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75114U - 一种家用电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家用电梯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475114U CN213475114U CN202021319959.9U CN202021319959U CN213475114U CN 213475114 U CN213475114 U CN 213475114U CN 202021319959 U CN202021319959 U CN 202021319959U CN 213475114 U CN213475114 U CN 21347511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
- counterweight
- wheel
- elevator system
- guide rai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家用电梯系统,包括安装在井道内的主导轨和副导轨、沿主导轨运行的轿厢和沿副导轨运行的对重以及曳引驱动主机,其中曳引驱动主机安装在轿厢与对重对应的侧部;轿厢和对重通过一组钢丝绳悬挂在曳引驱动主机的曳引轮上。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由于曳引驱动主机位于轿厢设置对重的同一侧,且轿顶轮的外边缘凸出于轿厢直梁之外,在不占据井道额外的空间宽度的情况下,钢丝绳改变了绕法,由轿顶轮经主机曳引轮后,可以从对重轮的内侧绕向对重轮的外侧,这样的绕法最大程度地利用井道内部空间,在不改变井道、轿厢、以及对重装置的情况下,增加井道空间的利用率,降低了对建筑的顶层高度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曳引驱动家用电梯系统。
背景技术
家用电梯的尺寸通常是依据室内空间而定,对于室内空间大、特别是顶层高度达到2.8m以上的多层空间,电梯的安装就没有特别的限制;而对于室内空间小、且顶层高度低于2.8m的多层空间,电梯安装势必会受到各种限制,往往通过牺牲电梯的内部空间,特别是牺牲轿厢的高度来实现。而太低的电梯内部空间并不适合现代人的身高要求,有的多层房子由于顶层高度达不到要求而直接放弃安装电梯。
为了能在顶层高度在2.55m及以下的建筑内安装家用电梯,必需要对影响电梯系统的各个部件的安装及位置进行改进,在不改变井道、轿厢、以及对重装置的情况下,对增加井道垂直空间的利用率,降低对建筑的顶层高度要求,进一步提出改善的需求。
藉此,针对现状,本实用新型设计针对现有的曳引驱动家用电梯进行了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井道垂直空间的利用率高、降低对建筑的顶层高度要求的家用电梯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家用电梯系统,包括安装在井道内的主导轨和副导轨、沿主导轨运行的轿厢、沿副导轨运行的对重、以及曳引驱动主机,所述对重包括对重轮,所述轿厢包括沿纵向延伸的轿厢直梁以及设置轿厢顶部的轿顶轮,所述轿厢和对重通过绕绳悬挂在所述曳引驱动主机的曳引轮上,所述曳引驱动主机位于轿厢设置对重的一侧,且所述轿顶轮的外边缘凸出于轿厢直梁的外侧;所述绕绳经轿顶轮之后绕过曳引轮,经对重轮的外侧绕向对重轮的内侧。
优选地,绕绳设置成钢丝绳。
优选地,井道包括若干纵支撑柱以及设置于所述纵支撑柱之间的横支撑杆,所述纵支撑柱至少部分伸入建筑的底坑内。纵支撑柱伸入底坑内的高度为300mm至500mm之间。优选地,纵支撑柱伸入底坑内的高度为250mm。
优选地,轿厢的最大净高为2.1m。
优选地,曳引驱动主机位于对重的正上方。
优选地,重上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上设置有入绳口和出绳口,所述出绳口相对所述入绳口更靠近所述副导轨。入绳口与出绳口相互平行且相对井道的横支撑杆倾斜设置。
优选地,所述轿厢位于井道内的对应建筑的顶层高度时,所述曳引轮与轿顶轮于沿井道高度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之家用电梯系统具有以下优劣:1)安装本实新用新型的家用电梯系统的建筑物,在利用充分利用底坑内的高度的条件下,能有效地降低对顶层高度的要求,对最低顶层高度要求仅为2.55m,轿厢的最大净高可达到2.1m。2)曳引驱动主机位置的设置以及轿顶轮的设置位置使得钢丝绳的绕法最大程度地利用井道内部空间,在不改变井道、轿厢、以及对重装置的情况下,增加井道空间的利用率,降低了对建筑的顶层高度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梯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去井道后的电梯系统主视方向示意图。
图3是图2中井道内轿厢主视方向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电梯系统的绕绳示意图。
图5是现有设计的井道内轿厢主视方向示意图。
图6是现有设计的绕绳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号如下:
100、轿厢 14、曳引轮 25、轿厢直梁
101、井道 15、主机 30、入绳口
103、主导轨 16、导靴 32、出绳口
105、副导轨 18、钢丝绳 38、对重横梁
106、对重 19、对重轮 4、曳引轮
