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42525U - 锅炉的除尘装置及锅炉 - Google Patents

锅炉的除尘装置及锅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42525U
CN213542525U CN202021877556.6U CN202021877556U CN213542525U CN 213542525 U CN213542525 U CN 213542525U CN 202021877556 U CN202021877556 U CN 202021877556U CN 213542525 U CN213542525 U CN 2135425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ag
boiler
communicated
pipe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7755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辛胜伟
王虎
张鹏
李影平
邹立强
朱玉文
郝乾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hua Guoneng Group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hua Guoneng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hua Guoneng Group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Shenhua Guoneng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7755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425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425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425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cineration Of Was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锅炉的除尘装置及锅炉,除尘装置包括壳体、抽吸管路、吹扫管路和喷头;壳体开设有排渣腔以及与排渣腔相连通的进渣口和出渣口,进渣口与出渣口相对设置,锅炉的排渣管通过进渣口与排渣腔相连通;抽吸管路的一端与排渣腔相连通,抽吸管路的另一端与锅炉的引风系统相连通;喷头位于排渣腔内,吹扫管路的一端与喷头相连通,吹扫管路的另一端与锅炉的空压机系统相连通;在出渣口指向进渣口的方向上,抽吸管路的管口的安装位置高于喷头的安装位置,喷头朝向抽吸管路的管口所在的一侧。上述方案能够解决锅炉在排渣操作过程中颗粒较细的灰渣较容易发生外溢现象的问题。

Description

锅炉的除尘装置及锅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锅炉的除尘装置及锅炉。
背景技术
燃料在锅炉内燃烧后,需要排出灰渣。排出的灰渣经过冷却后排入至底渣库中,底渣库用于存放排出的灰渣。底渣库内的灰渣需要通过运输车被运输至处理厂进行后续处理。
然而,当底渣库内的灰渣装载至运输车上时,颗粒较细的灰渣容易发生外溢现象,从而容易污染大气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锅炉的除尘装置及锅炉,以解决锅炉在排渣过程中颗粒较细的灰渣较容易发生外溢现象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锅炉的除尘装置,应用于锅炉,所述除尘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开设有排渣腔以及与所述排渣腔相连通的进渣口和出渣口,所述进渣口与所述出渣口相对设置,所述锅炉的排渣管通过所述进渣口与所述排渣腔相连通;
抽吸管路,所述抽吸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排渣腔相连通,所述抽吸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锅炉的引风系统相连通;
吹扫管路和喷头,所述喷头位于所述排渣腔内,所述吹扫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喷头相连通,所述吹扫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锅炉的空压机系统相连通;
在所述出渣口指向所述进渣口的方向上,所述抽吸管路的管口的安装位置高于所述喷头的安装位置,所述喷头朝向所述抽吸管路的管口所在的一侧。
一种锅炉,包括上述的除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除尘装置中,抽吸管路的一端与排渣腔相连通,抽吸管路的另一端与锅炉的引风系统相连通;喷头位于排渣腔内,吹扫管路的一端与喷头相连通,吹扫管路的另一端与锅炉的空压机系统相连通。当锅炉中的灰渣进入排渣腔时,空压机系统为吹扫管路提供吹扫风,吹扫风由喷头喷出,喷头能够对灰渣中颗粒较细的灰渣进行吹扫,防止颗粒较细的灰渣溢出排渣腔,同时,抽吸管路与锅炉的引风系统相连通,引风系统能够为抽吸管路提供抽吸力,进而可以将颗粒较细的灰渣吸出。此方案中,吹扫管路将颗粒较细的灰渣吹向抽吸管路的一侧,抽吸管路将颗粒较细的灰渣吸出,从而使得排放出的灰渣中颗粒较细灰渣的含量较少,进而使得颗粒较细的灰渣在排渣的过程中不容易发生外溢现象,从而能够降低对大气的污染。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锅炉的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锅炉的除尘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壳体、101-顶板、102-第一筒体、103-第二筒体、110-排渣腔、120-进渣口、130-出渣口、
