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04815U - 吸附结构 - Google Patents

吸附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04815U
CN213504815U CN202022219363.8U CN202022219363U CN213504815U CN 213504815 U CN213504815 U CN 213504815U CN 202022219363 U CN202022219363 U CN 202022219363U CN 213504815 U CN213504815 U CN 2135048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sorption
piece
adjusting
adsorption structure
work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1936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传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1936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048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048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048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附结构,以用于吸附制件,该吸附结构设于一直线动力输出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上,并包括与该动力输出端连接的连接件,以及设于连接件上的吸附部和调节部。且随直线动力输出装置的驱使,调节部被设置为先于吸附部和制件接触,并可由调节部形成对制件的抵推,以将制件调整至该制件的吸附面可与吸附部完全贴合的待吸附状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附结构,通过设置调节部,并使得调节部先于吸附部和制件接触,以将制件的吸附面调整至可与吸附部完全贴合,从而可提高吸附部对制件吸附的成功率,进而可提高对制件的吸附效率。

Description

吸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生产用工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吸附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真空吸附技术在工业自动化生产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对于具有较光滑表面的物体,以及不适于夹紧的物体一般都是利用真空吸附技术来实现对物体的抓取。真空吸附技术也常常应用于动力电池生产中,例如向箔材上放置金属保护片,但基于金属保护片的结构,其一端厚度高于另一端,当多个金属保护片同时叠置于立式弹夹中时,两端高度不一的现象更加凸显。因此当真空吸盘或吸嘴对金属保护片进行吸附时,因金属保护片的吸附面呈倾斜状态,导致真空吸盘与金属保护片之间存在间隙,难以有效地完成对金属保护片的吸附,从而大大降低了对金属保护片的吸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吸附结构,其可提高对制件的吸附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吸附结构,以用于吸附制件,所述吸附结构设于一直线动力输出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上,且所述吸附结构包括与所述动力输出端连接的连接件,以及设于所述连接件上的吸附部和调节部,且随所述动力输出装置的驱使,所述调节部被设置为先于所述吸附部和所述制件接触,并可由所述调节部形成对所述制件的抵推,以将所述制件调整至该制件的吸附面可与所述吸附部完全贴合的待吸附状态。
进一步的,于所述吸附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调节部。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部包括一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调节件,并于所述调节件的另一端设有弹性体,且所述弹性体形成对所述制件的抵推。
进一步的,所述弹形体为设于所述调节件一端的泡棉。
进一步的,所述制件由弯折成片状的板件构成,且所述板件的折弯端厚度小于开口端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直线动力输出装置为直线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部包括通过气管与外部吸气装置连接的吸嘴。
进一步的,所述吸嘴包括与所述气管连接的连接体,以及与所述连接体相连的吸附体,并因该连接而于连接体和吸附体之间形成有腔体,且所述腔体与所述气管相连通,所述吸附体以与所述制件接触的侧面的中部形成有凹槽,并于所述吸附体上构造有环所述凹槽均布设置的多个吸气孔,且各所述吸气孔均与所述腔体连通。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附结构,通过设置调节部,并使得调节部先于吸附部和制件接触,以将制件的吸附面调整至可与吸附部完全贴合,从而可提高吸附部对制件吸附的成功率,进而可提高对制件的吸附效率。
(2)于吸附部的两侧分别设置调节部,可提高将制件的吸附面调整至待吸附状态的调整效率。
(3)调节部由调节件和弹性体构成,既可保证调节部的结构强度,同时通过压缩弹性体又可实现吸附部与制件的吸附面完全贴合。
(4)弹性体采用设于调节件一端的泡棉,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实施。
(5)吸附部采用吸嘴,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
(6)通过在吸附体上设置凹槽以及环凹槽设置的多个吸气孔,可当制件为较薄的片状结构时,有利于消除制件中部凹陷或微凸的现象,从而可有效避免因对制件的吸附而降低制件的外观质量。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吸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吸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吸嘴的纵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连接件,2-调节件,3-泡棉;
4-吸嘴,401-连接体,4011-通道,402-吸附体,4021-凹槽,4022-吸气孔,403-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吸附结构,以用于吸附制件,该吸附结构设于一直线动力输出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上,并包括与该动力输出端连接的连接件,以及设于连接件上的吸附部和调节部。且随直线动力输出装置的驱使,调节部被设置为先于吸附部和制件接触,并可由调节部形成对制件的抵推,以将制件调整至该制件的吸附面可与吸附部完全贴合的待吸附状态。
