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42543U - 一种集成式换气设备及车厢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成式换气设备及车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42543U
CN213442543U CN202022587967.8U CN202022587967U CN213442543U CN 213442543 U CN213442543 U CN 213442543U CN 202022587967 U CN202022587967 U CN 202022587967U CN 213442543 U CN213442543 U CN 2134425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air
exhaust
integrated
carri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8796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游进
王胜光
宋文强
李剑
李树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8796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425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425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425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集成式换气设备,设置在轨道列车的车厢的顶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隔板,以将所述壳体的内部分隔为废排腔室和空调腔室,所述废排腔室设有废排进口和废排出口,所述空调腔室设有空调机组,所述空调机组包括一个压缩机和两个蒸发器。上述集成式换气设备将废排腔室和空调腔室集成于一体,可提高车厢顶部各换气部件的集成度,缩减各换气部件的安装空间,以避免对于车厢顶部空间的过多占用,有利于车厢内部风道的合理设计;空调机组为一个压缩机带动两个蒸发器的结构,可以通过一个压缩机来实现两个制冷循环,又能够简化空调机组的结构,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高上述集成式换气设备的集成度,并实现设备的轻量化。

Description

一种集成式换气设备及车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列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式换气设备及车厢。
背景技术
对于轨道列车而言,每一节车厢都会设置至少一个空调机组、废排机组等换气设备,以保证车厢内部的空气压力、空气温度、空气质量等,但这些换气设备大多都是散置在车厢顶部,导致车厢顶部的零部件分布散乱,集成度较低。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方案,以缓解或者克服上述缺陷,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式换气设备及车厢,其中,该集成式换气设备的集成度较高,可以节省车厢顶部的安装空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成式换气设备,设置在轨道列车的车厢的顶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隔板,以将所述壳体的内部分隔为废排腔室和空调腔室,所述废排腔室设有废排进口和废排出口,所述空调腔室设有空调机组,所述空调机组包括一个压缩机和两个蒸发器。
采用这种结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集成式换气设备将废排腔室和空调腔室集成于一体,可以提高车厢顶部各换气部件的集成度,进而可以缩减各换气部件的安装空间,以避免对于车厢顶部空间的过多占用,有利于车厢内部风道的合理设计。
而且,空调腔室内所采用空调机组为一个压缩机带动两个蒸发器的结构,可以通过一个压缩机来实现两个制冷循环,又能够简化空调机组的结构,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高上述集成式换气设备的集成度,并实现设备的轻量化。
可选地,所述空调腔室内设有第二隔板,用于将所述空调腔室分隔为空气处理腔和压缩冷凝腔,所述压缩冷凝腔设有所述压缩机和冷凝器,所述压缩冷凝腔设有冷凝风进口和冷凝风出口,且所述压缩冷凝腔与所述废排腔室相邻,所述废排出口设置于所述第一隔板。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顶盖,所述顶盖包括第一盖部和位于所述第一盖部横向两侧的第二盖部,所述第二盖部沿远离所述第一盖部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所述冷凝风出口设置于所述第一盖部,所述冷凝风进口设置于所述第二盖部。
可选地,所述废排腔室包括废排进气腔、抽风腔和废排出气腔,所述废排进气腔通过所述废排进口与所述车厢内部连通,所述抽风腔内设有废排风机,并与所述废排进气腔相连通,所述废排出气腔与所述废排风机的出风侧相连通,且所述废排出气腔还通过所述废排出口与所述压缩冷凝腔相连通。
可选地,所述废排进气腔位于所述废排腔室的下部,所述抽风腔、所述废排出气腔位于所述废排进气腔的上方,且所述抽风腔位于横向中间区域,所述废排出气腔位于所述抽风腔的横向两侧。
可选地,所述抽风腔与所述废排进气腔的连通处设有废排风门和第一压力保护阀。
可选地,所述空气处理腔包括新风室和混合风室,所述新风室用于连通外界和所述混合风室,所述混合风室还与所述车厢内部相连通,所述混合风室内还设有所述蒸发器、加热器和送风机。
可选地,所述新风室设有新风滤芯;和/或,所述混合风室设有混合风滤芯。
可选地,所述新风室与所述混合风室的连通处设有新风风门和第二压力保护阀。
可选地,所述空气处理腔还包括电控室,所述电控室内设有电控模块。
可选地,所述空调机组的制冷剂为CO2制冷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厢,包括厢体和设置在所述厢体顶部的换气设备,所述换气设备为上述的集成式换气设备。
