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72740U - 一种用于汽车的遮阳板总成和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汽车的遮阳板总成和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72740U
CN213472740U CN202022331867.9U CN202022331867U CN213472740U CN 213472740 U CN213472740 U CN 213472740U CN 202022331867 U CN202022331867 U CN 202022331867U CN 213472740 U CN213472740 U CN 2134727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circuit
sun
gear
sun shield
sun vi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3186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uzhou Huaye Technology Co ltd
Jiuzhou Huaye Development Co ltd
Li Shanjiang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Wuzhou Hongy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Li Shanji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Wuzhou Hongy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Li Shanjiang filed Critical Beijing Wuzhou Hongy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3186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727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727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727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遮阳板总成和汽车。本说明书提供的遮阳板总成包括遮阳板本体、底座、固定架和遮阳板支架;遮阳板支架与遮阳板本体固定连接,且遮阳板支架上设置有转轴,转轴的至少一端设置有齿轮;固定架的一端与遮阳板支架连接,另一端固定在底座上;底座上设置有驱动机构和控制电路,控制电路连接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用于使控制电路与光敏传感器连接,或者使控制电路与中控台连接;在控制电路与光敏传感器连接的情况下,控制电路根据光敏传感器的信号判断是否发出控制信号;在控制电路与中控台连接的情况下,控制电路根据接收到的中控台信号发出控制信号。本方案简单易用,能够给驾驶员带来极大地便利。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汽车的遮阳板总成和汽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遮阳板总成和汽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汽车的遮阳板是防止太阳光或夜间行车时对面车大灯光的照射,遮阳板的上下翻动都是驾驶员手工操作,而且使用过程中一般都是由驾驶人员自行判断是否要使用,这过程中无形的增加了使用风险。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汽车的遮阳板总成和汽车。
实用新型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的遮阳板总成和汽车,简单易用,能够给驾驶员带来极大地便利。
本说明书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的遮阳板总成,包括遮阳板本体,所述遮阳板总成还包括:底座、固定架和遮阳板支架;
所述遮阳板支架与所述遮阳板本体固定连接,且所述遮阳板支架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至少一端设置有齿轮;
所述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遮阳板支架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安装于所述汽车上;
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驱动机构和控制电路,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齿轮啮合,并能够根据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信号以驱动所述齿轮转动,使得所述齿轮带动所述转轴转动,并因此使所述遮阳板支架带动所述遮阳板本体翻转;
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用于使所述控制电路与光敏传感器连接,或者使所述控制电路与中控台连接;
在所述控制电路与光敏传感器连接的情况下,所述控制电路能够根据所述光敏传感器的信号判断是否发出控制信号;
在所述控制电路与中控台连接的情况下,所述控制电路能够根据接收到的中控台的信号发出控制信号。
可选地,在上述遮阳板总成中,所述遮阳板支架还包括:连接杆以及分别固定于所述连接杆两端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均固定于所述遮阳板本体上;
所述转轴位于所述连接杆的中部,并且,所述转轴在外力作用下能够转动以带动所述连接杆转动,进而使得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带动所述遮阳板本体翻转。
可选地,在上述遮阳板总成中,所述固定架的一端设置有通孔,所述遮阳板支架的连接杆能够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固定架连接;
并且,在所述转轴带动所述连接杆转动的过程中,所述固定架还用于限制所述遮阳板本体的翻转角度。
可选地,在上述遮阳板总成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的减速齿轮;
所述减速齿轮与所述齿轮啮合,用于将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的动力传递至所述齿轮,以使所述齿轮带动所述转轴转动。
