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87389U - 耳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耳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87389U
CN209787389U CN201920818063.6U CN201920818063U CN209787389U CN 209787389 U CN209787389 U CN 209787389U CN 201920818063 U CN201920818063 U CN 201920818063U CN 209787389 U CN209787389 U CN 2097873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box
upper cover
lower cover
battery
battery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1806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景清
郑涛
王俊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LIANCHUANG HONGSHENG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LIANCHUANG HONGSHE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LIANCHUANG HONGSHENG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LIANCHUANG HONGSHE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1806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873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873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873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耳机装置,该耳机装置包括由导线依次电性连接的左耳壳件、电池盒、控制盒以及右耳壳件,电池盒包括相互卡接设置的电池盒上盖以及电池盒下盖,控制盒包括相互卡接设置的控制盒上盖以及控制盒下盖,控制盒在所述导线上位于靠近右耳壳件的一侧,在电池盒上至少设有一贴合面,贴合面的形状为弧形。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耳机装置,便于用户在运动时的佩戴,提高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耳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耳机装置。
背景技术
耳机(Earphones;Headphones;Head-sets;Earpieces)是一对转换单元,它可接受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讯号,利用贴近耳朵的扬声器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
耳机一般是与媒体播放器可分离的,利用一个插头进行连接。众所周知的,其最大的好处是:可在不影响旁人的情况下,独自聆听音响。也可以隔开周围环境的声响,对在录音室、DJ、旅途以及运动等噪吵环境下进行使用。根据功能与用途的不同,耳机也分为很多的类型。其中,蓝牙耳机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对蓝牙耳机而言,通常是将电池镶入左右耳壳中,用户在使用时整个蓝牙耳机佩戴在耳蜗附近。
然而,传统的蓝牙耳机,当用户进行运动时,容易发生掉落的问题,不利于实际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传统的蓝牙耳机,当用户进行运动时,容易发生掉落的问题,不利于实际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户体验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耳机装置,其中,该耳机装置包括由导线依次电性连接的左耳壳件、电池盒、控制盒以及右耳壳件,所述电池盒包括相互卡接设置的电池盒上盖以及电池盒下盖,所述控制盒包括相互卡接设置的控制盒上盖以及控制盒下盖,所述控制盒在所述导线上位于靠近所述右耳壳件的一侧,在所述电池盒上至少设有一贴合面,所述贴合面的形状为弧形。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耳机装置,包括通过导线依次连接的左耳壳件、电池盒、控制盒以及右耳壳件,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耳机,由于在电池盒上设有一贴合面,在贴合面的形状为弧形,在佩戴的情况下,控制盒通常在运动型蓝牙耳机右边,在运动过程中,将会产生一个对电池盒的下坠力,此时电池盒在颈脖上的维持力将对来自控制盒的下坠力产生反作用,从而实现佩戴平衡,有效避免了耳机装置发生掉落的问题,且提高了产品的舒适度,增强了用户的体验感。
所述耳机装置,其中,所述左耳壳件包括左耳壳以及套设于所述左耳壳外的左耳套,所述右耳壳件包括右耳壳以及套设于所述右耳壳外的右耳套。
所述耳机装置,其中,在所述电池盒与所述导线的接口处的内外侧分别设有内侧电池盒SR件以及外侧电池盒SR件,所述导线穿设于所述内侧电池盒SR件以及所述外侧电池盒SR件内。