200-抽吸管路、
310-吹扫管路、320-喷头、
400-连接管、
500-收集管、
600-排渣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锅炉的除尘装置,应用于锅炉,所公开的除尘装置包括壳体100、抽吸管路200、吹扫管路310和喷头320。
壳体100为除尘装置的主体部件,其为除尘装置的其他组成部件提供安装基础。壳体100开设有排渣腔110以及与排渣腔110相连通的进渣口120和出渣口130,进渣口120与出渣口130相对设置,锅炉的排渣管600通过进渣口120与排渣腔110相连通。锅炉中灰渣由排渣管600排放至排渣腔110中,再由排渣腔110排出。
抽吸管路200的一端与排渣腔110相连通,抽吸管路200的另一端与锅炉的引风系统相连通。引风系统用于抽取锅炉的烟气,因此引风系统能够为除尘装置提供抽吸力,进而可以将颗粒较细的灰渣吸出,吸出的颗粒较细的灰渣经过处理后由烟囱排出。可选地,引风系统包括尾部烟道、脱硫除尘系统、引风机、烟囱等,引风机将颗粒较细的灰渣抽吸至尾部烟道,经过脱硫除尘系统处理后由烟囱排出。引风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结构为公知常识,在此不做赘述。
喷头320位于排渣腔110内,吹扫管路310的一端与喷头320相连通,吹扫管路310的另一端与锅炉的空压机系统相连通。空压机系统将机械能转换成气体压力能,从而驱动吹扫管路310内的气体,进而为除尘装置提供吹扫风。空压机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结构为公知常识,在此不作赘述。
在出渣口130指向进渣口120的方向上,抽吸管路200的管口的安装位置高于喷头320的安装位置,同时喷头320朝向抽吸管路200的管口所在的一侧。此时,喷头320喷出的吹扫风朝向壳体100的上部。
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锅炉中的灰渣进入排渣腔110时,空压机系统为吹扫管路310提供吹扫风,吹扫风由喷头320喷出,喷头320能够对灰渣中颗粒较细的灰渣进行吹扫,同时,抽吸管路200与锅炉的引风系统相连通,引风系统能够为抽吸管路200提供抽吸力,进而可以将颗粒较细的灰渣吸出。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中,吹扫管路310将颗粒较细的灰渣吹向抽吸管路200的一侧,抽吸管路200将颗粒较细的灰渣吸出,从而使得排放出的灰渣中颗粒较细灰渣的含量较少,进而使得锅炉在排渣的过程中不容易发生颗粒较细的灰渣外溢现象,从而能够降低对大气的污染。
上述实施例中,排渣管600排出的灰渣一方面容易撞击排渣管600的管壁,进而容易造成排渣管600的管壁损坏,容易发生灰渣外溢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排放灰渣过程中颗粒较细的灰渣离开排渣管600时,容易产生扬尘污染。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除尘装置还可以包括连接管400,连接管400可以设置于壳体100的外侧壁,连接管400的第一端与排渣腔110可以相连通,排渣管600自连接管400的第二端可以伸入连接管400内。此方案中,排渣管600的部分位于连接管400内,当排渣管600的管壁破裂后,排渣管600的外侧还套设有连接管400,连接管400能够防止灰渣外溢。另外,排渣管600的外侧套装有连接管400,连接管400能够阻挡排渣管600中的灰渣进去大气中,从而能够降低扬尘污染。可选地,连接管400与壳体100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进一步的,连接管400与壳体100可以采用满焊的焊接工艺,从而使得连接管400与壳体100之间的密封性能更好。
进一步地,连接管400的第二端与排渣管600的侧壁可以通过密封件密封连接。此方案中,密封件能够对连接管400与排渣管600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从而防止灰渣从连接管400与排渣管600的间隙溢出,进而提高了除尘装置的密封性能。可选地,密封件可以采用硅胶、橡胶、密封泡棉等材料制作。连接管400与排渣管600之间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进一步地,连接管400与排渣管600之间可以采用满焊的焊接工艺,从而使得连接管400与排渣管600连接更可靠,同时还能提高连接管400与排渣管600的密封性能。
为了进一步提高除尘装置的除尘能力,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抽吸管路20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抽吸管路200可以环绕进渣口120,且间隔设置。此方案中,抽吸管路200的数量较多,进而增大了除尘装置的抽吸力,进而能够使得更多的灰渣进入抽吸管中,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除尘装置的除尘能力。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吹扫管路31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喷头32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吹扫管路310与多个喷头320沿壳体100的轴向间隔设置,多个吹扫管路310与多个喷头320可以一一对应设置。此方案中,吹扫管路310的数量较多,从而增大了排渣腔110内的吹扫风的风量,进而使得吹扫风的风量较大,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对灰渣的吹扫效果,使得灰尘中的颗粒较细的灰尘的含量更少,进而提高了除尘装置的除尘性能。