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53725U - 散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散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53725U
CN216253725U CN202122923099.0U CN202122923099U CN216253725U CN 216253725 U CN216253725 U CN 216253725U CN 202122923099 U CN202122923099 U CN 202122923099U CN 216253725 U CN216253725 U CN 2162537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dissipation
dissipating
dissipation
absorb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2309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想
刘新生
张晓屿
叶青松
倪杨
连红奎
孙萌
陈邵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Weihan Thermal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Weih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Weihan Thermal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Weih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Weihan Thermal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Weih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Weihan Thermal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2309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537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537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537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散热技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散热结构,散热结构包括:吸热构件,与热源接触;导热构件,设置于吸热构件;散热组件,设置于吸热构件并与导热构件接触;散热组件包括第一散热构件和于第一散热构件间隔设置的第二散热构件,第二散热构件位于第一散热构件的中间位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散热结构结构简单,尤其适用于以圆形分布的热分布情况,能够对热源的中心进行有效散热,避免热源局部散热不到位。

Description

散热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散热技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当热源呈圆形例如呈圆盘状时,热源的释放的热量通常以中间位置温度较高,从中心到边缘温度逐渐降低的状态,而现有的散热设备不能完美匹配这种热量分布,导致散热效果不均匀,热源各部分散热效果不统一,容易出现中心位置散热不达标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结构,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散热设备对圆形热源的散热效果不好,难以保证圆形热源由中心至边缘的各个部分的散热效果达到预期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散热结构,包括:吸热构件,与热源接触;
导热构件,设置于所述吸热构件;
散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吸热构件并与所述导热构件接触;
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第一散热构件和与所述第一散热构件间隔设置的第二散热构件,所述第二散热构件面对所述热源的中间位置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吸热构件具有板结构,所述吸热构件一侧表面为吸热面,所述吸热面与所述热源热源贴合。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吸热构件具有圆形板结构,所述热源形成有散热面,所述吸热面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散热面的面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吸热构件的面对所述吸热面的一侧表面形成有多个安装槽,每一个所述安装槽均沿第一方向延伸。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构件包括多个热管,所述热管的数量与所述安装槽的数量相同,每一个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一个所述热管。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第一散热构件和第二散热构件,所述第二散热构件与所述第一散热构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散热构件位于所述第一散热构件的中间位置;
所述第二散热构件与所述第一散热构件重合的部分共同形成所述集中散热区;
所述第一散热构件不与所述第二散热构件重合的部分形成所述疏散散热区。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散热构件包括多个第二散热翅片,每一个所述第二散热翅片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散热翅片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散热翅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散热构件面对所述导热构件设置;
