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45801U - 叶片夹具 - Google Patents

叶片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45801U
CN213445801U CN202021813317.4U CN202021813317U CN213445801U CN 213445801 U CN213445801 U CN 213445801U CN 202021813317 U CN202021813317 U CN 202021813317U CN 213445801 U CN213445801 U CN 2134458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flection
frame
blade
shaft
deflection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1331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海红
方晶
张竹
程伟
宁巧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Goldwi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Goldwi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Goldwi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Goldwi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1331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458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458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458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叶片夹具,叶片夹具包括叶片夹持机构,叶片夹持机构包括彼此相向设置的压紧臂和承托臂以及连接承托臂的一端与压紧臂的一端的连接臂,压紧臂的面向承托臂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一随形压紧组件,第一随形压紧组件被构造为能够通过第一偏转轴和第二偏转轴相对于压紧臂转动,第一偏转轴沿所夹持的叶片的弦长方向延伸,第二偏转轴沿叶片的长度方向延伸;承托臂的面向压紧臂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二随形压紧组件,第二随形压紧组件被构造为能够通过第三偏转轴和第四偏转轴相对于承托臂转动,第三偏转轴沿叶片的弦长方向延伸,第四偏转轴沿叶片的长度方向延伸。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叶片夹具,可确保夹持叶片时的贴合度,减少吊装风险。

Description

叶片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夹持叶片的叶片夹具。
背景技术
随着风力发电机组单机容量不断增大,风力发电机组的叶片尺寸也逐渐增大,例如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叶片长度已经超过90米,重量超过35吨。现有技术中的叶片夹具与叶片的贴合度不好,吊装风险高。另外,由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叶片形状成流线型,各个叶片供应商生产的各种型号的叶片不尽相同,主要体现在叶片规格、重心位置、叶片细节尺寸等都有差距。这可能导致在叶片吊装时因为叶片供货厂家或规格不同而需要更换叶片吊具或夹持垫块等,导致吊具成本大幅增加或作业时间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夹持叶片时有效地贴合叶片型面的叶片夹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叶片夹具,叶片夹具包括叶片夹持机构,叶片夹持机构包括彼此相向设置的压紧臂和承托臂以及连接承托臂的一端与压紧臂的一端的连接臂,压紧臂的面向承托臂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一随形压紧组件,第一随形压紧组件被构造为能够通过第一偏转轴和第二偏转轴相对于压紧臂转动,第一偏转轴沿所夹持的叶片的弦长方向延伸,第二偏转轴沿叶片的长度方向延伸;承托臂的面向压紧臂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二随形压紧组件,第二随形压紧组件被构造为能够通过第三偏转轴和第四偏转轴相对于承托臂转动,第三偏转轴沿叶片的弦长方向延伸,第四偏转轴沿叶片的长度方向延伸。
可选地,第一随形压紧组件可以包括:第一偏转框架,第一偏转框架(143) 的一侧通过第一偏转轴与压紧臂可旋转地连接;第二偏转框架,第二偏转框架通过第二偏转轴与第一偏转框架的另一侧连接;以及第一夹持块,安装在第二偏转框架上。
可选地,两组第二偏转框架可通过两个第二偏转轴连接到第一偏转框架,两组第二偏转框架沿着叶片的弦长方向间隔布置,每组第二偏转框架包括套设在第二偏转轴上且沿第二偏转轴的轴向布置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偏转框架,每个第二偏转框架上安装有一个第一夹持块。
可选地,第二偏转框架可包括:第一支撑构件,第一支撑构件上设置有供第二偏转轴穿过的通孔;和第一支撑板,安装在第一支撑构件上,并形成有用于卡住第一夹持块的第一凹槽。
可选地,第一随形压紧组件还可包括:第一驱动件,安装在压紧臂上;以及第一滑动支架,第一滑动支架安装在压紧臂上并与第一驱动件连接,能够在第一驱动件的驱动下沿着压紧臂的长度方向前后移动;其中,第一偏转轴安装在第一滑动支架上。
可选地,第一偏转框架可包括: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一部分,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一部分上形成有供第一偏转轴穿过的通孔;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二部分,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二部分与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一部分固定连接;以及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三部分,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三部分与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二部分固定连接,并且形成有供第二偏转轴穿过的通孔。
