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42524U - 一种可驶入环岛自主转向的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驶入环岛自主转向的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42524U
CN213442524U CN202021090484.0U CN202021090484U CN213442524U CN 213442524 U CN213442524 U CN 213442524U CN 202021090484 U CN202021090484 U CN 202021090484U CN 213442524 U CN213442524 U CN 2134425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block
steel cable
positioning groove
block
driven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9048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庆明
刘学生
蒋宗全
王成
张雯
肖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9048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425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425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425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驶入环岛自主转向的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包括运行箱,所述运行箱底部内壁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主动轮,运行箱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支架,运行箱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通孔,且通孔位于支架的正下方,两个支架上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主动轮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钢缆和第二钢缆的一端,第一钢缆和第二钢缆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贯穿两个通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车体能够自由升降,乘客可随上随下,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故障,也可通过升降机构将车体降落到地面,乘客可以安全撤离。

Description

一种可驶入环岛自主转向的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驶入环岛自主转向的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
背景技术
空中轨道列车(简称空轨)是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轨道在列车上方,由钢铁或水泥立柱支撑在空中。由于空轨交通系统将地面交通移至空中,在无需扩展城市现有公路设施的基础上可缓解城市交通难题;又由于它只将轨道移至空中,而不是像高架轻轨或骑坐式单轨那样将整个路面抬入空中,因此克服了其他轨道交通系统的弊病,在建造和运营方面具有很多突出的特点和优点。
公开号为CN210101619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可驶入环岛自主转向的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包括:行车轨道、环形轨道和轨道车,两条行车轨道组成行车线路,轨道车可在行车线路中直线行驶,环岛中设置环形轨道,行车线路的两条行车轨道驶入环岛时向两侧分开,与环形轨道组成环岛线路,轨道车顶中部设有行走组件,两侧设有可转动的转向组件,通过两侧转向组件的上下转动,可实现轨道车的变轨,进而实现轨道车在环岛中的自主转向。但是该交通系统只能通过可升高站台和可降低轨道来实现乘客的上下车,而可升高站台和可降低轨道的结构复杂,施工时间长,操作也相当复杂存在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驶入环岛自主转向的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驶入环岛自主转向的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包括运行箱,所述运行箱底部内壁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主动轮,运行箱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支架,运行箱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通孔,且通孔位于支架的正下方,两个支架上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主动轮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钢缆和第二钢缆的一端,第一钢缆和第二钢缆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贯穿两个通孔,且延伸至运行箱的下方,第一钢缆和第二钢缆延伸至运行箱外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车厢,运行箱底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定位槽,第一定位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一定位块,运行箱底部远离第一定位槽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块,且第一连接块与第一定位块相平行设置,车厢顶部一侧开设有第二定位槽,且第二定位槽与第一定位槽位置相对应设置,第二定位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二定位块,车厢顶部远离第二定位槽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块,且第二连接块与第一连接块位置相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块与第一连接块的大小、形状均相同,第二定位槽与第一定位槽的大小、形状均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块与第一连接块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铰座。