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34246U - 汽车制动盘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汽车制动盘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34246U
CN210034246U CN201920435500.6U CN201920435500U CN210034246U CN 210034246 U CN210034246 U CN 210034246U CN 201920435500 U CN201920435500 U CN 201920435500U CN 210034246 U CN210034246 U CN 2100342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disc
ventilation
disk body
disc
ventilation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3550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成斌
刘浪
崔洋
易东旭
孙建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3550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342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342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342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制动盘及汽车,包括通过多个连接柱连接在一起的内盘体和外盘体及由所述内盘体、外盘体及连接柱形成的横向通风通道,所述连接柱设有沿所述汽车制动盘轴向的连接柱通风孔,所述内盘体设有与所述连接柱通风孔连通的内盘体通风孔,所述外盘体设有与所述连接柱通风孔连通的外盘体通风孔,所述横向通风通道包括相互连通的所述内盘体通风孔、连接柱通风孔及外盘体通风孔。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制动盘及汽车,可增大汽车制动盘通风散热的表面积并增加空气流动方向,从而提升通风散热的效果。

Description

汽车制动盘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刹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制动盘及汽车。
背景技术
在当前车辆中,汽车制动盘是制动系统的核心部件,通常安装在车轮组件中用来对车辆进行制动。通过汽车制动盘与摩擦片摩擦产生制动力,并吸收由此产生的热量。汽车制动盘吸收热量后温度会升高,长期的高温使用会导致汽车制动盘与摩擦片的寿命降低,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汽车制动盘失效,影响行车安全。同时,汽车制动盘过热也会产生制动噪音、制动抖动及摩擦片和汽车制动盘磨损加快的问题。因此要求汽车制动盘具备一定的散热能力。
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散热性,通常采用壁厚减薄的方式进行散热,虽然能起到提高散热能力的效果,但是散热性仍然不能达到实际工作时的需求,汽车制动盘热量不能快速散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汽车制动盘由于散热性不能达到实际工作需求,从而影响汽车制动盘使用寿命和制动效能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制动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汽车制动盘,包括通过多个连接柱连接在一起的内盘体和外盘体及由所述内盘体、外盘体及连接柱形成的横向通风通道,所述连接柱设有沿所述汽车制动盘轴向的连接柱通风孔,所述内盘体设有与所述连接柱通风孔连通的内盘体通风孔,所述外盘体设有与所述连接柱通风孔连通的外盘体通风孔,所述横向通风通道包括相互连通的所述内盘体通风孔、连接柱通风孔及外盘体通风孔。
进一步地,所述汽车制动盘还包括径向通风通道,所述内盘体与所述外盘体之间设有多个连接柱组,每个所述连接柱组包括沿所述汽车制动盘径向布置的多个所述连接柱,所述径向通风通道包括相邻所述连接柱组之间形成的通风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内盘体及外盘体正对所述径向通风通道的部分为封闭盘面。
进一步地,相邻所述连接柱组交错布置。