可选地,在上述遮阳板总成中,所述减速齿轮为行星齿轮减速器。
可选地,在上述遮阳板总成中,所述光敏传感器设置于车内的前挡风玻璃处,
在所述控制电路与光敏传感器连接的情况下,若所述光敏传感器接收到的光照值达到设定值,则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光敏传感器的信号发出控制信号。
可选地,在上述遮阳板总成中,在所述控制电路与中控台连接的情况下,所述控制电路接收到的中控台的信号为手动控制信号。
可选地,在上述遮阳板总成中,所述控制开关能够接收终端APP或者服务端发送的操作指令,并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执行:将控制电路与光敏传感器连接的操作,或者将控制电路与中控台连接的操作。
可选地,在上述遮阳板总成中,所述遮阳板本体为半透明遮光板,所述遮光板的一面涂覆有用于反射紫外线的涂层。
本说明书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所述汽车的主驾驶或者副驾驶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上述的遮阳板总成。
本说明书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说明书提供的遮阳板总成,简单易用,能够给驾驶员带来极大地便利。在将遮阳板总成安装固定后,控制电路能够发出控制信号以实现控制遮阳板本体翻转打开或关闭,而且还可以通过控制开关使控制电路连接中控台或光敏传感器连接,实现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两种控制模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汽车的遮阳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说明书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首先参照图1,图1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汽车的遮阳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说明书提供的遮阳板总成包括:遮阳板本体1、遮阳板支架2、固定架3和底座4。
其中,遮阳板本体1为半透明遮光板,所述遮光板的一面涂覆有用于反射紫外线的涂层。具体的,半透明遮光板可以是长条状,分为内外两面,外面涂覆有用于反射紫外线的涂层,不仅可以反射大部分紫外线、红外线,还具有高隔热和搞紫外线阻隔的作用。内面为单向半透明,对强光有柔化作用,可以起到防止炫目的作用。
遮阳板支架2与遮阳板本体1固定连接,且所述遮阳板支架2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至少一端设置有齿轮。作为示例,遮阳板支架2是采用高强度塑料材质的支架,整体呈类似倒“U”型的结构。具体地,遮阳板支架2包括:连接杆20、分别固定于所述连接杆20两端的第一固定部21和第二固定部22,第一固定部21和第二固定部22均固定于所述遮阳板本体1上。该遮阳板支架 2相当于固定夹,用于夹住遮阳板本体1。所述转轴位于所述连接杆20的中部,并且,所述转轴在外力作用下能够转动以带动所述连接杆20转动,进而使得连接杆20通过第一固定部21和第二固定部22带动所述遮阳板本体1翻转。
固定架3的一端与所述遮阳板支架2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4上,所述底座4安装于汽车上。具体而言,固定架3的一端设置有通孔,所述遮阳板支架2的连接杆20能够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固定架3连接。即,遮阳板支架2的转轴设置在固定架3的通孔内(图1中未示出转轴),而转轴的至少一端设置有齿轮,该齿轮可以与驱动机构的齿轮啮合,进而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再带动所述连接杆20转动,连接杆20再通过其两端的第一固定部21和第二固定部22带动遮阳板本体翻转。由于固定架3与连接杆20 连接,该连接杆20可以在固定架3的通孔转动,此时可以在固定架3的通孔设置一个限位结构,该限位结构能够在连接杆20转动的过程中起到限制遮阳板本体1的翻转角度的作用。
底座4安装于汽车上,一般位于主驾驶位或副驾驶对应的前挡风玻璃上端的车顶处。底座4上设置有驱动机构41和控制电路42,所述驱动机构41能够与遮阳板支架2上的齿轮啮合,并能够根据所述控制电路42的控制信号以驱动所述齿轮转动,使得所述齿轮带动所述转轴转动,并因此使所述遮阳板支架 2带动所述遮阳板本体1翻转。
具体而言,驱动机构41包括驱动电机411和与所述驱动电机411输出轴连接的减速齿轮412。减速齿轮412与遮阳板支架2上的齿轮啮合,用于将所述驱动电机41的输出的动力传递至所述齿轮,以使所述齿轮带动转轴转动。作为示例,所述减速齿轮412可以是行星齿轮减速器,其可以用来降低转速,增大扭矩和降低负载/电机的转动惯量比。关于该驱动机构4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灵活选择合适的驱动机构即可,本说明书对此不进行限定。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控制电路42连接有控制开关(图1中未示出),所述控制开关用于使控制电路42与光敏传感器(图1中未示出)连接,或者使所述控制电路42与中控台连接。换言之,该控制开关可以使所述控制电路 42与光敏传感器连接,同时断开与中控台的连接;或者该控制开关可以使控制电路42断开与光敏传感器的连接,并与中控台连接。
按照上述设计,在控制电路42与光敏传感器连接的情况下,控制电路42 能够根据所述光敏传感器的信号判断是否发出控制信号。具体地,该光敏传感器可以设置于车内的前挡风玻璃处,可以用来感应车外界的光照值,进而将该光照值发送控制电路42,当光照值达到第一设定值时,控制电路42即可根据所述光敏传感器的信号发出控制信号,以控制该遮阳板本体1翻转打开,为驾驶员或副驾驶乘客遮挡外界阳光。此外,当光敏传感器感应到外界的光照值达到第二设定值时,控制电路42即可根据所述光敏传感器的信号发出控制信号,以控制该遮阳板本体1翻转关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设定值和第二设定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即在光照值达到第一设定值时,说明车外界光照强度较高,需要发开遮阳板本体1;在光照值达到第二设定值时,说明车外界光照强度较弱,不需要遮阳板本体1处于打开状态。
按照上述设计,在控制电路42与中控台连接的情况下,所述控制电路42 接收到的中控台的信号为手动控制信号。具体而言,由于控制电路42与中控台连接,此时可以在中控台设置一个控制按钮,当需要翻转打开遮阳板本体1 时,可以手动通过该控制按钮向控制电路42发送翻转打开的控制信号;同理,当需要翻转打开遮阳板本体1时,可以手动通过该控制按钮向控制电路42发送翻转关闭的控制信号。
