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62788U - 平衡车 - Google Patents

平衡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62788U
CN213262788U CN202021358307.6U CN202021358307U CN213262788U CN 213262788 U CN213262788 U CN 213262788U CN 202021358307 U CN202021358307 U CN 202021358307U CN 213262788 U CN213262788 U CN 2132627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axle
shaft
reset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5830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甄旭彬
张令
乔万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5830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627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627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627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衡车,平衡车包括第一车轮、第二车轮、第一车体、第二车体、复位件和弹性件,第一车体和第二车体通过转动件可相对转动地布置于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之间,转动件具有第一复位面,复位件具有第二复位面,弹性件压迫复位件以使第二复位面与第一复位面接触。本实用新型的平衡车在两个车体发生相对扭转时能够可靠地完成自动复位,保证平衡车的正常运行。

Description

平衡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代步工具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平衡车。
背景技术
平衡车,例如通常所称的扭扭车,是一种用于承载人的代步工具,通常包括左车体和右车体、左车轮和右车轮,左车体和右车体可以通过相对扭动完成转向操作,在完成转向操作后,通过复位组件恢复至初始状态。相关技术的复位结构存在两个车体发生相对扭转后,自动复位可靠性差,甚至无法复位,影响平衡车的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平衡车,该平衡车在两个车体发生相对扭转时能够可靠地完成自动复位,保证平衡车的正常运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衡车包括第一车轮、第二车轮、第一车体、第二车体、复位件和弹性件,所述第一车体和所述第二车体通过转动件可相对转动地布置于所述第一车轮和所述第二车轮之间,所述转动件具有第一复位面;所述复位件具有第二复位面;所述弹性件压迫所述复位件以使所述第二复位面与所述第一复位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衡车,在第一车体和第二车体发生相对扭转时,转动件与复位件也发生相对扭转,两者由原来的面接触转变成线接触或点接触。此时,复位件在弹性件的压迫下,时刻具有与转动件发生相对运动以重新恢复到第一复位面和第二复位面相互贴合的面接触状态。在使第一车体和第二车体发生相对扭转的力撤销或减小后,复位件即会在弹性件的压迫下重新与转动件恢复成面接触,进而使得第一车体和第二车体可靠地复位,保证平衡车的正常运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平衡车还包括具有通孔的复位盖,所述复位件的上端面构成所述第二复位面,所述复位盖安装于所述第一车体和所述第二车体中的一个上,所述复位件的上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复位面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复位件包括复位柱和设在所述复位柱的下端的凸缘,所述凸缘的外径大于所述通孔的外径,所述复位柱的上端面构成所述第二复位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车轮具有第一轮轴,所述第二车轮具有第二轮轴,所述第一轮轴与所述第二轮轴通过所述转动件可转动地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包括转轴和设置在所述转轴外周壁上的复位台,所述复位台的顶面构成所述第一复位面,所述转轴连接在所述第一轮轴与所述第二轮轴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复位台与所述转轴焊接或通过连接件与所述转轴可拆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轴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轮轴的内端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