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14972U - 用于翻晒行车行走定位的配对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翻晒行车行走定位的配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14972U
CN213514972U CN202022787567.1U CN202022787567U CN213514972U CN 213514972 U CN213514972 U CN 213514972U CN 202022787567 U CN202022787567 U CN 202022787567U CN 213514972 U CN213514972 U CN 2135149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groove
plate
collision
ted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8756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岳鹏
岳平
杨帆
蒋延志
杨国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Dandan Pixian Douba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Dandan Pixian Douba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Dandan Pixian Douba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Dandan Pixian Douba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8756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149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149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149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翻晒行车行走定位的配对装置,包括导轨,上述导轨上设有滑块,上述导轨一侧设有导柱,上述导柱与导轨相互平行,上述滑块套设在导柱上;上述导柱上装有限位座,上述限位座下端设有防撞机构,上述防撞机构下端设有减速机构,上述防撞机构与减速机构之间设有与滑块控制单元信号连接的触发开关,用于由减速机构向防撞机构移动时接触触发开关,以期望优化现有设备在行车过程中,驱动设备因延迟性,经常出现行车距离超标的问题。

Description

用于翻晒行车行走定位的配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设备的行车定位,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翻晒行车行走定位的配对装置。
背景技术
郫县豆瓣香味醇厚,但香料含量极少,优质的豆瓣酱色泽油亮红润,其制备过程中主要通过优良的原料和精细的加工技术,从而达到色、香、味俱佳的效果,极具辣味重、鲜红油润、回味香醇悠久。郫县豆瓣的生产工艺除了将原料进行在沸水中进行浸泡并消毒的预处理外,还需要经过制曲、发酵、物料混合、再发酵等一系列过程。
现有豆瓣酱生产线主要通过机械设备进行智能化生产,对于加工过程中翻晒工艺,主要是通过翻晒设备进行翻、晒、露的加工过程;其翻晒设备的工作原理一般是,将物料放入翻晒设备的工作平台,设备的搅拌叶掉工作平台中的原料进行搅拌并往复移动,在搅拌过程中使发酵均匀,完成“翻”;“晒”是指通过导轨将设备盖体上移,使翻晒设备的工作平台暴露在光照环境下,通过翻晒设备的工作平台升温模拟暴晒状态。“露”通常是在完成原料完成暴晒后,通过导轨将设备盖体下移,但工作平台与设备盖体之间具有足够间隙,从而便于空气从间隙中流通,使原料在空气中暴露一定时间。
对于翻晒工艺而言,设备多个元件需要进行移动,由于设备元件较多,随着使用的时长增加,驱动设备因延迟性,从而经常出现行车距离超标,导致行车偏差,甚至可能会出现滑块撞击导轨,或者滑块在导轨上超过设定行程的情况,因此如何改进设备移动定位的配对单元是值得研究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翻晒行车行走定位的配对装置,以期望优化现有设备在行车过程中,驱动设备因延迟性,经常出现行车距离超标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翻晒行车行走定位的配对装置,包括导轨,上述导轨上设有滑块,上述导轨一侧设有导柱,上述导柱与导轨相互平行,上述滑块套设在导柱上;上述导柱上装有限位座,上述限位座下端设有防撞机构,上述防撞机构下端设有减速机构,上述防撞机构与减速机构之间设有与滑块控制单元信号连接的触发开关,用于由减速机构向防撞机构移动时接触触发开关。