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块上的铰座和第一定位块转动连接有同一个伸缩架的顶部,伸缩架的底部转动安装在第二连接块上的铰座和第二定位块上,伸缩架由多个连接杆交叉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主动轮、支架、第一从动轮、第一钢缆和第二钢缆的配合,启动电机,带动电机输出轴上固定安装的主动轮转动,从而收紧或放松第一钢缆和第二钢缆,继而使与第一钢缆和第二钢缆固定连接的车厢升高或降低,以使其适应地面站台的高度,相对于现有升高站台和降低轨道的方式更加简单,上下人和故障处理更方便。因运行箱和车厢之间连接有伸缩架,伸缩架不仅能够随着车厢升降而伸长或缩短,同时因伸缩架和运行箱及车厢之间的连接关系,伸缩架的设置能够起到防风抗摇晃的作用,同时升降机构的结构也更加简单,大大的减短了施工周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车体能够自由升降,乘客可随上随下,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故障,也可通过升降机构将车体降落到地面,乘客可以安全撤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驶入环岛自主转向的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驶入环岛自主转向的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的图1的运行箱底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驶入环岛自主转向的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的图1的第一定位槽和第一定位块的截面图。
图中:1运行箱、2电机、3主动轮、4支架、5第一从动轮、6第一钢缆、7车厢、8第二钢缆、9通孔、10第一定位槽、11第一定位块、12第二从动轮、13第一连接块、14伸缩架、15铰座、16第二定位槽、17第二定位块、18第二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可驶入环岛自主转向的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包括运行箱1,运行箱1底部内壁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电机2,电机2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主动轮3,运行箱1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支架4,运行箱1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通孔9,且通孔9位于支架4的正下方,两个支架4上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从动轮5和第二从动轮12,主动轮3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钢缆6和第二钢缆8的一端,第一钢缆6和第二钢缆8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一从动轮5和第二从动轮12贯穿两个通孔9,且延伸至运行箱1的下方,第一钢缆6和第二钢缆8延伸至运行箱1外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车厢7,运行箱1底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定位槽10,第一定位槽10内滑动安装有第一定位块11,运行箱1底部远离第一定位槽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块13,且第一连接块13与第一定位块11相平行设置,车厢7顶部一侧开设有第二定位槽16,且第二定位槽16与第一定位槽10位置相对应设置,第二定位槽16内滑动安装有第二定位块17,车厢7顶部远离第二定位槽1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块18,且第二连接块18与第一连接块13位置相对应设置,第一从动轮5和第二从动轮12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电机2的输出轴转动,能够带动输出轴上固定安装的主动轮3转动,因主动轮3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钢缆6和第二钢缆8,随着主动轮3的转动,从而放松第一钢缆6和第二钢缆8,继而使与第一钢缆6和第二钢缆8固定连接的车厢7下降。
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连接块18与第一连接块13的大小、形状均相同,第二定位槽16与第一定位槽10的大小、形状均相同,第二连接块18与第一连接块13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铰座15,第一连接块13上的铰座15和第一定位块11转动连接有同一个伸缩架14的顶部,伸缩架14的底部转动安装在第二连接块18上的铰座15和第二定位块17上,伸缩架14由多个连接杆交叉转动连接,运行箱1和车厢7之间连接有伸缩架14,因伸缩架14与第一定位块11和第二定位块17的连接关系,而第一定位块11和第二定位块17分别滑动安装在第一定位槽10和第二定位槽16内,使得伸缩架14能够随着车厢7的降低而伸长,同时因伸缩架7和运行箱1及车厢7之间的连接关系,伸缩架14的设置能够起到防风抗摇晃的作用。
工作原理:
乘客需要下车时,启动电机2,电机2的输出轴转动,能够带动输出轴上固定安装的主动轮3转动,因主动轮3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钢缆6和第二钢缆8,随着主动轮3的转动,从而放松第一钢缆6和第二钢缆8,继而使与第一钢缆6和第二钢缆8固定连接的车厢7下降,以使其适应地面站台的高度,因运行箱1和车厢7之间连接有伸缩架14,因伸缩架14与第一定位块11和第二定位块17的连接关系,而第一定位块11和第二定位块17分别滑动安装在第一定位槽10和第二定位槽16内,使得伸缩架14能够随着车厢7的降低而伸长,同时因伸缩架7和运行箱1及车厢7之间的连接关系,伸缩架14的设置能够起到防风抗摇晃的作用,同时该结构也更加简单,大大的减短了施工周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车体能够自由升降,乘客可随上随下,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故障,也可通过升降机构将车体降落到地面,乘客可以安全撤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可驶入环岛自主转向的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包括运行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箱(1)底部内壁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电机(2),电机(2)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主动轮(3),运行箱(1)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支架(4),运行箱(1)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