作为一种可选的示例,可以将控制开关的开合设置为自动控制方式,即控制能够接收终端APP或者服务端发送的操作指令,并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执行:将控制电路与光敏传感器连接的操作,或者将控制电路与中控台连接的操作。举例而言,该控制开关可以是双向开关,当开关拨向一侧时,控制电路42与中控台连接,同时控制电路42与光敏传感器断开连接;当开关拨向另一侧时,控制电路42与中控台断开连接,同时控制电路42与光敏传感器连接。终端 APP或者服务端能够发送操作指令到控制开关,以使控制开关根据操作执行将其开关拨向相应的一侧。
本说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所述汽车的主驾驶或者副驾驶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上述的遮阳板总成。
关于上述遮阳板总成的结构参见上文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必须按照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汽车的遮阳板总成,包括遮阳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板总成还包括:底座、固定架和遮阳板支架;
所述遮阳板支架与所述遮阳板本体固定连接,且所述遮阳板支架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至少一端设置有齿轮;
所述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遮阳板支架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安装于所述汽车上;
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驱动机构和控制电路,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齿轮啮合,并能够根据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信号以驱动所述齿轮转动,使得所述齿轮带动所述转轴转动,并因此使所述遮阳板支架带动所述遮阳板本体翻转;
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用于使所述控制电路与光敏传感器连接,或者使所述控制电路与中控台连接;
在所述控制电路与光敏传感器连接的情况下,所述控制电路能够根据所述光敏传感器的信号判断是否发出控制信号;
在所述控制电路与中控台连接的情况下,所述控制电路能够根据接收到的中控台的信号发出控制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板支架还包括:连接杆以及分别固定于所述连接杆两端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均固定于所述遮阳板本体上;
所述转轴位于所述连接杆的中部,并且,所述转轴在外力作用下能够转动以带动所述连接杆转动,进而使得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带动所述遮阳板本体翻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遮阳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的一端设置有通孔,所述遮阳板支架的连接杆能够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固定架连接;
并且,在所述转轴带动所述连接杆转动的过程中,所述固定架还用于限制所述遮阳板本体的翻转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的减速齿轮;
所述减速齿轮与所述齿轮啮合,用于将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的动力传递至所述齿轮,以使所述齿轮带动所述转轴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遮阳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齿轮为行星齿轮减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遮阳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传感器设置于车内的前挡风玻璃处,
在所述控制电路与光敏传感器连接的情况下,若所述光敏传感器接收到的光照值达到设定值,则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光敏传感器的信号发出控制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遮阳板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电路与中控台连接的情况下,所述控制电路接收到的中控台的信号为手动控制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遮阳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能够接收终端APP或者服务端发送的操作指令,并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执行:将控制电路与光敏传感器连接的操作,或者将控制电路与中控台连接的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遮阳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板本体为半透明遮光板,所述遮光板的一面涂覆有用于反射紫外线的涂层。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的主驾驶或者副驾驶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遮阳板总成。
CN202022331867.9U 2020-10-19 2020-10-19 一种用于汽车的遮阳板总成和汽车 Active CN2134727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31867.9U CN213472740U (zh) 2020-10-19 2020-10-19 一种用于汽车的遮阳板总成和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31867.9U CN213472740U (zh) 2020-10-19 2020-10-19 一种用于汽车的遮阳板总成和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72740U true CN213472740U (zh) 2021-06-18