可选地,第一偏转框架可包括: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一部分,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一部分上形成有供第一偏转轴穿过的通孔;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二部分,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二部分通过第一气弹簧与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一部分连接;以及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三部分,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三部分的一侧通过第二气弹簧与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二部分连接,并且通过第五偏转轴与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二部分可旋转地连接,第五偏转轴沿叶片的弦长方向延伸,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三部分的另一侧通过第二偏转轴连接到第二偏转框架。
可选地,第二随形压紧组件可包括:第三偏转框架,第三偏转框架被构造为能够围绕第四偏转轴转动;以及第二夹持块,安装在第三偏转框架上。
可选地,第三偏转框架可包括:第二支撑构件,第二支撑构件上设置有供第四偏转轴穿过的通孔;和第二支撑板,安装在第二支撑构件上,并形成有用于卡住第二夹持块的第二凹槽。
可选地,第二随形压紧组件还可包括:第四偏转框架,第四偏转框架的一侧通过第四偏转轴与第三偏转框架可旋转地连接,第四偏转框架的另一侧能够绕第三偏转轴转动;第二驱动件,安装在承托臂上;以及第二滑动支架,第二滑动支架与第二驱动件连接并且能够在第二驱动件的推动下沿着叶片的弦长方向前后移动,第三偏转轴安装在第二滑动支架上。
可选地,第四偏转框架可包括:第四偏转框架的第一部分,第四偏转框架的第一部分上形成有供第三偏转轴穿过的通孔;第四偏转框架的第二部分,第四偏转框架的第二部分与第四偏转框架的第一部分固定连接;以及第四偏转框架的第三部分,第四偏转框架的第三部分与第四偏转框架的第二部分固定连接,并且形成有供第四偏转轴穿过的通孔;两组第三偏转框架通过两个第四偏转轴连接到第四偏转框架,两组第三偏转框架沿着叶片的弦长方向间隔布置,每组第三偏转框架可包括套设在第四偏转轴上且沿第四偏转轴的轴向布置的一个或多个第三偏转框架,每个第三偏转框架上可安装有一个第二夹持块。
可选地,叶片夹具还可包括:辅助支撑件,设置在承托臂的一端、压紧臂的一端以及连接臂中的一个或多个上,辅助支撑件可包括支架以及与支架可转动连接的支撑块,支撑块用于支撑叶片。
可选地,第二随形压紧组件还可包括:滑槽,滑槽形成在承托臂的内壁上;导向滑块单元,能够相对于滑槽滑动,导向滑块单元通过第四偏转轴与第三偏转框架可旋转连接;以及夹持块伸缩驱动构件,夹持块伸缩驱动构件的第一端铰接到导向滑块单元,夹持块伸缩驱动构件的第二端连接到承托臂上,以使导向滑块单元在夹持块伸缩驱动构件的伸缩驱动下沿着滑槽移动,从而带动第二夹持块上下移动。
可选地,导向滑块单元可包括:主体部分,主体部分的上端部形成有供第四偏转轴穿过的通孔;滑动部分,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连接到主体部分的下部并相对于主体部分的侧表面向外凸出,滑动部分容纳在滑槽内并能够相对于滑槽滑动;以及第一铰接轴,连接到主体部分并且沿着叶片的长度方向布置,夹持块伸缩驱动构件的第一端与第一铰接轴铰接。
可选地,第二随形压紧组件还可包括:第三夹持块;第四偏转框架,被构造为能够围绕第三偏转轴转动,第四偏转框架支撑第三夹持块并且与第三夹持块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第三夹持块能够围绕第二铰接轴旋转。
可选地,两组第四偏转框架可沿着叶片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每组第四偏转框架可包括套设在第三偏转轴上并且沿着第三偏转轴的轴向间隔布置的三个第四偏转框架,每个第四偏转框架上安装有一个第三夹持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叶片夹具,通过设置可多方向转动的第一随形压紧组件和第二随形压紧组件,确保夹持叶片时的贴合度,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单叶片夹具夹持贴合度不好的问题,减少吊装风险,提高吊装安全性,并且可使叶片夹具具有不同叶片吊装的通用性功能。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示例性地示出一例的附图进行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叶片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叶尖夹持机构的主视图。
图3是示出图2中的叶片夹持机构的压紧臂和第一随形压紧组件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示出的结构的分解图。
图5示出了图3中的第一随形压紧组件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图2中的叶片夹持机构的承托臂和第二随形压紧组件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图6示出的结构的分解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叶片夹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图8示出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10是示出图8中的第一随形压紧组件的示意图。
图11是示出图8中的第二随形压紧组件和承托臂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的第二随形压紧组件的示意图。
