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90273U - 限位装置、线控转向系统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限位装置、线控转向系统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90273U
CN219790273U CN202320582589.5U CN202320582589U CN219790273U CN 219790273 U CN219790273 U CN 219790273U CN 202320582589 U CN202320582589 U CN 202320582589U CN 219790273 U CN219790273 U CN 2197902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rotating
piece
spacing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8258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新富
李秀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8258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902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902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902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限位装置、线控转向系统和车辆,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固定件、转动件和第一限位件,固定件上设有止转部;转动件绕转动轴线可转动地与固定件连接,转动件上设有限位部;第一限位件能够相对转动件绕转动轴线转动,第一限位件包括第一转盘、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分别设于第一转盘的轴向两侧;其中,转动件转动第一预设角度时,限位部止抵于第一凸起,以使转动件推动第一限位件同步转动;转动件转动第二预设角度时,第二凸起直接或间接止抵于止转部,以使转动件和第一限位件停止转动。本公开实施例的限位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和成本低等优点。

Description

限位装置、线控转向系统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机械限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限位装置、线控转向系统和车辆。
背景技术
在车辆的线控转向系统中,通常通过限位装置限制方向盘的最大转动角度。相关技术中,线控转向系统的限位装置包括转动件和限位件,限位件与转动件同轴设置,限位件均包括转盘和圆环,圆环固定在转盘的外周面上并朝向转盘的轴向一侧延伸,在圆环上设置限位凸起,利用限位凸起限制转动件的最大转动角度。限位件的结构复杂,导致限位装置的结构较复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一种限位装置,以简化限位装置的结构,降低限位装置的成本。
本公开实施例的限位装置包括固定件、转动件和第一限位件,所述固定件上设有止转部;所述转动件绕转动轴线可转动地与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转动件上设有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件能够相对所述转动件绕所述转动轴线转动,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第一转盘、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转盘的轴向两侧;其中,所述转动件转动第一预设角度时,所述限位部止抵于所述第一凸起,以使所述转动件推动所述第一限位件同步转动;所述转动件转动第二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二凸起直接或间接止抵于所述止转部,以使所述转动件和所述第一限位件停止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件还包括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具有第一限位段和第二限位段,所述限位杆插装在所述第一转盘上,且所述第一限位段和所述第二限位段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转盘的轴向两侧,所述第一限位段形成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第二限位段形成所述第二凸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件还包括第一减振套和第二减振套,所述第一减振套套设在所述第一限位段上,所述第二减振套套设在所述第二限位段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包括转动盘,所述限位部为限位凸起,所述限位部设在所述转动盘的外周面上,所述第一限位件设于所述固定件和所述转动盘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装置还包括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限位件绕所述转动轴线转动,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第二转盘和第三凸起,所述第三凸起设于所述第二转盘的外周面上;所述转动件转动至第三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二凸起止抵于所述第三凸起,以使所述第一限位件推动所述第二限位件同步转动;所述转动件转动至所述第二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三凸起止抵于所述止转部,以使所述转动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停止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包括转动盘,所述限位部设在所述转动盘的外周面上,所述第一限位件设于所述固定件和所述转动盘之间,所述第二限位件设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