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19539U - 泵送主阀 - Google Patents

泵送主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19539U
CN213419539U CN202021878577.XU CN202021878577U CN213419539U CN 213419539 U CN213419539 U CN 213419539U CN 202021878577 U CN202021878577 U CN 202021878577U CN 213419539 U CN213419539 U CN 2134195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valve
communicated
cavity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7857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存法
李潭潭
孙丹
薛德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irling Hydraulic Manufacturing Ning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irling Hydraulic Manufacturing Ning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irling Hydraulic Manufacturing Ning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irling Hydraulic Manufacturing Ningb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7857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195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195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195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泵送主阀,它包括阀体,其上设有主进油口、主回油口以及次进油口和次回油口;阀体上设有与第一油缸的有杆腔油口连通的第一出油口以及与第一油缸的无杆腔油口连通的第二出油口,且阀体上设有与第二油缸的有杆腔油口连通的第三出油口以及与第二油缸的无杆腔油口连通的第四出油口;还包括集成在阀体内的高压切换阀腔和低压切换阀腔以及通断阀组件,其一端与第一油缸的有杆腔油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二油缸的有杆腔油口连通,该通断阀组件用于控制第一油缸的有杆腔与第二油缸的有杆腔之间油路的连通或断开。该泵送主阀体积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供油油路短、油液流阻低、压力损耗低,切换供油反应快。

Description

泵送主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的液压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讲的是一种泵送主阀。
背景技术
在工程机械和建筑机械领域中,有很多设备如泵车、挖掘机、装载机、两头忙挖掘机等都是需要借助油缸进行承受负载或执行动作,而油缸的动作一般是通过控制阀来进行控制的;如泵车在工作时需要泵送油缸和摆动油缸交替动作,而泵送油缸与泵送油缸之间的交替动作以及泵送油缸和摆动油缸之间的交替动作需要泵送主阀来进行控制的,也即泵送主阀控制砂浆泵给泵送油缸或摆动油缸供油,以实现泵送油缸与泵送油缸之间的交替动作及泵送油缸与摆动油缸之间交替动作。现有技术的泵送主阀其结构包括基座,该基座上设有与砂浆泵连通的主进油口、与油箱连通的回油口及与至少一个泵送油缸的两个油口连通的出油口和回油口、与摆动油缸的两个油口连通的出油口和回油口;所述的基座顶部连接有第一电磁切换阀和第二电磁切换阀,第一电磁切换阀控制主进油口给泵送油缸的出油口供油或主进油口给泵送油缸的回油口供油,第二电磁切换阀控制主进油口给摆动油缸的出油口供油或主进油口给摆动油缸的回油口供油。该现在技术的泵送主阀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以下不足:首先,将两个或至少两个电磁切换阀安装在基座的顶部,增大了整个泵送主阀的体积,导致安装限制较多,连接结构比较复杂且安装不便;其次,电磁切换阀与基座上的出油口、回油口及主进油口之间的距离较长,导致之间连接的油路长度较长,从而使泵送主阀供油时油液流阻较大、油压损耗高,切换响应反应慢,出油压力不足。再者,为了实现两个并列泵送油缸的交替伸缩工作,一般将两个并列泵送油缸进行连通联动;采用油缸连通阀或通断阀直接将两个泵送油缸的有杆腔油口进行连通,以及采用油缸连通阀或通断阀将两个泵送油缸的无杆腔油口进行连通;但现有技术的连通阀或通断阀一般是安装在基座上,这样无疑增加了基座的体积,而且油压经连通阀的管道连接处时压损较大,导致供油压力不足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体积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供油油路短、油液流阻低、压力损耗低,切换供油反应快的泵送主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泵送主阀:它包括
