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33538U - 一种新型危废焚烧尾气集成净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危废焚烧尾气集成净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33538U
CN213433538U CN202022196884.6U CN202022196884U CN213433538U CN 213433538 U CN213433538 U CN 213433538U CN 202022196884 U CN202022196884 U CN 202022196884U CN 213433538 U CN213433538 U CN 2134335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sulfurization
tail gas
desulfurizing tower
gas
connecting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9688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天松
陈立
陈满松
刘小凤
何光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Xinl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Xinl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Xinl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Xinl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9688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335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335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335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焚烧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新型危废焚烧尾气集成净化装置,包括尾气输送管道、脱硫塔、干法脱硫系统、湿法脱硫系统、干燥器、滤筒除尘器、活性炭吸附装置、次级除尘装置和烟囱,所述脱硫塔的顶端进气口与尾气输送管道连接,所述干法脱硫系统与脱硫塔连接。本实用新型集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于一体的综合脱硫方式,配合辅脱硫装置进行湿法脱硫,较之单一脱硫方式脱硫更为充分,效果更佳,且将干燥器后置,能够对经湿法脱硫后的尾气进行干燥除湿,配合前置于活性炭吸附装置的滤筒除尘器,达到较好的前置除尘效果,有效避免活性炭吸附装置内部堵塞、板结,能够保证尾气净化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危废焚烧尾气集成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焚烧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危废焚烧尾气集成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现阶段危险废物焚烧从完全燃烧和常规尾气净化手段外,主要利用常规的活性炭粉末富集在布袋表面对对二噁英和重金属类物质进行吸附,降低其排放浓度,这一吸附过程是短暂,效率偏低。另有极少数危险废物焚烧厂在尾气净化系统的终端增加了活性炭的吸附装置,专门用于二噁英和重金属的吸附,但运行中多有问题。
常规的活性炭吸附装置一般为立式或者卧式结构,进出口分别设置在两端,中间仓体中填充活性炭颗粒,危险废物焚烧尾气从进口处进入,经过活性炭层后,由于活性炭大表面积的吸附作用,将二噁英和重金属类物质吸附在活性炭的空隙中,吸附后干净尾气从颗粒之间排出,从而实现烟气净化的目的。
现阶段活性炭吸附装置试验装置较多,但是工程应用仍然较少,且能够长时间稳定和经济运行的案例就更少,就其根本原因是与危险废物焚烧尾气成分复杂、且尾气工况波动较大密切相关的。此类装置往往运行不长时间就会被焚烧尾气中的灰尘堵塞,并由于尾气中的水分、HCl等多种成分作用而进一步的板结,加之结构设计上的缺陷,活性炭的装料和卸料都存在很大的不便,而大大影响到活性炭吸附装置的维护和再生,最终导致这些装置和系统被废用。所以这些活性炭吸附装置缺点在于活性炭对于危险废物焚烧尾气的不适应和吸附装置结构设计的不合理。这些因素也极大的局限了危险废物焚烧烟气的处理效果和处理能力。