所述第二散热翅片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导热构件的宽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吸热构件的表面、所述导热构件的表面以及所述散热组件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护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吸热构件由镁合金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提供的散热结构包括:吸热构件,与热源接触;导热构件,设置于吸热构件;散热组件,设置于吸热构件并与导热构件接触;散热组件包括第一散热构件和于第一散热构件间隔设置的第二散热构件,第二散热构件位于第一散热构件的中间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散热结构结构简单,尤其适用于以圆形分布的热分布情况,能够对热源的中心进行有效散热,避免热源局部散热不到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散热结构的隐藏散热组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吸热构件,2-导热构件,201-热管,3-第一散热翅片,4-第二散热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通”、“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所列出的相关项中的任何一项和任何两项或更多项的任何组合。
为了易于描述,在这里可使用诸如“在……之上”、“上部”、“在……之下”和“下部”的空间关系术语,以描述如附图所示的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的关系。这样的空间关系术语意图除了包含在附图中所描绘的方位之外,还包含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示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明,否则单数的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的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和“具有”列举存在的所陈述的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由于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可出现附图中所示的形状的变化。因此,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特定形状,而是包括在制造期间出现的形状上的改变。
这里所描述的示例的特征可按照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各种方式进行组合。此外,尽管这里所描述的示例具有各种各样的构造,但是如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显而易见的,其他构造是可能。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面参照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散热结构。
参见图1至图2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结构包括:吸热构件1、导热构件2和散热组件,吸热构件1与热源接触以吸收热源释放的热量,导热构件2设置于吸热构件1,散热组件也设置于吸热构件1并且组件与导热构件2和吸热构件1,吸热构件1吸收的热量一部分直接传递至散热组件,大部分由导热构件2集中吸收后传递至散热组件,散热组件用于释放吸热构件1吸收的热量。
具体地,吸热构件1呈板状,优选为圆形板,在图1所示状态下,导热构件2、散热构件设置于吸热构件1的上表面,吸热构件1的下表面为吸热面,热源形成有散热面,吸热构件1的吸热面与热源的散热面贴合,优选地,吸热面的面积大于散热面的面积,以确保吸热构件1的吸热效果,从而确保热源的散热效果。
优选地,吸热构件1由镁合金制成,具有散热好、耐腐蚀等特点,进一步加强在热源与散热组件之间的导热、散热作用,且具有较强的寿命,重要的是,镁合金的重量较轻,便于控制本散热结构的整体重量。
优选地,热源具有圆盘结构(图中未示出),最大热功率为2000W,使得本散热结构能够对2000W以下的热源释放的热量进行充分散热,需要说明的是,本散热结构存在设计余量,当热源的热耗稍大于2000W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散热需求,如果热源的热耗明显大于2000W时,可通过增大吸热构件1的体积、面积、热管201的数量、第一散热翅片3的数量、第二散热翅片4的数量等方式提高本散热结构的散热能力。
吸热构件1的上表面形成有多个安装槽,多个安装槽间隔设置,优选地,多个安装槽以吸热构件1的一条直径为基准沿该直径的左右两侧顺次排布,多个安装槽集中设置吸热构件1的中间位置,以使多个安装槽能够对应热源的中间位置,导热构件2包括多个热管201,每一个安装槽内设置有一个热管201,安装槽和热管201均沿第一方向延伸,将热管201安装至安装槽内后将热管201与安装槽进行焊接固定。
优选地,热管201选用CU1020管,导热性较好。
第一散热构件包括多个第一散热翅片3,多个第一散热翅片3平行间隔设置于吸热构件1的上表面并覆盖吸热构件1的整个上表面,并且每一个第一散热翅片3均沿第二方向延伸,优选地,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互垂直,使得每一个第一散热翅片3均与吸热构件1、热管201接触,以确保吸热、散热效果。
第二散热构件包括多个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二散热翅片4,每一个第二散热翅片4也均沿第二方向延伸,相邻的两个第一散热翅片3之间形成散热通道,每一个散热通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散热翅片4,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相邻地两个第一散热翅片3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二散热翅片4。
多个第二散热翅片4的长度均相同,优选地,第二散热翅片4的长度与多个并排设置的热管201的总宽度近似相等,并且多个第二散热翅片4形成的集中散热区域面对导热构件2也就是多个并列设置的热管201设置,多个第二散热翅片4形成的集中散热区域的宽度小于多个第一散热翅片3形成的散热区域,使得吸热构件1的上板面形成中间密集、两侧稀疏的翅片分布状态,并且中间密集的区域面对热源的中心位置,由于具有圆盘结构的热源其热量的分布服从高斯函数的分布,也就是以圆盘结构的圆心为中心,热量以热分布半径逐渐减小,形成中间热量高、边缘热量低的情况,热源的中心部分能够聚积约60%的热量,而通过上述第一散热翅片3、第二散热翅片4的布局,刚好能够弥补这一情况,从而确保散热效率以及散热效果。
此外,本申请提供的散热结构还包括散热风机(图中未示出),用于朝向第一散热翅片3、第二散热翅片4吹风,以加速空气流动,使得第一散热翅片3和第二散热翅片4上的热量能够及时被释放掉,从而确保散热效果。