由于上述的集成式换气设备已经具备如上的技术效果,那么,具有该集成式换气设备的车厢亦当具备相类似的技术效果,故在此不作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集成式换气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去掉盖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废排腔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1-图4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壳体、11第一隔板、111废排出口、12废排腔室、121废排进气腔、121a废排进口、121b废排风门、122抽风腔、122a废排风机、123废排出气腔、13空调腔室、131空气处理腔、131a新风室、131a-1新风滤芯、131a-2新风风门、131b混合风室、131b-1蒸发器、131b-2加热器、131b-3送风机、131b-4混合风滤芯、131c电控室、131c-1电控模块、132压缩冷凝腔、132a压缩机、132b冷凝器、133第二隔板、14顶盖、141第一盖部、141a冷凝风出口、142第二盖部、142a冷凝风进口、15安装脚、16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文中所述“第一”、“第二”等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结构和/或功能相同或者相类似的两个以上的结构或者部件,并不表示这些部件在数量上的相互关系。
本文中所述“若干”是指数量不确定的多个,通常为两个及以上;且当采用“若干”表示某几个部件的数量时,并不表示这些部件在数量上的相互关系。
本文中,以车厢的长度方向为纵向,在车厢的安装平面内,与该长度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为横向。
请参考图1-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集成式换气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去掉盖体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图4为废排腔室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成式换气设备,设置在轨道列车的车厢的顶部,该集成式换气设备包括壳体1,壳体1的外周设置有若干安装脚15,用于壳体1的安装固定,具体的安装固定方式可以是借助螺钉、螺栓等形式的连接件;壳体1内设有第一隔板11,用于将壳体1的内部分隔为废排腔室12和空调腔室13,废排腔室12设有废排进口121a和废排出口111,空调腔室13设有空调机组,空调机组包括一个压缩机132a和两个蒸发器131b-1。
采用这种结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集成式换气设备将废排腔室12和空调腔室13集成于一体,可以提高车厢顶部各换气部件的集成度,进而可以缩减各换气部件的安装空间,以避免对于车厢顶部空间的过多占用,有利于车厢内部风道的合理设计。
而且,空调腔室13内所采用空调机组为一个压缩机132a带动两个蒸发器131b-1的结构,可以通过一个压缩机132a来实现两个制冷循环,又能够简化空调机组的结构,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高上述集成式换气设备的集成度,并实现设备的轻量化。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限定上述空调机组所使用制冷剂的种类,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例如,上述空调机组所使用制冷剂可以为HCFCs制冷剂、CO2制冷剂等,作为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采用CO2制冷剂,以提高环保性能,相应地,压缩机可以选用CO2跨临界压缩机。
在具体的方案中,空调腔室13内可以设有第二隔板133,用于将空调腔室13分隔为空气处理腔131和压缩冷凝腔132,压缩冷凝腔132可以设有压缩机132a、冷凝器132b和冷凝风机(图中未示出),且压缩冷凝腔132可以设有冷凝风进口142a和冷凝风出口141a,在冷凝风机的作用下,外界的空气可以通过冷凝风进口142a通入压缩冷凝腔132中,并携带冷凝器132b所释放的热量、然后从冷凝风出口141a排出,以完成压缩冷凝室132内的热量交换。
结合图2,废排腔室12可以与压缩冷凝腔132相邻,且废排出口111可以设置于第一隔板11。
如此设置,废排腔室12内的废排气可以通过废排出口111进入压缩冷凝室13、然后随冷凝风一起排出,由于废排气来自车厢内部,在制冷的条件下,废排气的温度远低于外界的环境温度,将其与冷凝进风相混合,更有利于保证冷凝风与冷凝器132b之间的换热效果;而且,废排腔室12是与车厢内部相连通的腔室,采用上述的结构,废排腔室12可以不具备独立的与外界直接连通的排出口,这也可以较大程度地避免雨水等直接进入废排腔室12、并通过废排腔室12进入车厢内部,进而可以保证车厢内部的防水性能。
实际上,废排腔室12也可以设置独立的、能够与外界直接连通的废排出口111,这并不影响废排腔室12中废排气的排出功能,而为了同步实现防水,还可以在废排腔室12内设置一些防水板、排水槽等防水、排水结构,以避免雨水等直接进入车厢内部。
进一步地,壳体1还可以包括顶盖14,顶盖14可以包括第一盖部141和位于第一盖部141横向两侧的第二盖部142,第二盖部142沿远离第一盖部141的方向可以逐渐向下倾斜,以形成中间起拱的盖体结构,这种形式的盖体结构还可以与车厢顶部的造型相一致。
前述的冷凝风进口142a可以设置于第二盖部142,冷凝风出口141a可以设置于第一盖部141,即压缩冷凝腔132可以采用两侧进风、顶部出风的设计,这种设计更有利于废排气与冷凝进风的混合(具体可以结合后面的中的描述)。当然,也可以采用顶部进风、两侧出风的方案,这并不影响冷凝器123b的功能实现。
请继续参考图1,除了设置在第二盖部142的冷凝风进口142a外,壳体1还可以包括设置在顶盖14横向两侧的侧板16,侧板16对应于压缩冷凝腔132的板段也可以设有冷凝风进口142a,即冷凝风进口142a可以存在多处,以保证冷凝风的进入量。
废排腔室12可以包括废排进气腔121、抽风腔122和废排出气腔123,废排进气腔121可以通过废排进口121a与车厢内部连通,抽风腔122内可以设有废排风机122a,并与废排进气腔121相连通,废排出气腔123可以与废排风机122a的出风侧相连通,且废排出气腔123还可以通过废排出口111与压缩冷凝腔132相连通。