本实施例的吸附结构,通过设置调节部,并使得调节部先于吸附部和制件接触,以将制件的吸附面调整至可与吸附部完全贴合,从而可提高吸附部对制件吸附的成功率,进而可提高对制件的吸附效率。
基于如上的设计思想,本实施例的吸附结构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和图2中所示,且具体以制件为应用于动力电池包箔材上的金属保护片为例进行说明,该金属保护片由弯折成片状的板件构成,且其折弯端厚度小于开口端的厚度。本实施例的吸附结构即用于吸附盛装于弹夹中的金属保护片,以将金属保护片放置于箔材上。当然,本实施例的制件除了为金属保护片,亦可为弯折成片状的其他板件,抑或为其他形状的板件结构或具有吸附面的架体结构。
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直线动力输出装置为直线电机,连接件1具体为矩形的块状结构,并于连接件1上设有以安装于直线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上的安装孔。当然,直线动力输出装置除了为直线电机,亦可为直线气缸等可输出直线动力的其他部件,另外,连接件1不限于为矩形状,亦可被构造为其他形状。
为提高对金属保护片的吸附效果,如图2中所示,于吸附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调节部,且基于图2状态下所示,调节部的底部低于吸附部的底部,以此可实现调节部先于吸附部和金属保护片接触。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吸附部为间隔设置的两个,当然,本实施例的吸附部的数量不限于两个,还可为三个、四个等,且各吸附部之间的布置方式可基于制件结构而进行适应性调整。
如图2中所示,本实施例的调节部包括一端与连接件1连接的调节件2,并于调节件2的另一端设有弹性体,且弹性体形成对制件的抵推。如此设置,既可保证调节部的结构强度,同时通过压缩弹性体又可实现吸附部与制件的吸附面完全贴合。其中,本实施例中的调节件2具体为截面呈矩形的柱状结构,且为便于加工制造,弹性体具体为设于调节件2一端的泡棉3。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调节部除了由硬质的调节件2和软质的弹性体构成,亦可直接由软质的弹性体构成,但此时弹性体亦选用诸如橡胶等具有一定硬度的材质制成。另外,调节件2的具体结构和形状可视具体情况而相应调整。
仍由图1和图2中所示,上述吸附部包括通过气管与外部吸气装置连接的吸嘴4,此时,外部吸气装置具体可为真空泵,吸嘴4可采用现有的真空吸嘴4。为进一步提高吸附结构对金属保护片的吸附效果,本实施例中的吸嘴4还可为图3中所示的结构,且结合图4中所示,该吸嘴4具体包括与气管连接的连接体401,以及与连接体401相连的吸附体402,并因该连接而于连接体401和吸附体402之间形成有腔体403,且该腔体403经由构造于连接体401上的通道4011与气管相连通。
其中,吸附体402具体由橡胶制成,并如图3和图4中所示,其以与金属保护片接触的侧面的中部形成有凹槽4021,并于吸附体402上构造有环凹槽4021均布设置的多个吸气孔4022,且各吸气孔4022均与所述腔体403连通。如此设置,可在吸嘴4吸附金属保护片时,将吸嘴4作用于金属保护片上的真空着力点分散开,并在金属保护片与吸嘴4之间形成有一个真空气囊,从而可有效避免出现因吸嘴4对金属保护片的吸附,而导致金属保护片局部凹陷或微凸的现象,进而可不影响金属保护片的品质。
本实施例的吸附结构在使用时,首先直线电机带动吸附结构整体下降,且泡棉3先接触金属保护片较厚的一端,并随吸附结构的继续下降,可挤压金属保护片摆动至其吸附面呈水平状态,并当泡棉3压缩至与吸嘴4平齐时,可使得吸嘴4与金属保护片的吸附面完全贴合,此时,因吸嘴4的吸力大于3泡棉对金属保护片的弹力,从而可完成对金属保护片的吸附。
基于以上整体描述,本实施例的吸附结构在用于吸附金属保护片时,可提高对金属保护片吸附的成功率和稳定性,从而可提高吸附效率,并可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吸附结构,以用于吸附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结构设于一直线动力输出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上,且所述吸附结构包括与所述动力输出端连接的连接件(1),以及设于所述连接件(1)上的吸附部和调节部,且随所述直线动力输出装置的驱使,所述调节部被设置为先于所述吸附部和所述制件接触,并可由所述调节部形成对所述制件的抵推,以将所述制件调整至该制件的吸附面可与所述吸附部完全贴合的待吸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吸附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调节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包括一端与所述连接件(1)连接的调节件(2),并于所述调节件(2)的另一端设有弹性体,且所述弹性体形成对所述制件的抵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为设于所述调节件(2)一端的泡棉(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件由弯折成片状的板件构成,且所述板件的折弯端厚度小于开口端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动力输出装置为直线电机。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部包括通过气管与外部吸气装置连接的吸嘴(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4)包括与所述气管连接的连接体(401),以及与所述连接体(401)相连的吸附体(402),并因该连接而于连接体(401)和吸附体(402)之间形成有腔体(403),且所述腔体(403)与所述气管相连通,所述吸附体(402)由橡胶制成,所述吸附体(402)以与所述制件接触的侧面的中部形成有凹槽(4021),并于所述吸附体(402)上构造有环所述凹槽(4021)均布设置的多个吸气孔(4022),且各所述吸气孔(4022)均与所述腔体(403)连通。
CN202022219363.8U 2020-09-30 2020-09-30 吸附结构 Active CN2135048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19363.8U CN213504815U (zh) 2020-09-30 2020-09-30 吸附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19363.8U CN213504815U (zh) 2020-09-30 2020-09-30 吸附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04815U true CN213504815U (zh) 2021-06-22