图13是采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叶片夹具夹持叶片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叶片;100:叶尖夹持机构;200:叶根夹持机构;300:主梁;110:压紧臂;120:承托臂;130:连接臂;140:第一随形压紧组件;150和180:第二随形压紧组件;160和170辅助支撑件;141:第一偏转轴;142:第二偏转轴;151和181:第三偏转轴;152和182:第四偏转轴;143:第一偏转框架;1431: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一部分;1432: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二部分;1433: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三部分;144:第二偏转框架;1441:第一支撑构件; 1442:第一支撑板;145:第一夹持块;146:第一驱动件;147:第一滑动支架;148:第一气弹簧;1481:内部导向承力模块;149:第五偏转轴;153 和183:第三偏转框架;154和184:第二夹持块;1531和1831:第二支撑构件;1532和1832:第二支撑板;155:第四偏转框架;1551:第四偏转框架的第一部分;1552:第四偏转框架的第二部分;1553:第四偏转框架的第三部分;156:第二驱动件;157:第二滑动支架;185:滑槽;186:导向滑块单元;1861:主体部分;1862:滑动部分;1863:第一铰接轴;187:夹持块伸缩驱动构件;188:第三夹持块;189:第四偏转框架;190:第二铰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的标号始终表示相同的组件。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叶片夹具包括主梁300以及设置于主梁300的两端的叶片夹持机构100和200。
其中,叶片夹持机构100和200可以包括用于夹持叶尖部分的叶尖夹持机构100和用于夹持叶根部分的叶根夹持机构200。叶尖夹持机构100和叶根夹持机构200的结构类似,二者的区别在于所形成的夹持口大小不同。以下,以叶尖夹持机构100为例,对其结构以及与其它部件的连接关系进行详细描述。
叶尖夹持机构100包括承托臂120、压紧臂110以及连接臂130,承托臂 120和压紧臂110彼此相向设置,形成用于夹持叶片1(如图13中所示)的相对表面的两个钳脚,连接臂112连接在承托臂120的一端与压紧臂110的一端之间,以形成具有“C”形状或“匚”形状的夹持结构。但叶尖夹持机构 100的形状不限于此,只要能够将叶片1容纳并夹持叶片1即可。
压紧臂110的面向承托臂120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一随形压紧组件140,第一随形压紧组件140被构造为能够通过第一偏转轴141和第二偏转轴142 相对于压紧臂110转动。第一偏转轴141沿叶片的弦长方向(图3中的X方向)延伸。第二偏转轴142沿叶片的长度方向(图3中的Y方向)延伸。叶片1的弦长方向与叶片1的长度方向垂直,可以为叶片的前缘到后缘方向。换句话说,叶片的弦向方向与压紧臂111的延伸方向一致。
承托臂120的面向压紧臂110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二随形压紧组件150(或 180,见图8),第二随形压紧组件150(或180)被构造为能够通过第三偏转轴151(或181,见图11)以及第四偏转轴152(或182,见图11)相对于承托臂120转动。第三偏转轴151(或181)沿叶片的弦长方向延伸。第四偏转轴152(或182)沿叶片的长度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叶片夹具,夹持叶片时,压紧臂110上的第一随形压紧组件140压紧叶片的上表面,承托臂120上的第二随形压紧组件150 (或180)支撑叶片的下表面。第一随形压紧组件140可根据外力的作用而绕第一偏转轴141和第二偏转轴142转动,第二随形压紧组件150(或180) 可根据外力的作用而绕第三偏转轴151(或181)以及第四偏转轴152(或182) 转动,以在夹持叶片时能够与叶片的大小和翼型随形地与叶片表面贴合。如此,使得第一随形压紧组件140以及第二随形压紧组件150(或180)可适应不同形状和摆放姿态的叶片1。
其中,第一随形压紧组件140和第二随形压紧组件150可由根据外力的作用而调整形状或角度的部件构成,以在夹持叶片时能够与叶片的大小和翼型随形地与叶片表面贴合。
具体地,第一随形压紧组件140可以包括第一偏转框架143、第二偏转框架144以及第一夹持块145。第一偏转框架143的一侧通过第一偏转轴141 与压紧臂110可旋转地连接。第二偏转框架144通过第二偏转轴142与第一偏转框架143的另一侧连接。第一夹持块145安装在第二偏转框架144上。在夹持叶片过程中,第一夹持块145可以转动,从而调节与叶片在横向和纵向上的贴合度,使得第一夹持块145可自适应叶片不同的型面变化,使叶片夹持更加稳固,从而提高了叶片安装过程中的安全性。
参照图1至图6,在第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偏转框架143可以包括沿着Z 方向(厚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一部分1431、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二部分1432和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三部分1433。其中,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一部分1431上形成有供第一偏转轴141穿过的通孔。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二部分1432与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一部分1431固定连接。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三部分1433与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二部分1432固定连接,并且形成有供第二偏转轴142穿过的通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偏转框架143整体呈倒T型结构,其中,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三部分1433相对于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二部分1432 沿着叶片的长度方向延伸,以便于多个第二偏转框架144的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两组第二偏转框架144通过两个第二偏转轴142分别连接到第一偏转框架143,两组第二偏转框架144沿着叶片的弦长方向间隔布置,每组第二偏转框架144可包括套设在第二偏转轴142上且沿第二偏转轴 142的轴向布置的四个第二偏转框架144,每个第二偏转框架144上安装有一个第一夹持块145。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每组第二偏转框架144中所包括的第二偏转框架144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例如,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或者四个以上。每组中的多个第二偏转框架144可以连接在一起形成整体的结构,也可以单独存在。
