03-12 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12919.2U CN209283454U (zh) 2019-03-12 2019-03-12 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83454U true CN209283454U (zh) 2019-08-20

Family

ID=67606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12919.2U Active CN209283454U (zh) 2019-03-12 2019-03-12 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834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56811B (zh) 用于无线耳机的线控盒及无线耳机
RU2395261C2 (ru) Наушник
US20070230735A1 (en) Selective type headset
CN203635370U (zh) 一种蓝牙音乐花洒
CN207382508U (zh) 麦克风封装结构及耳机
US11678102B2 (en) Speaker device
WO2020155695A1 (zh) 用于无线耳机的线控盒及无线耳机
CN204836536U (zh) 终端设备
CN209283454U (zh) 耳机
CN217935908U (zh) 一种新型的蓝牙耳机充电仓
CN210137428U (zh) 一种可切换使用类型的便携式耳机
CN209787389U (zh) 耳机装置
CN207766485U (zh) 耳机
CN209488743U (zh) 一种可拆卸式组合音箱
CN206323531U (zh) 一种入耳式的金属耳机
CN216122821U (zh) 一种头戴式耳机用耳机线防水防尘结构
CN210670509U (zh) 一种耳机线及耳机
CN205610873U (zh) 一种多功能蓝牙耳机
CN212909899U (zh) 一种可提升拾音效果的智能语音音箱
CN209283428U (zh) 一种耳机结构
CN212086464U (zh) 一种主动降噪tws耳机
CN213754899U (zh) 一种耳机腔体防水结构
CN210120649U (zh) 一种耳饰耳机
CN209072671U (zh) 一种复合式耳机音响
CN209517471U (zh) 一种隔音防噪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