结合图2、图4,废排进气腔121可以位于废排腔室12的下侧,废排进口121a可以位于废排进气腔121的横向两侧,抽风腔122和废排出气腔123可以位于上侧,且位于上侧的各腔中,抽风腔122位于中间区域,废排出气腔123位于抽风腔122的横向两侧。
采用这种结构,废排气的排出路径如图4中箭头所标示,废排气在排出过程中存在多处的转折,这实际上为废排气的排出造成了一定的阻碍,进而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压的作用,以避免车厢内部气体的过多排出;如果反过来讲,对于外界的雨水等而言,其要通过废排进口121a进入车厢内部,就需要经过相对复杂的路径,这种复杂路径设计又能够起到类似迷宫结构的功能,以进一步地提高防水性能;同时,采用这种结构设计的废排腔室12的废排出气腔123可以更好的与冷凝风的进风处相对应,可保证废排气与冷凝风的有效混合。
抽风腔122与废排进气腔121的连通处还可以设有废排风门121b和第一压力保护阀(图中未示出),废排风门121b在打开状态下,能够连通抽风腔122和废排进气腔121,第一压力保护阀则可以起到压力保护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上述第一压力保护阀也可以不设置。
仍如图2所示,空气处理腔131可以包括新风室131a和混合风室131b,新风室131a用于连通外界和混合风室131b,混合风室131b还与车厢内部相连通,混合风室131b内还设有蒸发器131b-1、加热器131b-2和送风机131b-3。在送风机131b-3的作用下,外界的新风能够进入新风室131a、并可通过新风室131a进入混合风室131b、以在混合风室131b内与来自车厢内部的回风相混合,经蒸发器131b-1换热后再通入车厢内部,进而完成车厢内部气体与外部气体的循环。
在上述的方案中,新风室131a和混合风室131b同处于空气处理腔131内,二者之间的连通无需设置管道,结构可以更为简单,集成化程度可以更高。
为避免灰尘等杂质的进入,在新风室131a内可以设有新风滤芯131a-1,新风滤芯131a-1的设置位置具体可以是在新风室131a的入口处,以将灰尘等杂质阻挡在新风室131a的外侧;和/或,混合风室131b也可以设有混合风滤芯131b-4。
新风滤芯131a-1和混合风滤芯131b-4的材质在此不做限定,具体可以结合实际需要进行设计。
新风室131a与混合风室131b的连通处可以设有新风风门131a-2和第二压力保护阀(图中未示出),在新风风门131a-2处于打开状态时,新风室131a与混合风室131b可以相连通,第二压力保护阀则可以起到压力保护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上述第二压力保护阀也可以不设置。
进一步地,空气处理腔131内还可以包括电控室131c,电控室131c内可以设有电控模块131c-1,用于对空调机组以及废排腔室12内各部件进行控制。如此设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集成式换气设备还可以集成电控模块131c-1,能够更大程度地节省车厢顶部的空间;且由于电控模块131c-1靠近空调机组,二者之间的线路结构也可以大为简化。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厢,包括厢体和设置在厢体顶部的换气设备,其中,该换气设备即为上述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集成式换气设备。
由于上述的集成式换气设备已经具备如上的技术效果,那么,具有该换气设备的车厢亦当具备相类似的技术效果,故在此不作赘述。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集成式换气设备,设置在轨道列车的车厢的顶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有第一隔板(11),以将所述壳体(1)的内部分隔为废排腔室(12)和空调腔室(13),所述废排腔室(12)设有废排进口(121a)和废排出口(111),所述空调腔室(13)设有空调机组,所述空调机组包括一个压缩机(132a)和两个蒸发器(131b-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成式换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腔室(13)内设有第二隔板(133),用于将所述空调腔室(13)分隔为空气处理腔(131)和压缩冷凝腔(132),所述压缩冷凝腔(132)设有所述压缩机(132a)和冷凝器(132b),所述压缩冷凝腔(132)设有冷凝风进口(142a)和冷凝风出口(141a),且所述压缩冷凝腔(132)与所述废排腔室(12)相邻,所述废排出口(111)设置于所述第一隔板(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集成式换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顶盖(14),所述顶盖(14)包括第一盖部(141)和位于所述第一盖部(141)横向两侧的第二盖部(142),所述第二盖部(142)沿远离所述第一盖部(141)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所述冷凝风出口(141a)设置于所述第一盖部(141),所述冷凝风进口(142a)设置于所述第二盖部(14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集成式换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排腔室(12)包括废排进气腔(121)、抽风腔(122)和废排出气腔(123),所述废排进气腔(121)通过所述废排进口(121a)与所述车厢内部连通,所述抽风腔(122)内设有废排风机(122a),并与所述废排进气腔(121)相连通,所述废排出气腔(123)与所述废排风机(122a)的出风侧相连通,且所述废排出气腔(123)还通过所述废排出口(111)与所述压缩冷凝腔(132)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集成式换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排进气腔(121)位于所述废排腔室(12)的下部,所述抽风腔(122)、所述废排出气腔(123)位于所述废排进气腔(121)的上方,且所述抽风腔(122)位于横向中间区域,所述废排出气腔(123)位于所述抽风腔(122)的横向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集成式换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腔(122)与所述废排进气腔(121)的连通处设有废排风门(121b)和第一压力保护阀。