转轴具有中心孔,所述第二轮轴的内端配合在所述中心孔内,所述转轴的周壁上设有周向限位长孔,所述第二轮轴的内端固定有限位销钉,所述限位销钉的至少一端可移动地配合在所述周向限位长孔内以允许所述第一轮轴和所述第二轮轴可相对转动预定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周向限位长孔为两个且在所述转轴的径向上相对,所述限位销钉的两端分别配合在两个所述周向限位长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平衡车还包括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轮轴的内端固定,所述第一连接轴的第二端与所述转轴固定,所述转轴具有中心孔,所述第二轮轴的内端配合在所述中心孔内,所述转轴的周壁上设有周向限位长孔,所述第二轮轴的内端固定有限位销钉,所述限位销钉的至少一端可移动地配合在所述周向限位长孔内以允许所述第一轮轴和所述第二轮轴可相对转动预定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平衡车还包括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轮轴的内端固定,所述第一连接轴的第二端与所述转轴固定,所述第二连接轴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轮轴的内端固定,所述转轴具有中心孔,所述第二连接轴的第二端配合在所述中心孔内,所述转轴的周壁上设有周向限位长孔,所述第二连接轴的第二端固定有限位销钉,所述限位销钉的至少一端可移动地配合在所述周向限位长孔内以允许所述第一轮轴和所述第二轮轴可相对转动预定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周向限位长孔为两个且在所述转轴的径向上相对,所述限位销钉的两端分别配合在两个所述周向限位长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平衡车还包括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轮轴的内端固定,所述第一连接轴的第二端与所述转轴固定,所述转轴具有中心孔,所述第二轮轴的内端配合在所述中心孔内,所述转轴的周壁上设有周向限位长孔,所述第二轮轴的内端固定有限位销钉,所述限位销钉的至少一端可移动地配合在所述周向限位长孔内以允许所述第一轮轴和所述第二轮轴可相对转动预定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平衡车还包括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轮轴的内端固定,所述第一连接轴的第二端与所述转轴固定,所述第二连接轴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轮轴的内端固定,所述转轴具有中心孔,所述第二连接轴的第二端配合在所述中心孔内,所述转轴的周壁上设有周向限位长孔,所述第二连接轴的第二端固定有限位销钉,所述限位销钉的至少一端可移动地配合在所述周向限位长孔内以允许所述第一轮轴和所述第二轮轴可相对转动预定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单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车体包括第一上盖和第一底座,所述第一上盖与所述第一底座配合,所述第二车体包括第二上盖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二上盖与所述第二底座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车轮具有第一轮轴,所述第二车轮具有第二轮轴,所述第一底座设有第一轮轴配合槽,所述第二底座上设有第二轮轴配合槽,所述第一轮轴配合在所述第一轮轴配合槽内,所述第二轮轴配合在所述第二轮轴配合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平衡车还包括第一固定夹和第二固定夹,所述第一固定夹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第一底座上以将所述第一轮轴固定在所述第一轮轴配合槽内,所述第二固定夹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第二底座上以将所述第二轮轴固定在所述第二轮轴配合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底座上设有容置槽,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配合在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抵住所述复位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车轮包括第一轮毂电机,所述第二车轮包括第二轮毂电机,所述第一轮毂电机具有第一电机轴,所述第二轮毂电机具有第二电机轴,所述第一电机轴构成所述第一轮轴,所述第二电机轴构成所述第二轮轴。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衡车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衡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B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衡车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衡车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
