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39718U - 一种模具的支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具的支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39718U
CN213539718U CN202022274910.2U CN202022274910U CN213539718U CN 213539718 U CN213539718 U CN 213539718U CN 202022274910 U CN202022274910 U CN 202022274910U CN 213539718 U CN213539718 U CN 2135397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bevel gear
fall way
support
inst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7491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宣丽静
任燕燕
潘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XINCHENG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XINCHE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XINCHENG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XINCHE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7491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397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397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397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的支撑结构,属于建筑施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升降件,所述升降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升降管,所述升降管内滑动安装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上安装有支撑板,所述升降杆上沿长度方向固定安装有升降齿条,而所述升降管的内壁上则开设有与所述升降齿条滑动配合的升降槽,所述升降管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一个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转动贯穿安装有一个转杆,所述转杆上键连接安装有一个升降齿轮,所述升降齿轮穿过所述升降管并与所述升降槽内的所述升降齿条啮合。本实用新型具有高度调节更便捷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模具的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具的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房屋使用过程中,有部分结构往往采用现浇的方式,如梁板、柱、楼梯等,而在现浇时,必须用到模具。当浇筑梁板、楼梯等高度较高的结构时,往往需要支撑结构对模具进行支撑,以提高模具的稳定性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9384653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用于现浇楼梯踏步整体装配式可调通用模具,包括钢管支架,钢管支架上搭设有楼梯模板,楼梯模板的两侧均设有槽钢,的两槽钢之间连接有钢管横梁,每个槽钢分别通过花篮螺栓连接有一个角钢一侧面的下端,角钢该侧面的上端与所述槽钢连接,两角钢之间连接有踏步侧模。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其在进行浇筑时,通过钢管支架对模具进行支撑,其钢管支架虽然可以进行调节,但是其高度的调节只能通过增加、减少、更换钢管实现,调节方式十分繁琐,因此,需要一种高度调节更便捷的用于对模具进行支撑的支撑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具的支撑结构,其具有高度调节更便捷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模具的支撑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升降件,所述升降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升降管,所述升降管内滑动安装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上安装有支撑板,所述升降杆上沿长度方向固定安装有升降齿条,而所述升降管的内壁上则开设有与所述升降齿条滑动配合的升降槽,所述升降管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一个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转动贯穿安装有一个转杆,所述转杆上键连接安装有一个升降齿轮,所述升降齿轮穿过所述升降管并与所述升降槽内的所述升降齿条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调节升降件的高度时,只需转动转杆,转杆通过啮合的升降齿轮和升降齿条带动升降杆在升降管内滑动,在升降杆的升降过程中,升降齿条和升降槽的配合能够提高升降杆的滑动稳定性。升降杆上的支撑板则可对浇筑模具进行支撑。