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70752U - 一种移动式双向抛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式双向抛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70752U
CN213470752U CN202022198514.6U CN202022198514U CN213470752U CN 213470752 U CN213470752 U CN 213470752U CN 202022198514 U CN202022198514 U CN 202022198514U CN 213470752 U CN213470752 U CN 2134707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ishing
fixedly connected
polished
transverse
rotating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9851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啸川
陈水林
朱世明
蒋炬峰
李国怀
管秀峰
张斌
张青松
汪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qing Atge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qing Atg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qing Atge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qing Atg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9851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707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707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707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双向抛光装置,包括平台,与平台固定连接且沿横向设置的横向直线模组、与横向直线模组的移动端固定连接且沿纵向设置的第一纵向气缸、与第一纵向气缸的移动端固定连接且具有第一抛光轮的第一抛光组件,以及用于夹持待抛光物的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带动待抛光物正转或者反转时,所述第一抛光轮对待抛光物进行沿其轴线方向的移动抛光。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式双向抛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双向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抛光装置用于对回转体零件进行抛光处理,以增加回转体零件的表面光泽度,并降低回转体零件的表面波纹度。
现有技术中的抛光装置对回转体零件的抛光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式双向抛光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式双向抛光装置,包括平台,与平台固定连接且沿横向设置的横向直线模组、与横向直线模组的移动端固定连接且沿纵向设置的第一纵向气缸、与第一纵向气缸的移动端固定连接且具有第一抛光轮的第一抛光组件,以及用于夹持待抛光物的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带动待抛光物正转或者反转时,所述第一抛光轮对待抛光物进行沿其轴线方向的移动抛光。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横向直线模组的移动端固定连接且沿纵向设置的第二纵向气缸,以及与第二纵向气缸的移动端固定连接且具有第二抛光轮的第二抛光组件。
进一步地,包括沿纵向设置的附着板,所述附着板与横向直线模组的移动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纵向气缸与附着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纵向气缸与附着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抛光组件包括与第一纵向气缸的移动端固定连接的第一旋转电机和第一固定架,以及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抛光轮以可旋转方式与第一固定架连接,所述第一旋转电机通过第一传送带带动第一抛光轮进行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抛光组件包括与第二纵向气缸的移动端固定连接的第二旋转电机和第二固定架,以及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抛光轮以可旋转方式与第二固定架连接,所述第二旋转电机通过第二传送带带动第二抛光轮进行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沿横向设置且与平台固定连接的第一横向电机、与第一横向电机的移动端固定连接的第三旋转电机,以及与第三旋转电机的转动端固定连接且用于顶紧待抛光物一端的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沿横向设置且与平台固定连接的第二横向电机、与第二横向电机的移动端固定连接的第四旋转电机,以及与第四旋转电机的转动端固定连接且用于顶紧待抛光物另一端的第二转动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待抛光物分别进行正转和反转;在待抛光物进行正转时,抛光轮沿着待抛光物的轴线方向对待抛光物进行一次移动抛光,在待抛光物进行反转时,抛光轮沿着抛光物体的轴线方向对待抛光物再进行一次移动抛光;进行上述两次抛光后,能够使待抛光物的表面光泽度更高,表面波纹度更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