进一步地,每个连接柱组上的连接柱通风孔沿所述汽车制动盘的径向呈直线排列,所述内盘体通风孔包括多组,每组内盘体通风孔沿所述汽车制动盘的径向呈直线排列,所述外盘体通风孔包括多组,每组外盘体通风孔沿所述汽车制动盘的径向呈直线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柱为棱柱形。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柱的底面与所述汽车制动盘平行,所述连接柱的侧面与所述汽车制动盘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棱柱形为四棱柱,所述棱柱形的底面为锐角朝向所述汽车制动盘圆心的菱形。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柱的侧面设有内凹弧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制动盘。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连接柱的结构及连接柱通风孔的设置,可增大汽车制动盘通风散热的表面积并增加空气流动方向,从而提升通风散热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制动盘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连接柱;11、连接柱通风孔;12、底面;13、侧面;2、内盘体;21、内盘体通风孔;3、外盘体;31、外盘体通风孔;4、横向通风通道;5、径向通风通道;6、连接柱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制动盘,包括通过多个连接柱1连接在一起的内盘体2和外盘体3及由所述内盘体2、外盘体3及连接柱1形成的横向通风通道4,所述连接柱1设有沿所述汽车制动盘轴向的连接柱通风孔11,所述内盘体2设有与所述连接柱通风孔11连通的内盘体通风孔21,所述外盘体3设有与所述连接柱通风孔11连通的外盘体通风孔31,所述横向通风通道4包括相互连通的所述内盘体通风孔21、连接柱通风孔11及外盘体通风孔31。通过内盘体通风孔21、连接柱通风孔11及外盘体通风孔31的相互连通,可促进空气在汽车制动盘内部的流动,从而促进汽车制动盘散热;通过内盘体通风孔21、连接柱通风孔11及外盘体通风孔31形成的横向通风通道4,可增加汽车制动盘内横向空气流动方向,增大汽车制动盘通风散热表面积及散热空间,从而提升通风散热效果,并进一步减少汽车制动盘原材料使用量,降低汽车制动盘重量和成本。
如图1所示,为了进一步增加汽车制动盘内空气流动方向,所述汽车制动盘还包括径向通风通道5,所述内盘体2与所述外盘体3之间设有多个连接柱组6,每个所述连接柱组6包括沿所述汽车制动盘径向布置的多个所述连接柱1,所述径向通风通道5包括相邻所述连接柱组6之间形成的通风通道。通过相邻所述连接柱组6之间形成的径向通风通道5,可进一步在径向上增加汽车制动盘内空气流动方向,增大汽车制动盘通风散热表面积及散热空间,从而提升通风散热效果。
如图1所示,为了避免不同通风通道之间产生气流干扰,所述内盘体2及外盘体3正对所述径向通风通道5的部分为封闭盘面。通过正对径向通风通道5的部分的封闭盘面设计,使相邻连接柱组6之间形成的径向通风通道5上无通风孔,可使气流沿径向通风通道5向汽车制动盘外流动,且不受其他通风孔的气流干扰。
如图1所示,为了提升通风散热效果,相邻所述连接柱组6交错布置。通过将相邻连接柱组6交错布置,可使不同连接柱1之间形成更大的通风空间,从而促进汽车制动盘散热。
如图1所示,为避免通风通道上出现干扰的通风孔,每个连接柱组6上的连接柱通风孔11沿所述汽车制动盘的径向呈直线排列,所述内盘体通风孔21包括多组,每组内盘体通风孔21沿所述汽车制动盘的径向呈直线排列,所述外盘体通风孔31包括多组,每组外盘体通风孔31沿所述汽车制动盘的径向呈直线排列。通过将连接柱组6上的连接柱通风孔11、每组内盘体通风孔21、每组外盘体通风孔31分别径向呈直线排列,可避免通风通道上出现干扰的通风孔,使通风更为顺畅。
如图1所示,为了增大连接柱1表面与空气的接触面面积,所述连接柱1为棱柱形,所述连接柱1的底面12与所述汽车制动盘平行,所述连接柱1的侧面13与所述汽车制动盘垂直。通过将连接柱1设为棱柱形,可利用棱柱形较大的侧面面积增大连接柱1表面与空气的接触面面积,提升通风散热效果。
如图1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的连接柱1的支撑稳定性和散热效率,所述棱柱形可为四棱柱,所述棱柱形的底面为锐角朝向所述汽车制动盘圆心的菱形。通过四棱柱形式的连接柱1可提高其对内盘体2和外盘体3的支撑稳定性;同时,棱柱形的底面为锐角朝向汽车制动盘圆心的菱形,且连接柱通风孔11沿菱形的锐角连线进行分布,并在位于汽车制动盘同一径向的两个四棱柱的锐角连线之间分布,可扩大径向通风通道5的面积,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
如图1所示,为了进一步增大连接柱表面与空气的接触面面积,所述连接柱1的侧面13设有内凹弧面。连接柱的侧面13的内凹弧面一方面可增大连接柱1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另一方面也使连接柱1与内盘体2和外盘体3连接处的面积减小也即增大了内盘体2和外盘体3内部可通风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制动盘的工作过程为:当车辆运行时汽车制动盘转动,空气从汽车制动盘内径处通风口进入,从汽车制动盘外径处通风口流出;同时空气由汽车制动盘内盘表面的内盘体通风孔21进入,一方面经由径向通风通道5从汽车制动盘内径向外径方向流出,另一方面经由连接柱通风孔11和外盘体通风孔31所在的横向通风通道4从外盘体3表面的外盘体通风孔31流出,通过以上空气流动带走汽车制动盘上的热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制动盘,关于该汽车的其他技术特征,请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横向通风通道4和径向通风通道5的设置,可增加汽车制动盘内空气流动方向,增大汽车制动盘通风散热表面积及散热空间,从而提升通风散热的效果;同时,通过各通风孔的设置可进一步减少汽车制动盘原材料使用量,降低汽车制动盘重量和成本。