固定件之间,所述止转部为止转凸起,所述止转凸起设于所述固定件的朝向所述第二限位件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上设有止转杆,所述止转杆具有止转段,所述止转段设于所述固定件的朝向所述第一限位件的一侧,所述止转段形成所述止转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装置还包括第三减振套,所述第三减振套套设在所述止转段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止转部和所述第二凸起沿所述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三凸起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相对所述第二部分更邻近所述第二凸起设置;所述转动件转动至第三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二凸起止抵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转动件转动至所述第二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二部分止抵于所述止转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具有容纳腔以及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开口,所述转动件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二段通过所述开口伸出所述容纳腔外,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段连接;所述限位装置还包括防尘罩,所述防尘罩与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防尘罩罩设在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段上。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线控转向系统。
本公开实施例的线控转向系统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限位装置。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车辆。
本公开实施例的车辆包括线控转向系统等零件,线控转向系统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线控转向系统。
本公开实施例的限位装置,在转动件转动第一预设角度时,限位部止抵于第一限位件的第一凸起,使转动件推动第一限位件同步转动;在转动件转动第二预设角度时,第二凸起直接或间接止抵于固定件的止转部,使转动件和第一限位件停止转动,实现对转动件的限位。由于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分别设于第一转盘的轴向两侧,与相关技术中将限位凸起设在与转盘相连的圆环上相比,简化了限位件的结构,从而可以简化限位装置的结构,降低限位装置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限位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向视图。
图4是图1中防尘盖与固定件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6是图1中限位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C处的放大图。
图8是图6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限位装置100;
固定件1;限位面11;止转部12;第一安装孔13;容纳腔101;开口102;止转杆14;止转段141;第三减振套142;
转动件2;转动轴21;花键211;卡槽212;转动盘22;限位部23;第一段201;第二段202;
第一限位件3;第一转盘31;第二安装孔311;限位杆32;第一限位段321;第二限位段322;第一凸起33;第二凸起34;第一减振套35;第二减振套36;
第二限位件4;第二转盘41;第三凸起42;第一部分421;第二部分422;
轴承5;
防尘罩6;卡扣61;
卡簧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公开,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限位装置100包括固定件1、转动件2和第一限位件3,转动件2绕转动轴线可转动地与固定件1连接,第一限位件3能够相对转动件2绕转动轴线转动。固定件1上设有止转部12,转动件2上设有限位部23。第一限位件3包括第一转盘31、第一凸起33和第二凸起34,第一凸起33和第二凸起34分别设于第一转盘31的轴向两侧。其中,转动件2转动第一预设角度时,限位部23止抵于第一凸起33,以使转动件2推动第一限位件3同步转动。转动件2转动第二预设角度时,第二凸起34直接或间接止抵于止转部12,以使转动件2和第一限位件3停止转动。
第二凸起34直接或间接止抵于止转部12,可以理解为:第二凸起34直接与止转部12接触,此时,第二凸起34直接止抵于止转部12;或者,第二凸起34直接止抵于第三部件,第三部件直接止抵于止转部12,此时,第二凸起34通过第三部件间接止抵于止转部12。
本公开实施例的限位装置100,在转动件2转动第一预设角度时,限位部23止抵于第一限位件3的第一凸起33,使转动件2推动第一限位件3同步转动;在转动件2转动第二预设角度时,第二凸起34直接或间接止抵于固定件1的止转部12,使转动件2和第一限位件3停止转动,实现对转动件2的限位。由于第一凸起33和第二凸起34分别设于第一转盘31的轴向两侧,与相关技术中将限位凸起设在与转盘相连的圆环上相比,简化了限位件的结构,从而可以简化限位装置100的结构,降低限位装置100的成本。
因此,本公开实施例的限位装置100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5所示,限位装置100还包括第二限位件4,第二限位件4能够相对第一限位件3绕转动轴线转动。第二限位件4包括第二转盘41和第三凸起42,第三凸起42设于第二转盘41的外周面上。转动件2转动至第三预设角度时,第二凸起34止抵于第三凸起42,以使第一限位件3推动第二限位件4同步转动。转动件2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时,第三凸起42止抵于止转部12,以使转动件2、第一限位件3和第二限位件4停止转动。