作为优选,上述防撞机构包括支撑筒,上述支撑筒中设有限位槽,上述限位槽中设有防撞柱,用于由防撞柱在限位槽中前后移动,上述防撞柱下端设有防撞板,上述触发开关安装在防撞板下端。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支撑筒下端设有限位环,上述防撞柱上端设有第一限位板,上述第一限位板位于限位槽中,用于由第一限位板在限位槽中抵触限位环,上述防撞柱上套设复位弹簧,上述复位弹簧两端分别抵触限位环和防撞板。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减速机构包括活动杆和接触板,上述防撞柱中设有收纳槽,上述活动杆置于收纳槽中,上述防撞板上设有通孔,且通孔尺寸与活动杆直径相适配,用于由活动杆在收纳槽中移动,上述接触板安装在活动杆下端,上述接触板与防撞板相互平行,用于由防撞板抵触接触板。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收纳槽中设有缓冲弹簧,上述活动杆上端设有第二限位板,上述第二限位板位于收纳槽中,上述缓冲弹簧两端分别抵触收纳槽上端和第二限位板,上述收纳槽内部轮廓与第二限位板外部轮廓相吻合,用于由第二限位板抵触防撞板上的通孔。
作为优选,上述限位座的支撑筒为两个以上,上述限位座上设有两个以上螺孔,且螺孔分布在限位座四周,上述螺孔中插入限位螺栓,用于由限位螺栓下端抵触导柱。
作为优选,上述滑块上端设有支架,上述支架上设有前置板,上述前置板上设有凹槽,上述凹槽与减速机构相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
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座便于将装置安装在导柱上,从而实质上不影响滑块和导轨的结构。即便驱动装置延迟较为严重,通过调整限位座位置,也能使滑块能够在达到指定位置后停止移动,通过缓冲机构降低滑块的移动速度,减少因惯性导致的行车偏差,通过防撞机构避免滑块撞击导轨,其中触发开关在滑块行进过程中触碰,从而触发开关将信号输出到滑块控制单元,由控制单元及时控制滑块停车。本实用新型通过减速机构和触发开关完成滑块正常工作的配对需求,通过防撞机构做安全补充,其防撞机构通过限位槽约束防撞柱,通过防撞柱在撞击力较大时进行收缩,避免滑块故障导致脱离导轨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撞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导轨、2-滑块、3-导柱、4-限位座、5-防撞机构、6-减速机构、7-触发开关、8-限位螺栓、201-支架、202-前置板、203-凹槽、501-支撑筒、502-限位槽、503-防撞柱、504-防撞板、505-限位环、506-限位环、507-复位弹簧、601-活动杆、602-接触板、603-收纳槽、604-缓冲弹簧、605-第二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用于翻晒行车行走定位的配对装置,包括导轨1,上述导轨1上设有滑块2,其中滑块2为现有商品,滑块2的驱动主要通过现有的电机带动,驱动形式可以是现有的丝杠,通过丝杠转动带动滑块2前后移动,因为丝杠形式的滑块本身移动移动是根据丝杠的转动实现的,故滑块2其出现偏差可能是因为丝杠转动的惯性导致的。其导轨1为现有商品,其导轨1与滑块2适配即可,从而滑块2实现在导轨1上进行移动,以便于带动翻晒设备的部分功能元件进行移动,达到设备元件的行走需求。
上述导轨1一侧设有导柱3,上述导柱3与导轨1相互平行,上述滑块2套设在导柱3上;其中导柱3为现有圆形导柱,其导柱3与导轨1相互平行,通过导柱3约束滑块2的移动路径,避免滑块2在导轨上1出现偏转,导致滑块2在行车途中出现卡死风险。
上述导柱3上装有限位座4,其中限位座4套设在导柱3上,并根据行车需求将限位座4在导柱3上锁紧, 上述限位座4下端设有防撞机构5,上述防撞机构5下端设有减速机构6,上述防撞机构5与减速机构6之间设有与滑块2控制单元信号连接的触发开关7,用于由减速机构6向防撞机构5移动时接触触发开关7。滑块2在移动过程中先接触减速机构6,随后减速机构6接触触发开关7,通过触发开关7将信号传递给滑块2控制单元,由滑块2控制单元控制滑块2停止移动,同时在减速机构6的反作用力下,避免滑块2在惯性作用下继续移动。
由于滑块2的驱动形式多样,除了丝杠驱动外,还可以是电滑轮驱动,对于机械设备而言,即便可能出现设备故障,当滑块2停车周期较长,或者不能立即停止行车时,通过防撞机构5限制滑块2的移动行程,避免滑块2超出限位座4的约束距离。由此配对装置可以适用于翻晒设备的多个移动区域,保障设备移动配对的稳定性,避免翻晒设备在行车过中出现设备超行程风险。
基于上述实施例,参考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上述防撞机构5包括支撑筒501,其中支撑筒501与导柱3相互平行,上述支撑筒501中设有限位槽502,上述限位槽502中设有防撞柱503,用于由防撞柱503在限位槽502中前后移动,其防撞柱503为不锈钢材质,防撞柱503在限位槽502中的移动方向受到支撑筒501影响与导柱3平行;上述防撞柱503下端设有防撞板504,上述触发开关7安装在防撞板504下端,其防撞板504与防撞柱503相互垂直,以滑块2撞击面而言,防撞板504能够稳定接触减速机构6,同时减速机构6受到滑块2撞击后,减速机构6后移触碰到防撞板504,在触碰过程中接触到触发开关7,从而触发开关7可以释放信号到滑块2控制单元,由滑块2控制单元控制滑块2停止移动。
进一步的,为了约束防撞柱503的移动距离,避免防撞柱503意外从限位槽502中脱出,上述支撑筒501下端设有限位环505,上述防撞柱503上端设有第一限位板506,上述第一限位板506位于限位槽502中,用于由第一限位板506在限位槽502中抵触限位环505,上述防撞柱503上套设复位弹簧507,上述复位弹簧507两端分别抵触限位环505和防撞板504。
其中,复位弹簧507套设在防撞柱503上,复位弹簧507处于张紧状态,由复位弹簧507向防撞板504施加一个向外的推力,从而防撞柱503在常态下伸出限位槽502。