第一车体1,第一上盖101,第一底座102,第一固定夹103,第一空腔104,第一轮轴配合槽105,第二车体2,第二上盖201,第二底座202,第二固定夹203,容置槽204,复位盖205,第二空腔206,第二轮轴配合槽207,第一车轮3,第一轮轴301,第二车轮4,第二轮轴401,转动件5,转轴501,复位台502,第一复位面5021,周向限位长孔503,复位件6,复位柱601,第二复位面6011,凸缘602,压缩弹簧7,限位销钉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衡车。
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衡车包括第一车轮3、第二车轮4、第一车体1、第二车体2、复位件6和弹性件,第一车体1和第二车体2通过转动件5可相对转动地布置于第一车轮3和第二车轮4之间,转动件5具有第一复位面5021。如图3所示,第一车轮3、第一车体1、第二车体2和第二车轮4由左至右依次排布,第一车轮3安装在第一车体1的左侧,第二车轮4安装在第二车体2的右侧,转动件5的下端面形成第一复位面5021。
复位件6具有第二复位面6011,弹性件压迫复位件6以使第二复位面6011与第一复位面5021接触。复位件6上的第二复位面6011所在平面在第一车体1和第二车体2不发生相对扭转时为水平面,在弹性件的压迫下,第二复位面6011与第一复位面5021贴合。此时,转动件5与复位件6处于稳定的配合状态,即在平衡车不受外力作用时,转动件5和复位件6在弹性件的压迫下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衡车,在第一车体1和第二车体2发生相对扭转时,转动件5与复位件6也发生相对扭转,两者由原来的面接触转变成线接触或点接触。此时,复位件6在弹性件的压迫下,时刻具有与转动件5发生相对运动以重新恢复到第一复位面5021和第二复位面6011相互贴合的面接触状态。在使第一车体1和第二车体2发生相对扭转的力撤销或减小后,复位件6即会在弹性件的压迫下重新与转动件5恢复成面接触,进而使得第一车体1和第二车体2复位,保证平衡车的正常运行。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平衡车可以为扭扭车,但不限于扭扭车,可以是通过第一车体1和第二车体2发生相对转动以完成转向操作的任何代步工具。
此外,为了便于理解,图3中的箭头C所示为平衡车的左右方向,图3中的箭头D所示为平衡车的上下方向。在一些实施例中,平衡车还包括具有通孔的复位盖205,复位件6的上端面构成第二复位面6011,复位盖205安装于第一车体1和第二车体2中的一个上,复位件6的上端穿过通孔与第一复位面5021接触。如图4和图6所示,复位盖205通过螺钉固定于第二车体2,弹性件设置于复位盖205的下方,并与复位件6的下端端面抵接。转动件5位于复位盖205的上方,且转动件5上的第一复位面5021与复位盖205相对设置。复位件6的上端端面形成第二复位面6011,在弹性件的压迫下,复位件6的上端穿过通孔,并完成第二复位面6011与第一复位面5021的相互贴合。
通过设置复位件6的上端与通孔的滑动配合,复位件6只能沿通孔的轴线方向做靠近或远离转动件5的往复移动,第二复位面6011所在平面与通孔的轴线时刻保持相互垂直状态。在第一车体1和第二车体2发生相对扭转时,第一复位面5021和第二复位面6011发生相对扭转,进而使得复位件6沿通孔的轴线方向做远离转动件5移动,转动件5和复位面形成线接触或点接触。在使第一车体1和第二车体2发生相对扭转的力撤销或减小后,复位件6在弹性件的压迫下沿通孔的轴线方向做靠近转动件5移动,直至第二复位面6011与第一复位面5021贴合,第一车体1和第二车体2复位。由此,复位盖205上的通孔保证了复位件6每次发生复位操作后的位置基本不会发生改变,进而保证在复位件6上的第二复位面6011与转动件5上的第一复位面5021贴合后,第一车体1和第二车体2复位更彻底,复位可靠性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复位件6包括复位柱601和设在复位柱601的下端的凸缘602,凸缘602的外径大于通孔的外径,复位柱601的上端面构成第二复位面6011。如图4所示,复位柱601的直径略小于通孔的直径,凸缘602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复位柱601与通孔插接配合。在凸缘602的上端面与复位盖205的下端面抵接或即将抵接时,复位柱601的上端面形成的第二复位面6011与转动件5上的第一复位面5021贴合接触。
由此,凸缘602不会影响复位件6与转动件5的时刻抵接状态。同时,在转动件5解除对复位柱601的限位后,复位件6整体也不会在弹性件的压迫下完全穿过通孔而失去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车轮3具有第一轮轴301,第二车轮4具有第二轮轴401,第一轮轴301与第二轮轴401通过转动件5可转动地相连。如图3所示,第一车体1安装在第一轮轴301上,第二车体2安装在第二轮轴401上,第一轮轴301和第二轮轴401同轴。在第一车体1和第二车体2通过转动件5转动相应角度时,第一轮轴301相对第二轮轴401转动相同的角度。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动件5包括转轴501和设置在转轴501外周壁上的复位台502,复位台502的顶面构成第一复位面5021,转轴501连接在第一轮轴301与第二轮轴401之间。如图3和图6所示,第一轮轴301、第二轮轴401和转轴501同轴,复位台502设置于转轴501朝下的外周壁处,复位台502的顶面为平面,该平面形成第一复位面5021。第一车体1和第二车体2处于复位状态时,第一复位面5021所在平面为水平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复位台502通过焊接固定于转轴501朝下的外周壁。