阀体,其上设有与油泵连通的主进油口、与外部油箱连通的主回油口以及与控制油连通的次进油口和次回油口;所述阀体上设有与第一油缸的有杆腔油口连通的第一出油口以及与第一油缸的无杆腔油口连通的第二出油口,且阀体上设有与第二油缸的有杆腔油口连通的第三出油口以及与第二油缸的无杆腔油口连通的第四出油口;
高压切换阀腔,设置在阀体内,所述高压切换阀腔具有与主进油口连通的第一进油口、与主回油口连通的第一回油口、与第二出油口连通的第一切换油口和与第四出油口连通的第二切换油口,所述高压切换阀腔内间隙配合一可往复移动的第一切换阀杆,该第一切换阀杆可使第一进油口与第一切换油口连通且第一回油口与第二切换油口连通,或使第一进油口与第二切换油口连通且第一切换油口与第一回油口连通;
低压切换阀腔,设置在阀体内,所述低压切换阀腔具有与主进油口连通的第二进油口、与主回油口连通的第二回油口、与第一出油口连通的第三切换油口和与第三出油口连通的第四切换油口,所述低压切换阀腔内间隙配合一可往复移动的第二切换阀杆,该第二切换阀杆可使第二进油口与第三切换油口连通且第二回油口与第四切换油口连通,或使第二进油口与第四切换油口连通且第三切换油口与第二回油口连通;
第一电磁阀组,连接在阀体上,用于驱动第一切换阀杆在高压切换阀腔内往复移动;
第二电磁阀组,连接在阀体上,用于驱动第二切换阀杆在低压切换阀腔内往复移动;
通断阀组件和控制通断阀组件动作的控制油阀,所述的通断阀组件设置在阀体内,其一端与第一油缸的有杆腔油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二油缸的有杆腔油口连通,所述的控制油阀连接在阀体上,该控制油阀的控制油进口与次进油口连通,控制油阀的控制油回油口与次回油口连通;所述控制油阀的控制油出口与通断阀组件连通,用于控制第一油缸的有杆腔与第二油缸的有杆腔之间油路的连通或断开。
作为改进,所述第三切换油口与第一出油口之间通过第一油路通道连通,第四切换油口与第三出油口之间通过第二油路通道连通,所述的通断阀组件设置在第一油路通道和第二油路通道之间,且通断阀组件的一端与第一油路通道连通,通断阀组件的另一端与第二油路通道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通断阀组件包括设置在阀体内且位于低压切换阀腔上方的通断阀腔,通断阀腔的一端与第一油路通道连通,通断阀腔的另一端与第二油路通道连通;所述通断阀腔的外端连接有盖板,且通断阀腔内设有连通第一油路通道和第二油路通道的环形台阶孔;所述通断阀腔内滑动配合一通断阀芯,该通断阀芯的尾端与盖板之间设有弹簧腔,该弹簧腔内设有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具有使通断阀芯的头部与环形台阶孔相密封的运动趋势;所述的盖板上设有与弹簧腔相连通的控制油通道,该控制油通道用于与控制油阀的控制油出口连接,使控制油阀内的控制油经控制油通道进入或流出弹簧腔。
作为优选,所述通断阀芯的外侧壁上设有一内凹的环形槽,该环形槽位于靠近第二油路通道的通断阀腔内,且环形槽远离通断阀芯头部一侧的内侧壁面积大于环形槽靠近通断阀芯头部一侧的内侧壁面积。
作为优选,所述高压切换阀腔和低压切换阀腔通过多个油道连通,且高压切换阀腔和低压切换阀腔的轴线和主进油口的轴线在同一水平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阀体上连接有电磁卸荷阀,该电磁卸荷阀的进油端与主进油口连通,且电磁卸荷阀的出油端与主回油口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的主进油口位于阀体的底部,所述主回油口、第二出油口和第四出油口位于阀体的第一端面上,所述的第一出油口位于阀体的第二端面上,第三出油口位于与阀体的第二端面相对的第三端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主进油口、高压切换阀腔和低压切换阀腔沿阀体高度方向依次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通断阀芯的轴线方向与低压切换阀腔的轴线方向垂直设置。