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出渣口130指向进渣口120的方向上,喷头320朝向远离出渣口130的方向倾斜延伸,且喷头320的喷口偏向壳体100的边缘,也就是说,喷头320逐渐向靠近壳体100的一侧延伸。多个喷头320绕出渣口130的轴线中心对称分布。此方案中,多个喷头320倾斜设置,从而使得多个喷头320喷出的吹扫风形成螺旋气流,螺旋气流能够旋卷更多的颗粒较细的灰渣,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除尘装置的除尘性能。可选地,喷头320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可以为3°~8°之间,当然,喷头320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的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际工况进行选择,本文对此不作限制。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出渣口130的轴线方向上,进渣口120的投影轮廓可以位于出渣口130的投影轮廓之内。也就是说,进渣口120的面积小于出渣口130的面积,此时,出渣口130的面积较大,进而在锅炉排渣的过程中,灰渣不容易在排渣腔110内聚集,从而提高了除尘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壳体100的具体结构,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本文不作限制。具体地,壳体100可以包括顶板101、第一筒体102和第二筒体103,顶板101可以封盖第一筒体102的一端,进渣口120可以开设于顶板101,第二筒体103与第一筒体102背离顶板101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筒体102与第二筒体103相连通,第二筒体103背离第一筒体102的一端可以开设有出渣口130,在出渣口130指向进渣口120的方向上,第二筒体103为渐缩结构。渐缩结构是指,在出渣口130指向进渣口120的方向上,第二筒体103的横截面的面积逐渐减小。或者也可以说,第二筒体103为喇叭形结构。此方案中,第一筒体102和第二筒体103为筒状结构件,此时,第一筒体102和第二筒体103内能够形成较大的空气流场,从而使得除尘装置的除尘性能更高。另外,第一筒体102和第二筒体103的内侧壁较为光滑,因此第一筒体102和第二筒体103对吹扫风的风阻较小。此外,第二筒体103为渐缩结构,第二筒体103能够对吹扫风吹扫的灰渣进行汇聚,从而方便灰渣进入抽吸管路200。
具体的,抽吸管路200与顶板101相连接,吹扫管路310与第二筒体103相连接。此时,抽吸管路200位于壳体100的顶端,吹扫管路310位于壳体100的顶端,从而使得壳体100内具有较大的气体流动空间,进而使得除尘装置的除尘效果更好。可选地,顶板101、第一筒体102和第二筒体103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当然,顶板101、第一筒体102和第二筒体103还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从而提高壳体100的刚度。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抽吸管路200设置有收集管500,收集管500位于排渣腔110内,收集管500具有进口端和出口端,出口端与抽吸管路200的管口相连通,在出渣口130指向进渣口120的方向上,收集管500呈渐缩结构。渐缩结构是指,在出渣口130指向进渣口120的方向上,收集管500的横截面的面积逐渐减小。或者也可以说,收集管500为喇叭形结构。此方案中,收集管500能够对灰渣进行汇聚,从而方便灰渣进入抽吸管路200。
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锅炉的除尘装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一种锅炉,所公开的锅炉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除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锅炉的除尘装置,应用于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装置包括:
壳体(100),所述壳体(100)开设有排渣腔(110)以及与所述排渣腔(110)相连通的进渣口(130)和出渣口(120),所述进渣口(130)与所述出渣口(120)相对设置,所述锅炉的排渣管(600)通过所述进渣口(130)与所述排渣腔(110)相连通;
抽吸管路(200),所述抽吸管路(200)的一端与所述排渣腔(110)相连通,所述抽吸管路(200)的另一端与所述锅炉的引风系统相连通;
吹扫管路(310)和喷头(320),所述喷头(320)位于所述排渣腔(110)内,所述吹扫管路(310)的一端与所述喷头(320)相连通,所述吹扫管路(310)的另一端与所述锅炉的空压机系统相连通;
在所述出渣口(120)指向所述进渣口(130)的方向上,所述抽吸管路(200)的管口的安装位置高于所述喷头(320)的安装位置,所述喷头(320)朝向所述抽吸管路(200)的管口所在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装置还包括连接管(400),所述连接管(400)设置于所述壳体(100)的外侧壁,所述连接管(400)的第一端与所述排渣腔(110)相连通,所述排渣管(600)自所述连接管(400)的第二端伸入所述连接管(400)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400)的第二端与所述排渣管(600)的侧壁通过密封件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管路(20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抽吸管路(200