或者,复位台502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地固定在转轴501朝下的外周壁,如复位台502通过螺钉与转轴501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轴501的第一端与第一轮轴301的内端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转轴501具有中心孔,第二轮轴401的内端配合在中心孔内,转轴501的周壁上设有周向限位长孔503,第二轮轴401的内端固定有限位销钉8,限位销钉8的至少一端可移动地配合在周向限位长孔503内以允许第一轮轴301和第二轮轴401可相对转动预定角度。
如图3和图6所示,转轴501固定在第一轮轴301的右端,中心孔与转轴501同轴,第二轮轴401的左端与中心孔插接配合,且第二轮轴401相对转轴501可转动。由此,通过设置转轴501与第一轮轴301固接,代表第一车体1通过第一轮轴301与转轴501固接,第一车体1通过第一轮轴301和转轴501与第二车体2相连,以使第一车体1和第二车体2相对可扭转。第一车体1和第二车体2之间的转动连接强度更高,稳定性更强。
优选地,第一轮轴301和转轴501一体成型。由此,在第一车体1安装在第一轮轴301时,转轴501已完成与车体的相对固定,减少了转轴501在第一车体1上的安装工序,提高了平衡车的装配效率。同时,第一轮轴301和转轴501一体成型也使得第一轮轴301和转轴501之间的连接强度更高。
周向限位长孔503的长度方向沿转轴501的周向延伸,限位销钉8的至少一端凸出于第二轮轴401的外周壁并配合在周向限位长孔503内。在第一车体1和第二车体2未发生相对扭转时,限位销钉8与转轴501中用于围绕形成周向限位长孔503的侧壁间隔设置。由此,第一车体1能够相对第二车体2发生向前扭转和向后扭转,进而保证平衡车同时具有向左转动和向右转动的功能。此外,在周向限位长孔503的限位下,第一车体1和第二车体2之间只能发生预定角度的相对扭转,保证第一复位面5021和第二复位面6011不会完全错开而导致无法重新复位成面接触状态,弹性件和复位件6的复位可靠性更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周向限位长孔503为两个且在转轴501的径向上相对,限位销钉8的两端分别配合在两个周向限位长孔503内。
如图6所示,限位销钉8的两端分别凸出于第二轮轴401的上侧和下侧,限位销钉8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周向限位长孔503插接配合,有效保证第一轮轴301和第二轮轴401在轴向的相对固定,也有效保证第一轮轴301和第二轮轴401在周向的稳定限位。如此,转轴501与第二轮轴401之间的连接强度更高,结构稳定性更强。
在一些实施例中,平衡车还包括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接轴的第一端与第一轮轴301的内端固定,第一连接轴的第二端与转轴501固定,转轴501具有中心孔,第二轮轴401的内端配合在中心孔内。转轴501的周壁上设有周向限位长孔503,第二轮轴401的内端固定有限位销钉8,限位销钉8的至少一端可移动地配合在周向限位长孔503内以允许第一轮轴301和第二轮轴401可相对转动预定角度。
具体地,第一轮轴301、第一连接轴、转轴501和第二轮轴401同轴。第一轮轴301的右端与第一连接轴的左端连接,第一连接轴的右端与转轴501的左端连接,中心孔与转轴501同轴,第二轮轴401的左端配合在中心孔内,且转轴501可相对第二轮轴401转动。周向限位长孔503的长度方向沿转轴501的周向延伸,限位销钉8的至少一端凸出于第二轮轴401的外周壁并配合在周向限位长孔503内。在第一车体1和第二车体2未发生相对扭转时,限位销钉8与转轴501中用于围绕形成周向限位长孔503的侧壁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平衡车还包括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第一连接轴的第一端与第一轮轴301的内端固定,第一连接轴的第二端与转轴501固定,第二连接轴的第一端与第二轮轴401的内端固定,转轴501具有中心孔,第二连接轴的第二端配合在中心孔内,转轴501的周壁上设有周向限位长孔503,第二连接轴的第二端固定有限位销钉8,限位销钉8的至少一端可移动地配合在周向限位长孔503内以允许第一轮轴301和第二轮轴401可相对转动预定角度。
具体地,第一轮轴301、第一连接轴、转轴501、第二连接轴和第二轮轴401由左至右依次排布且同轴。第一轮轴301的右端与第一连接轴的左端连接,第一连接轴的右端与转轴501的左端连接,中心孔与转轴501同轴。第二轮轴401的左端与第二连接轴的右端连接,第二连接轴的左端配合在中心孔内,且转轴501可相对第二连接轴转动。周向限位长孔503的长度方向沿转轴501的周向延伸,限位销钉8的至少一端凸出于第二连接轴的外周壁并配合在周向限位长孔503内。在第一车体1和第二车体2未发生相对扭转时,限位销钉8与转轴501中用于围绕形成周向限位长孔503的侧壁间隔设置。