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泵送主阀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该泵送主阀将高压切换阀腔和低压切换阀腔集成在阀体内,且在阀体上集成有与油泵连通的主进油口和与外部油箱连通的主回油口以及与控制油连通的次进油口和次回油口,与第一油缸的有杆腔油口连通的第一出油口、与第一油缸的无杆腔油口连通的第二出油口、与第二油缸的有杆腔油口连通的第三出油口以及与第二油缸的无杆腔油口连通的第四出油口;而且在阀体内集成有第一油缸的有杆腔与第二油缸的有杆腔之间油路的连通或断开的通断阀组件;从而使该泵送主阀集成度高,各个出油口、回油口布局合理、体积小,便于运输和安装;且由于主进油口经高压切换阀腔到第二出油口和第四出油口之间的油路,以及经低压切换阀腔到第一出油口和第三出油口之间的油路均较短,油液流阻低、压力损耗低,满足第一油缸、第二油缸进油压力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泵送主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泵送主阀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泵送主阀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泵送主阀的控制原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泵送主阀的高压切换阀腔和低压切换阀腔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泵送主阀的主进油口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泵送主阀的通断阀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
1、阀体,100、主进油口,101、主回油口,102、第一出油口,103、第二出油口,104、第三出油口,105、第四出油口,106、次进油口,107、次回油口,108、第一端面,109、第二端面,110、第三端面,111、油道,2、高压切换阀腔,200、第一进油口,201、第一回油口,202、第一切换油口,203、第二切换油口,204、第一切换阀杆,3、低压切换阀腔,300、第二进油口,301、第二回油口,302、第三切换油口,303、第四切换油口,304、第二切换阀杆,305、第一油路通道,306、第二油路通道,4、第一电磁阀组,400、第二电磁阀组,5、控制油阀,6、卸荷阀,7、通断阀组件,700、通断阀腔,701、盖板,702、通断阀芯,703、弹簧腔,704、压缩弹簧,705、控制油通道,706、环形槽,707、环形台阶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7所示;
本实用新型一种泵送主阀,其连接在泵车等机械上,其与油泵连接,用于将油泵的油输入到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上,控制第一油缸、第二油缸动作,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均为泵送油缸;该泵送主阀其结构包括阀体1,其上设有与油泵连通的主进油口100和与外部油箱连通的主回油口101以及与控制油连通的次进油口106和次回油口107;所述阀体1上设有与第一油缸的有杆腔油口连通的第一出油口102以及与第一油缸的无杆腔油口连通的第二出油口103,且阀体1上设有与第二油缸的有杆腔油口连通的第三出油口104以及与第二油缸的无杆腔油口连通的第四出油口105;所述的阀体1上还设有次进油口106和次回油口107;所述的主进油口100位于阀体1的底部,所述主回油口101、第二出油口103和第四出油口105位于阀体1的第一端面108上,所述的第一出油口102位于阀体1的第二端面109上,第三出油口104位于与阀体1的第二端面109相对的第三端面110上。
本实用新型一种泵送主阀,它还包括高压切换阀腔2,设置在阀体1内,所述高压切换阀腔2具有与主进油口100连通的第一进油口200、与主回油口101连通的第一回油口201、与第二出油口103连通的第一切换油口202和与第四出油口105连通的第二切换油口203,所述高压切换阀腔2内间隙配合一可往复移动的第一切换阀杆204,该第一切换阀杆204可使第一进油口200与第一切换油口202连通且第一回油口201与第二切换油口203连通,或使第一进油口200与第二切换油口203连通且第一切换油口202与第一回油口201连通;第一电磁阀组4,连接在阀体1上,用于驱动第一切换阀杆204在高压切换阀腔2内往复移动;所述高压切换阀腔2的两端均设有一端盖,所述第一切换阀杆204的两端与两个端盖之间设有控制油腔,第一电磁阀组4控制控制油进入或流出两个控制油腔,从而实现第一切换阀杆在高压切换阀腔内往复移动,使高压切换阀腔对第一油缸或第二油缸的无杆腔供油。第一油缸或第二油缸的无杆腔因横截面积较大,采用高压切换阀腔供油,从而使第一油缸或第二油缸的无杆腔能快速充满油液,使第一油缸或第二油缸动作的响应时间短,工作效率高。
低压切换阀腔3,设置在阀体1内并与高压切换阀腔2并排设置,所述低压切换阀腔3具有与主进油口100连通的第二进油口300、与主回油口101连通的第二回油口301、与第一出油口102连通的第三切换油口302和与第三出油口104连通的第四切换油口303,所述低压切换阀腔3内间隙配合一可往复移动的第二切换阀杆304,该第二切换阀杆304可使第二进油口300与第三切换油口302连通且第二回油口301与第四切换油口303连通,或使第二进油口300与第四切换油口303连通且第三切换油口302与第二回油口301连通;第二电磁阀组400,连接在阀体1上,用于驱动第二切换阀杆304在低压切换阀腔3内往复移动;所述低压切换阀腔3的两端均设有一端盖,所述第二切换阀杆304的两端与两个端盖之间设有控制油腔,第二电磁阀组400控制控制油进入或流出两个控制油腔,从而实现第二切换阀杆在低压切换阀腔内往复移动,使低压切换阀腔对第一油缸或第二油缸的有杆腔供油。第一油缸或第二油缸的有杆腔因横截面积相对较小,采用低压切换阀腔供压力较低的油,使第一油缸或第二油缸的供油压力得到平衡。
