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98652U - 一种制动盘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动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98652U
CN213298652U CN202021748284.XU CN202021748284U CN213298652U CN 213298652 U CN213298652 U CN 213298652U CN 202021748284 U CN202021748284 U CN 202021748284U CN 213298652 U CN213298652 U CN 2132986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disc
heat dissipation
transition
bra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4828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ergrande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vestment Hold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vergrande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vestment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ergrande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vestment Hold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Evergrande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vestment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4828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986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986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986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制动盘,其包括:车轮安装部,用于与车轮固定连接;制动部,所述制动部包括:制动外盘,所述制动外盘与所述车轮安装部之间通过具有拐角的过渡面连接;所述过渡面上设置若干散热孔;制动内盘,所述制动内盘与所述制动外盘两者之间间隔设置若干筋片,相邻所述筋片之间形成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用于将所述制动部外侧空气引入所述制动内盘面内侧区域,其中,所述散热通道与所述散热孔连通。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制动盘散热效果不好导致其热变形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制动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的设计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通风结构的制动盘。
背景技术
汽车制动关乎行车安全,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汽车制造商及消费者对制动性能的要求都越来越高。汽车高速紧急制动时或连续下长坡时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产生大量热能,使得汽车制动盘温度急剧上升,若制动盘通风散热能力差则会产生热变形,热裂纹等,同时刹车片的摩擦系数也会因温度过高而产生热衰退,使得制动性能衰减,制动距离变长,影响行车安全。
目前大部分车型的汽车制动盘采用单向散热方式,即其散热通道朝向车轮内侧,通风散热能力较差,导致制动盘产生热变形,使制动性能变差。为此,提供一种散热效果较好的制动盘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制动盘通风散热能力较差的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散热效果较好的制动盘。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制动盘,其包括:车轮安装部,用于与车轮固定连接;制动部,所述制动部包括:制动外盘,所述制动外盘与所述车轮安装部之间通过具有拐角的过渡面连接;所述过渡面上设置若干散热孔;制动内盘,所述制动内盘与所述制动外盘两者之间间隔设置若干筋片,相邻所述筋片之间形成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用于将所述制动部外侧空气引入所述制动内盘面内侧区域,其中,所述散热通道与所述散热孔连通。
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轮安装部为环形安装片,所述环形安装片上设有若干用于与所述车轮连接的安装孔。
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动外盘与所述环形安装片平行设置,所述制动外盘、所述过渡面以及所述环形安装片一体成型。
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渡面包括:过渡环面,所述过渡环面相接并垂直于所述车轮安装部;过渡直面,所述过渡直面相接并垂直于所述过渡环面;以及过渡倾斜面,所述过渡倾斜面相接于所述过渡直面与所述制动外盘之间,且所述过渡倾斜面与所述过渡直面相接的部分向所述制动内盘倾斜。
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孔设置于所述过渡倾斜面上。
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动内盘与所述制动外盘的其中一个上一体成型有所述筋片,所述制动内盘与所述制动外盘的其中另一个与所述筋片焊接。
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动内盘成型为环形盘状,所述筋片成型为长条状,所述筋片沿所述制动内盘的外周面向所述制动内盘的内周面延伸设置。
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若干所述筋片围绕所述制动盘的轴线均匀设置。
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若干所述散热孔围绕所述制动盘的轴线均匀设置,任一所述散热孔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筋片之间形成的散热通道上。
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孔成型为腰型孔,所述腰型孔的对称轴沿所述制动盘的径向方向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制动盘中,其制动部包括制动外盘、制动内盘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若干筋片,相邻筋片之间形成散热通道,散热通道用于将制动部外侧空气引入制动内盘面内侧区域,形成内部散热通道;制动外盘与车轮安装部之间通过具有拐角的过渡面连接,过渡面上设置若干散热孔,散热通道与散热孔连通;散热通道还用于将制动部外侧空气引入并通过散热孔流至制动外盘外侧区域,形成外部散热通道。这样,制动盘旋转时能使空气通过通风道后从双侧流出,分别流向车轮内外侧,提高空气流动性及散热条件,使制动盘快速降温,避免因温度过高使制动盘产生热变形、热裂纹;同时刹车片也不会因温度过高使得摩擦系数发生热衰退,降低制动性能,保证了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实施例,将有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优点,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制动盘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制动盘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制动盘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筋片与散热孔的排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制动盘A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包括:与车轮固定连接车轮安装部100以及用于与制动片配合实现汽车制动的制动部200。
其中,所述制动部200包括制动外盘202及制动内盘201,所述制动内盘 201与所述制动外盘202两者之间间隔设置若干筋片203。相邻所述筋片203 之间形成散热通道204,所述散热通道204用于将所述制动部200外侧空气引入所述制动内盘201面内侧区域,形成内部散热通道。所述制动外盘202与所述车轮安装部100之间通过具有拐角的过渡面300连接,所述过渡面300 上设置若干散热孔304,所述散热通道204与所述散热孔304连通;所述散热通道204还用于将所述制动部200外侧空气引入并通过所述散热孔304流至所述制动外盘202外侧区域,形成外部散热通道。