如图4中所示,每个第二偏转框架144可以包括第一支撑构件1441和第一支撑板1442。第一支撑构件1441上设置有供第二偏转轴142穿过的通孔。第二偏转轴142穿过第一支撑构件1441上的通孔以及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三部分1433上的通孔,从而将第二偏转框架144与第一偏转框架143可转动地连接在一起。第一支撑板1442安装在第一支撑构件1441上,并形成有用于卡住第一夹持块145的第一凹槽。第一夹持块145贴服在第一支撑构件1441的第一凹槽中。第一支撑构件1441可以为例如三角形板。四个第一支撑构件 1441可支撑四个第一支撑板1442,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四个第一支撑构件1441可支撑一个第一支撑板1442。第一支撑板1442可以为铝合金材质。
第一夹持块145与叶片接触部分的表面可以为柔性立面,例如,可以铺设有诸如橡胶层、尼龙块等,以防止夹持过程中会与叶片发生碰撞时损坏叶片,增加缓冲能力和减少对叶片的磨损。
第一随形压紧组件140还可以包括第一驱动件146和第一滑动支架147。第一驱动件146安装在压紧臂110上。第一滑动支架147与第一驱动件146 连接并且能够在第一驱动件146的推动下沿着叶片1的弦长方向前后移动(即,在图3和图4所示的X方向上左右移动)。其中,第一偏转轴141可以安装在第一滑动支架147上。第一驱动件146的伸缩方向与压紧臂110的延伸方向平行。通过第一驱动件146的伸缩,驱动第一随形压紧组件140移动,使得第一随形压紧组件14位于与叶片紧密贴合的位置,可适应不同叶型重心带来的径向偏差。第一滑动支架147可以使得第一偏转框架143位置调整始终保持水平。
第一驱动件146可以安装在第一滑动支架147的左侧和/或右侧两侧。例如,在图3和图4所示的X方向上,第一滑动支架147的右侧连接有第一驱动件146,第一驱动件146可以为位移螺杆,每次安装确认叶形之后,通过地面人工调节位移螺杆,可适应不同叶型重心带来的径向偏差。在图5中,第一滑动支架147的一侧铰接有第一驱动件146,第一驱动件146可以为伸缩油缸,通过伸缩油缸的伸缩驱动第一滑动支架147移动,使得第一随形压紧组件位于与叶片紧密贴合的位置。另外,第一滑动支架147和第一驱动件 146可以安装在压紧臂110的内腔中,以使叶片夹持单元整体结构美观。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随形压紧组件150与第一随形压紧组件140的具体结构基本相同。
具体地,参照图6和图7,第二随形压紧组件150可以包括第三偏转框架153、第四偏转框架155、第二夹持块154、第二驱动件156以及第二滑动支架157。
第三偏转框架153可以被构造为能够围绕第四偏转轴152转动。第四偏转框架155的一侧通过第四偏转轴152与第三偏转框架153可旋转地连接,第四偏转框架155的另一侧能够绕第三偏转轴151转动。第二夹持块154安装在第三偏转框架153上。
类似于第一偏转框架143,第四偏转框架155可以包括第四偏转框架的第一部分1551、第四偏转框架的第二部分1552和第四偏转框架的第三部分 1553。第四偏转框架的第一部分1551上形成有供第三偏转轴151穿过的通孔。第四偏转框架的第二部分1552与第四偏转框架的第一部分1551固定连接。
第四偏转框架的第三部分1553与第四偏转框架的第二部分1552固定连接,并且形成有供第四偏转轴152穿过的通孔。
两组第三偏转框架153通过两个第四偏转轴152连接到第四偏转框架 155。两组第三偏转框架153沿着叶片1的弦长方向间隔布置。每组第三偏转框架153包括套设在第四偏转轴152上且沿第四偏转轴152的轴向布置的一个或多个第三偏转框架153,例如,四个。每个第三偏转框架153上安装有一个第二夹持块154。
类似于第二偏转框架144,每个第三偏转框架153可以包括第二支撑构件1531和第二支撑板1532。第二支撑构件1531上设置有供第四偏转轴152 穿过的通孔。第二支撑板1532安装在第二支撑构件1531上,并形成有用于卡住第二夹持块154的第二凹槽。
第二夹持块154与叶片接触部分的表面可以为柔性立面,例如,可以铺设有诸如橡胶层、尼龙块等,铺以防止夹持过程会与叶片发生碰撞时损坏叶片,增加缓冲能力和减少对叶片的磨损。
第二驱动件156安装在承托臂120上。第二滑动支架157与第二驱动件 156连接并且能够在第二驱动件156的推动下沿着叶片1的弦长方向前后移动。第三偏转轴151安装在第二滑动支架157上。第二滑动支架157与第二驱动件156的具体结构类似于第一驱动件146和第一滑动支架147,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地,如图2中所示,叶片夹具还可包括辅助支撑件160和170,用于辅助支撑叶片1。辅助支撑件160和170可以设置在承托臂120的一端、压紧臂110的一端以及连接臂130中的一个或多个上。辅助支撑件160和170 可以包括支架以及与支架可转动连接的支撑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叶片夹具,可以保证夹持叶片过程中,第一随形压紧组件140和第二随形压紧组件150由于可相对于第一偏转轴141、第二偏转轴142、第三偏转轴151以及第四偏转轴152转动而具有自由度的调节功能,可以调节第一夹持块145和第二夹持块154与叶片1在横向和纵向上的贴合度,从而随形压紧件可自适应叶片不同的型面变化,提高与叶片 1的贴合度,实现不同规格、形状及叶片不同位置的有效夹持,使得叶片夹具在夹持叶片时能够牢固地抱紧叶片,从而防止叶片松动。
参照图8至图9,在第二个实施例中,第一随形压紧组件140可以包括第一偏转框架143、第二偏转框架144以及第一夹持块145。第一偏转框架 143的一侧通过第一偏转轴141与压紧臂110可旋转地连接。第二偏转框架 144通过第二偏转轴142与第一偏转框架143的另一侧连接。第一夹持块145,安装在第二偏转框架144上。