本实用新型一种泵送主阀,它还包括通断阀组件7和控制通断阀组件7动作的控制油阀5,所述的通断阀组件7设置在阀体1内,其一端与第一油缸的有杆腔油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二油缸的有杆腔油口连通,所述的控制油阀5连接在阀体1上,该控制油阀5的控制油进口与次进油口106连通,控制油阀5的控制油回油口与次回油口107连通;所述控制油阀5的控制油出口与通断阀组件7连通,用于控制第一油缸的有杆腔与第二油缸的有杆腔之间油路的连通或断开。当然在泵送主阀外侧的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的无杆腔油口之间可以连通有另一通断阀组件,该通断阀组件用于控制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的无杆腔油口之间连通或断开,当两个通断阀组件使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的有杆腔之间油路连通以及使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的有杆腔之间油路连通时,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在交替动作时可相互供油,缓解主进油口的供油压力。所述的主进油口100、高压切换阀腔2和低压切换阀腔3沿阀体1高度方向依次设置。
该泵送主阀将高压切换阀腔2和低压切换阀腔3集成在阀体1内,且在阀体1上集成有与油泵连通的主进油口100和与外部油箱连通的主回油口101以及与控制油连通的次进油口106和次回油口107,与第一油缸的有杆腔油口连通的第一出油口102、与第一油缸的无杆腔油口连通的第二出油口103、与第二油缸的有杆腔油口连通的第三出油口104以及与第二油缸的无杆腔油口连通的第四出油口105;而且在阀体1内集成有第一油缸的有杆腔与第二油缸的有杆腔之间油路的连通或断开的通断阀组件7;从而使该泵送主阀集成度高,各个出油口、回油口布局合理、体积小,便于运输和安装;且由于主进油口经高压切换阀腔到第二出油口和第四出油口之间的油路,以及经低压切换阀腔到第一出油口和第三出油口之间的油路均较短,油液流阻低、压力损耗低,满足第一油缸、第二油缸进油压力的需求。
再次参见图5和图7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三切换油口302与第一出油口102之间通过第一油路通道305连通,第四切换油口303与第三出油口104之间通过第二油路通道306连通,所述通断阀组件7设置在第一油路通道305和第二油路通道306之间,且通断阀组件7的一端与第一油路通道305连通,通断阀组件7的另一端与第二油路通道306连通。所述通断阀组件7包括设置在阀体1内且位于低压切换阀腔3上方的通断阀腔700,通断阀腔700的一端与第一油路通道305连通,通断阀腔700的另一端与第二油路通道306连通;所述通断阀腔700的外端连接有盖板701,且通断阀腔700内设有连通第一油路通道305和第二油路通道306的环形台阶孔707;所述通断阀腔700内滑动配合一通断阀芯702,该通断阀芯702的尾端与盖板701之间设有弹簧腔703,该弹簧腔703内设有压缩弹簧704,该压缩弹簧704具有使通断阀芯702的头部与环形台阶孔707相密封的运动趋势;所述的盖板701上设有与弹簧腔703相连通的控制油通道705,该控制油通道705用于与控制油阀5连接,使控制油阀5的控制油经控制油通道705进入或流出弹簧腔703。所述通断阀芯702的外侧壁上设有一内凹的环形槽706,该环形槽706位于靠近第二油路通道306的通断阀腔700内,且环形槽706远离通断阀芯702头部一侧的内侧壁面积大于环形槽706靠近通断阀芯702头部一侧的内侧壁面积。在第一油路通道305和第二油路通道306连通时,电磁控制阀控制弹簧腔703内的油液流出,第一油路通道305内的油压克服压缩弹簧704的弹力使通断阀芯702的头部脱离环形台阶孔707,使第一油路通道305和第二油路通道306连通;反之,当在第二油路通道306和第一油路通道305连通时,第二油路通道306内的油压克服压缩弹簧704的弹力使通断阀芯702的环形槽706内侧壁受力从而使通断阀芯702的头部脱离环形台阶孔707,使第一油路通道305和第二油路通道306连通;在第一油路通道305和第二油路通道306断开时,控制油阀5控制控制油进入弹簧腔703内,通断阀芯702在弹簧腔703内的油压下向下移动使通断阀芯702的头部与环形台阶孔707相抵,从而使第一油路通道305和第二油路通道306断开。