中国专利CN201810261500.9公开了一种新型危废焚烧尾气集成净化装置,该装置包含烟气加热器、滤筒除尘器、活性焦吸附装置、烟囱、引风机、湿法脱酸系统、综合水泵、湿法脱酸系统旁通阀仪表用气总管、分气缸、除氧器、布袋除尘用气储罐、仪表用气储罐、一号通管、二号通管、三号通管、四号通管,湿法脱酸系统与综合水泵连接烟气加热器,烟气加热器再连接分气缸、除氧器、一号通管;使用时,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焚烧产生的尾气经烟气加热器加热后,先后经过除尘过滤和活性焦净化装置吸附过滤后,绝大部分的二噁英类及重金属类都可以被吸附在活性焦颗粒内部的空隙中,净化的后的气体达标排放。但该焚烧尾气集成净化装置仍存在结构不合理的缺陷,其烟气加热器前置而湿法脱酸系统后置的结构设计,使通入滤筒除尘器及活性焦吸附装置内的尾气由于其中的水分作用而发生板结现象,且该焚烧尾气集成净化装置的除硫效果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危废焚烧尾气集成净化装置,解决了现有焚烧尾气集成净化装置仍存在结构不合理的缺陷,其烟气加热器前置而湿法脱酸系统后置的结构设计,使通入滤筒除尘器及活性焦吸附装置内的尾气由于其中的水分作用而发生板结现象,且该焚烧尾气集成净化装置的除硫效果有待提高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危废焚烧尾气集成净化装置,包括尾气输送管道、脱硫塔、干法脱硫系统、湿法脱硫系统、干燥器、滤筒除尘器、活性炭吸附装置、次级除尘装置和烟囱,所述脱硫塔的顶端进气口与尾气输送管道连接,所述干法脱硫系统与脱硫塔连接,所述脱硫塔的底端排气口通过第一连接管道与干燥器的顶端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道上依次串联有辅脱硫装置和第一引风机,所述辅脱硫装置与湿法脱硫系统连接,所述辅脱硫装置包括脱硫筒,所述脱硫筒的内部设有脱硫室,所述脱硫室的内部安装有多通道内嵌筒,所述多通道内嵌筒的内部各通道顶端分别安装有一个浆液喷头,所述脱硫室的内部对应多通道内嵌筒的上方安装有环形多孔喷液管,所述浆液喷头和多孔喷液管分别与湿法脱硫系统的带有除硫材料浆料的输送管道连接,所述干燥器的底端排气口通过第二连接管道与滤筒除尘器的底端进气口连接,所述滤筒除尘器的顶端排气口通过第三连接管道与活性炭吸附装置的顶端进气口连接,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的底端排气口通过第四连接管道与次级除尘装置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次级除尘装置的排气口通过第五连接管道与烟囱连接,所述第五连接管道上串联有第二引风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脱硫塔上连接有与干法脱硫系统相配合的供气系统,所述干法脱硫系统用于向脱硫塔的内部提供石灰石粉末,所述脱硫塔的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至少三排的石灰石粉末喷头,石灰石粉末喷头分别与干法脱硫系统的石灰石粉末管道及供气系统的供气管道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脱硫筒的侧壁底端、侧壁顶端及底部分别设有尾气进口、尾气出口和浆液出口,所述脱硫筒的顶端设有与脱硫室连通设置的排气通道,排气通道远离脱硫室的一端与尾气出口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多通道内嵌筒呈蜂窝状结构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多孔喷液管通过夹套固定安装于脱硫室内,所述多孔喷液管包括管体,管体的下半圆部分均布有喷液孔。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危废焚烧尾气集成净化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新型危废焚烧尾气集成净化装置,集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于一体的综合脱硫方式,配合辅脱硫装置进行湿法脱硫,较之单一脱硫方式脱硫更为充分,效果更佳,且将干燥器后置,能够对经湿法脱硫后的尾气进行干燥除湿,配合前置于活性炭吸附装置的滤筒除尘器,达到较好的前置除尘效果,有效避免活性炭吸附装置内部堵塞、板结,能够保证尾气净化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辅脱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进行尾气处理的步骤示意图。
图中:1、尾气输送管道;2、脱硫塔;3、干法脱硫系统;4、湿法脱硫系统;5、干燥器;6、滤筒除尘器;7、活性炭吸附装置;8、次级除尘装置;9、烟囱;10、第一连接管道;11、辅脱硫装置;1101、脱硫筒;1102、脱硫室;1103、多通道内嵌筒;1104、浆液喷头;1105、多孔喷液管;12、第一引风机;13、第二连接管道;14、第三连接管道;15、第四连接管道;16、第五连接管道;17、第二引风机;18、供气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危废焚烧尾气集成净化装置,包括尾气输送管道1、脱硫塔2、干法脱硫系统3、湿法脱硫系统4、干燥器5、滤筒除尘器6、活性炭吸附装置7、次级除尘装置8和烟囱9,脱硫塔2的顶端进气口与尾气输送管道1连接,干法脱硫系统3与脱硫塔2连接,脱硫塔2的底端排气口通过第一连接管道10与干燥器5的顶端进气口连接,第一连接管道10上依次串联有辅脱硫装置11和第一引风机12,辅脱硫装置11与湿法脱硫系统4连接,辅脱硫装置11包括脱硫筒1101,脱硫筒1101的内部设有脱硫室1102,脱硫室1102的内部安装有多通道内嵌筒1103,多通道内嵌筒1103的内部各通道顶端分别安装有一个浆液喷头1104,脱硫室1102的内部对应多通道内嵌筒1103的上方安装有环形多孔喷液管1105,浆液喷头1104和多孔喷液管1105分别与湿法脱硫系统4的带有除硫材料浆料的输送管道连接,干燥器5的底端排气口通过第二连接管道13与滤筒除尘器6的底端进气口连接,滤筒除尘器6的顶端排气口通过第三连接管道14与活性炭吸附装置7的顶端进气口连接,活性炭吸附装置7的底端排气口通过第四连接管道15与次级除尘装置8的进气口连接,次级除尘装置8的排气口通过第五连接管道16与烟囱9连接,第五连接管道16上串联有第二引风机17。