第一偏转框架143可以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一部分1431、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二部分1432和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三部分1433。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一部分1431上形成有供第一偏转轴141穿过的通孔,从而可以通过第一偏转轴141与压紧臂110可旋转地连接。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二部分1432 可设置在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一部分1431的下方并且通过第一气弹簧148与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一部分1431连接。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三部分1433可设置在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二部分1432的下方,并且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三部分1433 的上侧通过第二气弹簧(未示出)与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二部分1432连接,并且通过第五偏转轴149与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二部分1432可旋转地连接。第五偏转轴149可以沿叶片1的弦长方向延伸。第一偏转轴141和第五偏转轴149 可以为球铰。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三部分1433的下侧通过第二偏转轴142连接到第二偏转框架144。由于设置有气弹簧,因此可确保第一随形压紧组件140 的各个连接部分能够自动复位且能够在受力时自动随型变化。
可选地,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一部分1431与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二部分1432 之间以及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二部分1432与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三部分1433之间还可设置有内部导向承力模块1481,用于承受侧向力。
两个第二偏转框架144可通过两个第二偏转轴142分别连接到第一偏转框架143的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三部分1433的两端。两个第二偏转框架144沿着叶片的弦长方向间隔布置,每个第二偏转框架144上安装有第一夹持块14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三部分1433相对于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二部分1432沿着叶片的径向方向延伸突出,从而两端部处的第一夹持块145可以在叶片1的周向上更大范围地夹持叶片。
每个第二偏转框架144可以包括第一支撑构件1441和第一支撑板1442。第一支撑构件1441上设置有供第二偏转轴142穿过的通孔。第一支撑板1442 安装在第一支撑构件1441上,并形成有用于卡住第一夹持块145的第一凹槽。第一夹持块145贴服在第一支撑构件1441的第一凹槽中。第一支撑构件1441 可以为例如三角形板,并且三个第一支撑构件1441可支撑一个第一支撑板 1442。第一支撑板1442可以为铝合金材质。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随形压紧组件180可包括第三偏转框架183、第二夹持块184、滑槽185、导向滑块单元186以及夹持块伸缩驱动构件187。第三偏转框架183可以位于承托臂120的最外端(即,远离连接臂130的一端),并且可以被构造为能够围绕第四偏转轴182转动。第四偏转轴182可以看作关节轴承。第二夹持块184安装在第三偏转框架183上。
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三偏转框架153,第三偏转框架183可包括第二支撑构件1831和第二支撑板1832。第二支撑构件1831上设置有供第四偏转轴182穿过的通孔。第二支撑板1832安装在第二支撑构件1831上,并形成有用于卡住第二夹持块184的第二凹槽。第二夹持块184贴服在第二支撑板1832的第二凹槽中。第二支撑构件1831可以为例如三角形板,并且两个第二支撑构件1831可设置在一个第二支撑板1832的下方,用于支撑第二支撑板1832。第二支撑板1832可以为铝合金材质。
第二夹持块184与叶片接触部分的表面可以为柔性立面,例如,可以铺设有诸如橡胶层、尼龙块等,铺以防止夹持过程会与叶片发生碰撞时损坏叶片,增加缓冲能力和减少对叶片的磨损。
如图11和图12中所示,滑槽185可以为形成在承托臂120的内壁上的燕尾滑槽。导向滑块单元186能够相对于滑槽185滑动。导向滑块单元186 位于第三偏转框架183下方,并且通过第四偏转轴182与第三偏转框架183 可旋转连接。
导向滑块单元186可以包括主体部分1861、滑动部分1862以及第一铰接轴1863。主体部分1861的上端部形成有供第四偏转轴182穿过的通孔。滑动部分1862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连接到主体部分1861的下部并相对于主体部分1861的侧表面向外凸出。滑动部分1862可以被容纳在滑槽185内并能够相对于滑槽185上下滑动。第一铰接轴1863连接到主体部分1861并且沿着叶片1的长度方向布置。
夹持块伸缩驱动构件187的第一端与导向滑块单元186连接,夹持块伸缩驱动构件187的第二端连接到承托臂120上,以使导向滑块单元186在夹持块伸缩驱动构件187的伸缩驱动下沿着滑槽185移动,从而带动第二夹持块184上下移动。夹持块伸缩驱动构件187可以为液压油缸、气缸等。通过夹持块伸缩驱动构件187以及可以根据叶片夹持位置的大小调整第二夹持块 184的高度与角度。
在实施例中,两个导向滑块单元186之间可通过第一铰接轴1863连接,夹持块伸缩驱动构件1873的第一端可铰接到第一铰接轴1863,如此可使用一个夹持块伸缩驱动构件187同时驱动两个导向滑块单元186沿着滑槽185 运动。
第二随形压紧组件180还可包括第三夹持块188和第四偏转框架189。第四偏转框架189可以形成为V字形,并且可以被构造为能够围绕第三偏转轴181转动。第四偏转框架189支撑第三夹持块188并且与第三夹持块188 通过第二铰接轴190铰接。第二铰接轴190可以看作关节轴承。第三夹持块 188能够围绕第二铰接轴190旋转。也就是说,第三夹持块188不仅可以围绕第二铰接轴190旋转,而且可以在第四偏转框架189的转动带动下围绕第三偏转轴181旋转,因此可提高第三夹持块188与所夹持的叶片1的贴合性,增加与叶片1的接触面积,并且减少叶型面压强。
如图11和图12中所示,两组第四偏转框架189沿着叶片1的长度方向相邻布置。每组第四偏转框架189包括套设在第三偏转轴181上并且沿着第三偏转轴181的轴向间隔布置的三个第四偏转框架189。每个第四偏转框架 189上安装有一个第三夹持块188。多个第三夹持块188可以增加与叶片1的接触面积,减少叶片型面的压强。其中,一个第三夹持块188靠近承托臂120 的最内端(即,靠近连接臂130的一端)设置,并且,该第三夹持块188形成弧形承托面,以与叶片1更好地贴合。如此,在整个承托臂120的长度方向上均布置有具有不同功能的夹持块。