现有技术中的抛光装置一般只对回转体零件进行单向抛光,抛光效果较差。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式双向抛光装置,包括平台,与平台固定连接且沿横向设置的横向直线模组10、与横向直线模组的移动端固定连接且沿纵向设置的第一纵向气缸21、与第一纵向气缸的移动端固定连接且具有第一抛光轮312的第一抛光组件31,以及用于夹持待抛光物的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带动待抛光物正转或者反转时,所述第一抛光轮对待抛光物1进行沿其轴线方向的移动抛光。
待抛光物为呈回转体的零件。
待抛光物被夹持装置带动,分别进行正转和反转;在待抛光物进行正转时,抛光轮沿着待抛光物的轴线方向对待抛光物进行一次移动抛光,在待抛光物进行反转时,抛光轮沿着抛光物体的轴线方向对待抛光物再进行一次移动抛光;进行上述两次抛光后,能够使待抛光物的表面光泽度更高,表面波纹度更小。
本实施例中的正转和反转并不表示特定的转动方向,其意在于,待抛光物进行两次移动抛光时具有不同的旋转方向。
如图1所示,还包括与横向直线模组的移动端固定连接且沿纵向设置的第二纵向气缸22,以及与第二纵向气缸的移动端固定连接且具有第二抛光轮322的第二抛光组件32。
本实用新型中只需要一个抛光轮即可完成待抛光物的双向抛光,但由于旋转电机具有确定的转动方向,单个抛光轮的转动方向保持不变;双向抛光时,由夹持装置带动待抛光物进行不同方向的旋转;如果只使用单个抛光轮,那么两次抛光过程中,待抛光物与抛光轮的抛光部位之间具有不同的相对运动速度,导致两个抛光轮的抛光颗粒的磨损程度不同,使得抛光轮的使用寿命下降。
故本实用新型提供两个抛光轮,在双向抛光时,分别使用不同的抛光轮对待抛光物进行抛光处理,能够使得两个抛光轮的寿命大于单个抛光轮使用寿命的两倍,同样的,也会使得抛光效果更好。
如图1所示,包括沿纵向设置的附着板20,所述附着板与横向直线模组的移动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纵向气缸与附着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纵向气缸与附着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
横向直线模组带动附着板、第一纵向气缸、第二纵向气缸进行横向的移动,进而带动第一抛光轮和第二抛光轮进行横向移动。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抛光组件包括与第一纵向气缸的移动端固定连接的第一旋转电机311和第一固定架313,以及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抛光轮以可旋转方式与第一固定架连接,所述第一旋转电机通过第一传送带带动第一抛光轮进行转动。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抛光组件包括与第二纵向气缸的移动端固定连接的第二旋转电机321和第二固定架323,以及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抛光轮以可旋转方式与第二固定架连接,所述第二旋转电机通过第二传送带带动第二抛光轮进行转动。
第一抛光轮由第一旋转电机通过第一传送带传递扭矩,进而旋转;第二抛光轮由第二旋转电机通过第二传送带传送扭矩,进而旋转。
如图1所示,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组件40和第二夹持组件50;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沿横向设置且与平台固定连接的第一横向电机41、与第一横向电机的移动端固定连接的第三旋转电机42,以及与第三旋转电机的转动端固定连接且用于顶紧待抛光物一端的第一转动轴43;所述第二夹持组件50包括沿横向设置且与平台固定连接的第二横向电机51、与第二横向电机的移动端固定连接的第四旋转电机52,以及与第四旋转电机的转动端固定连接且用于顶紧待抛光物另一端的第二转动轴53。
夹持装置是通过两个横向电机的相向运动完成待抛光物的夹紧;具体使用过程中,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可以相向运动,也可以一个夹持组件不动而另一夹持组件向其靠近,完成夹持动作。
以第一夹持组件为例,介绍其工作原理,第一横向电机带动第三旋转电机、第一转动轴进行横向运动,第三旋转电机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第一转动轴与待抛光物的一端顶紧接触,在另一个夹持组件的配合下,第一转动轴转动时带动待抛光物进行旋转。
所述横向直线模组、第一纵向气缸、第二纵向气缸、第一横向电机、第二横向电机均具有固定端和能够相对固定端进行直线运动的移动端。
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第二旋转电机、第三旋转电机、第四旋转电机均具有固定端和能够相对固定端进行旋转运动的转动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横向直线模组的固定端、第一夹持组件、第二夹持组件均固定安装在平台上;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在各自横向电机的带动下相向运动,完成对待抛光物的夹紧,两个转动轴同时正向旋转,第一抛光轮也正向旋转,第一纵向气缸带动第一抛光轮的抛光部位与待抛光物接触,开始进行抛光,同时横向直线模组带动第一抛光轮沿着待抛光物的轴向进行运动,对待抛光物进行移动抛光,抛光结束后,第一纵向气缸带动第一抛光轮与待抛光物脱离接触,横向直线模组带动第一抛光轮回到初始位置。