由此,在转动件2转动过程中,转动件2先转动第一预设角度,此时,限位部23止抵于第一限位件3的第一凸起33,转动件2推动第一限位件3同步转动;然后,转动件2转动第三预设角度,此时,第二凸起34止抵于第三凸起42,第一限位件3推动第二限位件4同步转动,使得转动件2、第一限位件3和第二限位件4同步转动;之后,转动件2转动第二预设角度,此时,第二凸起34止抵于止转部12,转动件2、第一限位件3和第二限位件4停止转动,实现对转动件2的限位。
其中,第一预设角度可以为90°,第三预设角度可以为355°,第二预设角度可以为540°。需要说明的是,转动件2的最大转动角度是指:转动件2从初始位置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至极限位置时转动角度,或者说,转动件2从初始位置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至极限位置时的转动角度。例如,第二预设角度为540°,则转动件2从初始位置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至极限位置时的转动角度为540°,且指转动件2从初始位置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至极限位置时的转动角度为540°,即转动件2从一个极限位置转动至另一个极限位置时的转动角度为1080°。
通过设置第二限位件4,可以有效增加转动件2的最大转动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8所示,第一限位件3还包括限位杆32,限位杆32具有第一限位段321和第二限位段322。限位杆32插装在第一转盘31上,且第一限位段321和第二限位段322分别设于第一转盘31的轴向两侧,第一限位段321形成第一凸起33,第二限位段322形成第二凸起34。
例如,如图6和图8所示,第一转盘31上设有第二安装孔311,限位杆32的中间部分插装在第二安装孔311内并与第二安装孔311过盈配合,实现限位杆32与第一转盘31的连接。限位杆32位于第一转盘31轴向两侧的部分悬伸设置,而分别形成第一限位段321和第二限位段322。
由此,只需要在第一转盘31上设置限位杆32,便可以在第一转盘31上形成第一凸起33和第二凸起34,有利于进一步简化限位装置100的结构,降低限位装置100的成本。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第一转盘31的轴向两侧分别设置限位台,位于第一转盘31轴向两侧的限位台分别形成上述第一凸起33和第二凸起34。其中,限位台与第一转盘31可以一体成型,限位台与第一转盘31也可以分别单独加工成型并连接。
可选地,限位杆32可以为销轴。
可选地,第一限位件3还包括第一减振套35和第二减振套36,第一减振套35套设在第一限位段321上,第二减振套36套设在第二限位段322上。
由此,当转动件2转动第一预设角度,限位部23止抵于第一凸起33时,利用第一减振套35可以将限位杆32与限位部23隔开;当转动件2转动第三预设角度,第二凸起34止抵于第三凸起42时,利用第二减振套36可以将限位杆32与第三凸起42隔开。从而可以避免限位杆32与限位部23和第三凸起42直接发生刚性碰撞,有利于降低限位装置100使用过程中磨损量和噪音。
可选地,第一减振套35和第二减振套36均为橡胶套。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减振套35和第二减振套36也可以采用塑料材质制成。
可选地,第一凸起33和第二凸起34的外周面为凸圆弧面,限位部23和第三凸起42均具有凹圆弧面,第一凸起33止抵于限位部23时,第一凸起33的凸圆弧面适于与限位部23的凹圆弧面贴合,第二凸起34止抵于第三凸起42时,第二凸起34的凸圆弧面与第三凸起42的凹圆弧面贴合。
可选地,如图6至图8所示,固定件1上设有止转杆14,止转杆14具有止转段141。止转段141设于固定件1的朝向第一限位件3的一侧,止转段141形成止转部12。
例如,如图7所示,固定件1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3,止转杆14的一部分插装在第一安装孔13内,并与第一安装孔13过盈配合,实现止转杆14和固定件1的连接,止转杆14的另一部分朝向第一限位件3悬伸设置而形成止转段141。
由此,只需要在固定件1的朝向第一限位件3的一侧设置止转杆14,便形成止转部12,有利于进一步简化限位装置100的结构,降低限位装置100的成本。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固定件1的朝向第一限位件3的一侧设置凸台,该凸台形成该止转部12。其中,凸台与固定件1可以一体成型,凸台与固定件1也可以分别单独加工成型并连接。
可选地,止转杆14可以为销轴。
可选地,限位装置100还包括第三减振套142,第三减振套142套设在止转段141上。
由此,当转动件2转动第二预设角度,止转部12止抵于第三凸起42时,利用第三减振套142可以将止转杆14与第三凸起42隔开,从而可以避免止转杆14与第三凸起42直接发生刚性碰撞,有利于降低限位装置100使用过程中磨损量和噪音。
可选地,第三减振套142为橡胶套。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减振套142也可以采用塑料材质制成。
可选地,止转部12的外周面为凸圆弧面,第三凸起42具有凹圆弧面,止转部12止抵于第三凸起42时,止转部12的凸圆弧面与第三凸起42的凹圆弧面贴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5、图6和图8所示,转动件2包括转动盘22,限位部23为限位凸起,限位部23设在转动盘22的外周面上。在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上,第一限位件3设于固定件1和转动盘22之间。
通过将限位部23设在转动盘22的外周面上,使得在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上,限位部23与转动盘22可以位于同一平面内,从而使得限位装置100的轴向尺寸较小,有利于减小限位装置100的整体体积。
可选地,限位凸起与转动盘22一体成型。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限位部23也可以设于转动盘22的轴向一侧。例如,限位部23设在转动盘22的朝向第一限位件3的一侧。
可选地,第二限位件4设于第一限位件3和固定件1之间,止转部12为止转凸起,止转凸起设于固定件1的朝向第二限位件4的一侧。
例如,如图3至图5所示,固定件1具有朝向第二限位件4的限位面11,止转部12凸出限位面11设置。转动件2包括转动轴21,转动轴21沿转动轴线延伸,转动轴21上设有花键211,转动盘22与花键211止转配合。第一转盘31和第二转盘41均套设在转动轴21上,且能够相对转动轴21转动。如图5至图7所示,转动轴21上设有卡槽212,限位装置100还包括卡簧7,卡簧7与卡槽212过盈配合,在转动轴21的轴向上,利用限位面11和卡簧7,对第一转盘31、第二转盘41和转动盘22进行限位。在进行限位装置100的组装时,只需要将第一转盘31、第二转盘41和转动盘22套设在转动轴21上,并将卡簧7安装在卡槽212内即可。