可选地,转轴501还可以直接固定在第一车体1的右侧,转轴501再与第二车体2相连,以使第一车体1和第二车体2相对可扭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为压缩弹簧7。如图4和图6所示,复位件6的上表面形成第二复位面6011,压缩弹簧7的下端与第二车体2的内侧壁抵接,上端与复位件6的下表面抵接。在复位盖205的限位下,压缩弹簧7时刻处于压缩状态,以持续给予复位件6向上的作用力,保证复位件6与转动件5的时刻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为单个。如图4和6所示,一个弹性件对应一个与之接触的复位件6,一个复位件6对应一个与之接触的转动件5。无论第二车体2相对第一车体1发生向前扭转还是向后扭转,转动件5和复位件6之间均会由面接触转化为点接触或线接触。在使第一车体1和第二车体2发生相对扭转的力撤销或减小后,转动件5和复位件6均可以在该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成面接触,以完成第一车体1和第二车体2的复位。由此,一个弹性件和一个与之对应的复位件6即可完成第一车体1和第二车体2的复位操作,安装所需空间更小,安装也更加方便快捷。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车体1包括第一上盖101和第一底座102,第一上盖101与第一底座102配合,第二车体2包括第二上盖201和第二底座202,第二上盖201与第二底座202配合。
具体的,第一上盖101固接于第一底座102的上方,并在第一上盖101和第一底座102之间形成第一空腔104。第二上盖201固接于第二底座202的上方,并在第二上盖201和第二底座202之间形成第二空腔206。如图1、图2和图5所示,第一轮轴301与第一车体1固接的部分隐藏于第一空腔104内,第二轮轴401与第二车体2固接的部分隐藏于第二空腔206内,美观性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车轮3具有第一轮轴301,第二车轮4具有第二轮轴401,第一底座102设有第一轮轴配合槽105,第二底座202上设有第二轮轴配合槽207,第一轮轴301配合在第一轮轴配合槽105内,第二轮轴401配合在第二轮轴配合槽207内。
如图6所示,第一轮轴配合槽105有多个,多个第一轮轴配合槽105在左右方向间隔设置于第一底座102的上方且同轴设置。第一轮轴301固接于多个第一轮轴配合槽105,以有效保证第一轮轴301与第一底座102的相对固定。第二轮轴配合槽207有多个,多个第二轮轴配合槽207在左右方向间隔设置于第二底座202的上方且同轴设置。第二轮轴401固接于多个第二轮轴配合槽207,以有效保证第二轮轴401与第二底座202的相对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平衡车还包括第一固定夹103和第二固定夹203,第一固定夹103可拆卸安装在第一底座102上以将第一轮轴301固定在第一轮轴配合槽105内,第二固定夹203可拆卸安装在第二底座202上以将第二轮轴401固定在第二轮轴配合槽207内。
如图6所示,第一固定夹103的数量与第一轮轴配合槽105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第一固定夹103通过两个螺钉固接于第一底座102以与相应第一轮轴配合槽105配合,第一固定夹103和第一轮轴配合槽105完成对第一轮轴301的夹紧固定。第二固定夹203的数量与第二轮轴配合槽207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第二固定夹203通过两个螺钉固接于第二底座202以与相应第二轮轴配合槽207配合,第二固定夹203和第二轮轴配合槽207完成对第二轮轴401的夹紧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轮轴301还可以直接夹紧固定在第一上盖101和第一底座102之间,第二轮轴401还可以直接夹紧固定在第二上盖201和第二底座202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底座202上设有容置槽204,弹性件的第一端配合在容置槽204内,弹性件的第二端抵住复位件6。如图3、图4和图6所示,容置槽204上端开口设置,容置槽204的轴向为上下方向。此时的复位件6为压缩弹簧7,压缩弹簧7和复位件6依次容置于容置槽204内。复位盖205在容置槽204的上端开口处通过螺钉固定于第二底座202,此时,复位盖205将压缩弹簧7和复位件6中的下端(凸缘602)限制在容置槽204内。压缩弹簧7时刻处于压缩状态,容置槽204避免了压缩弹簧7因受压而发生径向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车轮3包括第一轮毂电机,第二车轮4包括第二轮毂电机,第一轮毂电机具有第一电机轴,第二轮毂电机具有第二电机轴,第一电机轴构成第一轮轴301,第二电机轴构成第二轮轴401。参照图1-图6,第一轮毂电机的机体和第二轮毂电机的机体分设于平衡车的左右两侧,第一电机轴和第二电机轴相对且同轴设置。第一车体1和第二车体2通过分别与第一电机轴和第二电机轴固接,以位于第一轮毂电机的机体和第二轮毂电机的机体之间。
下面参照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平衡车。