第二夹持块184和第三夹持块188可以为具有高摩擦系数(例如,0.4) 的EPDM三元乙丙橡胶产品,以在夹持叶片时能够牢固地抱紧叶片,防止叶片松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叶片夹具,通过设置第一随形压紧组件140 和第二随形压紧组件180,可使叶片吊具适用于夹持多种形状的叶片,因此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另外,第一随形压紧组件140具有3自由度的调节功能,可在夹持叶片时从动地完全贴合叶片型面,从而可对不同叶片的主梁和/或腹板位置进行夹持贴合。另外,第二随形压紧组件180包括可偏转的第三夹持块188和可升降的第二夹持块184,因此在实现支撑功能的同时可与不同形状的叶片紧密贴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叶片夹具,通过设置具有自适应结构的第一随形压紧组件和第二随形压紧组件,确保夹持叶片时的贴合度,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单叶片夹具夹持贴合度不好的问题,减少吊装风险,提高吊装安全性,并且可使叶片夹具具有不同叶片吊装的通用性功能,例如,可以满足单叶片安装时由于叶片规格型号不同而导致的重心位置不同,形状偏差以及不同吊装位置叶根与叶尖夹持的部位不一致等问题。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上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件、材料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

Claims (16)

1.一种叶片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夹具包括叶片夹持机构(100),所述叶片夹持机构(100)包括彼此相向设置的压紧臂(110)和承托臂(120)以及连接所述承托臂(120)的一端与所述压紧臂(110)的一端的连接臂(130),
所述压紧臂(110)的面向所述承托臂(120)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一随形压紧组件(140),所述第一随形压紧组件(140)被构造为能够通过第一偏转轴(141)和第二偏转轴(142)相对于所述压紧臂(110)转动,所述第一偏转轴(141)沿所夹持的叶片(1)的弦长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偏转轴(142)沿所述叶片(1)的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承托臂(120)的面向所述压紧臂(110)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二随形压紧组件(150,180),所述第二随形压紧组件(150,180)被构造为能够通过第三偏转轴(151,181)和第四偏转轴(152,182)相对于所述承托臂(120)转动,所述第三偏转轴(151,181)沿所述叶片(1)的弦长方向延伸,所述第四偏转轴(152,182)沿所述叶片(1)的长度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随形压紧组件(140)包括:
第一偏转框架(143),所述第一偏转框架(143)的一侧通过所述第一偏转轴(141)与所述压紧臂(110)可旋转地连接;
第二偏转框架(144),所述第二偏转框架(144)通过所述第二偏转轴(142)与所述第一偏转框架(143)的另一侧连接;以及
第一夹持块(145),安装在所述第二偏转框架(14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片夹具,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第二偏转框架(144)通过两个所述第二偏转轴(142)连接到所述第一偏转框架(143),两组所述第二偏转框架(144)沿着所述叶片(1)的弦长方向间隔布置,每组所述第二偏转框架(144)包括套设在所述第二偏转轴(142)上且沿所述第二偏转轴(142)的轴向布置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偏转框架(144),每个所述第二偏转框架(144)上安装有一个所述第一夹持块(14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片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偏转框架(144)包括:
第一支撑构件(1441),所述第一支撑构件(1441)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二偏转轴(142)穿过的通孔;和
第一支撑板(1442),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构件(1441)上,并形成有用于卡住所述第一夹持块(145)的第一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片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随形压紧组件(140)还包括:
第一驱动件(146),安装在所述压紧臂(110)上;以及
第一滑动支架(147),所述第一滑动支架(147)安装在所述压紧臂(110)上并与所述第一驱动件(146)连接,能够在所述第一驱动件(146)的驱动下沿着所述压紧臂(110)的长度方向前后移动;
其中,所述第一偏转轴(141)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动支架(147)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片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转框架(143)包括:
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一部分(1431),所述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一部分(1431)上形成有供所述第一偏转轴(141)穿过的通孔;
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二部分(1432),所述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二部分(1432)与所述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一部分(1431)固定连接;以及