10、轿厢 2、轿顶轮 5、曳引驱动主机
11、轿厢直梁 20、纵支撑柱 8、钢丝绳
12、轿顶轮 22、横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图2所示,一种家用电梯系统,包括井道101,以及分别设置于井道101内部两侧的主导轨103、副导轨105,轿厢100位于主导轨103、副导轨105之间,轿厢100的一侧分别通过设置于轿厢100顶部及底部的导靴16与主导轨103滑动的配接,另一侧则相应的通过设置于轿厢100的顶部及底部的导靴16与副导轨105滑动的配接。井道101为由若干的纵支撑柱20以及连接于纵支撑柱20之间的若干横支撑杆20组成的架框结构。对重106设置于井道101与副导轨105之间的空间内,对重106设置有对重轮19,曳引驱动主机15与对重106位于轿厢100的同一侧,且位于对重106的正上方的空间内。曳引驱动主机15在其延伸方向上设置有曳引轮14。轿厢100和对重106通过一组绕绳悬挂在曳引驱动主机15的曳引轮14上,绕绳具有A,B两个固定端,曳引轮14通过摩擦力带动绕绳进而带动轿厢100和对重106上下运行。本实施例中的绕绳采用的是钢丝绳18,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采用其它材质制成的绕绳进行替换。
本实施例中,轿厢100的顶面上设置一对轿顶轮12,钢丝绳18的第一固定端A设置于主导轨103的附近,钢丝绳18经过一对轿顶轮12的底部穿过,然后绕向曳引轮14。
进一步参照图3、图4所示,轿顶轮12设置于轿厢100顶部的两侧,轿厢100包括沿纵向延伸的轿厢直梁25,轿顶轮12的外边缘分别凸出于轿厢直梁25的外侧。由于曳引驱动主机15设置于轿厢100的侧部而非轿厢100的顶部,故曳引轮14与轿顶轮12沿井道高度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轿顶轮12的外边缘的凸出轿厢直梁25设置,使得钢丝绳18充分利用了轿厢直梁25与对重106之间的空间,由固定端A经一对轿顶轮12底部之后,从曳引轮14背离并道101的内侧绕向靠近井道101的外侧,再从对重轮19的外侧绕向对重轮19的内侧至固定端B。当轿厢100位于井道101内的对应建筑的顶层高度时,曳引轮14与轿顶轮12于沿井道高度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这在充分利用井道内对重上方的的空间,大大提升了井道空间的利用率,从而降低了对建筑的顶层高度要求。
本实施例中,对重横梁38上设置有入绳口30和出绳口32,出绳口32相对入绳口32更靠近副导轨105。入绳口30与出绳口32相互平行且相对井道的横支撑杆22倾斜设置。入绳口30与出绳口32这样设置的优势是,使钢丝绳18在对重106本身的空间范围内完成从曳引轮14至对重轮19、再绕至第二固定端B的绕法。
本实用新型的钢丝绳18这样的绕法,使得在不占据井道额外的横向空间宽度的情况下,即在不改变井道101、轿厢100、以及对重106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了副导轨与井道101之间的预留给对重106的空间,从而增加了井道空间的利用率,降低了对顶层高度的垂直空间的要求。安装所述井道的建筑物的顶层高度最低为2.55m。
本实用新型的纵支撑柱至少部分伸入建筑的底坑内。纵支撑柱伸入底坑内的高度为300mm至500mm之间。优选纵支撑柱伸入底坑内的高度为250mm。
本实用新型之家用电梯系统具有以下优劣:安装本实新用新型的家用电梯系统的建筑物的顶层最低高度要求为2.55m。轿厢的最大净高可达到2.1m。利用充分利用底坑的高度,能进一步降低对顶层高度的要求。
传统的曳引驱动主机的设置方式,参照图5、图6所示,由于其曳引驱动主机5设置于轿厢10的上方,因此曳引驱动主机5会占据井道内的一定空间高度,且一对轿顶轮2分别位于轿厢直梁11的边缘内侧,曳引轮5的内侧与轿厢直梁11之间没有可供钢丝绳穿设的空间,钢丝绳8从由固定端A’经一对轿顶轮12底部之后,从曳引轮4的内侧绕向外侧后,只能从对重轮6的靠近副导轨的内侧绕向远离副导轨的外侧,再至固定端B’。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技术的改进中,不需要增加太多的成本,就能增加了井道空间的利用率,降低了对顶层高度的垂直空间的要求。使家用电梯的适用范围对顶层高度的要求降低,从而适用范围更广。使得本实用新型必然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价值,本实用新型会非常的受欢迎,能得到有效普及。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家用电梯系统,包括安装在井道内的主导轨和副导轨、沿主导轨运行的轿厢、沿副导轨运行的对重、以及曳引驱动主机,所述对重包括对重轮,所述轿厢包括沿纵向延伸的轿厢直梁以及设置轿厢顶部的轿顶轮,所述轿厢和对重通过绕绳悬挂在所述曳引驱动主机的曳引轮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驱动主机位于轿厢设置对重的一侧,且所述轿顶轮的外边缘凸出于轿厢直梁的外侧;所述绕绳经轿顶轮之后绕过曳引轮,经对重轮的外侧绕向对重轮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绳设置成钢丝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道包括若干纵支撑柱以及设置于所述纵支撑柱之间的横支撑杆,所述纵支撑柱至少部分伸入建筑的底坑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