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43189U - 一种夹耳式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夹耳式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43189U
CN221043189U CN202322931022.7U CN202322931022U CN221043189U CN 221043189 U CN221043189 U CN 221043189U CN 202322931022 U CN202322931022 U CN 202322931022U CN 221043189 U CN221043189 U CN 2210431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onnecting strip
ear
casing
earph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93102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钦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293102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431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431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431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耳式耳机,包括连接条,连接条至少部分可塑形变,连接条的首尾两端分别连接有夹耳部,连接条可通过塑形令两个夹耳部之间的间距增大或者缩小,连接条上对应与夹耳部连接的位置设有防脱凸阶,夹耳部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互可拆分离,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通过紧配合机构连接固定,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对应防脱凸阶的位置分别设有对应的避让凹口,防脱凸阶分别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避让凹口卡接令连接条与夹耳部连接配合,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安装时可以通过避让凹口实现与防脱凸阶的安装连接,两者之间无需额外通过打胶进行固定,简化了夹耳部与连接条之间的装配结构,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夹耳式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夹耳式耳机。
背景技术
耳机是一对转换单元,它接受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讯号,利用贴近耳朵的扬声器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好处是在不影响旁人的情况下,可独自聆听音响;亦可隔开周围环境的声响,对在录音室、DJ、旅途、运动等在噪吵环境下使用的人很有帮助。耳机原是给电话和无线电上使用的,但随着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盛行,耳机多用于手机、随身听、收音机、可携式电玩和数位音讯播放器等。
夹耳式耳机一般包括连接件和设置在连接件首尾两端位置的夹耳部,夹耳部内需要设置控制板、发声装置、电源装置等元器件,因此夹耳部与连接件之间通常不能为一体结构,夹耳部通常是由两个相互连接配合的壳体组合形成的,壳体与连接件在安装连接时通常采用打胶等方式进行固定,既增加了组装难度和成本,耳机在使用过程中也增加了夹耳部意外从连接件上掉落的机会。
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夹耳式耳机,简化了夹耳部与连接条的装配结构,避免夹耳部意外从连接条上脱落。
一种夹耳式耳机,包括连接条,连接条至少部分可塑形变,连接条的首尾两端分别连接有夹耳部,连接条可通过塑形令两个夹耳部之间的间距增大或者缩小,连接条上对应与夹耳部连接的位置设有防脱凸阶,夹耳部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互可拆分离,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通过紧配合机构连接固定,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对应防脱凸阶的位置分别设有对应的避让凹口,防脱凸阶分别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避让凹口卡接令连接条与夹耳部连接配合。
作为一具体方案,所述连接条的首端连接的夹耳部具有功能件安装腔,功能件安装腔内设有控制主板和电源装置。
所述连接条的末端连接的夹耳部具有声音产生腔,声音产生腔内设有声音发生装置,控制主板分别与电源装置和声音发生装置电性连接,连接条内设有用于连接控制主板和声音发生装置的导线结构。
作为一具体方案,所述控制主板上设有控制触发杆,控制触发杆与功能件安装腔的侧壁抵接,夹耳部的外侧对应控制触发杆的位置设有控制标识块。
作为一具体方案,所述功能件安装腔内还设有与电源装置电性连接的充电接头部,充电接头部的端部延伸至夹耳部的外侧位置。
作为一具体方案,所述声音产生腔内设有与声音发生装置对应的发声安装部,夹耳部的侧壁对应发声安装部的位置具有传声孔。
作为一具体方案,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若干个定位插柱,定位插柱沿第一壳体朝向第二壳体一侧的周向分布,第二壳体内设有与定位插柱对应的定位插槽,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连接固定时,定位插柱分别与对应的定位插槽插接配合。
作为一具体方案,所述紧配合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壳体内侧壁位置上的连接凸边,连接凸边朝第一壳体方向延伸,连接凸边沿第二壳体朝向第一壳体一侧的周向分布,连接凸边与第一壳体的内侧壁紧配合连接。
作为一具体方案,所述夹耳部内设有用于限定防脱凸阶位置的限位凹槽,当连接条与夹耳部连接配合时,防脱凸阶至少部分嵌入限位凹槽内。