Family

ID=76366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31867.9U Active CN213472740U (zh) 2020-10-19 2020-10-19 一种用于汽车的遮阳板总成和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727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07372B (zh) 一种汽车仪表板显示屏角度调节装置
CN110065370B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自动挡雨遮阳的智能装置
CN213472740U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遮阳板总成和汽车
CN112937263A (zh) 一种汽车玻璃变色控制系统、汽车及方法
CN213676343U (zh) 一种汽车太阳能遮阳帘
GB2214474A (en) Automatic vehicle windscreen sunlight shade system
US5295724A (en) Air-conditioning arrangement for parked passenger cars
CN109466285A (zh) 一种遮光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车辆
CN209534698U (zh) 一种集遮阳、发电、防盗于一体的汽车前挡遮阳装置
CN106740014A (zh) 一种置顶式的智能化小汽车遮阳装置
CN2442865Y (zh) 用于汽车前挡风玻璃的可升降遮光膜装置
CN207257330U (zh) 车辆的遮阳系统
CN109130804A (zh) 新能源汽车自动卷曲遮阳板装置
CN203358297U (zh) 电子遮阳板及装有这种电子遮阳板的车辆
CN205009932U (zh) 一种汽车的前风挡遮阳帘
KR0173658B1 (ko) 자동차용 자동 차광장치
CN217477052U (zh) 一种随光照改变角度的遮阳板
CN203666348U (zh) 新型自动向日葵式遮阳板
CN219236718U (zh) 一种电致变色遮阳板
CN103640460A (zh) 新型自动向日葵式遮阳板
JPH03197232A (ja) 自動車用サンルーフのモータ制御装置
CN214523294U (zh) 一种汽车电动遥控遮阳帘
CN212022270U (zh) 一种收折式电动汽车遮阳帘
CN111688451A (zh) 车辆的遮阳板以及车辆的遮阳板的控制方法
CN211892801U (zh) 一种收折式升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450, Zhoujia village, Weiqiao Town, Zouping County, Binzhou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56200

Patentee after: Li Shanjia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Jiuzhou Huay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450, Zhoujia village, Weiqiao Town, Zouping County, Binzhou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56200

Patentee before: Li Shanjia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Wuzhou Hongye Technology Group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05

Address after: No. 450, Zhoujia village, Weiqiao Town, Zouping County, Binzhou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56200

Patentee after: Li Shanjiang

Patentee after: Jiuzhou Huaye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450, Zhoujia village, Weiqiao Town, Zouping County, Binzhou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56200

Patentee before: Li Shanjia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Jiuzhou Huaye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