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制动盘,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多个连接柱连接在一起的内盘体和外盘体及由所述内盘体、外盘体及连接柱形成的横向通风通道,所述连接柱设有沿所述汽车制动盘轴向的连接柱通风孔,所述内盘体设有与所述连接柱通风孔连通的内盘体通风孔,所述外盘体设有与所述连接柱通风孔连通的外盘体通风孔,所述横向通风通道包括相互连通的所述内盘体通风孔、连接柱通风孔及外盘体通风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制动盘还包括径向通风通道,所述内盘体与所述外盘体之间设有多个连接柱组,每个所述连接柱组包括沿所述汽车制动盘径向布置的多个所述连接柱,所述径向通风通道包括相邻所述连接柱组之间形成的通风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盘体及外盘体正对所述径向通风通道的部分为封闭盘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制动盘,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连接柱组交错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每个连接柱组上的连接柱通风孔沿所述汽车制动盘的径向呈直线排列,所述内盘体通风孔包括多组,每组内盘体通风孔沿所述汽车制动盘的径向呈直线排列,所述外盘体通风孔包括多组,每组外盘体通风孔沿所述汽车制动盘的径向呈直线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为棱柱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的底面与所述汽车制动盘平行,所述连接柱的侧面与所述汽车制动盘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棱柱形为四棱柱,所述棱柱形的底面为锐角朝向所述汽车制动盘圆心的菱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的侧面设有内凹弧面。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制动盘。
CN201920435500.6U 2019-04-02 2019-04-02 汽车制动盘及汽车 Active CN2100342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35500.6U CN210034246U (zh) 2019-04-02 2019-04-02 汽车制动盘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35500.6U CN210034246U (zh) 2019-04-02 2019-04-02 汽车制动盘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34246U true CN210034246U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57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35500.6U Active CN210034246U (zh) 2019-04-02 2019-04-02 汽车制动盘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342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208697A1 (en) Ventilated brake disc
US20070199778A1 (en) Vented disc brake rotor
CN105829756A (zh) 通风式制动盘
CN209977105U (zh) 制动盘
CN204200918U (zh) 制动盘和车辆
CN210034246U (zh) 汽车制动盘及汽车
JP2009179074A (ja) 車輪構造体
CN103322089A (zh) 一种多工况散热型刹车片
MX2014016070A (es) Disco de freno.
CN215293366U (zh) 一种地铁城轨车辆轮装碳陶制动盘
CN210652543U (zh) 一种三合一电驱动桥壳体
CN109654136B (zh) 通风制动盘
CN212536489U (zh) 一种结构稳定型汽车用刹车盘
CN212839065U (zh) 一种散热蹄片轴支架
CN220910301U (zh) 一种通风刹车盘
CN213176459U (zh) 汽车轴承套圈组件
CN219413340U (zh) 一种具有良好散热功能的刹车盘
CN218235921U (zh) 制动器冷却结构及驱动桥
CN209909033U (zh) 制动盘
CN21457847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的制动盘
CN109441979A (zh) 一种具有快速散热功能的货车制动器
CN115059709A (zh) 一种能抑制高速车辆制动盘热塑性的设置进风道的直沟槽
CN220378766U (zh) 一种新型风道结构的平面制动盘
CN215980561U (zh) 具有风道结构的制动盘
CN212717736U (zh) 一种重型车辆刹车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