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衡车包括第一车轮3、第二车轮4、第一车体1、第二车体2、复位件6和压缩弹簧7。
第一车轮3包括第一轮毂电机,第一轮毂电机具有第一电机轴,第一电机轴包括靠近第一轮毂电机的机体的第一轮轴301和远离第一轮毂电机的机体的转轴501,转轴501的朝下外侧壁焊接有复位台502,复位台502的下表面形成第一复位面5021。转轴501上设有右端开口的圆柱体形容置腔,转轴501的侧壁设有两个径向相对的周向限位长孔503。
第二车轮4包括第二轮毂电机,第二轮毂电机具有第二电机轴,第二电机轴构成用于与第二车体2固接的第二轮轴401。第二轮轴401的左端与转轴501上的容置腔插接配合,且第二轮轴401和转轴501相对可转动。第二轮轴401的左端设有限位销钉8,限位销钉8的两端均凸出于第二轮轴401的侧壁,并分别配合在两个周向限位长孔503内。
第一车体1包括第一底座102、第一上盖101和三个第一固定夹103,第一底座102的上侧设有三个同轴且用于容置并限位第一轮轴301的第一轮轴配合槽105。三个第一固定夹103通过螺钉固接于第一底座102上方,并与三个第一轮轴配合槽105一一对应,第一轮轴301紧固于第一固定夹103和第一底座102之间。第一上盖101扣接于第一底座102的上方,以隐藏第一轮轴301与第一固定夹103和第一底座102的连接处。
第二车体2包括第二底座202、第二上盖201和三个第二固定夹203,第二底座202的上侧设有三个同轴且用于容置并限位第二轮轴401的第二轮轴配合槽207。三个第二固定夹203通过螺钉固接于第二底座202上方,并与三个第二轮轴配合槽207一一对应,第二轮轴401紧固于第二固定夹203和第二底座202之间。第二上盖201扣接于第二底座202的上方,以隐藏第一轮轴301与第二固定夹203和第二底座202的连接处。
复位件6包括复位柱601和形成在复位柱601的下端的凸缘602,复位柱601的上端端面形成第二复位面6011。第二底座202上设有容置槽204,容置槽204上端开口设置,容置槽204的轴向为上下方向,压缩弹簧7和复位件6中的凸缘602依次容置于容置槽204内。复位盖205设有供复位柱601穿过的通孔,复位盖205在容置槽204的上端开口处通过螺钉固定于第二底座202,复位盖205将压缩弹簧7和凸缘602限制在容置槽204内,复位柱601的上端穿过通孔并与复位台502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7)

1.一种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车轮、第二车轮、第一车体、第二车体、复位件和弹性件,所述第一车体和所述第二车体通过转动件可相对转动地布置于所述第一车轮和所述第二车轮之间,所述转动件具有第一复位面;所述复位件具有第二复位面;所述弹性件压迫所述复位件以使所述第二复位面与所述第一复位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通孔的复位盖,所述复位件的上端面构成所述第二复位面,所述复位盖安装于所述第一车体和所述第二车体中的一个上,所述复位件的上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复位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包括复位柱和设在所述复位柱的下端的凸缘,所述凸缘的外径大于所述通孔的外径,所述复位柱的上端面构成所述第二复位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轮具有第一轮轴,所述第二车轮具有第二轮轴,所述第一轮轴与所述第二轮轴通过所述转动件可转动地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包括转轴和设置在所述转轴外周壁上的复位台,所述复位台的顶面构成所述第一复位面,所述转轴连接在所述第一轮轴与所述第二轮轴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台与所述转轴焊接或通过连接件与所述转轴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轮轴的内端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转轴具有中心孔,所述第二轮轴的内端配合在所述中心孔内,所述转轴的周壁上设有周向限位长孔,所述第二轮轴的内端固定有限位销钉,所述限位销钉的至少一端可移动地配合在所述周向限位长孔内以允许所述第一轮轴和所述第二轮轴可相对转动预定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限位长孔为两个且在所述转轴的径向上相对,所述限位销钉的两端分别配合在两个所述周向限位长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轮轴的内端固定,所述第一连接轴的第二端与所述转轴固定,所述转轴具有中心孔,所述第二轮轴的内端配合在所述中心孔内,所述转轴的周壁上设有周向限位长孔,所述第二轮轴的内端固定有限位销钉,所述限位销钉的至少一端可移动地配合在所述周向限位长孔内以允许所述第一轮轴和所述第二轮轴可相对转动预定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轮轴的内端固定,所述第一连接轴的第二端与所述转轴固定,所述第二连接轴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轮轴的内端固定,所述转轴具有中心孔,所述第二连接轴的第二端配合在所述中心孔内,所述转轴的周壁上设有周向限位长孔,所述第二连接轴的第二端固定有限位销钉,所述限位销钉的至少一端可移动地配合在所述周向限位长孔内以允许所述第一轮轴和所述第二轮轴可相对转动预定角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单个。