Family

ID=76394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19363.8U Active CN213504815U (zh) 2020-09-30 2020-09-30 吸附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048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77091B (zh)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CN213504815U (zh) 吸附结构
CN212229295U (zh) 用于准直器固定块的吸取装置
CN217102089U (zh) 一种取料机构
CN202317509U (zh) 叠层焊接机真空吸持机构
CN212227492U (zh) 一种便于清洗的冰箱层架装饰条
CN209272850U (zh) 防多吸片包Mylar上料装置
CN210381482U (zh) 一种吸附平台翻转用缓冲机构及缓冲吸附平台
CN217780070U (zh) 自动化负压吸取装置
CN109177430B (zh) 一种按压式辅料贴合装置
CN213403486U (zh) 振膜组装机构
CN211541006U (zh) 一种吸取治具
CN217691265U (zh) 一种用于电池生产的夹具
CN218313052U (zh) 一种自动化机台vcm吸附治具
CN217376404U (zh) 一种吸附装置
CN219095897U (zh) 一种手机贴膜器和手机贴膜装置
CN102357762B (zh) 叠层焊接机真空吸持机构
CN218839895U (zh) 贴撕膜装置
CN211169217U (zh) 电源盒贴合机吸盘
CN216478281U (zh) 保压装置
CN215394784U (zh) 一种便于夹持薄工件的高精度夹具
CN211029710U (zh) 一种装片真空吸附底板
CN213403670U (zh) 柔性电路板转移夹具
CN213655358U (zh) 真空隔板及其安装结构
CN218559435U (zh) 一种机械吸盘机构及曲面标签贴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