作为一具体方案,所述连接条的外侧套设有外壳,连接条可通过自身变形带动外壳变形,外壳的首尾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夹耳部抵接配合。
作为一具体方案,所述外壳为塑料材质,外壳以连接条为塑形件通过注塑与连接条一体成型。
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安装时可以通过避让凹口实现与防脱凸阶的安装连接,两者之间无需额外通过打胶进行固定,简化了夹耳部与连接条之间的装配结构,还降低了生产成本,防脱凸阶还可以提高夹耳部与连接条连接的稳定性,避免夹耳部在使用过程中意外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3,本夹耳式耳机,包括连接条1,连接条1至少部分可塑形变,连接条1的首尾两端分别连接有夹耳部2,连接条1可通过塑形令两个夹耳部2之间的间距增大或者缩小,用户可以通过改变连接条1的形状以实现使耳机夹紧耳朵或者离开耳朵的效果,在连接条1的作用下,耳朵不同形状大小的用户在佩戴耳机时不会出现松动现象,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连接条1上对应与夹耳部2连接的位置设有防脱凸阶11,夹耳部2包括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第一壳体21与第二壳体22相互可拆分离,第一壳体21与第二壳体22之间通过紧配合机构连接固定,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上对应防脱凸阶11的位置分别设有对应的避让凹口211,防脱凸阶11分别与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的避让凹口211卡接令连接条1与夹耳部2连接配合,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安装时可以通过避让凹口211实现与防脱凸阶11的安装连接,两者之间无需额外通过打胶进行固定,简化了夹耳部2与连接条1之间的装配结构,还降低了生产成本,防脱凸阶11还可以提高夹耳部2与连接条1连接的稳定性,避免夹耳部2在使用过程中意外脱落。
进一步地,连接条1的首端连接的夹耳部2具有功能件安装腔,功能件安装腔内设有控制主板3和电源装置4。
连接条1的末端连接的夹耳部2具有声音产生腔,声音产生腔内设有声音发生装置5,控制主板3分别与电源装置4和声音发生装置5电性连接,连接条1内设有用于连接控制主板3和声音发生装置5的导线结构(图中未画出)。
使用时,具有功能件安装腔的夹耳部2夹紧在耳朵的外侧位置上,具有声音产生腔的夹耳部2夹紧在耳朵的内侧位置上。
进一步地,控制主板3上设有控制触发杆31,控制触发杆31与功能件安装腔的侧壁抵接,夹耳部2的外侧对应控制触发杆31的位置设有控制标识块23,用户可以通过手指在夹耳部2的外侧按压控制标识块23的位置,即可令控制触发杆31作用在控制主板3上,实现对控制主板3的具体操作,例如开机、关机等操作。
控制标识块23可以方便用户识别,避免用户佩戴错误,而且表面无需额外设置功能按键,简化了耳机结构,同时使耳机更加美观。
进一步地,功能件安装腔内还设有与电源装置4电性连接的充电接头部41,充电接头部41的端部延伸至夹耳部2的外侧位置,方便进行充电,使耳机更加便携。
进一步地,声音产生腔内设有与声音发生装置5对应的发声安装部,夹耳部2的侧壁对应发声安装部的位置具有传声孔24。
优选地,声音产生腔内对应传声孔24的位置还可以设置防尘垫(图中未画出),可以有效防止因外部灰尘进入声音产生腔而影响声音发生装置5音质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地,第一壳体21内设有若干个定位插柱25,定位插柱25沿第一壳体21朝向第二壳体22一侧的周向分布,第二壳体22内设有与定位插柱25对应的定位插槽26,当第一壳体21与第二壳体22连接固定时,定位插柱25分别与对应的定位插槽26插接配合,提高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之间的安装精度以及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紧配合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壳体22内侧壁位置上的连接凸边27,连接凸边27朝第一壳体21方向延伸,连接凸边27沿第二壳体22朝向第一壳体21一侧的周向分布,连接凸边27与第一壳体21的内侧壁紧配合连接,提高第一壳体21与第二壳体22之间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地,夹耳部2内设有用于限定防脱凸阶11位置的限位凹槽28,当连接条1与夹耳部2连接配合时,防脱凸阶11至少部分嵌入限位凹槽28内,进一步提高防脱凸阶11与夹耳部2连接的稳定性,避免夹耳部2与连接条1之间发生移位。
进一步地,连接条1的外侧套设有外壳6,连接条1可通过自身变形带动外壳6变形,外壳6的首尾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夹耳部2抵接配合,外壳6可以起到保护连接条1的效果,同时使耳机整体更加美观。
进一步地,外壳6为塑料材质,外壳6可以优选材质较软的塑料以达到保护耳朵的效果。
外壳6以连接条1为塑形件通过注塑与连接条1一体成型,简化了外壳6与连接条1的安装结构,提高两者的连接强度。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设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夹耳式耳机,包括连接条(1),所述连接条(1)至少部分可塑形变,连接条(1)的首尾两端分别连接有夹耳部(2),连接条(1)可通过塑形令两个夹耳部(2)之间的间距增大或者缩小,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条(1)上对应与夹耳部(2)连接的位置设有防脱凸阶(11),所述夹耳部(2)包括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所述第一壳体(21)与第二壳体(22)相互可拆分离,第一壳体(21)与第二壳体(22)之间通过紧配合机构连接固定,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上对应防脱凸阶(11)的位置分别设有对应的避让凹口(211),所述防脱凸阶(11)分别与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的避让凹口(211)卡接令连接条(1)与夹耳部(2)连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夹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条(1)的首端连接的夹耳部(2)具有功能件安装腔,所述功能件安装腔内设有控制主板(3)和电源装置(4);
