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70805U - 一种减振器及电动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振器及电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70805U
CN213270805U CN202021899360.7U CN202021899360U CN213270805U CN 213270805 U CN213270805 U CN 213270805U CN 202021899360 U CN202021899360 U CN 202021899360U CN 213270805 U CN213270805 U CN 2132708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ck absorber
piston cylinder
spring
inner ring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9936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华
王海具
王世铭
董志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ma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Xioma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Xioma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Xioma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9936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708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708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708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振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减振器及电动车,该减振器包括活塞筒、活塞杆、弹簧、上弹簧座、下弹簧座、内环和调节环。其中,活塞杆滑动地插接于活塞筒;弹簧套设于活塞杆和活塞筒;上弹簧座固定于活塞杆的顶端且与弹簧的顶端抵接;下弹簧座滑动套设于活塞筒且与弹簧的底端抵接,内环固定套设于活塞筒,且内环的外周面设有外螺纹;调节环的内周面设有内螺纹,内螺纹螺接于外螺纹,且调节环与下弹簧座的底端抵接,旋拧调节环,下弹簧座即可压缩或释放弹簧,可使减振器具有不同的减振效果,同时,调节环能将内环遮蔽,内环的外螺纹不会外露,从而外螺纹不因与其他硬物碰触而受损,保证减振器的调节能力不会失效。

Description

一种减振器及电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振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振器及电动车。
背景技术
电动车作为无污染的代步工具,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而减振器作为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改善电动车行驶的平稳性的部件,是电动车上必不可少的部件。但传统的减振器一般为固定不动的,其减振效果是唯一的,不能针对不同路况或乘坐者的情况进行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振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减振器无法调节,减振效果唯一的问题。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振器,该减振器包括:
活塞筒;
活塞杆滑动地插接于所述活塞筒;
弹簧,套设于所述活塞杆和所述活塞筒;
上弹簧座,固定于所述活塞杆的顶端且与所述弹簧的顶端抵接;
下弹簧座,滑动套设于所述活塞筒且与所述弹簧的底端抵接;
内环,固定套设于所述活塞筒,所述内环的外周面设有外螺纹;
调节环,其内周面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螺接于所述外螺纹,且所述调节环与所述下弹簧座的底端抵接,所述调节环能将所述内环遮蔽。
作为减振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环的侧壁设有插槽,所述活塞筒的外周面凸设有限位卡凸,所述限位卡凸插接于所述插槽。
作为减振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环的侧壁在沿所述内环的圆周方向上等间距设有多个所述插槽,所述活塞筒的外周面对应各个所述插槽均设有限位卡凸,多个所述限位卡凸一一对应地插接于所述多个所述插槽。
作为减振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塞筒的外周面凸设有限位台阶,所述限位台阶与所述内环的底端抵接。
作为减振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簧的外径沿由上至下的方向具有增大的趋势。
作为减振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弹簧座的底端凸设有第一凸台,所述弹簧的顶端套设于所述第一凸台。
作为减振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弹簧座的顶端凸设有第二凸台,所述弹簧的底端套设于所述第二凸台。
作为减振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弹簧座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转动设有第一套管。
