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97775U - 一种卧式升降铣床用夹持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卧式升降铣床用夹持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97775U
CN213497775U CN202022035982.1U CN202022035982U CN213497775U CN 213497775 U CN213497775 U CN 213497775U CN 202022035982 U CN202022035982 U CN 202022035982U CN 213497775 U CN213497775 U CN 2134977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onnecting rod
milling machine
block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3598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培刚
李德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Dagang Heav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Dagang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Dagang Heav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Dagang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3598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977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977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977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卧式升降铣床用夹持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为方形板结构,所述底板底端固定有底部支撑块,底部支撑块设置有四个且呈矩形排列,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有支柱,支柱直立固定于底板的顶端,所述支柱一侧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端安装有液压缸,液压缸向下伸出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液压缸底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一侧滑动连接于支柱的侧壁,所述滑动板的底端固定有电动机。简而言之,本申请技术方案利用连贯而又紧凑的结构,解决了传统的铣床夹持装置夹持零件稳定性低,同时多数夹持装置只能对一些固定型号零件进行夹持,铣床功实用性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卧式升降铣床用夹持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间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卧式升降铣床用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铣床主要指用铣刀对工件多种表面进行加工的机床,通常铣刀以旋转运动为主运动,工件和铣刀的移动为进给运动。它可以加工平面、沟槽,也可以加工各种曲面、齿轮,铣床是用铣刀对工件进行铣削加工的机床,铣床除能铣削平面、沟槽、轮齿、螺纹和花键轴外,铣床对工件进行加工前需对工件稳定夹持,一台好的铣床夹持装置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传统的铣床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弊端。
传统的铣床夹持装置夹持零件稳定性低,同时多数夹持装置只能对一些固定型号零件进行夹持,铣床实用性低。
由此可见,需要提供一种卧式升降铣床用夹持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升降铣床用夹持机构,以解决传统的铣床夹持装置夹持零件稳定性低,同时多数夹持装置只能对一些固定型号零件进行夹持,铣床实用性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卧式升降铣床用夹持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为方形板结构,所述底板底端固定有底部支撑块,底部支撑块设置有四个且呈矩形排列,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有支柱,支柱直立固定于底板的顶端,所述支柱一侧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端安装有液压缸,液压缸向下伸出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液压缸底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一侧滑动连接于支柱的侧壁,所述滑动板的底端固定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底端设置有开孔钻,所述底板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侧壁连接有双向螺杆一,所述双向螺杆一的另一端设置有夹持装置;
所述双向螺杆一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压力块,所述压力块的前后端均转动连接有连杆一,每个所述连杆一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耳板和连杆二,每个所述耳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持块一,每个所述连杆二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杆三,所述连杆二和连杆三的连接点位于中间块上,中间块的底端固定于底板的顶端,每个所述连杆三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夹持块二。
进一步,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双向螺杆二,所述双向螺杆二设置有两个,每个所述双向螺杆二两端转动连接于连杆二和连杆三。
进一步,每个所述底部支撑块的底端均安装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的结构与底部支撑块结构相匹配。
进一步,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侧壁开设有螺纹孔,开孔钻的顶端设置有沉孔,开孔钻的侧壁向沉孔内开设有贯通的螺纹孔,开孔钻与电动机的输出端通过螺栓锁紧。
进一步,固定板与压力块间设置有双向螺杆一,所述双向螺杆一设置有多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板上设置有夹持装置,夹持装置的夹持块一可以对一些型腔型工件内壁进行夹持,夹持块二可以对一些工件外壁进行夹持,甚至夹持块一和夹持块二可以同时对一些工件内外壁进行同时夹持,装置可以对更多型号工件进行夹持,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简而言之,本申请技术方案利用连贯而又紧凑的结构,解决了传统的铣床夹持装置夹持零件稳定性低,同时多数夹持装置只能对一些固定型号零件进行夹持,铣床实用性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移除夹持装置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部支撑块;2、橡胶块;3、底板;4、固定板;5、双向螺杆一; 6、夹持装置;601、连杆一;602、耳板;603、双向螺杆二;604、中间块;605、压力块;606、夹持块一;607、连杆二;608、连杆三;609、夹持块二;7、支柱;8、顶板;9、液压缸;10、滑动板;11、电动机;12、螺栓;13、开孔钻。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一侧”、“另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相同”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相同,而是可以存在微小的差异。术语“垂直”仅仅是指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相对“平行”而言更加垂直,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卧式升降铣床用夹持机构,包括底板3,底板3为方形板结构,底板3底端固定有底部支撑块1,底部支撑块1设置有四个且呈矩形排列,底板3的顶端固定有支柱7,支柱7直立固定于底板3的顶端,支柱7一侧固定连接有顶板8,顶板8的底端安装有液压缸 9,液压缸9向下伸出有液压缸,液压缸9的液压缸底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板10,滑动板10一侧滑动连接于支柱7的侧壁,滑动板10的底端固定有电动机11,电动机11的输出底端设置有开孔钻13,底板3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板4,固定板 4侧壁连接有双向螺杆一5,双向螺杆一5的另一端设置有夹持装置6;
双向螺杆一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压力块605,压力块605的前后端均转动连接有连杆一601,每个连杆一60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耳板602和连杆二607,每个耳板60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持块一606,每个连杆二607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杆三608,连杆二607和连杆三608的连接点位于中间块604上,中间块604的底端固定于底板3的顶端,每个连杆三608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夹持块二609。
本实用新型中,夹持装置6包括双向螺杆二603,双向螺杆二603设置有两个,每个双向螺杆二603两端转动连接于连杆二607和连杆三608,可以调节夹持块一606和夹持块二609间的距离,可以对不同壁厚的工件内外壁同时进行夹持,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中,每个底部支撑块1的底端均安装有橡胶块2,橡胶块2的结构与底部支撑块1结构相匹配,橡胶块2增加了底部支撑块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中,电动机11的输出端侧壁开设有螺纹孔,开孔钻13的顶端设置有沉孔,开孔钻13的侧壁向沉孔内开设有贯通的螺纹孔,开孔钻13与电动机11的输出端通过螺栓12锁紧,便于拆除和更换开孔钻13。
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板4与压力块605间设置有双向螺杆一5,双向螺杆一 5设置有多个,使得压力块605受力更加均匀,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5)