其中,第一限位板506通过焊接的形式固定在防撞柱503上端,保证防撞柱503与第一限位板506一体设置,通过第一限位板506在限位槽502中移动,其中限位环505焊接在支撑筒501下端,通过限位环505抵触第一限位板506,从而避免第一限位板506从限位槽502中脱出。
进一步的,上述减速机构6包括活动杆601和接触板602,其中,接触板602焊接在活动杆601上,并使活动杆601和接触板602呈T形,上述防撞柱503中设有收纳槽603,上述活动杆601置于收纳槽603中,其中,收纳槽603的长度大于活动杆601的长度,以便于活动杆601完全纳入收纳槽603中。
为了保证活动杆601在收纳槽603中的正常移动,上述防撞板504上设有通孔,且通孔尺寸与活动杆601直径相适配,用于由活动杆601在收纳槽603中移动。上述接触板602安装在活动杆601下端,上述接触板602与防撞板504相互平行,用于由防撞板504抵触接触板602;其中,活动杆601的外部轮廓与通孔的内部轮廓相吻合,在活动杆601完全纳入收纳槽603时,接触板602与防撞板504接触,利用接触板602与防撞板504平行的方式,保证了接触板602与防撞板504接触面积,从而接触板602必然触碰触发开关7。
更进一步的,上述收纳槽603中设有缓冲弹簧604,上述活动杆601上端设有第二限位板605,上述第二限位板605位于收纳槽603中,上述缓冲弹簧604两端分别抵触收纳槽603上端和第二限位板605,上述收纳槽603内部轮廓与第二限位板605外部轮廓相吻合,用于由第二限位板605抵触防撞板504上的通孔。
其中,缓冲弹簧604在常态下处于张紧状态,由缓冲弹簧604推动活动杆601伸出收纳槽603,当滑块2在移动过程中接触到接触板602,此时触发开关7还未被触碰,故接触板602会随着滑块2移动,并带动活动杆601向收纳槽603中移动,同时缓冲弹簧604受压,并将压力作用于滑块2,形成阻尼,能够明显降低滑块2的移动速度。减少滑块2惯性,避免接触板602撞击触发开关7。若滑块2产生的冲击力度较大,减速机构6尽可能的减少滑块2撞击力,再通过防撞机构5配合减速机构6限制滑块2移动。
需要注意的,是复位弹簧507的有效圈数及能量吸收量的上限需要满足制动滑块2,其缓冲弹簧604的有效圈数及能量吸收量的仅需要形成阻尼,满足滑块2减速即可。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上述限位座4的支撑筒501为两个以上,则触发开关7为两个以上,为了滑块2在相关匹配位置能及时停车,故至少有一个触发开关7发出信号,滑块2控制单元及时控制滑块2停车,若需要滑块2进行往复工作,触发开关7发出信号后,滑块2控制单元及时控制滑块2反向运行。
上述限位座4上设有两个以上的螺孔,且螺孔分布在限位座4四周,上述螺孔中插入限位螺栓8,用于由限位螺栓8下端抵触导柱3;通过限位螺栓8和螺孔的相互作用,使限位螺栓8能够夹持导柱3,从而将限位座4锁紧在导柱3上。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上述滑块2上端设有支架201,上述支架201上设有前置板202,通过支架201将前置板202固定在滑块2上,从而避免滑块2本体直接接触接触板602,有效的规避了长期使用过程中对滑块2造成的磨损风险。
上述前置板202上设有凹槽203,上述凹槽203与减速机构6相对应,其中凹槽203与接触板602相互对应,凹槽203尺寸大于接触板602尺寸,其中,凹槽203中可以设置海绵,以减少前置板202在长期接触板602的过程中,前置板202出现磨损。
需要注意的是,限位座4能够进行拆装,从而防撞机构5和减速机构6属于可拆卸工具,原则上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换,不用单独针对防撞柱503和接触板602进行放磨损保护。
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 “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Claims (7)

1.一种用于翻晒行车行走定位的配对装置,包括导轨(1),所述导轨(1)上设有滑块(2),所述导轨(1)一侧设有导柱(3),所述导柱(3)与导轨(1)相互平行,所述滑块(2)套设在导柱(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3)上装有限位座(4),所述限位座(4)下端设有防撞机构(5),所述防撞机构(5)下端设有减速机构(6),所述防撞机构(5)与减速机构(6)之间设有与滑块(2)控制单元信号连接的触发开关(7),用于由减速机构(6)向防撞机构(5)移动时接触触发开关(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翻晒行车行走定位的配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机构(5)包括支撑筒(501),所述支撑筒(501)中设有限位槽(502),所述限位槽(502)中设有防撞柱(503),用于由防撞柱(503)在限位槽(502)中前后移动,所述防撞柱(503)下端设有防撞板(504),所述触发开关(7)安装在防撞板(504)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翻晒行车行走定位的配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501)下端设有限位环(505),所述防撞柱(503)上端设有第一限位板(506),所述第一限位板(506)位于限位槽(502)中,用于由第一限位板(506)在限位槽(502)中抵触限位环(505