作为减振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塞筒的底端凸设有球头,所述减振器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安装环,以及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环内的第二套管,所述安装环的外周面抵接于所述球头。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车,包括上述任一方案中的减振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振器及电动车,该减振器包括活塞筒、活塞杆、弹簧、上弹簧座、下弹簧座、内环和调节环。其中,活塞杆滑动地插接于活塞筒;弹簧套设于活塞杆和活塞筒;上弹簧座固定于活塞杆的顶端且与弹簧的顶端抵接;下弹簧座滑动套设于活塞筒且与弹簧的底端抵接,内环固定套设于活塞筒,且内环的外周面设有外螺纹;调节环的内周面设有内螺纹,内螺纹螺接于外螺纹,且调节环与下弹簧座的底端抵接,调节环能将内环遮蔽。通过旋拧调节环,调节环会相对内环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进给,进而下弹簧座可压缩或释放弹簧,以调节该减振器的减振性能,可使减振器具有不同的减振效果,同时,通过调节环将内环遮蔽,内环的外螺纹不会外露,从而外螺纹不因与其他硬物碰触而受损,保证减振器的调节能力不会失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减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减振器的结构分解示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减振器的剖视图。
图中:
1、活塞筒;11、限位卡凸;12、限位台阶;13、球头;
2、活塞杆;
3、弹簧;
4、上弹簧座;41、第一凸台;42、安装孔;43、第一套管;
5、下弹簧座;51、第二凸台;
6、内环;61、外螺纹;62、插槽;
7、调节环;
8、连接组件;81、安装环;82、第二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减振器,该减振器包括活塞筒1、活塞杆 2、弹簧3、上弹簧座4、下弹簧座5、内环6和调节环7。其中,活塞杆2滑动地插接于活塞筒1;弹簧3套设于活塞杆2和活塞筒1;上弹簧座4固定于活塞杆2的顶端且与弹簧3的顶端抵接;下弹簧座5滑动套设于活塞筒1且与弹簧3 的底端抵接,内环6固定套设于活塞筒1,且内环6的外周面设有外螺纹61;调节环7的内周面设有内螺纹,内螺纹螺接于外螺纹61,且调节环7与下弹簧座5的底端抵接,调节环7能将内环6遮蔽。通过旋拧调节环7,调节环7会相对内环6沿弹簧3的轴线方向进给,进而下弹簧座5可压缩或释放弹簧3,以调节该减振器的减振性能,可使减振器具有不同的减振效果,同时,通过调节环7 将内环6遮蔽,内环6的外螺纹61不会外露,从而外螺纹61不因与其他硬物碰触而受损,保证减振器的调节能力不会失效。
可选地,内环6的侧壁设有插槽62,活塞筒1的外周面凸设有限位卡凸11,限位卡凸11插接于插槽62。通过插槽62和限位卡凸11插接,能避免转动调节环7时,内环6相对活塞筒1转动。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亦可将内环6和活塞筒1焊接在一起,或者直接在活塞筒1的外周面设置外螺纹61,调节环7螺接于活塞筒1,如此还可无需设置内环6。优选地,内环6的侧壁在沿内环6的圆周方向上等间距设有多个插槽62,活塞筒1的外周面凸对应各个插槽62均设有限位卡凸11,多个限位卡凸11一一对应地插接于多个插槽62。如此设置,能够调节弹簧3时保证内环6与活塞筒1的相对位置稳定。本实施例中,限位卡凸11和插槽62的数量均为两个。
可选地,活塞筒1的外周面凸设有限位台阶12,限位台阶12与内环6的底端抵接。通过限位台阶12与内环6的底端抵接,内环6相对活塞筒1在沿竖直向下的方向上相对位置稳定。
可选地,弹簧3的外径沿由上至下的方向具有增大的趋势。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弹簧3还可设置为外径唯一的结构。
可选地,上弹簧座4的底端凸设有第一凸台41,弹簧3的顶端套设于第一凸台41。优选地,下弹簧座5的顶端凸设有第二凸台51,弹簧3的底端套设于第二凸台51。通过设置第一凸台41和第二凸台51,可防止弹簧3沿径向松动,保证弹簧3在伸缩过程中方向稳定。
可选地,上弹簧座4上设有安装孔42,安装孔42内转动设有第一套管43。可通过第一套管43和其他部件连接。活塞筒1的底端凸设有球头13,减振器还包括连接组件8,连接组件8包括安装环81,以及转动设置于安装环81内的第二套管82,安装环81的外周面抵接于球头13。可通过第二套管82,以及第一套管43和其他部件连接。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亦可在活塞筒1的下端设置安装孔,第二套管82设置于安装孔内。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动车,包括上述方案中的减振器。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活塞筒(1);
活塞杆(2),滑动地插接于所述活塞筒(1);
弹簧(3),套设于所述活塞杆(2)和所述活塞筒(1);
上弹簧座(4),固定于所述活塞杆(2)的顶端且与所述弹簧(3)的顶端抵接;
下弹簧座(5),滑动套设于所述活塞筒(1)且与所述弹簧(3)的底端抵接;
内环(6),固定套设于所述活塞筒(1),所述内环(6)的外周面设有外螺纹(61);