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升降管上还安装有传动件,所述传动件包括第一传动锥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锥齿轮键连接安装在所述转杆远离所述升降齿轮的一端,所述升降管的外壁上还沿长度方向安装有多个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内转动安装有一根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顶端键连接安装有第二传动锥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锥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锥齿轮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调节升降件的高度时,只需驱动传动杆转动,转动杆则通过相啮合的第一传动锥齿轮和第二传动锥齿轮带动转杆转动,从而达到驱动升降杆沿着升降管升降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升降管上还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传动杆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管上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转动安装有一根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上套接安装有驱动锥齿轮,而所述传动杆远离所述第二传动锥齿轮的一端则转动贯穿所述壳体的顶壁,且所述壳体内的所述传动杆上键连接安装有与所述驱动锥齿轮啮合的第三传动锥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驱动杆时,安装在驱动杆上的驱动锥齿轮也随之转动,并通过与之相啮合的第三传动锥齿轮带动传动杆转动,以将驱动锥齿轮的动力传递给传动杆,以最终带动升降杆升降。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杆远离所述升降管的一端传动贯穿所述壳体,且所述壳体外的所述驱动杆上安装有手摇架,所述手摇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驱动杆上的第一摇杆,所述第一摇杆远离所述驱动杆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摇杆,所述第二摇杆上转动套接安装有手摇管,所述第二摇杆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则固定安装有固定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转动驱动杆时,只需握住手摇管并转动手摇管,使第二摇杆和第一摇杆以壳体的轴心为转轴转动,从而带动驱动杆转动,则驱动杆上的驱动锥齿轮也随之转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壳体的周侧壁上还贯穿设置有一根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与所述壳体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升降杆的位置调节完成后,拧动定位螺栓,定位螺栓与壳体内的驱动锥齿轮抵紧,从而对驱动锥齿轮进行定位,驱动锥齿轮无法转动则升降杆的位置也保持固定。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升降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一个万向球,而所述支撑板的底壁上固定安装有一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与所述万向球滚动配合的球槽,所述球槽内设置有垫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随着升降杆高度的提升,最终支撑板与模具的底部抵紧,由于不同的模具底部的倾斜角度不同,因此,支撑板会根据模具底部的倾斜角度自动转动,以与模具底部贴合。在此过程中,万向球在球槽内转动,垫圈则能够提供一定阻尼,以降低万向球松动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升降管上还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滑动套接安装在所述升降管上的滑套,所述滑套上螺纹连接有第一紧固螺栓,所述滑套的周侧壁上周向安装有多根支撑管,所述底座上则周向安装有多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转动安装有一个支撑套,所述支撑套与所述支撑管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套上螺纹连接有第二紧固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提高对模具的支撑稳定性,需要提高升降件的支撑稳定性,此时,滑动滑套,并通过第一紧固螺栓将滑套紧固定位到升降管上。随后转动支撑管,使支撑管与地面抵紧,再沿着支撑管滑动支撑套,并通过第二紧固螺栓将支撑套紧固在支撑管上,从而使支撑杆对支撑管进行支撑。则支撑杆、支撑管、升降管、地面等形成多个三角支撑结构,从而大大增加了升降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管内还滑动安装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远离所述支撑管的一端则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管上还安装有锁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施工现场的地面可能存在不平整的可能,则可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调节,拉动调节杆,并通过锁紧件将调节杆定位锁紧在支撑管内,从而可调节每组支撑管和调剂杆的总长度,以适用于不同条件的施工现场。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锁紧件包括多个锁紧弹片,多个所述锁紧弹片周向安装在所述支撑管远离所述升降管一端的端侧壁上,所述支撑管上还螺纹连接有锁紧套,所述锁紧套远离所述升降管一端的内壁上则固定安装有抵紧环,所述抵紧环的横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所述抵紧环的内壁与所述锁紧弹片抵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调节杆的位置调整完成后,拧动锁紧套,并通过抵紧环的内壁推动多个锁紧弹片相互靠近并形成对调节杆的夹持,以将调节杆定位锁紧在支撑管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升降件,以升降件的升降,调节支撑板的高度,从而便于对不同高度的模具进行支撑;