支撑柱伸入底坑内的高度为300mm至500m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支撑柱伸入底坑内的高度为25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的最大净高为2.1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驱动主机位于对重的正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上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上设置有入绳口和出绳口,所述出绳口相对所述入绳口更靠近所述副导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绳口与出绳口相互平行且相对井道的横支撑杆倾斜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轿厢位于井道内的对应建筑的顶层高度时,所述曳引轮与轿顶轮于沿井道高度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319959.9U CN213475114U (zh) | 2020-06-29 | 2020-06-29 | 一种家用电梯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319959.9U CN213475114U (zh) | 2020-06-29 | 2020-06-29 | 一种家用电梯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475114U true CN213475114U (zh) | 2021-06-18 |
Family
ID=76360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319959.9U Active CN213475114U (zh) | 2020-06-29 | 2020-06-29 | 一种家用电梯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475114U (zh) |
-
2020
- 2020-06-29 CN CN202021319959.9U patent/CN21347511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210150U (zh) | 一种无机房电梯曳引系统及无机房电梯 | |
KR20100053420A (ko) | 유압 엘리베이터의 리뉴얼 방법 및 그 방법에 의해 리뉴얼 된 로프식 엘리베이터 | |
CN111874780B (zh) | 一种高速电梯降压导流罩 | |
CN109733974A (zh) | 一种可降低楼顶施工量的电梯 | |
EP3227220A1 (en) | Elevator arrangement with multiple cars in the same shaft | |
CN201395455Y (zh) | 无机房电梯 | |
CN104773633A (zh) | 一种转角门家用电梯 | |
CN204847675U (zh) | 一种对重后置式电梯布局结构 | |
CN213475114U (zh) | 一种家用电梯系统 | |
JP2003146555A (ja) | エレベータ | |
CN202988485U (zh) | 单井多厢式串列电梯 | |
CN209038806U (zh) | 三开门乘客电梯 | |
CN208932758U (zh) | 一种用于无机房电梯的曳引悬挂系统 | |
CN105692414A (zh) | 一种无机房电梯 | |
CN211393460U (zh) | 一种电梯曳引系统 | |
CN105858418A (zh) | 一种无机房电梯 | |
CN212799229U (zh) | 一种载货电梯的曳引系统 | |
CN105712167A (zh) | 一种无机房电梯 | |
CN108840210A (zh) | 一种无机房电梯的曳引悬挂系统 | |
CN213834183U (zh) | 一种电梯井道布置结构 | |
CN110902523A (zh) | 一种电梯曳引系统 | |
CN113955611A (zh) | 一种三面开门的新型电梯 | |
CN104328932B (zh) | 立体停车库多通道升降机构 | |
WO2021035864A1 (zh) | 一种曳引式建筑施工升降机的绕线结构 | |
CN112299215A (zh) | 一种电梯井道布置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10 Address after: 215131 room 304, building 4, Tanxiang garden, Yuanhe street, Xiangche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ao Yongfeng Address before: 215131 Room 302, 81 qianxingqiaobang, Yuanhe street, Xiangche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 Junhua Patentee before: Gao Yongfeng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