),所述防撞柱(503)上套设复位弹簧(507),所述复位弹簧(507)两端分别抵触限位环(505)和防撞板(50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翻晒行车行走定位的配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构(6)包括活动杆(601)和接触板(602),所述防撞柱(503)中设有收纳槽(603),所述活动杆(601)置于收纳槽(603)中,所述防撞板(504)上设有通孔,且通孔尺寸与活动杆(601)直径相适配,用于由活动杆(601)在收纳槽(603)中移动,所述接触板(602)安装在活动杆(601)下端,所述接触板(602)与防撞板(504)相互平行,用于由防撞板(504)抵触接触板(6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翻晒行车行走定位的配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603)中设有缓冲弹簧(604),所述活动杆(601)上端设有第二限位板(605),所述第二限位板(605)位于收纳槽(603)中,所述缓冲弹簧(604)两端分别抵触收纳槽(603)上端和第二限位板(605),所述收纳槽(603)内部轮廓与第二限位板(605)外部轮廓相吻合,用于由第二限位板(605)抵触防撞板(504)上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翻晒行车行走定位的配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座(4)的支撑筒(501)为两个以上,所述限位座(4)上设有两个以上的螺孔,且螺孔分布在限位座(4)四周,所述螺孔中插入限位螺栓(8),用于由限位螺栓(8)下端抵触导柱(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翻晒行车行走定位的配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2)上端设有支架(201),所述支架(201)上设有前置板(202),所述前置板(202)上设有凹槽(203),所述凹槽(203)与减速机构(6)相对应。
CN202022787567.1U 2020-11-26 2020-11-26 用于翻晒行车行走定位的配对装置 Active CN2135149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87567.1U CN213514972U (zh) 2020-11-26 2020-11-26 用于翻晒行车行走定位的配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87567.1U CN213514972U (zh) 2020-11-26 2020-11-26 用于翻晒行车行走定位的配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14972U true CN213514972U (zh) 2021-06-22

Family

ID=76426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87567.1U Active CN213514972U (zh) 2020-11-26 2020-11-26 用于翻晒行车行走定位的配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149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22858U (zh) 一种酚醛发泡板的横向分切装置
CN213514972U (zh) 用于翻晒行车行走定位的配对装置
CN206327027U (zh) 一种全自动压字机
CN201950460U (zh) 全自动45°光伏边框生产线
CN201913330U (zh) 数控齿轮倒角机输送线装置
CN104923446A (zh) 一种汽车组合开关旋钮的半自动涂油装置
CN205085659U (zh) 角度可调节的钻孔攻丝机
CN203817146U (zh) 一种汽车门内饰板的上装锁孔冲切工装
CN203875172U (zh) 一种中厚板工件翻转机构
CN201198073Y (zh) 钢管成型机上的等离子自动切割装置
CN210765417U (zh) 一种火焰淬火自动跟踪装置
CN219214407U (zh) 一种人机共用的轨道式网版印刷机
CN104493964A (zh) 一种轻质耐火砖加工用自动切坯机
CN111545784A (zh) 一种拱形架安装打孔器
KR20040059220A (ko) 절단기
CN215682355U (zh) 一种改进型的下压式手机车载支架
US9656404B2 (en) Method and machine for punching bodywork components
CN215251078U (zh) 一种锻后控温入水机构
CN112058356B (zh) 一种化工颜料瓶破碎装置
CN209773595U (zh) 一种摆式剪板机的送料装置
CN203330571U (zh) 自动上料等离子切割机
CN204354281U (zh) 一种轻质耐火砖加工用自动切坯机
CN201009033Y (zh) 一种凸轮控制的全自动成型气割机
CN203625429U (zh) 一种全自动快速推料装置
CN114166566A (zh) 一种水利工程样本收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