通孔(9),且通孔(9)位于支架(4)的正下方,两个支架(4)上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从动轮(5)和第二从动轮(12),主动轮(3)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钢缆(6)和第二钢缆(8)的一端,第一钢缆(6)和第二钢缆(8)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一从动轮(5)和第二从动轮(12)贯穿两个通孔(9),且延伸至运行箱(1)的下方,第一钢缆(6)和第二钢缆(8)延伸至运行箱(1)外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车厢(7),运行箱(1)底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定位槽(10),第一定位槽(10)内滑动安装有第一定位块(11),运行箱(1)底部远离第一定位槽(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块(13),且第一连接块(13)与第一定位块(11)相平行设置,车厢(7)顶部一侧开设有第二定位槽(16),且第二定位槽(16)与第一定位槽(10)位置相对应设置,第二定位槽(16)内滑动安装有第二定位块(17),车厢(7)顶部远离第二定位槽(1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块(18),且第二连接块(18)与第一连接块(13)位置相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驶入环岛自主转向的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从动轮(5)和第二从动轮(12)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驶入环岛自主转向的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块(18)与第一连接块(13)的大小、形状均相同,第二定位槽(16)与第一定位槽(10)的大小、形状均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驶入环岛自主转向的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块(18)与第一连接块(13)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铰座(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驶入环岛自主转向的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13)上的铰座(15)和第一定位块(11)转动连接有同一个伸缩架(14)的顶部,伸缩架(14)的底部转动安装在第二连接块(18)上的铰座(15)和第二定位块(17)上,伸缩架(14)由多个连接杆交叉转动连接。
CN202021090484.0U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可驶入环岛自主转向的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 Active CN2134425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90484.0U CN213442524U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可驶入环岛自主转向的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90484.0U CN213442524U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可驶入环岛自主转向的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42524U true CN213442524U (zh) 2021-06-15

Family

ID=76290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90484.0U Active CN213442524U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可驶入环岛自主转向的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425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76703U (zh) 车底起升移动平台
CN106368464B (zh) 一种旋转滑升无避让立体车库
CN207449913U (zh) 一种转向架与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CN110667323B (zh) 一种路轨两用车的锁轨装置、锁轨及切换方法
CN102777063A (zh) 自移式两层立体停车位
CN115305748A (zh) 一种跨座式旅游观光单轨双曲线替换梁道岔
CN205440567U (zh) 娱乐观光车
CN213442524U (zh) 一种可驶入环岛自主转向的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
CN2413965Y (zh) 升降式悬吊单轨走行驱动装置
CN108533028A (zh) 转轮式立体停车库
CN210554782U (zh) 悬挂式单轨道小车换向机构及悬挂式单轨道小车
CN112721553B (zh) 一种在轮毂电机中心实现悬架及转向的装置与方法
CN215706778U (zh) 一种停车场车辆转运用agv小车
CN209208774U (zh) 一种旅游观光火车防倾翻装置
CN213861751U (zh) 一种公铁两用车
CN211969095U (zh) 铁路电务施工用轨道运输车
CN210002976U (zh) 双层停车装置
CN107878485B (zh) 一种轨道车辆及交通系统
CN206871074U (zh) 一种轨道小火车上下车踏板机构
CN107815980A (zh) 一种轨道交通站台及交通系统
CN217580908U (zh) 一种用于电动推拉篷的行车
CN110924317A (zh) 可回转折叠式换梁机
CN2353619Y (zh) 槽式轨道游览车
CN216659474U (zh) 一种跨越式桥面公铁两用车
CN219548532U (zh) 基于导轨运行的梳齿伸缩式搬运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0160 701, 7th floor, building 3, yard 10, Automobile Museum East Road,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China Power Construction Railway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44 1001, 10th floor, building 2, yard 22, Chegongzhuang We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POWER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