由此,方便限位装置100的组装。此外,在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上,止转部12和第三凸起42可以共用同一空间,有利于进一步减小限位装置100的轴向尺寸,有利于进一步减小限位装置100的整体体积。
可选地,止转部12和第二凸起34沿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第三凸起42包括第一部分421和第二部分422,第一部分421相对第二部分422更邻近第二凸起34设置。转动件2转动至第三预设角度时,第二凸起34止抵于第一部分421。转动件2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时,第二部分422止抵于止转部12。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止转部12和第二凸起34均可以止抵于第三凸起42,应避免止转部12和第二凸起34相互干涉。通过将止转部12和第二凸起34沿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且止转部12和第二凸起34分别止抵于第三凸起42的不同部分,可以有效避免止转部12和第二凸起34相互干涉,提高限位装置100的可靠性。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止转部12和第二凸起34也可以沿转动轴21的径向间隔设置,以免止转部12和第二凸起34相互干涉。
可选地,如图3所示,固定件1具有容纳腔101以及与容纳腔101连通的开口102。转动件2包括第一段201和第二段202,第一段201设于容纳腔101内,第二段202通过开口102伸出容纳腔101外,第一限位件3与第二段202连接。限位装置100还包括防尘罩6,防尘罩6与固定件1连接,防尘罩6罩设在第一限位件3和第二段202上。
例如,转动轴21的一部分设于容纳腔101内并形成第一段201,转动轴21的另一部分伸出容纳腔101外,且转动盘22与转动轴21伸出容纳腔101外的部分连接,转动轴21伸出容纳腔101外的部分和转动盘22形成第二段202。其中,转动轴21的位于容纳腔101内的部分通过轴承5与固定件1转动连接。
在进行限位装置100的组装时,可以先容纳腔101的外部,将第一限位件3、第二限位件4和第二转动盘22套设在转动轴21伸出容纳腔101外的部分上,然后再将防尘罩6与固定件1连接。由此,不仅方便限位装置100的组装,而且实现了对限位装置100内部的防尘,有利于提高限位装置100的可靠性。
可选地,如图8所示,防尘罩6上设有多个卡扣61,防尘罩6通过卡扣61与固定件1卡接。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线控转向系统。
本公开实施例的线控转向系统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限位装置100。
该限位装置100用于线控转向系统中限制方向盘的转向,使得方向盘可以在预设转动角度范围内转动。
由于限位装置100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因此,本公开实施例的线控转向系统具有成本低等优点。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车辆。
本公开实施例的车辆包括线控转向系统等零件,线控转向系统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线控转向系统。
由于线控转向系统具有成本低等优点,因此,本公开实施例的车辆具有成本低等优点。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公开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上述实施例进行的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均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设有止转部;
转动件,所述转动件绕转动轴线可转动地与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转动件上设有限位部;和
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能够相对所述转动件绕所述转动轴线转动,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第一转盘、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转盘的轴向两侧;
其中,所述转动件转动第一预设角度时,所述限位部止抵于所述第一凸起,以使所述转动件推动所述第一限位件同步转动;所述转动件转动第二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二凸起直接或间接止抵于所述止转部,以使所述转动件和所述第一限位件停止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还包括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具有第一限位段和第二限位段,所述限位杆插装在所述第一转盘上,且所述第一限位段和所述第二限位段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转盘的轴向两侧,所述第一限位段形成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第二限位段形成所述第二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还包括第一减振套和第二减振套,所述第一减振套套设在所述第一限位段上,所述第二减振套套设在所述第二限位段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包括转动盘,所述限位部为限位凸起,所述限位部设在所述转动盘的外周面上,所述第一限位件设于所述固定件和所述转动盘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还包括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限位件绕所述转动轴线转动,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第二转盘和第三凸起,所述第三凸起设于所述第二转盘的外周面上;