两个转动轴同时进行反向旋转,第二抛光轮正向旋转,后续的工作过程与上述工作原理相同,不再赘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了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移动式双向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与平台固定连接且沿横向设置的横向直线模组(10)、与横向直线模组的移动端固定连接且沿纵向设置的第一纵向气缸(21)、与第一纵向气缸的移动端固定连接且具有第一抛光轮(312)的第一抛光组件(31),以及用于夹持待抛光物的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带动待抛光物正转或者反转时,所述第一抛光轮对待抛光物(1)进行沿其轴线方向的移动抛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双向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横向直线模组的移动端固定连接且沿纵向设置的第二纵向气缸(22),以及与第二纵向气缸的移动端固定连接且具有第二抛光轮(322)的第二抛光组件(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双向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纵向设置的附着板(20),所述附着板与横向直线模组的移动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纵向气缸与附着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纵向气缸与附着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双向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抛光组件包括与第一纵向气缸的移动端固定连接的第一旋转电机(311)和第一固定架(313),以及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抛光轮以可旋转方式与第一固定架连接,所述第一旋转电机通过第一传送带带动第一抛光轮进行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双向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抛光组件包括与第二纵向气缸的移动端固定连接的第二旋转电机(321)和第二固定架(323),以及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抛光轮以可旋转方式与第二固定架连接,所述第二旋转电机通过第二传送带带动第二抛光轮进行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双向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组件(40)和第二夹持组件(50);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沿横向设置且与平台固定连接的第一横向电机(41)、与第一横向电机的移动端固定连接的第三旋转电机(42),以及与第三旋转电机的转动端固定连接且用于顶紧待抛光物一端的第一转动轴(43);所述第二夹持组件(50)包括沿横向设置且与平台固定连接的第二横向电机(51)、与第二横向电机的移动端固定连接的第四旋转电机(52),以及与第四旋转电机的转动端固定连接且用于顶紧待抛光物另一端的第二转动轴(53)。
CN202022198514.6U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移动式双向抛光装置 Active CN2134707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98514.6U CN213470752U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移动式双向抛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98514.6U CN213470752U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移动式双向抛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70752U true CN213470752U (zh) 2021-06-18

Family

ID=76365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98514.6U Active CN213470752U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移动式双向抛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707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05797U (zh) 一种管道内壁变径打磨装置
CN109531367B (zh) 一种机械零配件加工用往复式打磨装置
CN116587138A (zh) 一种环保型盘条锈层打磨机构
CN213470752U (zh) 一种移动式双向抛光装置
CN111055176A (zh) 一种对齿轮端面打磨的装置
CN107498446A (zh) 一种异形工件的弹性抛光设备以及方法
CN108515395A (zh) 一种轮胎打磨装置
CN212044053U (zh) 一种纺织机械辊轴抛光机
CN110539244A (zh) 一种离心滚研单元
CN204954588U (zh) 具有均匀抛光效果的抛光机
CN210909415U (zh) 一种打磨装置和打磨机器人
CN110227984B (zh) 非球面光学元器件抛光工艺
CN210360875U (zh) 工件加工机构、打磨装置及打磨机
CN105127848A (zh) 一种铜棒打磨设备
CN203156544U (zh) 轮毂抛光机
CN109648453A (zh) 一种用于抛光机的可旋转式升降装置
CN215787233U (zh) 一种功能结构组合的数控万能磨齿机
CN208019915U (zh) 一种自动对接换面打磨装置
CN220481254U (zh) 一种打磨抛光装置
CN212705923U (zh) 一种金属瓶抛光设备
CN220902949U (zh) 一种印刷电路板专用砂纸打磨盘
CN214922941U (zh) 一种汽车配件的毛刺处理装置
CN215617283U (zh) 一种液压油缸生产加工用抛光设备
CN218697195U (zh) 单头六轴打磨设备
CN220944474U (zh) 一种弹簧端面磨簧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