需要说明是,由于第一散热翅片3与第一散热翅片3之间、第二散热翅片4与第二散热翅片4之间以及第一散热翅片3与第二散热翅片4之间的实际间距较小,当风吹过散热组件时会在各个散热翅片之间形成较大的阻力产生一定的压力,而通过中间散热翅片密集、两侧散热翅片稀疏的方式能够减小散热风扇送风吹过本散热结构时的风阻,此外,这样的布局方式还能够减轻本散热结构的整体重量,优选地,第一散热翅片3和第二散热翅片4均由AL1050制成,结合上述的吸热构件1由镁合金制成,使得本散热结构的在能够满足最大热功率为2000W这样的高热耗以及具有较大直径尺寸(约500mm-800mm,优选为600mm)的情况下仍具有较轻的重量,进而使得本散热结构的重量不高于2.8kg。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散热结构结构简单,而且能够满足2000W热耗热源的散热需求,散热效果好,而且尤其适用于以圆形分布的热分布情况,能够对热源的中心进行有效散热,避免热源局部散热不到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热构件,与热源接触;
导热构件,设置于所述吸热构件;
散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吸热构件并与所述导热构件接触;
所述散热组件包括集中散热区和疏散散热区;所述集中散热区对应所述热源的中心位置设置,所述疏散散热区覆盖所述导热构件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构件具有板结构,所述吸热构件一侧表面为吸热面,所述吸热面与所述热源贴合;
所述热源形成有散热面,所述吸热面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散热面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构件的面对所述吸热面的一侧表面形成有多个安装槽,每一个所述安装槽均沿第一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构件包括多个热管,所述热管的数量与所述安装槽的数量相同,每一个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一个所述热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第一散热构件和第二散热构件,所述第二散热构件与所述第一散热构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散热构件位于所述第一散热构件的中间位置;
所述第二散热构件与所述第一散热构件重合的部分共同形成所述集中散热区;
所述第一散热构件不与所述第二散热构件重合的部分形成所述疏散散热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构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散热翅片,每一个所述第一散热翅片均沿第二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成角度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构件包括多个第二散热翅片,每一个所述第二散热翅片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散热翅片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散热翅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构件面对所述导热构件设置;
所述第二散热翅片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导热构件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构件的表面、所述导热构件的表面以及所述散热组件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护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构件由镁合金制成。
CN202122923099.0U 2021-11-25 2021-11-25 散热结构 Active CN2162537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23099.0U CN216253725U (zh) 2021-11-25 2021-11-25 散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23099.0U CN216253725U (zh) 2021-11-25 2021-11-25 散热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53725U true CN216253725U (zh) 2022-04-08

Family

ID=80957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23099.0U Active CN216253725U (zh) 2021-11-25 2021-11-25 散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537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73139B (zh) 散热系统及具有散热系统的飞行器
CN207674759U (zh) 一种半导体制冷装置
CN216253725U (zh) 散热结构
CN218449384U (zh) 一种散热型母线槽
CN115101853B (zh) 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冷却装置
JP5948621B2 (ja) 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用集電ボックス
CN210349818U (zh) 一种低流阻鳍片散热器
CN110456895B (zh) 一种用于加固服务器的cpu散热安装结构
CN111556693A (zh) 一种散热器及其安装组成结构
JP2014093338A (ja) 冷却フィン
CN113970135A (zh) 一种电控散热结构、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20235314U (zh) 散热结构、控制盒及led显示屏
CN217235881U (zh) 散热器及空调室外机
CN220816355U (zh) 一种制动盘及汽车
CN220086032U (zh) 双向导热的散热结构
CN218235908U (zh) 一种点阵式散热刹车片
CN211044135U (zh) 服务器散热系统及服务器
CN217561988U (zh) 芯片耦合冷却装置及计算机
CN217884347U (zh) 一种组合式热管散热器
CN211509704U (zh) 一种新型的散热模块
CN211406702U (zh) 一种铝型材散热器
CN210610129U (zh) 散热片以及烹饪器具
CN219698346U (zh) 基于紧凑型icmos的散热结构
CN217790149U (zh) 高效风冷散热片
CN219083860U (zh) 散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