1.一种卧式升降铣床用夹持机构,包括底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为方形板结构,所述底板(3)底端固定有底部支撑块(1),底部支撑块(1)设置有四个且呈矩形排列,所述底板(3)的顶端固定有支柱(7),支柱(7)直立固定于底板(3)的顶端,所述支柱(7)一侧固定连接有顶板(8),所述顶板(8)的底端安装有液压缸(9),液压缸(9)向下伸出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9)的液压缸底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板(10),所述滑动板(10)一侧滑动连接于支柱(7)的侧壁,所述滑动板(10)的底端固定有电动机(11),所述电动机(11)的输出底端设置有开孔钻(13),所述底板(3)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侧壁连接有双向螺杆一(5),所述双向螺杆一(5)的另一端设置有夹持装置(6);
所述双向螺杆一(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压力块(605),所述压力块(605)的前后端均转动连接有连杆一(601),每个所述连杆一(60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耳板(602)和连杆二(607),每个所述耳板(60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持块一(606),每个所述连杆二(607)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杆三(608),所述连杆二(607)和连杆三(608)的连接点位于中间块(604)上,中间块(604)的底端固定于底板(3)的顶端,每个所述连杆三(608)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夹持块二(60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升降铣床用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6)包括双向螺杆二(603),所述双向螺杆二(603)设置有两个,每个所述双向螺杆二(603)两端转动连接于连杆二(607)和连杆三(60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升降铣床用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底部支撑块(1)的底端均安装有橡胶块(2),所述橡胶块(2)的结构与底部支撑块(1)结构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升降铣床用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11)的输出端侧壁开设有螺纹孔,开孔钻(13)的顶端设置有沉孔,开孔钻(13)的侧壁向沉孔内开设有贯通的螺纹孔,开孔钻(13)与电动机(11)的输出端通过螺栓(12)锁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升降铣床用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固定板(4)与压力块(605)间设置有双向螺杆一(5),所述双向螺杆一(5)设置有多个。
CN202022035982.1U 2020-09-16 2020-09-16 一种卧式升降铣床用夹持机构 Active CN2134977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35982.1U CN213497775U (zh) 2020-09-16 2020-09-16 一种卧式升降铣床用夹持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35982.1U CN213497775U (zh) 2020-09-16 2020-09-16 一种卧式升降铣床用夹持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97775U true CN213497775U (zh) 2021-06-22

Family

ID=76447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35982.1U Active CN213497775U (zh) 2020-09-16 2020-09-16 一种卧式升降铣床用夹持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977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47147A (zh) * 2023-03-01 2023-03-28 成都市鸿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外侧梁加工的翻面工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47147A (zh) * 2023-03-01 2023-03-28 成都市鸿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外侧梁加工的翻面工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05496B (zh) 一种用于家具板材的打孔装置
CN214981662U (zh) 一种竹木加工用竹木固定装置
CN213497775U (zh) 一种卧式升降铣床用夹持机构
CN114472957A (zh) 一种轴类零件打孔设备
CN202070788U (zh) 加工定子面排渣孔的专用钻床
CN115138889A (zh) 一种适用于圆筒型材360°周向加工的钻床
CN213614245U (zh) 一种机床台板加工用高效钻孔装置
CN212094409U (zh) 一种高安全性机械制造用钻孔装置
CN214321919U (zh) 一种铁栅栏加工用钻孔设备
CN213163217U (zh) 一种金属工件的高效打孔装置
CN217776925U (zh) 一种用于刀具生产加工的夹持装置
CN220073329U (zh) 一种五金冲压模具的打孔装置
CN219684702U (zh) 一种钻床夹持工装
CN219786870U (zh) 一种模具加工用的电火花机机头夹持工装
CN219746978U (zh) 一种数控双驱钻铣加工装置
CN212168958U (zh) 一种高效的双通道立车
CN215041765U (zh) 一种铝材四轴雕刻机
CN212398203U (zh) 新型矿用齿轮套定位钻孔装置
CN219703607U (zh) 一种龙门双头粗精复合铣床
CN220943311U (zh) 一种对位装置
CN210232280U (zh) 一种减速机短轴类键槽及平面用工装
CN215237938U (zh) 一种摇臂钻床定量钻入装置
CN211331390U (zh) 一种钻孔深度可调的钻床
CN213497910U (zh) 一种数控铣床换刀夹具
CN220838063U (zh) 一种可角度调整式台式钻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