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58727U - 一种汽车模具抛光打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模具抛光打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58727U
CN213258727U CN202021833822.5U CN202021833822U CN213258727U CN 213258727 U CN213258727 U CN 213258727U CN 202021833822 U CN202021833822 U CN 202021833822U CN 213258727 U CN213258727 U CN 2132587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avity groove
driving
bottom cover
grind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3382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丙刚
刘书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Qitai Mou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Qitai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Qitai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Qitai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3382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587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587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587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模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汽车模具抛光打磨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固定有把手,且壳体的底部安装有底盖,所述壳体的底端靠近底盖的上方开设有腔槽,所述腔槽的内部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壳体的内部中间贯穿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底端与驱动电机相连接,且驱动轴的顶端安装有驱动齿轮,所述壳体远离底盖的一端贯穿有从动轴,本实用新型通过插柱、插槽、卡块和紧固螺栓的配合,可将底盖牢固在壳体上,进而可将腔槽封闭,当需要取下驱动电机时,通过拆卸底盖即可打开腔槽,从而便于使用者拆下驱动电机,以便维修更换,操作简单方便,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模具抛光打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模具抛光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人们一说汽车,首先呈现在眼前的是汽车的车身,也就是说车身是汽车的标识性总成,车身代表了那款汽车的形象特征,汽车模具从狭义上讲就是冲制汽车车身上所有冲压件的模具的总称,也就是汽车车身冲压模具,例如,顶盖翻边模、横梁加强板压形模等。
在专利号为CN201820068574.6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汽车模具抛光打磨装置,该装置通过在壳体底腔安装驱动电机,并在传动齿轮和被动齿轮的配合下驱动抛光轮,从而降低了电机的负荷和能耗,节约了能源,但电机难以取出,从而不便对其维修更换,局限性较大,影响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另外,电机的稳定性较差,电机工作产生的震动容易带动壳体震动,导致抛光轮发生震动,十分影响抛光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模具抛光打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电机难以取出,且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模具抛光打磨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固定有把手,且壳体的底部安装有底盖,所述壳体的底端靠近底盖的上方开设有腔槽,所述腔槽的内部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壳体的内部中间贯穿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底端与驱动电机相连接,且驱动轴的顶端安装有驱动齿轮,所述壳体远离底盖的一端贯穿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延伸至壳体内部的一端安装有与驱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且从动轴的另一端固定有抛光轮,所述底盖的顶部两端均安装有插柱,且底盖的顶部中间固定有与腔槽相匹配的卡块,所述壳体的底部两端均开设有与插柱相匹配的插槽,且壳体的底端两侧均贯穿有紧固螺栓,所述插柱的侧壁开设有与紧固螺栓相匹配的螺孔。
优选的,所述卡块的顶部两端均安装有弹性块,所述驱动电机的底部两端均开设有与弹性块相匹配的凹槽,所述腔槽的内壁两侧均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腔槽内壁的一端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远离弹簧的一侧与驱动电机的外壁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从动轴靠近抛光轮的一端外壁安装有保护罩,且保护罩的一端与壳体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夹板呈弧形结构,且夹板的内壁设置有凸起。
优选的,所述把手的外壁安装有橡胶套,且橡胶套的外壁开设有防滑凸纹。
优选的,所述从动齿轮与驱动齿轮均为伞状,所述壳体呈L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插柱、插槽、卡块和紧固螺栓的配合,可将底盖牢固在壳体上,进而可将腔槽封闭,当需要取下驱动电机时,通过拆卸底盖即可打开腔槽,从而便于使用者拆下驱动电机,以便维修更换,操作简单方便,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弹簧与夹板的配合,可对驱动电机进行夹持固定,同时在驱动电机震动可进行缓冲消能,通过弹性块与凹槽的配合,可进一步的对驱动电机进行限位固定,进而大大增强了驱动电机的稳定性,减小了驱动电机的振动幅度,提高了装置抛光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部的放大图;