所述耳机装置,其中,所述外侧电池盒SR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外侧挡块以及第二外侧挡块,在所述第一外侧挡块与所述第二外侧挡块之间设有限位缺槽,所述第一外侧挡块与所述第二外侧挡块均为空心设置,且所述导线穿设于所述第一外侧挡块与所述第二外侧挡块内。
所述耳机装置,其中,所述内侧电池盒SR件包括内侧过线柱,以及分别设于所述内侧过线柱相对两端的第一内侧挡块以及第二内侧挡块,在所述内侧过线柱内开设有一过线孔,所述过线孔用于穿设所述导线。
所述耳机装置,其中,所述电池盒上盖包括条状的电池盒上盖壳体,在所述电池盒上盖壳体相对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电池盒上盖壳体进线孔以及电池盒上盖壳体出线孔,在所述电池盒上盖壳体的内侧腔体表面设有电池盒上盖壳体定位柱,在所述电池盒上盖壳体内还固定设有卡位板,所述电池盒上盖壳体定位柱以及所述卡位板均靠近所述电池盒上盖壳体的端部,所述电池盒上盖壳体定位柱的内部为空心设置。
所述耳机装置,其中,所述电池盒下盖包括电池盒下盖壳体,在所述电池盒下盖壳体相对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电池盒下盖壳体进线孔以及电池盒下盖壳体出线孔,在所述电池盒下盖壳体的内侧腔体表面设有电池盒下盖壳体插接柱,所述电池盒下盖壳体插接柱与所述电池盒上盖壳体定位柱相互插接固定。
所述耳机装置,其中,所述控制盒上盖包括条形的控制盒上盖壳体,在所述控制盒上盖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开关按钮以及调节按钮,在所述控制盒上盖壳体的上表面的侧缘设有控制盒上盖插接柱。
所述耳机装置,其中,所述控制盒下盖包括条形的控制盒下盖壳体,在所述控制盒下盖壳体相对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控制盒下盖壳体进线孔以及控制盒下盖壳体出线孔,在所述控制盒下盖的内侧腔体的侧缘固定设有控制盒壳体限位块以及拖板部,所述拖板部的顶部与所述控制盒上盖的下表面相贴合,所述控制盒壳体限位块用于与所述控制盒上盖相插接。
所述耳机装置,其中,在所述控制盒下盖壳体的一侧还开设有一下盖壳体安装孔,所述拖板部与所述控制盒下盖壳体的内侧面垂直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出的耳机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耳机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耳机装置中各下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耳机装置中“V”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图5为图4中外侧电池盒SR件的结构放大图;
图6为图4中内侧电池盒SR件的结构放大图;
图7为图2所示的耳机装置中电池盒上盖的结构放大图;
图8为图2所示的耳机装置中电池盒下盖的结构放大图;
图9为图2所示的耳机装置中控制盒上盖的结构放大图;
图10为图2所示的耳机装置中控制盒下盖的结构放大图。
主要符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传统的蓝牙耳机,当用户进行运动时,容易发生掉落的问题,不利于实际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户体验。
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耳机装置,请参阅图1至图10,对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耳机装置,该耳机装置包括由导线21依次电性连接的左耳壳件13、电池盒11、控制盒12以及右耳壳件14。
上述得到电池盒11包括相互卡接设置的电池盒上盖111以及电池盒下盖112。上述得控制盒12包括相互卡接设置的控制盒上盖121以及控制盒下盖122,且控制盒12在导线21上位于靠近右耳壳件14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在电池盒11上与用户接触的一侧设有一贴合面(图中未标出),该贴合面的形状为弧形。在此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将贴合面设置为弧形,有利于更好地与用户的皮肤贴合,提高摩擦力的作用,从而防止掉落。
请参阅图2,对上述的耳机装置而言,上述得左耳壳件13包括左耳壳132以及套设于左耳壳132外的左耳套131,上述得右耳壳件14包括右耳壳142以及套设于右耳壳142外的右耳套141。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防止导线21与电池盒11以及控制盒12等结构元件之间发生位置的滑动,影响耳机的实际使用。在电池盒11与导线21的接口处的内外侧分别设有内侧电池盒SR件32以及外侧电池盒SR件31,其中导线21穿设于内侧电池盒SR件32以及外侧电池盒SR件31内。
请参阅图5,对外侧电池盒SR件31而言,该外侧电池盒SR件3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外侧挡块311以及第二外侧挡块312,在第一外侧挡块311与第二外侧挡块312之间设有限位缺槽313。其中,第一外侧挡块311与第二外侧挡块312均为空心设置,且导线21穿设于第一外侧挡块311与第二外侧挡块312内。