具体的,脱硫塔2上连接有与干法脱硫系统3相配合的供气系统18,干法脱硫系统3用于向脱硫塔2的内部提供石灰石粉末,脱硫塔2的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至少三排的石灰石粉末喷头,石灰石粉末喷头分别与干法脱硫系统3的石灰石粉末管道及供气系统18的供气管道连接。
本实施例中,对焚烧尾气进行脱硫时,通过干法脱硫系统3向脱硫塔2内的石灰石粉末喷头输送石灰石粉末,同时通过供气系统18向石灰石粉末喷头提供高压气体,高压气体带动石灰石粉末喷射而出,通过尾气输送管道1将尾气输送至脱硫塔2内,对尾气进行干法除硫。
具体的,脱硫筒1101的侧壁底端、侧壁顶端及底部分别设有尾气进口、尾气出口和浆液出口,脱硫筒1101的顶端设有与脱硫室1102连通设置的排气通道,排气通道远离脱硫室1102的一端与尾气出口连通。
具体的,多通道内嵌筒1103呈蜂窝状结构设置。
本实施例中,将多通道内嵌筒1103设计为蜂窝状结构,对进入脱硫室1102内的尾气进行分流,尾气在通道内流动的过程中,通过湿法脱硫系统4向浆液喷头1104输送带有除硫材料浆料,继而对通道内的尾气进行湿法脱硫。
具体的,多孔喷液管1105通过夹套固定安装于脱硫室1102内,多孔喷液管1105包括管体,管体的下半圆部分均布有喷液孔。
本实施例中,湿法除硫时,尾气在多通道内嵌筒1103的通道内湿法除硫一次后,多孔喷液管1105喷出的带有除硫材料浆料对尾气进一步除硫,除硫更为充分,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工作时,通过干法脱硫系统3向脱硫塔2内的石灰石粉末喷头输送石灰石粉末,同时通过供气系统18向石灰石粉末喷头提供高压气体,高压气体带动石灰石粉末喷射而出,通过尾气输送管道1将尾气输送至脱硫塔2内,对尾气进行干法除硫,完成干法脱硫的尾气在第一引风机12的作用下,通过第一连接管道10向下级装置输送,尾气在通过辅脱硫装置11的过程中,通过湿法脱硫系统4向脱硫筒1101内浆液喷头1104输送带有除硫材料浆料,继而对处于多通道内嵌筒1103通道内的尾气进行湿法脱硫,尾气在多通道内嵌筒1103的通道内湿法除硫一次后,多孔喷液管1105喷出的带有除硫材料浆料对尾气进一步除硫,完成湿法除硫的尾气管道输送至干燥器5内进行干燥,去除尾气内的湿气,继而通过第二连接管道13将尾气输送至滤筒除尘器6内,以达到去除尾气内大颗粒粉尘的目的,完成一次除尘后的尾气输送至活性炭吸附装置7内,通过活性炭吸附装置7将尾气中二噁英和重金属类物质吸附在活性炭的空隙中,吸附后干净尾气从颗粒之间排出,从而实现烟气净化的目的,完成活性炭吸附后的尾气通入次级除尘装置8内,次级除尘装置8可采用布袋除尘器,对尾气进行二次除尘,尾气达到排放标准后,在第二引风机17的作用下,通过烟囱9排放。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新型危废焚烧尾气集成净化装置,包括尾气输送管道(1)、脱硫塔(2)、干法脱硫系统(3)、湿法脱硫系统(4)、干燥器(5)、滤筒除尘器(6)、活性炭吸附装置(7)、次级除尘装置(8)和烟囱(9),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塔(2)的顶端进气口与尾气输送管道(1)连接,所述干法脱硫系统(3)与脱硫塔(2)连接,所述脱硫塔(2)的底端排气口通过第一连接管道(10)与干燥器(5)的顶端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道(10)上依次串联有辅脱硫装置(11)和第一引风机(12),所述辅脱硫装置(11)与湿法脱硫系统(4)连接,所述辅脱硫装置(11)包括脱硫筒(1101),所述脱硫筒(1101)的内部设有脱硫室(1102),所述脱硫室(1102)的内部安装有多通道内嵌筒(1103),所述多通道内嵌筒(1103)的内部各通道顶端分别安装有一个浆液喷头(1104),所述脱硫室(1102)的内部对应多通道内嵌筒(1103)的上方安装有环形多孔喷液管(1105),所述浆液喷头(1104)和多孔喷液管(1105)分别与湿法脱硫系统(4)的带有除硫材料浆料的输送管道连接,所述干燥器(5)的底端排气口通过第二连接管道(13)与滤筒除尘器(6)的底端进气口连接,所述滤筒除尘器(6)的顶端排气口通过第三连接管道(14)与活性炭吸附装置(7)的顶端进气口连接,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7)的底端排气口通过第四连接管道(15)与次级除尘装置(8)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次级除尘装置(8)的排气口通过第五连接管道(16)与烟囱(9)连接,所述第五连接管道(16)上串联有第二引风机(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危废焚烧尾气集成