再次参见图5和图6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高压切换阀腔2和低压切换阀腔3通过多个油道111连通,且高压切换阀腔2和低压切换阀腔3的轴线和主进油口100的轴线在同一水平面上。这样设置,也即第一进油口200和第二进油口300公用一个进油口,也即公用第一进油口200供油;另外,高压切换阀腔2和低压切换阀腔3的位置设置,使主进油口100进入的油能快速进入高压切换阀腔2和低压切换阀腔3内,进一步减小油液在供油通道内的流阻,减少油压的损耗。所述通断阀芯702的轴线方向与低压切换阀腔3的轴线方向垂直设置。所述的阀体1上连接有电磁卸荷阀6,该电磁卸荷阀6的进油端与主进油口100连通,且电磁卸荷阀的出油端与主回油口101连通。该电磁卸荷阀的设置,便于该泵送主阀的阀体内压力的建立,在该电磁卸荷阀的作用下,使阀体内的压力达到设定的最高值,以此保证供油压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或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泵送主阀,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阀体,其上设有与油泵连通的主进油口、与外部油箱连通的主回油口以及与控制油连通的次进油口和次回油口;所述阀体上设有与第一油缸的有杆腔油口连通的第一出油口以及与第一油缸的无杆腔油口连通的第二出油口,且阀体上设有与第二油缸的有杆腔油口连通的第三出油口以及与第二油缸的无杆腔油口连通的第四出油口;
高压切换阀腔,设置在阀体内,所述高压切换阀腔具有与主进油口连通的第一进油口、与主回油口连通的第一回油口、与第二出油口连通的第一切换油口和与第四出油口连通的第二切换油口,所述高压切换阀腔内间隙配合一可往复移动的第一切换阀杆,该第一切换阀杆可使第一进油口与第一切换油口连通且第一回油口与第二切换油口连通,或使第一进油口与第二切换油口连通且第一切换油口与第一回油口连通;
低压切换阀腔,设置在阀体内,所述低压切换阀腔具有与主进油口连通的第二进油口、与主回油口连通的第二回油口、与第一出油口连通的第三切换油口和与第三出油口连通的第四切换油口,所述低压切换阀腔内间隙配合一可往复移动的第二切换阀杆,该第二切换阀杆可使第二进油口与第三切换油口连通且第二回油口与第四切换油口连通,或使第二进油口与第四切换油口连通且第三切换油口与第二回油口连通;
第一电磁阀组,连接在阀体上,用于驱动第一切换阀杆在高压切换阀腔内往复移动;
第二电磁阀组,连接在阀体上,用于驱动第二切换阀杆在低压切换阀腔内往复移动;
通断阀组件和控制通断阀组件动作的控制油阀,所述的通断阀组件设置在阀体内,其一端与第一油缸的有杆腔油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二油缸的有杆腔油口连通,所述的控制油阀连接在阀体上,该控制油阀的控制油进口与次进油口连通,控制油阀的控制油回油口与次回油口连通;所述控制油阀的控制油出口与通断阀组件连通,用于控制第一油缸的有杆腔与第二油缸的有杆腔之间油路的连通或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送主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切换油口与第一出油口之间通过第一油路通道连通,第四切换油口与第三出油口之间通过第二油路通道连通,所述的通断阀组件设置在第一油路通道和第二油路通道之间,且通断阀组件的一端与第一油路通道连通,通断阀组件的另一端与第二油路通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送主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断阀组件包括设置在阀体内且位于低压切换阀腔上方的通断阀腔,通断阀腔的一端与第一油路通道连通,通断阀腔的另一端与第二油路通道连通;所述通断阀腔的外端连接有盖板,且通断阀腔内设有连通第一油路通道和第二油路通道的环形台阶孔;所述通断阀腔内滑动配合一通断阀芯,该通断阀芯的尾端与盖板之间设有弹簧腔,该弹簧腔内设有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具有使通断阀芯的头部与环形台阶孔相密封的运动趋势;所述的盖板上设有与弹簧腔相连通的控制油通道,该控制油通道用于与控制油阀的控制油出口连接,使控制油阀内的控制油经控制油通道进入或流出弹簧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送主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断阀芯的外侧壁上设有一内凹的环形槽,该环形槽位于靠近第二油路通道的通断阀腔内,且环形槽远离通断阀芯头部一侧的内侧壁面积大于环形槽靠近通断阀芯头部一侧的内侧壁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送主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切换阀腔和低压切换阀腔通过多个油道连通,且高压切换阀腔和低压切换阀腔的轴线和主进油口的轴线在同一水平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泵送主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上连接有电磁卸荷阀,该电磁卸荷阀的进油端与主进油口连通,且电磁卸荷阀的出油端与主回油口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送主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进油口位于阀体的底部,所述主回油口、第二出油口和第四出油口位于阀体的第一端面上,所述的第一出油口位于阀体的第二端面上,第三出油口位于与阀体的第二端面相对的第三端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泵送主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进油口、高压切换阀腔和低压切换阀腔沿阀体高度方向依次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送主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断阀芯的轴线方向与低压切换阀腔的轴线方向垂直设置。