)环绕所述进渣口(130),且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扫管路(310)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喷头(32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吹扫管路(310)与多个所述喷头(320)沿所述壳体(100)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吹扫管路(310)与多个所述喷头(320)一一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渣口(120)指向所述进渣口(130)的方向上,所述喷头(320)朝向远离所述出渣口(120)的方向倾斜延伸,且所述喷头(320)的喷口偏向所述壳体(100)的边缘,多个所述喷头(320)绕所述出渣口(120)的轴线中心对称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渣口(120)的轴线方向上,所述进渣口(130)的投影轮廓位于所述出渣口(120)的投影轮廓之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包括顶板(101)、第一筒体(102)和第二筒体(103),所述顶板(101)封盖所述第一筒体(102)的一端,所述进渣口(130)开设于所述顶板(101),所述第二筒体(103)与所述第一筒体(102)背离所述顶板(101)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筒体(102)与所述第二筒体(103)相连通,所述第二筒体(103)背离所述第一筒体(102)的一端开设有所述出渣口(120),在所述出渣口(120)指向所述进渣口(130)的方向上,所述第二筒体(103)为渐缩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管路(200)设置有收集管(500),所述收集管(500)位于所述排渣腔(110)内,所述收集管(500)具有进口端和出口端,所述出口端与所述抽吸管路(200)的管口相连通,在所述出渣口(120)指向所述进渣口(130)的方向上,所述收集管(500)呈渐缩结构。
10.一种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除尘装置。
CN202021877556.6U 2020-09-01 2020-09-01 锅炉的除尘装置及锅炉 Active CN2135425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77556.6U CN213542525U (zh) 2020-09-01 2020-09-01 锅炉的除尘装置及锅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77556.6U CN213542525U (zh) 2020-09-01 2020-09-01 锅炉的除尘装置及锅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42525U true CN213542525U (zh) 2021-06-25

Family

ID=76490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77556.6U Active CN213542525U (zh) 2020-09-01 2020-09-01 锅炉的除尘装置及锅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425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83434A (zh) * 2022-01-14 2022-04-22 连城凯克斯科技有限公司 炉室充气除尘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83434A (zh) * 2022-01-14 2022-04-22 连城凯克斯科技有限公司 炉室充气除尘系统
CN114383434B (zh) * 2022-01-14 2024-04-26 连科半导体有限公司 炉室充气除尘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542525U (zh) 锅炉的除尘装置及锅炉
CN211411413U (zh) 箱式水浴除尘装置
CN212914920U (zh) 一种大气污染治理净化塔
CN101468274A (zh) 湿式除尘器
CN109331586A (zh) 旋风布袋除尘一体化装置
CN2305242Y (zh) 湿式复合型锅炉烟气净化装置
CN207024959U (zh) 一种焊接烟气回收处理系统
CN2482447Y (zh) 除尘器
CN210964411U (zh) 基于路桥施工过程中的除尘装置
CN209735317U (zh) 一种碳素加工脱硫除尘装置
JPH11319480A (ja) 煙突一体型排煙脱硫装置
CN208804701U (zh) 烟囱接口单元及烟气净化装置
CN106268135A (zh) 一种直面式脉冲袋式除尘装置
CN101708416B (zh) 消除烟气中有害物质烟、粉尘、硫的设施
CN2242722Y (zh) 组合式烟尘净化分离器
CN217763499U (zh) 一种导流板除灰系统
CN201055749Y (zh) 水浸式烟气除尘器
CN219278925U (zh) 一种料斗上料除尘装置
CN210045026U (zh) 自动排灰式文丘里管除尘装置
CN101670214B (zh) 脉冲布袋除尘器
CN209985126U (zh) 一种用于精油生产的水喷淋除尘装置
CN205332251U (zh) 一种改进了除尘功能的锅炉
CN213089841U (zh) 一种大型锅炉节能脱硫脱硝除尘装置
CN218339350U (zh) 一种空滤除尘器
CN219481925U (zh) 一种旋流式高效除雾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