请参阅图6,对上述的内侧电池盒SR件32而言,该内侧电池盒SR件32包括内侧过线柱320,以及分别设于内侧过线柱320相对两端的第一内侧挡块321以及第二内侧挡块322。其中,在内侧过线柱320内开设有一过线孔3201,过线孔3201用于穿设导线21。需要补充的是,在实际装配时,在导线21与上述外侧电池盒SR件31以及内侧电池盒SR件32相接触的位置,需要将导线21进行打结处理,并通过外侧电池盒SR件31以及内侧电池盒SR件32实现对导线21位置的固定,防止位置发生偏移,保证了耳机的质量。此外,在各装配节点处,先打460胶进行导线21的初步固定,然后再打硅胶进行密封。
请参阅图7,对上述的电池盒上盖111而言,该电池盒上盖111包括条状的电池盒上盖壳体1110,在该电池盒上盖壳体1110相对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电池盒上盖壳体进线孔1111以及电池盒上盖壳体出线孔1112。在电池盒上盖壳体1110的内侧腔体表面设有电池盒上盖壳体定位柱1113,在本实施例中,该电池盒上盖壳体定位柱1113的数量为4,且每个所述电池盒上盖壳体定位柱1113设于电池盒上盖111的两端。
与此同时,在电池盒上盖壳体1110内还固定设有卡位板1114,其中每个卡位板1114设于电池盒上盖壳体定位柱1113与电池盒上盖壳体出线孔1112之间,或卡位板1114设于电池盒上盖壳体定位柱1113与电池盒上盖壳体进线孔1111之间。如上所述,电池盒上盖壳体定位柱1113以及卡位板1114均靠近电池盒上盖壳体1110的端部,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得电池盒上盖壳体定位柱1113的内部为空心设置。在此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进行实际装配时,将上述外侧电池盒SR件31中的限位缺槽313卡设在卡位板1114上,该设置可以防止导线21与电池盒11之间发生位置的滑动,保证了产品质量。
请参阅图8,对上述的电池盒下盖112而言,该电池盒下盖112包括电池盒下盖壳体1120,在电池盒下盖壳体1120相对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电池盒下盖壳体进线孔1121以及电池盒下盖壳体出线孔1122。其中,在电池盒下盖壳体1120的内侧腔体表面设有电池盒下盖壳体插接柱1123,电池盒下盖壳体插接柱1123与电池盒上盖壳体定位柱1113相互插接固定。可以理解的,该设置可方便将电池盒下盖112与电池盒上盖111进行卡接连接。
请参阅图9与图10,对上述得控制盒12而言,该控制盒12包括相互卡接的控制盒上盖121以及控制盒下盖122。具体的,该控制盒上盖121包括条形的控制盒上盖壳体1211,在控制盒上盖壳体1211的上表面开设有开关按钮1212以及调节按钮1213,在控制盒上盖壳体1211的上表面的侧缘设有控制盒上盖插接柱1214。其中,调节按钮1213的数量为2,且开关按钮1212设于相对的两个调节按钮1213之间。
对控制盒下盖122而言,该控制盒下盖122包括条形的控制盒下盖壳体1220,在该控制盒下盖壳体1220相对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控制盒下盖壳体进线孔1221以及控制盒下盖壳体出线孔1222。在控制盒下盖122的内侧腔体的侧缘固定设有控制盒壳体限位块1224以及拖板部1225。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拖板部1225的顶部与控制盒上盖121的下表面相贴合,控制盒壳体限位块1224用于与控制盒上盖121相插接。此外,在控制盒下盖壳体1220的一侧还开设有一下盖壳体安装孔1223,拖板部1225与控制盒下盖壳体1220的内侧面垂直设置。在控制盒下盖壳体1220的内侧缘还设有控制盒下盖定位孔1226,该控制盒下盖定位孔1226与上述的控制盒上盖插接柱1214相互插接固定,以将控制盒下盖122与控制盒上盖121相连接。
在实际装配时,通过上述的控制盒壳体限位块1224,卡接在控制盒上盖121的下表面,实现控制盒上盖121与控制盒下盖122之间的连接作业。当完成二者的卡位作业之后,控制盒上盖121的底面将与拖板部1225的顶部相贴合。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耳机装置,包括通过导线依次连接的左耳壳件、电池盒、控制盒以及右耳壳件,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耳机,由于在电池盒上设有一贴合面,在贴合面的形状为弧形,在佩戴的情况下,控制盒通常在运动型蓝牙耳机右边,在运动过程中,将会产生一个对电池盒的下坠力,此时电池盒在颈脖上的维持力将对来自控制盒的下坠力产生反作用,从而实现佩戴平衡,有效避免了耳机装置发生掉落的问题,且提高了产品的舒适度,增强了用户的体验感。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首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导线依次电性连接的左耳壳件、电池盒、控制盒以及右耳壳件,所述电池盒包括相互卡接设置的电池盒上盖以及电池盒下盖,所述控制盒包括相互卡接设置的控制盒上盖以及控制盒下盖,所述控制盒在所述导线上位于靠近所述右耳壳件的一侧,在所述电池盒上至少设有一贴合面,所述贴合面的形状为弧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耳壳件包括左耳壳以及套设于所述左耳壳外的左耳套,所述右耳壳件包括右耳壳以及套设于所述右耳壳外的右耳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盒与所述导线的接口处的内外侧分别设有内侧电池盒SR件以及外侧电池盒SR件,所述导线穿设于所述内侧电池盒SR件以及所述外侧电池盒SR件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电池盒SR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外侧挡块以及第二外侧挡块,在所述第一外侧挡块与所述第二外侧挡块之间设有限位缺槽,所述第一外侧挡块与所述第二外侧挡块均为空心