所述转动件转动至第三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二凸起止抵于所述第三凸起,以使所述第一限位件推动所述第二限位件同步转动;所述转动件转动至所述第二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三凸起止抵于所述止转部,以使所述转动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停止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包括转动盘,所述限位部设在所述转动盘的外周面上,所述第一限位件设于所述固定件和所述转动盘之间,所述第二限位件设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固定件之间,所述止转部为止转凸起,所述止转凸起设于所述固定件的朝向所述第二限位件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上设有止转杆,所述止转杆具有止转段,所述止转段设于所述固定件的朝向所述第一限位件的一侧,所述止转段形成所述止转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还包括第三减振套,所述第三减振套套设在所述止转段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转部和所述第二凸起沿所述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三凸起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相对所述第二部分更邻近所述第二凸起设置;
所述转动件转动至第三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二凸起止抵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转动件转动至所述第二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二部分止抵于所述止转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具有容纳腔以及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开口,所述转动件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二段通过所述开口伸出所述容纳腔外,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段连接;
所述限位装置还包括防尘罩,所述防尘罩与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防尘罩罩设在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段上。
11.一种线控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限位装置。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控转向系统。
CN202320582589.5U 2023-03-22 2023-03-22 限位装置、线控转向系统和车辆 Active CN2197902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82589.5U CN219790273U (zh) 2023-03-22 2023-03-22 限位装置、线控转向系统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82589.5U CN219790273U (zh) 2023-03-22 2023-03-22 限位装置、线控转向系统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90273U true CN219790273U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50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82589.5U Active CN219790273U (zh) 2023-03-22 2023-03-22 限位装置、线控转向系统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902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70067B2 (ja) 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US7445451B2 (en) Rotary connector device equipped with built-in steering angle sensor
JP3559193B2 (ja) 整流子モータ
JPH0322034Y2 (zh)
KR20060127799A (ko) 회전 커넥터와 조타각 센서의 연결구조
US9853521B2 (en) Actuator incorporating a casing having a motor mounting structure
CN219790273U (zh) 限位装置、线控转向系统和车辆
US6474146B2 (en) Rotary sensor capable of high-precision detection of rotation angle transmitted from outside
JP4292460B2 (ja) 移動機構
JP2016056828A (ja) ターボ機械
CN213483289U (zh) 护角结构及led显示屏
KR19990062527A (ko) 회전 커넥터 장착 컬럼스위치
US20040087403A1 (en) Manual input device
JP7412187B2 (ja) グラインダ
US20220212613A1 (en) Wire harness fixing member
CN111674354A (zh) 一种车感组件和卷收器
CN218234732U (zh) 车辆工具箱的锁止组件和车辆
JPH09226397A (ja) 自動車用マニュアル変速機の操作レバー装置
JP3518661B2 (ja) 舵角センサ付き回転コネクタユニット
CN217643661U (zh) 耳叉组件及头戴式耳机
JP3911157B2 (ja) 傾動挟持機構
JP2020009648A (ja) ダイヤルスイッチ及び車載機器操作システム
CN216691566U (zh) 一种风扇的摇头结构
CN212556481U (zh) 驾驶系统的转向控制装置、驾驶系统和农用机械
CN221927011U (zh) 一种带有中位固定和自复位功能的旋钮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