图中:1、从动轴;2、抛光轮;3、从动齿轮;4、壳体;5、驱动齿轮;6、把手;7、弹簧;8、夹板;9、紧固螺栓;10、插柱;11、底盖;12、弹性块;13、驱动电机;14、腔槽;15、驱动轴;16、插槽;17、卡块;18、螺孔;19、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模具抛光打磨装置,包括壳体4,壳体4的一侧固定有把手6,且壳体4的底部安装有底盖11,壳体4的底端靠近底盖11的上方开设有腔槽14,腔槽14的内部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3,驱动电机13采用专利号为CN201820068574.6,专利名称为一种汽车模具抛光打磨装置的专利文件中所公开的抛光电机,壳体4的内部中间贯穿有驱动轴15,驱动轴15的底端与驱动电机13相连接,且驱动轴15的顶端安装有驱动齿轮5,壳体4远离底盖11的一端贯穿有从动轴1,从动轴1延伸至壳体4内部的一端安装有与驱动齿轮5相啮合的从动齿轮3,且从动轴1的另一端固定有抛光轮2,底盖11的顶部两端均安装有插柱10,且底盖11的顶部中间固定有与腔槽14相匹配的卡块17,壳体4的底部两端均开设有与插柱10相匹配的插槽16,且壳体4的底端两侧均贯穿有紧固螺栓9,插柱10的侧壁开设有与紧固螺栓9相匹配的螺孔18,通过将插柱10插入插槽16内,同时卡块17卡入腔槽14内,而后转动紧固螺栓9使其旋合进入螺孔18内,从而可将底盖11牢固在壳体4上,进而可将腔槽14封闭,当需要取下驱动电机13时,通过拆卸底盖11即可打开腔槽14,从而便于使用者拆下驱动电机13,以便维修更换,操作简单方便,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进一步的,卡块17的顶部两端均安装有弹性块12,驱动电机13的底部两端均开设有与弹性块12相匹配的凹槽19,腔槽14的内壁两侧均安装有弹簧7,弹簧7远离腔槽14内壁的一端连接有夹板8,夹板8远离弹簧7的一侧与驱动电机13的外壁相贴合,通过弹簧7与夹板8的配合,可对驱动电机13进行夹持固定,同时在驱动电机13震动可进行缓冲消能,通过弹性块12抵入凹槽19内,可将驱动电机13抵紧在腔槽14内,从而进一步的对驱动电机13进行限位固定,进而大大增强了驱动电机13的稳定性,减小了驱动电机13的振动幅度,提高了装置抛光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从动轴1靠近抛光轮2的一端外壁安装有保护罩,通过保护罩可缩小金属碎屑的扩散范围,提高了安全性,且保护罩的一端与壳体4相连接。
具体地,夹板8呈弧形结构,夹板8起到限位的作用,且夹板8的内壁设置有凸起。
具体地,把手6的外壁安装有橡胶套,橡胶套具有防滑的作用,且橡胶套的外壁开设有防滑凸纹。
具体地,从动齿轮3与驱动齿轮5均为伞状,壳体4呈L型。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将插柱10插入插槽16内,同时卡块17卡入腔槽14内,而后转动紧固螺栓9使其旋合进入螺孔18内,从而可将底盖11牢固在壳体4上,进而可将腔槽14封闭,此时卡块17将弹性块12抵入凹槽19内,从而可将驱动电机13抵紧在腔槽14内,进而对驱动电机13进行限位固定,通过弹簧7与夹板8的配合,可对驱动电机13进行夹持固定,同时在驱动电机13震动可进行缓冲消能,从而大大增强了驱动电机13的稳定性,减小了驱动电机13的振动幅度,提高了装置抛光时的稳定性,当需要取下驱动电机13时,通过拆卸底盖11即可打开腔槽14,从而便于使用者拆下驱动电机13,以便维修更换,操作简单方便,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汽车模具抛光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4),所述壳体(4)的一侧固定有把手(6),且壳体(4)的底部安装有底盖(11),所述壳体(4)的底端靠近底盖(11)的上方开设有腔槽(14),所述腔槽(14)的内部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3),所述壳体(4)的内部中间贯穿有驱动轴(15),所述驱动轴(15)的底端与驱动电机(13)相连接,且驱动轴(15)的顶端安装有驱动齿轮(5),所述壳体(4)远离底盖(11)的一端贯穿有从动轴(1),所述从动轴(1)延伸至壳体(4)内部的一端安装有与驱动齿轮(5)相啮合的从动齿轮(3),且从动轴(1)的另一端固定有抛光轮(2),所述底盖(11)的顶部两端均安装有插柱(10),且底盖(11)的顶部中间固定有与腔槽(14)相匹配的卡块(17),所述壳体(4)的底部两端均开设有与插柱(10)相匹配的插槽(16),且壳体(4)的底端两侧均贯穿有紧固螺栓(9),所述插柱(10)的侧壁开设有与紧固螺栓(9)相匹配的螺孔(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具抛光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17)的顶部两端均安装有弹性块(12),所述驱动电机(13)的底部两端均开设有与弹性块(12)相匹配的凹槽(19),所述腔槽(14)的内壁两侧均安装有弹簧(7),所述弹簧(7)远离腔槽(14)内壁的一端连接有夹板(8),所述夹板(8)远离弹簧(7)的一侧与驱动电机(13)的外壁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具抛光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轴(1)靠近抛光轮(2)的一端外壁安装有保护罩,且保护罩的一端与壳体(4)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具抛光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8)呈弧形结构,且夹板(8)的内壁设置有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具抛光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6)的外壁安装有橡胶套,且橡胶套的外壁开设有防滑凸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具抛光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3)与驱动齿轮(5)均为伞状,所述壳体(4)呈L型。
CN202021833822.5U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汽车模具抛光打磨装置 Active CN2132587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33822.5U CN213258727U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汽车模具抛光打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33822.5U CN213258727U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汽车模具抛光打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58727U true CN213258727U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78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33822.5U Active CN213258727U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汽车模具抛光打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587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44833A (zh) 连接装置及含有该连接装置的电动汽车
CN213258727U (zh) 一种汽车模具抛光打磨装置
CN201931931U (zh) 新型弹簧防震汽车轮
CN205468501U (zh) 电池座结构
CN211202383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低功率电子水泵
CN209738694U (zh) 一种基于轮毂电机的可拆卸车轮结构
CN212869311U (zh) 带支撑环的重车发动机用机油泵
CN211377748U (zh) 一种可拆卸式电机安装板
CN215394427U (zh) 一种新型角磨机
CN210132460U (zh) 一种轨道球阀拆装工具
CN209142267U (zh) 一种车辆及其备胎支架
CN218070083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电动自行车
CN219056505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助力自行车用电机
CN207345471U (zh) 发动机减震总成
CN210525856U (zh) 热板机热模上下缓冲弹簧装置
CN202367477U (zh) 动量轮壳体内表面加工工装
CN102320057A (zh) 一种切割刀具
CN214929454U (zh) 一种汽车方向盘的车标组件
CN220410789U (zh) 一种滑板车车架总成
CN217993990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汽车轮毂盖
CN212099170U (zh) 一种可携带的移动车筐
CN211107852U (zh) 一种刹车把手
CN214985818U (zh) 电动自行车中管卡接结构
CN218141012U (zh) 一种电池箱体及汽车
CN219589224U (zh) 一种电机稳定安装的刨冰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