这样,制动盘A旋转时能使空气通过通风道后从双侧流出,分别流向车轮内外侧,提高空气流动性及散热条件,使制动盘A快速降温,避免因温度过高使制动盘A产生热变形、热裂纹;同时刹车片也不会因温度过高使得摩擦系数发生热衰退,降低制动性能,保证了行车安全。
具体地,所述车轮安装部100为环形安装片,所述环形安装片上设有若干用于与所述车轮连接的安装孔101,所述制动盘A通过穿设所述安装孔101 的紧固螺栓与车轮固定连接。
具体地,所述制动外盘202、所述过渡面300以及环形安装片一体成型。所述制动外盘202与所述环形安装片平行设置。所述过渡面300包括:过渡环面301、过渡直面302以及过渡倾斜面303;所述过渡环面301相接并垂直于所述车轮安装部100,所述过渡直面302相接并垂直于所述过渡环面301,所述过渡倾斜面303相接于所述过渡直面302与所述制动外盘202之间,且所述过渡倾斜面303与所述过渡直面302相接的部分向所述制动内盘201倾斜。
其中,所述散热孔304设置于所述过渡倾斜面303上。由于该过渡倾斜面303与过渡直面302相接的部分向制动内盘201倾斜,且散热孔304设置于该过渡倾斜面303上,相比设置在过渡直面302位置处,其可以降低此处的风阻,使空气更多地沿所述散热孔304流至制动外盘202外侧。
具体地,所述筋片203一体成型于所述制动内盘201或制动外盘202上,再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另一侧的制动内盘201或制动外盘202连接。
更具体地,所述制动内盘201成型为环形盘状,所述筋片203成型为长条状,所述筋片203沿所述制动内盘201的外周面向所述制动内盘201的内周面延伸设置。这样,相邻筋片203之间可以形成所述散热通道204,以将制动盘A外圈的空气引至制动盘A内圈以使制动外盘202与制动内盘201进行散热。
具体地,若干所述筋片203围绕所述制动盘A的轴线均匀设置,若干所述散热孔304围绕所述制动盘A的轴线均匀设置,任一所述散热孔304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筋片203之间形成的散热通道204上。这种结构设计可以降低进入所述散热孔304的风阻,进一步提高了该制动盘A的散热效果。
所述散热孔304的形状不唯一,作为优选,如图所示,所述散热孔304 成型为腰型孔,所述腰型孔的对称轴沿所述制动盘A的径向方向延伸。由于为了提高散热效果,所述筋片203的排布较为密集,相邻筋片203之间的空隙较小,所述散热孔304位于相邻筋片203之间以降低风阻,因此,所述散热孔304设置为对称轴线沿所述制动盘A径向方向延伸的腰型孔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大散热孔304的尺寸。以进一步提高该制动盘A的散热效果。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制动盘,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车轮安装部,用于与车轮固定连接;
制动部,所述制动部包括:
制动外盘,所述制动外盘与所述车轮安装部之间通过具有拐角的过渡面连接;所述过渡面上设置若干散热孔;
制动内盘,所述制动内盘与所述制动外盘两者之间间隔设置若干筋片,相邻所述筋片之间形成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用于将所述制动部外侧空气引入所述制动内盘面内侧区域,其中,所述散热通道与所述散热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动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轮安装部为环形安装片,所述环形安装片上设有若干用于与所述车轮连接的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动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外盘与所述环形安装片平行设置,所述制动外盘、所述过渡面以及所述环形安装片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动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渡面包括:
过渡环面,所述过渡环面相接并垂直于所述车轮安装部;
过渡直面,所述过渡直面相接并垂直于所述过渡环面;
以及过渡倾斜面,所述过渡倾斜面相接于所述过渡直面与所述制动外盘之间,且所述过渡倾斜面与所述过渡直面相接的部分向所述制动内盘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制动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孔设置于所述过渡倾斜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动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内盘与所述制动外盘的其中一个上一体成型有所述筋片,所述制动内盘与所述制动外盘的其中另一个与所述筋片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动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内盘成型为环形盘状,所述筋片成型为长条状,所述筋片沿所述制动内盘的外周面向所述制动内盘的内周面延伸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制动盘,其特征在于:
若干所述筋片围绕所述制动盘的轴线均匀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制动盘,其特征在于:
若干所述散热孔围绕所述制动盘的轴线均匀设置,任一所述散热孔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筋片之间形成的散热通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动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孔成型为腰型孔,所述腰型孔的对称轴沿所述制动盘的径向方向延伸。
CN202021748284.XU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制动盘 Active CN2132986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48284.XU CN213298652U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制动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48284.XU CN213298652U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制动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98652U true CN213298652U (zh) 2021-05-28

Family

ID=76025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48284.XU Active CN213298652U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制动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986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199778A1 (en) Vented disc brake rotor
CN105829756A (zh) 通风式制动盘
CN213298652U (zh) 一种制动盘
CN210686782U (zh) 一种高强度灰铸铁汽车制动鼓
CN208767438U (zh) 一种液冷换热器
CN218514208U (zh) 散热壳体结构、电动机和汽车
CN214424964U (zh) 一种制动盘
CN211592520U (zh) 车轮、轮胎总成和车辆
CN213298653U (zh) 一种制动盘及车辆
CN113623010A (zh) 涡轮叶片
CN217470625U (zh) 一种降噪式散热器
CN216253725U (zh) 散热结构
CN202551589U (zh) 一种汽车功放散热器
CN220204492U (zh)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刹车盘
CN219795920U (zh) 一种摩托车制动盘
CN214424962U (zh) 一种散热稳定汽车用制动鼓
CN214367408U (zh) 一种大型车辆用刹车盘
CN216666307U (zh) 一种矿用中型卡车刹车片
CN220378766U (zh) 一种新型风道结构的平面制动盘
CN212744796U (zh) 一种快散热机动车刹车盘
CN213479010U (zh)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制动盘
CN201140765Y (zh) 电动车随动闸用带散热片的闸盘组件
CN210034246U (zh) 汽车制动盘及汽车
CN217761822U (zh) 一种易散热汽车刹车盘
CN213017395U (zh) 一种散热防尘的碟刹车轴轴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