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三部分(1433),所述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三部分(1433)与所述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二部分(1432)固定连接,并且形成有供所述第二偏转轴(142)穿过的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片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转框架(143)包括:
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一部分(1431),所述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一部分(1431)上形成有供所述第一偏转轴(141)穿过的通孔;
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二部分(1432),所述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二部分(1432)通过第一气弹簧(148)与所述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一部分(1431)连接;以及
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三部分(1433),所述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三部分(1433)的一侧通过第二气弹簧与所述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二部分(1432)连接,并且通过第五偏转轴(149)与所述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二部分(1432)可旋转地连接,所述第五偏转轴(149)沿所述叶片(1)的弦长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偏转框架的第三部分(1433)的另一侧通过所述第二偏转轴(142)连接到所述第二偏转框架(14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随形压紧组件(150,180)包括:
第三偏转框架(153,183),所述第三偏转框架(153,183)被构造为能够围绕所述第四偏转轴(152,182)转动;
第二夹持块(154,184),安装在所述第三偏转框架(153,183)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叶片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偏转框架(153,183)包括:
第二支撑构件(1531,1831),所述第二支撑构件(1531,1831)上设置有供所述第四偏转轴(152,182)穿过的通孔;和
第二支撑板(1532,1832),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构件(1531,1831)上,并形成有用于卡住所述第二夹持块(154,184)的第二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叶片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随形压紧组件(150)还包括:
第四偏转框架(155),所述第四偏转框架(155)的一侧通过所述第四偏转轴(152)与所述第三偏转框架(153)可旋转地连接,所述第四偏转框架(155)的另一侧能够绕所述第三偏转轴(151)转动;
第二驱动件(156),安装在所述承托臂(120)上;以及
第二滑动支架(157),所述第二滑动支架(157)与所述第二驱动件(156)连接并且能够在所述第二驱动件(156)的推动下沿着所述叶片(1)的弦长方向前后移动,所述第三偏转轴(151)安装在所述第二滑动支架(157)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叶片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偏转框架(155)包括:
第四偏转框架的第一部分(1551),所述第四偏转框架的第一部分(1551)上形成有供所述第三偏转轴(151)穿过的通孔;
第四偏转框架的第二部分(1552),所述第四偏转框架的第二部分(1552)与所述第四偏转框架的第一部分(1551)固定连接;以及
第四偏转框架的第三部分(1553),所述第四偏转框架的第三部分(1553)与所述第四偏转框架的第二部分(1552)固定连接,并且形成有供所述第四偏转轴(152)穿过的通孔;
两组所述第三偏转框架(153)通过两个所述第四偏转轴(152)连接到所述第四偏转框架(155),两组所述第三偏转框架(153)沿着所述叶片(1) 的弦长方向间隔布置,每组所述第三偏转框架(153)包括套设在所述第四偏转轴(152)上且沿所述第四偏转轴(152)的轴向布置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三偏转框架(153),每个所述第三偏转框架(153)上安装有一个所述第二夹持块(154)。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夹具还包括:辅助支撑件(160,170),设置在所述承托臂(120)的所述一端、所述压紧臂(110)的所述一端以及所述连接臂(130)中的一个或多个上,所述辅助支撑件(160,170)包括支架以及与所述支架可转动连接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用于支撑所述叶片(1)。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叶片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随形压紧组件(180)还包括:
滑槽(185),所述滑槽(185)形成在所述承托臂(120)的内壁上;
导向滑块单元(186),能够相对于所述滑槽(185)滑动,所述导向滑块单元(186)通过所述第四偏转轴(182)与所述第三偏转框架(183)可旋转连接;以及
夹持块伸缩驱动构件(187),所述夹持块伸缩驱动构件(187)的第一端铰接到所述导向滑块单元(186),所述夹持块伸缩驱动构件(187)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承托臂(120)上,以使所述导向滑块单元(186)在所述夹持块伸缩驱动构件(187)的伸缩驱动下沿着所述滑槽(185)移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夹持块(184)上下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叶片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滑块单元(186)包括:
主体部分(1861),所述主体部分(1861)的上端部形成有供所述第四偏转轴(182)穿过的通孔;
滑动部分(1862),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主体部分(1861)的下部并相对于所述主体部分(1861)的侧表面向外凸出,所述滑动部分(1862)容纳在所述滑槽(185)内并能够相对于所述滑槽(185)滑动;以及
第一铰接轴(1863),连接到所述主体部分(1861)并且沿着所述叶片(1)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夹持块伸缩驱动构件(187)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铰接轴(1863)铰接。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叶片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随形压紧组件(180)还包括:
第三夹持块(188);
第四偏转框架(189),被构造为能够围绕所述第三偏转轴(181)转动,所述第四偏转框架(189)支撑所述第三夹持块(188)并且与所述第三夹持块(188)通过第二铰接轴(190)铰接,所述第三夹持块(188)能够围绕所述第二铰接轴(190)旋转。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叶片夹具,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第四偏转框架(189)沿着所述叶片(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每组所述第四偏转框架(189)包括套设在所述第三偏转轴(181)上并且沿着所述第三偏转轴(181)的轴向间隔布置的三个所述第四偏转框架(189),每个所述第四偏转框架(189)上安装有一个所述第三夹持块(188)。
CN202021813317.4U 2020-08-26 2020-08-26 叶片夹具 Active CN2134458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13317.4U CN213445801U (zh) 2020-08-26 2020-08-26 叶片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13317.4U CN213445801U (zh) 2020-08-26 2020-08-26 叶片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45801U true CN213445801U (zh) 2021-06-15

Family

ID=76315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13317.4U Active CN213445801U (zh) 2020-08-26 2020-08-26 叶片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4580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9197A (zh) * 2021-07-02 2021-09-03 华能陈巴尔虎旗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叶片翻转前缘支撑装置
CN114104948A (zh) * 2021-11-19 2022-03-01 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的风机叶片吊具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9197A (zh) * 2021-07-02 2021-09-03 华能陈巴尔虎旗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叶片翻转前缘支撑装置
CN114104948A (zh) * 2021-11-19 2022-03-01 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的风机叶片吊具
CN114104948B (zh) * 2021-11-19 2023-06-06 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的风机叶片吊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445801U (zh) 叶片夹具
CN112010164B (zh) 叶片夹具和叶片吊装工装
CN111994776B (zh) 俯仰旋转机构和叶片吊装工装
WO2022041843A1 (zh) 俯仰旋转机构和叶片吊装工装
CN111994786B (zh) 叶片吊具
CN112010163B (zh) 叶片夹具和叶片吊装设备
CN111994787A (zh) 叶片吊装工装
US11725624B2 (en) Wind blade component bonding fixture
CN114104948B (zh) 一种可调节的风机叶片吊具
CN203034120U (zh) 线路板用夹紧装置
CN210010994U (zh) 一种翻转式夹持机械手
CN111844097A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轻型工件抓取装置
CN218201775U (zh) 一种风电叶片吊装机械手及吊具
CN214569059U (zh) 一种铝合金铸锭堆码机械手
CN213976648U (zh) 叶片夹具以及叶片吊装设备
CN211565926U (zh) 一种高效汽车座椅夹具
CN213054890U (zh) 一种带有缓冲的工业机器人抓手
CN115072549A (zh) 一种风电叶片吊装机械手及吊具
CN112010165B (zh) 叶片吊具的叶片夹持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3291966A (zh) 一种用于方钢装卸的专用吊具
CN217708568U (zh) 叶片夹具和叶片吊具
CN111994773A (zh) 叶片吊装工装
CN214985053U (zh) 一种多功能塔筒设备装载车
CN210819233U (zh) 一种板材的压紧机构
CN214114671U (zh) 一种汽车吊装风电叶片用吊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