所述连接条(1)的末端连接的夹耳部(2)具有声音产生腔,所述声音产生腔内设有声音发生装置(5),所述控制主板(3)分别与电源装置(4)和声音发生装置(5)电性连接,所述连接条(1)内设有用于连接控制主板(3)和声音发生装置(5)的导线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夹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板(3)上设有控制触发杆(31),所述控制触发杆(31)与功能件安装腔的侧壁抵接,所述夹耳部(2)的外侧对应控制触发杆(31)的位置设有控制标识块(2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夹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件安装腔内还设有与电源装置(4)电性连接的充电接头部(41),所述充电接头部(41)的端部延伸至夹耳部(2)的外侧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夹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音产生腔内设有与声音发生装置(5)对应的发声安装部,所述夹耳部(2)的侧壁对应发声安装部的位置具有传声孔(2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夹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21)内设有若干个定位插柱(25),所述定位插柱(25)沿第一壳体(21)朝向第二壳体(22)一侧的周向分布,所述第二壳体(22)内设有与定位插柱(25)对应的定位插槽(26),当第一壳体(21)与第二壳体(22)连接固定时,所述定位插柱(25)分别与对应的定位插槽(26)插接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夹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紧配合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壳体(22)内侧壁位置上的连接凸边(27),所述连接凸边(27)朝第一壳体(21)方向延伸,连接凸边(27)沿第二壳体(22)朝向第一壳体(21)一侧的周向分布,连接凸边(27)与第一壳体(21)的内侧壁紧配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夹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耳部(2)内设有用于限定防脱凸阶(11)位置的限位凹槽(28),当连接条(1)与夹耳部(2)连接配合时,所述防脱凸阶(11)至少部分嵌入限位凹槽(28)内。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夹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条(1)的外侧套设有外壳(6),连接条(1)可通过自身变形带动外壳(6)变形,所述外壳(6)的首尾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夹耳部(2)抵接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夹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6)为塑料材质,外壳(6)以连接条(1)为塑形件通过注塑与连接条(1)一体成型。
CN202322931022.7U 2023-10-30 2023-10-30 一种夹耳式耳机 Active CN2210431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31022.7U CN221043189U (zh) 2023-10-30 2023-10-30 一种夹耳式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31022.7U CN221043189U (zh) 2023-10-30 2023-10-30 一种夹耳式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43189U true CN221043189U (zh) 2024-05-28

Family

ID=91134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931022.7U Active CN221043189U (zh) 2023-10-30 2023-10-30 一种夹耳式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431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122815U (zh) 无线耳机
CN221043189U (zh) 一种夹耳式耳机
CN215344998U (zh) 耳机充电盒
CN215187292U (zh) 耳机
CN214675626U (zh) 耳机结构
CN111800706B (zh) 一种耳机壳体及包括其的耳机
CN209787389U (zh) 耳机装置
CN210093463U (zh) 自带音腔的耳机模组
CN219678656U (zh) 一种耳夹式无线耳机及其充电仓
CN216122816U (zh) 无线耳机
CN215499481U (zh) 一种无线耳机充电盒
CN218941291U (zh) 一种耳帽组件及耳机
CN217187856U (zh) 震动摇摇机芯
CN217470242U (zh) 性能稳定的耳机
CN218514473U (zh) 一种改进的麦克风
CN216721537U (zh) 耳机及耳机组件
CN219087294U (zh) 骨传导耳机
CN216451510U (zh) 蓝牙耳机双声道可切换结构
CN217563762U (zh) 耳机结构及夹耳式耳机
CN221081532U (zh) 一种自适应蓝牙耳机
CN219087251U (zh)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8976808U (zh) 两端夹耳式蓝牙耳机
CN216122821U (zh) 一种头戴式耳机用耳机线防水防尘结构
CN212850951U (zh) 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
CN213638137U (zh) 一种便携式无线麦克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