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集成式换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腔(131)包括新风室(131a)和混合风室(131b),所述新风室(131a)用于连通外界和所述混合风室(131b),所述混合风室(131b)还与所述车厢内部相连通,所述混合风室(131b)内还设有所述蒸发器(131b-1)、加热器(131b-2)和送风机(131b-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集成式换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室(131a)设有新风滤芯(131a-1);和/或,所述混合风室(131b)设有混合风滤芯(131b-4)。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集成式换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室(131a)与所述混合风室(131b)的连通处设有新风风门(131a-2)和第二压力保护阀。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集成式换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腔(131)还包括电控室(131c),所述电控室(131c)内设有电控模块(131c-1)。
11.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集成式换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的制冷剂为CO2制冷剂。
12.一种车厢,包括厢体和设置在所述厢体顶部的换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设备为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集成式换气设备。
CN202022587967.8U 2020-11-10 2020-11-10 一种集成式换气设备及车厢 Active CN2134425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87967.8U CN213442543U (zh) 2020-11-10 2020-11-10 一种集成式换气设备及车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87967.8U CN213442543U (zh) 2020-11-10 2020-11-10 一种集成式换气设备及车厢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42543U true CN213442543U (zh) 2021-06-15

Family

ID=76299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87967.8U Active CN213442543U (zh) 2020-11-10 2020-11-10 一种集成式换气设备及车厢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4254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99824A (zh) * 2021-08-17 2021-12-17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废排导筒及废排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99824A (zh) * 2021-08-17 2021-12-17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废排导筒及废排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76375B (zh) 车载空调系统
CN104737361B (zh) 电池温度调整单元及搭载该单元的车辆
AU2008318222B2 (en) A vehicle-cabin air-conditioning system and a module containing the system
CN1890508B (zh) 空气调节装置
KR100740770B1 (ko) 조습장치
US9188359B2 (en) Drainless air conditioner
KR100519310B1 (ko) 급배기 직결형 환기겸용 공조시스템
JPH0238131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213442543U (zh) 一种集成式换气设备及车厢
CN107806698A (zh) 热回收装置、组合式空调器及切换空气流路的方法
US8261571B2 (en) Multifunctional ventilating fan
KR20210021796A (ko) 차량용 hvac시스템
CN210688560U (zh) 一种组合式空调机组
KR102482735B1 (ko) 조립 및 유지보수가 용이한 제습모듈을 갖는 열회수형 환기장치
CN106949586B (zh) 一种无水加湿装置及空调器
JP2005114274A (ja) 空気調和機
CN211617374U (zh) 车载空调系统
CN2422170Y (zh) 一种顶置式汽车空调
CN113561728B (zh) 空调及车辆
CN220205933U (zh) 除湿机密封板排水结构和除湿机
CN212828368U (zh)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空调系统
CN218096328U (zh) 一种新风除湿机
CN212386481U (zh) 空调机组及具有其的车辆
JPH07101113B2 (ja) 空調用床置形換気ユニット
CN113561729B (zh) 空调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