CN202021878577.XU 2020-09-01 2020-09-01 泵送主阀 Active CN2134195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78577.XU CN213419539U (zh) 2020-09-01 2020-09-01 泵送主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78577.XU CN213419539U (zh) 2020-09-01 2020-09-01 泵送主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19539U true CN213419539U (zh) 2021-06-11

Family

ID=76259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78577.XU Active CN213419539U (zh) 2020-09-01 2020-09-01 泵送主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1953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8627A (zh) * 2021-09-08 2022-01-07 九江七所精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流体换向集成控制阀组
CN114321057A (zh) * 2021-11-18 2022-04-12 斯特林液压制造(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泵送主阀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8627A (zh) * 2021-09-08 2022-01-07 九江七所精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流体换向集成控制阀组
CN113898627B (zh) * 2021-09-08 2023-08-25 九江七所精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流体换向集成控制阀组
CN114321057A (zh) * 2021-11-18 2022-04-12 斯特林液压制造(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泵送主阀
CN114321057B (zh) * 2021-11-18 2023-10-20 斯特林液压制造(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泵送主阀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419539U (zh) 泵送主阀
CN102086860B (zh) 用于泵的阀体
CN213419545U (zh) 集成式泵送主阀
CN103671316A (zh) 泵送液压系统及泵送设备
CN113417900B (zh) 一种集成的高压大流量比例溢流式卸载阀
CN112096683A (zh) 集成式泵送主阀
CN111852972A (zh) 集成式砂浆泵控制阀
CN212803798U (zh) 摆动油缸分配阀
CN212250662U (zh) 集成式砂浆泵控制阀
CN114450513B (zh) 预压阀和液压换向阀
CN113983017B (zh) 多路阀换向联及液压系统
CN214945397U (zh) 内置位移传感器的液压缸组件
CN214945396U (zh) 液压缸组件
CN202091274U (zh) 可变换补偿方式的电液比例控制阀
CN111734710A (zh) 液压流量控制阀、液压控制系统和工程机械
CN112524114A (zh) 液压控制阀及液压控制系统
CN212225655U (zh) 液压流量控制阀、液压控制系统和工程机械
CN220286511U (zh) 双泵合流阀和液压控制系统
CN114352594A (zh) 一种单联泵送摆缸阀
CN212744547U (zh) 通断阀
CN114060341B (zh) 再生阀、多联阀、液压系统和工程机械
CN216642610U (zh) 平衡阀控制回路、液压控制系统及作业机械
CN219754717U (zh) 缸底结构、泵送系统及泵送装置
CN214196818U (zh) 液压控制阀及液压控制系统
CN110425199A (zh) 一种节能变频液压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