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塔(2)上连接有与干法脱硫系统(3)相配合的供气系统(18),所述干法脱硫系统(3)用于向脱硫塔(2)的内部提供石灰石粉末,所述脱硫塔(2)的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至少三排的石灰石粉末喷头,石灰石粉末喷头分别与干法脱硫系统(3)的石灰石粉末管道及供气系统(18)的供气管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危废焚烧尾气集成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筒(1101)的侧壁底端、侧壁顶端及底部分别设有尾气进口、尾气出口和浆液出口,所述脱硫筒(1101)的顶端设有与脱硫室(1102)连通设置的排气通道,排气通道远离脱硫室(1102)的一端与尾气出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危废焚烧尾气集成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道内嵌筒(1103)呈蜂窝状结构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危废焚烧尾气集成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喷液管(1105)通过夹套固定安装于脱硫室(1102)内,所述多孔喷液管(1105)包括管体,管体的下半圆部分均布有喷液孔。
CN202022196884.6U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新型危废焚烧尾气集成净化装置 Active CN2134335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96884.6U CN213433538U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新型危废焚烧尾气集成净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96884.6U CN213433538U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新型危废焚烧尾气集成净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33538U true CN213433538U (zh) 2021-06-15

Family

ID=76286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96884.6U Active CN213433538U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新型危废焚烧尾气集成净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335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95677U (zh) 一种用于废气高效处理的空气环保过滤装置
CN200995119Y (zh) 多功能联合法除尘除臭净化装置
CN210786823U (zh) 一种基于火电厂烟气净化用脱硫装置
CN102210955A (zh) 铸造粉尘脱硫脱硝废气治理系统
CN208482244U (zh) 工业废物高温焚烧烟气净化处理系统
CN108543404A (zh) 一种可避免二次污染的注塑机废气处理装置
CN205461588U (zh) 一种造纸废气处理系统
CN208302433U (zh) 一种染料废气净化装置
CN213433538U (zh) 一种新型危废焚烧尾气集成净化装置
CN206073099U (zh) 切换浓缩式蓄热催化燃烧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CN210021654U (zh) 一种废橡胶脱硫废气回收处理装置
CN102319536B (zh) 高含尘过饱和异味气体的净化系统及净化方法
CN205815448U (zh) 一种可回收热量的烟气处理装置
CN205109291U (zh) 一种有机气体的处理装置
CN111298615A (zh) 一种垃圾焚烧烟气前置sds脱硫装置
CN110252041A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工业废气处理装置
CN108744762A (zh) 一种除尘-吸脱附联用一体化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12236584U (zh) 一种锅炉烟气喷淋净化处理装置
CN212881772U (zh) 一种用于餐厨垃圾发酵的尾气低排放装置
CN211462562U (zh) 一种生物质燃料锅炉高效洁净除尘系统
CN209188428U (zh) 一种高效生物除臭装置
CN210874635U (zh) 一种废气处理用多级过滤装置
CN211411571U (zh) 一种锅炉用脱硫脱硝滤芯
CN208526260U (zh) 一种用于环保设备的废气处理输送装置
CN203635076U (zh) 一种垃圾焚烧烟气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