2.通过设置传动件、驱动装置和手摇架,则只需转动手摇架,即可完成升降杆的升降调节,十分便捷;
3.通过设置万向球将升降杆和支撑板进行连接,使支撑板可自动根据模具底部的倾斜角度等进行转动,以与模具底部贴合,从而对模具形成更好的支撑;
4.通过设置可调节的支撑架,可根据实际施工现场的地面状况,对升降件进行稳定的支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升降件、传动件和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件和手摇架的结构示意图,且图中展示了壳体的内部结构。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杆和支撑板的连接结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锁紧件的剖视图,且图中锁紧套为拧下时的状态。
图中,1、底座;2、升降件;21、升降管;22、升降杆;23、升降齿条;24、升降槽;25、安装座;26、转杆;27、升降齿轮;3、万向球;31、支撑板;32、连接块;33、球槽;34、垫圈;4、传动件;41、第一传动锥齿轮;42、限位环;43、传动杆;44、第二传动锥齿轮;5、驱动装置;51、壳体;52、驱动杆;53、驱动锥齿轮;54、第三传动锥齿轮;55、定位螺栓;6、手摇架;61、第一摇杆;62、第二摇杆;63、固定块;64、手摇管;7、支撑架;71、滑套;72、第一紧固螺栓;73、支撑管;74、调节杆;75、支撑块;76、支撑杆;77、支撑套;78、第二紧固螺栓;8、锁紧件;81、锁紧弹片;82、锁紧套;83、抵紧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模具的支撑结构,包括底座1,底座1上安装有升降件2,升降件2包括垂直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顶壁上的升降管21,升降管21内则滑动安装有升降杆22,升降杆22上沿长度方向固定安装有一个升降齿条23,而升降管21的内侧壁上则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与升降齿条23滑动配合的升降槽24。
升降管2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一个安装座25,安装座25上转动贯穿安装有一根转杆26,且转杆26的一端键连接安装有一个升降齿轮27,升降齿轮27靠近升降管21的一端贯穿升降管21并伸入升降槽24内,升降齿轮27与升降槽24内的升降齿条23啮合。
升降管21上还安装有用于驱动转杆26转动的传动件4,传动件4包括第一传动锥齿轮41,且第一传动锥齿轮41键连接安装在转杆26远离升降齿轮27的一端。升降管21上则沿长度方向固定安装有三个限位环42,限位环42内转动安装有一根传动杆43,且传动杆43的顶端键连接安装有一个第二传动锥齿轮44,第二传动锥齿轮44和第一传动锥齿轮41啮合。
如图2和图3所示,升降管21上还安装有用于驱动传动杆43转动的驱动装置5,驱动装置5包括固定安装在升降管21上的壳体51,壳体51为中空圆柱状,壳体51内转动安装有一根驱动杆52,且驱动杆52的轴线垂直于升降管21的轴线。驱动杆52上固定套接安装有一个驱动锥齿轮53,且传动杆43远离第二锥齿轮的一端转动贯穿壳体51的顶壁,壳体51内的传动杆43上键连接安装有一个第三传动锥齿轮54,且第三传动锥齿轮54与驱动锥齿轮53啮合。壳体51的周侧壁上则贯穿设置有一根定位螺栓55,且定位螺栓55与壳体51螺纹连接,定位螺栓55伸入壳体51内以阻止驱动锥齿轮53转动。
驱动杆52远离升降管21的一端转动贯穿壳体51,且壳体51外的驱动杆52上安装有手摇架6,手摇架6包括固定垂直固定安装在驱动杆52上的第一摇杆61,第一摇杆61远离驱动杆52的一端且远离壳体51的一侧则垂直固定安装有第二摇杆62。第二摇杆62远离壳体51的一端则固定安装有固定块63,且第二摇杆62上转动套接安装有一个手摇管64。
如图1和图4所示,升降杆22远离底座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万向球3,升降杆22上还安装有支撑板31,支撑板31的底壁上固定安装有一个连接块32,且连接块32的底壁上开设有与万向球3滚动配合的球槽33,球槽33的内壁上设置有一层垫圈34,垫圈34与万向球3抵紧以提供阻尼。
如图1所示,升降管21上还安装有支撑架7,支撑架7包括滑动套接安装在升降管21上的滑套71,且滑套71位于驱动装置5下方。滑套71上螺纹贯穿安装有第一紧固螺栓72,第一紧固螺栓72贯穿滑套71并与升降管21抵紧以对滑套71进行定位。滑套71的周侧壁上周向安装有四根支撑管73,支撑管73与滑套71铰接。支撑管73内则滑动安装有调节杆74,且调节杆74远离支撑管7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块75。
如图1和图5所示,支撑管73上还安装有用于将调节杆74锁紧定位在支撑管73内的锁紧件8,锁紧件8包括四个锁紧弹片81,四个锁紧弹片81形成对调节杆74的夹持口,且四个锁紧弹片81周向固定安装在支撑管73远离升降管21一端的端侧壁上。支撑管73远离滑套71的一端还螺纹连接有一个锁紧套82,且锁紧套82远离升降管21一端的内周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抵紧环83,抵紧环83的厚度从靠近支撑管73到远离支撑管73逐渐增大,且抵紧环83的横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抵紧环83的内周侧壁则与锁紧弹片81抵紧。