设置,且所述导线穿设于所述第一外侧挡块与所述第二外侧挡块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电池盒SR件包括内侧过线柱,以及分别设于所述内侧过线柱相对两端的第一内侧挡块以及第二内侧挡块,在所述内侧过线柱内开设有一过线孔,所述过线孔用于穿设所述导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上盖包括条状的电池盒上盖壳体,在所述电池盒上盖壳体相对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电池盒上盖壳体进线孔以及电池盒上盖壳体出线孔,在所述电池盒上盖壳体的内侧腔体表面设有电池盒上盖壳体定位柱,在所述电池盒上盖壳体内还固定设有卡位板,所述电池盒上盖壳体定位柱以及所述卡位板均靠近所述电池盒上盖壳体的端部,所述电池盒上盖壳体定位柱的内部为空心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下盖包括电池盒下盖壳体,在所述电池盒下盖壳体相对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电池盒下盖壳体进线孔以及电池盒下盖壳体出线孔,在所述电池盒下盖壳体的内侧腔体表面设有电池盒下盖壳体插接柱,所述电池盒下盖壳体插接柱与所述电池盒上盖壳体定位柱相互插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上盖包括条形的控制盒上盖壳体,在所述控制盒上盖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开关按钮以及调节按钮,在所述控制盒上盖壳体的上表面的侧缘设有控制盒上盖插接柱。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下盖包括条形的控制盒下盖壳体,在所述控制盒下盖壳体相对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控制盒下盖壳体进线孔以及控制盒下盖壳体出线孔,在所述控制盒下盖的内侧腔体的侧缘固定设有控制盒壳体限位块以及拖板部,所述拖板部的顶部与所述控制盒上盖的下表面相贴合,所述控制盒壳体限位块用于与所述控制盒上盖相插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盒下盖壳体的一侧还开设有一下盖壳体安装孔,所述拖板部与所述控制盒下盖壳体的内侧面垂直设置。
CN201920818063.6U 2019-05-31 2019-05-31 耳机装置 Active CN2097873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18063.6U CN209787389U (zh) 2019-05-31 2019-05-31 耳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18063.6U CN209787389U (zh) 2019-05-31 2019-05-31 耳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87389U true CN209787389U (zh) 2019-12-13

Family

ID=68788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18063.6U Active CN209787389U (zh) 2019-05-31 2019-05-31 耳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8738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21127A (zh) * 2019-05-31 2019-08-13 江西联创宏声万安电子有限公司 耳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21127A (zh) * 2019-05-31 2019-08-13 江西联创宏声万安电子有限公司 耳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87281U (zh) 一种无线耳机
AU2021101502A4 (en) Magnetic bluetooth eyeglasses
CN211702356U (zh) 一种骨传导耳机
CN209787389U (zh) 耳机装置
US20220295168A1 (en) Sound output device
CN107708000B (zh) 一种无线耳机
CN212628327U (zh) 一种骨传导耳机
CN209948729U (zh) 无线耳机的充电配合定位装置
CN214799830U (zh) 一种挂耳式骨传导耳机
WO2023082683A1 (zh) 挂耳式耳机
CN212463479U (zh) 声学输出装置及其连接组件
CN211702355U (zh) 一种骨传导耳机
CN211880589U (zh) 一种骨传导耳机
CN211128123U (zh) 具有存储功能的耳机
CN110121127A (zh) 耳机装置
CN210129942U (zh) 耳机套件
CN205610873U (zh) 一种多功能蓝牙耳机
CN218783896U (zh) 一种耳环式耳机头
KR101754032B1 (ko) 머리띠 타입 이어셋
CN212909964U (zh) 后挂式耳机
CN221043189U (zh) 一种夹耳式耳机
CN219843716U (zh) 一种佩戴舒适度较高的夹耳式耳机
CN218587314U (zh) 近耳式外放耳机
CN217470242U (zh) 性能稳定的耳机
CN210694316U (zh) 一种颈带式蓝牙耳机的走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