调节环(7),其内周面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螺接于所述外螺纹(61),且所述调节环(7)与所述下弹簧座(5)的底端抵接,所述调节环(7)能将所述内环(6)遮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6)的侧壁设有插槽(62),所述活塞筒(1)的外周面凸设有限位卡凸(11),所述限位卡凸(11)插接于所述插槽(6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6)的侧壁在沿所述内环(6)的圆周方向上等间距设有多个所述插槽(62),所述活塞筒(1)的外周面对应各个所述插槽(62)均设有限位卡凸(11),多个所述限位卡凸(11)一一对应地插接于所述多个所述插槽(62)。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筒(1)的外周面凸设有限位台阶(12),所述限位台阶(12)与所述内环(6)的底端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3)的外径沿由上至下的方向具有增大的趋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弹簧座(4)的底端凸设有第一凸台(41),所述弹簧(3)的顶端套设于所述第一凸台(4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弹簧座(5)的顶端凸设有第二凸台(51),所述弹簧(3)的底端套设于所述第二凸台(5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弹簧座(4)上设有安装孔(42),所述安装孔(42)内转动设有第一套管(4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筒(1)的底端凸设有球头(13),所述减振器还包括连接组件(8),所述连接组件(8)包括安装环(81),以及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环(81)内的第二套管(82),所述安装环(81)的外周面抵接于所述球头(13)。
10.一种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减振器。
CN202021899360.7U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减振器及电动车 Active CN2132708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99360.7U CN213270805U (zh)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减振器及电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99360.7U CN213270805U (zh)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减振器及电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70805U true CN213270805U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37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99360.7U Active CN213270805U (zh)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减振器及电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708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270805U (zh) 一种减振器及电动车
CN214888548U (zh) 一种基于分段式可调节的减震器
CN212839122U (zh) 一种精确调节阻尼器的汽车减振器
CN211371241U (zh) 减震散热丝杆组件
CN213802480U (zh) 一种可靠性高的电梯轿厢减震装置
CN205956283U (zh) 一种用于摩托车减震筒的减震组件
CN220523179U (zh) 一种新型的汽车减震垫结构
CN205927140U (zh) 一种尾座和数控机床
CN210733734U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安全稳定装置
CN218670387U (zh) 组合式减震结构
CN212318709U (zh) 一种防震型高精度齿轮
CN220668215U (zh) 一种电动车减震器弹簧配合组件
CN217273435U (zh) 一种伸缩式声级计
CN212935670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电机
CN220488180U (zh) 一种电动车减震器总成
CN220500485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减震垫结构
CN219904043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减震支架
CN214248039U (zh) 一种微型轴承防尘盖吸嘴
CN218440376U (zh) 一种减震器的端头连接结构
CN215059133U (zh) 一种用于机电设备的减震装置
CN213108960U (zh) 便携式换电电动车动力电池包减振装置
CN220622579U (zh) 一种耐磨损的汽车减震器
CN212775181U (zh) 一种可防止脱落的汽车衬套
CN216045162U (zh) 一种真空泵减震装置
CN219242539U (zh) 一种减震型法兰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05

Address after: 301600 No.5, Emma Road, South District,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nghai District, Tianjin

Patentee after: AIMA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301600 No.10, Taibo South Road, South Jingha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nghai District, Tianjin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XIOMA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