底座1的顶壁上则周向安装有四根支撑杆76,且支撑杆76与底座1铰接,支撑杆76远离底座1的一端铰接安装有一个支撑套77,且支撑套77滑动套接安装在支撑管73上。支撑套77上还螺栓贯穿安装有第二紧固螺栓78,第二紧固螺栓78贯穿支撑套77并与支撑管73抵紧以对支撑套77进行定位。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在使用本支撑结构之前,首先将本支撑结构放置到地面上,并根据施工现场地面的实际情况,对支撑架7进行调节。支撑架7的调节可通过拉动调节杆74以调节每组支撑管73和调节杆74的总长度;还可以滑动滑套71,以调节整个支撑架7的总高度。
当上述调整均完成后,首先拧动锁紧套82,并通过抵紧环83的内壁推动多个锁紧弹片81相互靠近并形成对调节杆74的夹持,以将调节杆74定位锁紧在支撑管73内。并拧动第一紧固螺栓72,将滑套71紧固定位在升降管21上。并拧动第二紧固螺栓78,将支撑套77紧固定位在支撑管73上,以使支撑杆76对支撑管73进行支撑。支撑架7调整完成后,支撑杆76、支撑管73、升降管21、地面等形成多个三角支撑结构,从而大大增加了整个支撑结构的稳定性。
随后对升降件2的高度进行调节,此时,握住手摇管64并转动手摇管64,使第二摇杆62和第一摇杆61以壳体51的轴心为转轴转动,从而带动驱动杆52转动,则驱动杆52上的驱动锥齿轮53也随之转动。驱动锥齿轮53通过与之相啮合的第三传动锥齿轮54带动传动杆43转动,以将驱动锥齿轮53的动力传递给传动杆43。传动杆43则通过相啮合的第一传动锥齿轮41和第二传动锥齿轮44带动转杆26转动,以将动力传递给转杆26。转杆26通过啮合的升降齿轮27和升降齿条23带动升降杆22在升降管21内滑动,在升降杆22的升降过程中,升降齿条23和升降槽24的配合能够提高升降杆22的滑动稳定性。
随着升降杆22高度的提升,最终支撑板31与模具的底部抵紧,由于不同的模具底部的倾斜角度不同,因此,支撑板31会根据模具底部的倾斜角度自动转动,以与模具底部贴合。在此过程中,万向球3在球槽33内转动,垫圈34则能够提供一定阻尼,以降低万向球3松动的可能。当支撑板31与模具的底部抵紧形成支撑后,拧动定位螺栓55,定位螺栓55与壳体51内的驱动锥齿轮53抵紧,从而对驱动锥齿轮53进行定位,驱动锥齿轮53无法转动则升降杆22的位置也保持固定。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模具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升降件(2),所述升降件(2)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的升降管(21),所述升降管(21)内滑动安装有升降杆(22),所述升降杆(22)上安装有支撑板(31),所述升降杆(22)上沿长度方向固定安装有升降齿条(23),而所述升降管(21)的内壁上则开设有与所述升降齿条(23)滑动配合的升降槽(24),所述升降管(2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一个安装座(25),所述安装座(25)上转动贯穿安装有一个转杆(26),所述转杆(26)上键连接安装有一个升降齿轮(27),所述升降齿轮(27)穿过所述升降管(21)并与所述升降槽(24)内的所述升降齿条(23)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管(21)上还安装有传动件(4),所述传动件(4)包括第一传动锥齿轮(41),所述第一传动锥齿轮(41)键连接安装在所述转杆(26)远离所述升降齿轮(27)的一端,所述升降管(21)的外壁上还沿长度方向安装有多个限位环(42),所述限位环(42)内转动安装有一根传动杆(43),所述传动杆(43)的顶端键连接安装有第二传动锥齿轮(44),所述第二传动锥齿轮(44)与所述第一传动锥齿轮(41)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管(21)上还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传动杆(43)转动的驱动装置(5),所述驱动装置(5)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管(21)上的壳体(51),所述壳体(51)内转动安装有一根驱动杆(52),所述驱动杆(52)上套接安装有驱动锥齿轮(53),而所述传动杆(43)远离所述第二传动锥齿轮(44)的一端则转动贯穿所述壳体(51)的顶壁,且所述壳体(51)内的所述传动杆(43)上键连接安装有与所述驱动锥齿轮(53)啮合的第三传动锥齿轮(5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具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52)远离所述升降管(21)的一端传动贯穿所述壳体(51),且所述壳体(51)外的所述驱动杆(52)上安装有手摇架(6),所述手摇架(6)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驱动杆(52)上的第一摇杆(61),所述第一摇杆(61)远离所述驱动杆(52)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摇杆(62),所述第二摇杆(62)上转动套接安装有手摇管(64),所述第二摇杆(62)远离所述壳体(51)的一端则固定安装有固定块(6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具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1)的周侧壁上还贯穿设置有一根定位螺栓(55),所述定位螺栓(55)与所述壳体(51)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模具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2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一个万向球(3),而所述支撑板(31)的底壁上固定安装有一个连接块(32),所述连接块(32)上开设有与所述万向球(3)滚动配合的球槽(33),所述球槽(33)内设置有垫圈(3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模具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管(21)上还安装有支撑架(7),所述