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体包括第一上盖和第一底座,所述第一上盖与所述第一底座配合,所述第二车体包括第二上盖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二上盖与所述第二底座配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轮具有第一轮轴,所述第二车轮具有第二轮轴,所述第一底座设有第一轮轴配合槽,所述第二底座上设有第二轮轴配合槽,所述第一轮轴配合在所述第一轮轴配合槽内,所述第二轮轴配合在所述第二轮轴配合槽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夹和第二固定夹,所述第一固定夹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第一底座上以将所述第一轮轴固定在所述第一轮轴配合槽内,所述第二固定夹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第二底座上以将所述第二轮轴固定在所述第二轮轴配合槽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座上设有容置槽,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配合在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抵住所述复位件。
1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轮包括第一轮毂电机,所述第二车轮包括第二轮毂电机,所述第一轮毂电机具有第一电机轴,所述第二轮毂电机具有第二电机轴,所述第一电机轴构成所述第一轮轴,所述第二电机轴构成所述第二轮轴。
CN202021358307.6U 2020-07-10 2020-07-10 平衡车 Active CN2132627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58307.6U CN213262788U (zh) 2020-07-10 2020-07-10 平衡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58307.6U CN213262788U (zh) 2020-07-10 2020-07-10 平衡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62788U true CN213262788U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58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58307.6U Active CN213262788U (zh) 2020-07-10 2020-07-10 平衡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627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77910B2 (en) Connector connection apparatus
JP4304584B2 (ja) チルトヒンジ機構およ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213262788U (zh) 平衡车
US11198463B2 (en) Foldable steering wheel assembly and steer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the same
JP3897796B2 (ja) 車両用アンテナの取付構造
US8680411B2 (en) On-vehicle lever switch
JP6621018B2 (ja) ロータリスイッチ
CN213292566U (zh) 一种平衡车轮轴固定装置及平衡车
CN105620369B (zh) 用于车辆的视镜致动器
CN111516748B (zh) 转向系统及车辆
CN112044369A (zh) 一种气溶胶发生器
CN219790273U (zh) 限位装置、线控转向系统和车辆
CN219029652U (zh) 转动装置和平衡扭扭车
CN215155314U (zh) 平衡车的转向装置和平衡车
CN216184288U (zh) 转向轴结构、转向组件和交通工具
CN220448061U (zh) 转向系统及具有该转向系统的滑板车
CN213057361U (zh) 平衡车
CN213920551U (zh) 转动结构以及代步车
CN215377298U (zh) 输入装置
CN215553813U (zh) 一种带弹性复位结构的平衡车
CN218577949U (zh) 一种踏板车
JP5102129B2 (ja) 出力伝達装置及び減速機構付モータ
JP5467200B2 (ja) サイドスタンドスイッチおよびサイドスタンド装置
CN215553818U (zh) 一种两轮平衡车车体转动装配结构
CN215553808U (zh) 一种带控制板安装结构的平衡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