支撑架(7)包括滑动套接安装在所述升降管(21)上的滑套(71),所述滑套(71)上螺纹连接有第一紧固螺栓(72),所述滑套(71)的周侧壁上周向安装有多根支撑管(73),所述底座(1)上则周向安装有多根支撑杆(76),所述支撑杆(76)远离所述底座(1)的一端转动安装有一个支撑套(77),所述支撑套(77)与所述支撑管(73)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套(77)上螺纹连接有第二紧固螺栓(7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模具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73)内还滑动安装有调节杆(74),所述调节杆(74)远离所述支撑管(73)的一端则安装有支撑块(75),所述支撑管(73)上还安装有锁紧件(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模具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8)包括多个锁紧弹片(81),多个所述锁紧弹片(81)周向安装在所述支撑管(73)远离所述升降管(21)一端的端侧壁上,所述支撑管(73)上还螺纹连接有锁紧套(82),所述锁紧套(82)远离所述升降管(21)一端的内壁上则固定安装有抵紧环(83),所述抵紧环(83)的横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所述抵紧环(83)的内壁与所述锁紧弹片(81)抵紧。
CN202022274910.2U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模具的支撑结构 Active CN2135397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74910.2U CN213539718U (zh)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模具的支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74910.2U CN213539718U (zh)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模具的支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39718U true CN213539718U (zh) 2021-06-25

Family

ID=76497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74910.2U Active CN213539718U (zh)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模具的支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3971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03060A (zh) * 2021-07-26 2021-10-15 成都兰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装置
CN114961237A (zh) * 2022-06-23 2022-08-30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施工用固顶支撑框架及其安装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03060A (zh) * 2021-07-26 2021-10-15 成都兰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装置
CN114961237A (zh) * 2022-06-23 2022-08-30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施工用固顶支撑框架及其安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539718U (zh) 一种模具的支撑结构
CN113266159B (zh) 一种安装精度高的预制柱安装装置
CN214783976U (zh) 一种基坑围护结构
CN111425726A (zh) 应用于皮带式抽油机的固定装置及操作方法
CN208578355U (zh) 一种分级调节的建筑施工支撑装置
CN210829697U (zh) 水泵稳固安装结构
CN215518847U (zh) 一种安装钢柱地脚调高结构
CN208501521U (zh) 一种生产空心薄壁墩的模架
CN109083428B (zh) 一种预制空调板临时支撑装置
CN218029215U (zh) 一种预制叠合板支撑装置
CN207892274U (zh) 一种用于网格钢架结构拼装的可调节式胎具
CN212056131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混凝土泵管固定装置
CN212839797U (zh) 一种混凝土浇筑时的钢筋保护装置
CN114892658A (zh) 一种灌注桩用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
CN110145123B (zh) 一种建筑模板支撑装置
CN106499156A (zh) 现浇地面面层中模板的加固工具及其加固方法
CN208899978U (zh) 一种安全施工护栏
CN113863384B (zh) 用于中修沥青路面检查井施工保护支撑装置及保护方法
CN216581952U (zh) 一种风电塔筒运输用托架
CN220621219U (zh) 一种施工用临时支撑架
CN220957781U (zh) 一种施工用场地测量装置
CN220204874U (zh) 一种顶管施工用顶管角度调整装置
CN218116193U (zh) 一种桥梁拆除用装配式临时支撑装置
CN217105304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挖掘机左右平台
CN214695678U (zh) 一种水利施工围堰用的加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