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37643U - 一种改进热效率的电热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进热效率的电热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37643U
CN213237643U CN202022020664.8U CN202022020664U CN213237643U CN 213237643 U CN213237643 U CN 213237643U CN 202022020664 U CN202022020664 U CN 202022020664U CN 213237643 U CN213237643 U CN 2132376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panel
heat dissipation
air
furn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2066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伟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City Shunde District Pufate Electric Appliance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City Shunde District Pufate Electric Applianc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City Shunde District Pufate Electric Appliance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City Shunde District Pufate Electric Applianc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2066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376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376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376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urnace Details (AREA)

Abstract

一种改进热效率的电热炉,包括炉体底壳,以及设置在炉体底壳上位置的面板,面板与炉体底壳之间设置有散热腔,散热腔内设置有发热件和热能回收罩;所述发热件位于面板下方;所述的热能回收罩顶部设有开口、且形成有隔热腔罩设在发热件外围,所述热能回收罩的外壁面靠向面板延伸有导风板,导风板与面板之间形成导通隔热腔和电热炉外部的散热通道,所述面板对应发热件设置有主发热区,将电热炉外部的风抽入隔热腔内,使发热件向外泄露的热量在流经散热通道导出电热炉外部时,热量传递至面板对应散热通道的外围发热区,该改进能够增加面板的发热面积,减少热量流失,提升热量的利用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改进热效率的电热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炉领域,具体是一种改进热效率的电热炉。
背景技术
市场上在售的电热炉种类包括电陶炉、电磁炉等。常规的电热炉都具有面板,以及设置在面板上的发热组件,发热组件工作时会产生热量泄漏,向电热炉主体内辐射,由于电热炉主体内还设有电路板等电器元件,电路板在高热环境下工作寿命会缩短,因此,通常会在电热炉内设置散热风扇或罩住发热体的隔热罩,在使用时,面板对应发热组件位置为主要发热区域,在面板的其余位置由于受到热辐射较小,因此温度较低,而且发热组件泄露的热量只能通过散热风扇直接排走,造成大量热量流失造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一种改进热效率的电热炉,其作用是增加面板的发热面积,减少热量流失,提升热量的利用效率。
一种改进热效率的电热炉,包括炉体底壳,以及设置在炉体底壳上位置的面板,面板与炉体底壳之间设置有散热腔,散热腔内设置有发热件和热能回收罩;所述发热件位于面板下方;所述的热能回收罩顶部设有开口、且形成有隔热腔罩设在发热件外围,所述热能回收罩的外壁面靠向面板延伸有导风板,导风板与面板之间形成导通隔热腔和电热炉外部的散热通道,所述面板对应发热件设置有主发热区,将电热炉外部的风抽入隔热腔内,使发热件向外泄露的热量在流经散热通道导出电热炉外部时,热量传递至面板对应散热通道的外围发热区。
所述导风板环形设置在热能回收罩的外周面,且与面板之间形成环形状的散热通道,散热通道的出风端设置有围边,围边与面板相接,围边或/和导风板的末端上开设有若干个出风孔。
所述导风板环形设置在热能回收罩的外周面,导风板与炉体底壳的侧板对接,且与面板之间形成环形状的散热通道,所述导风板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凸台,相邻的两凸台之间径向设置有凹槽,所述面板抵接在凸台上端面并与凹槽形成用于连通电热炉外部和散热通道的出风通道。
所述发热件外围与热能回收罩内底部和/或内侧壁之间形成一定的散热间距;位于隔热腔内的风分别通过散热间距,将发热件泄漏的热量垂直导向传递至面板后,流经散热通道并与面板接触,使外围发热区温度升高。
所述热能回收罩底部设置有围板和若干个罩体进风孔;所述围板的底面与炉体底壳的底板相接;底板上开设有若干个与罩体进风孔连通的进风孔,所述若干个罩体进风孔和进风孔均位于围板内,进风孔与罩体进风孔之间形成风流动通道,所述风流动通道内置有散热风扇。
所述炉体底壳的底板上、或/和炉体底壳的侧板、或/和炉体底壳的侧板与底板之间的过渡处、或/和炉体底壳与面板之间设置有若干个与散热腔相互连通的排风孔,位于隔热腔内的风依次通过散热通道、出风孔、散热腔、排风孔的配合排出电热炉外。
所述面板对应散热通道或/和散热腔的位置开设有排风孔。
所述风流动通道内安装有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与和散热风扇和发热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热效率的电热炉,该结构在发热件泄露的热量在流经散热通道时对面板进行热传递,使该部位面板的温度升高,从而增加面板的发热面积,主发热区对放置在面板上的炊具加热,而外围发热区能够提高炊具对应区域的温度或者提高其外围的空气温度,比传统方式更加充分利用流失的热量,减少热量流失,提升热量的利用效率,同时兼降低电热炉的表面或者侧壁的温度,避免烫伤使用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流动通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排风孔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排风孔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排风孔结构示意图三。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排风孔结构示意图四。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排风孔结构示意图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 一种改进热效率的电热炉,包括炉体底壳1,以及设置在炉体底壳1上位置的面板3,面板3与炉体底壳1之间设置有散热腔4,散热腔4内设置有发热件5和热能回收罩6;所述发热件5位于面板3下方;所述的热能回收罩6顶部设有开口、且形成有隔热腔7罩设在发热件5外围,所述热能回收罩6的外壁面靠向面板3延伸有导风板8,导风板8与面板3之间形成导通隔热腔7和电热炉外部的散热通道9,所述面板3对应发热件5设置有主发热区A,将电热炉外部的风抽入隔热腔7内,使发热件5向外泄露的热量在流经散热通道9导出电热炉外部时,热量传递至面板3对应散热通道9的外围发热区B。
该结构在发热件泄露的热量在流经散热通道时对面板进行热传递,使该部位面板3的温度升高,从而增加面板3的发热面积,主发热区A对放置在面板上的炊具加热,而外围发热区B能够提高炊具对应区域的温度或者提高其外围的空气温度,比传统方式更加充分利用流失的热量,减少热量流失,提升热量的利用效率,同时兼降低电热炉的表面或者侧壁的温度,避免烫伤使用者。
所述面板3用于限位散热通道9,能够使面板3可以与流经散热通道9的热风接触,将热量传递至面板3上,而且所述散热通道9的流通截面积较小能够提高热风的能量密度,让更多发热件5泄露的热量与面板3接触并传递至外围发热区B。
实施例二:
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导风板8环形设置在热能回收罩6的外周面,且与面板3之间形成环形状的散热通道9,散热通道9的出风端设置有围边10,围边10与面板3相接,围边10或/和导风板8的末端上开设有若干个出风孔11;所述主发热区A设置在面板3的中心位置,该结构散热通道9使得对应的外围发热区B绕环主发热区A。
实施例三: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导风板8环形设置在热能回收罩6的外周面,导风板8与炉体底壳1的侧板102对接,且与面板3之间形成环形状的散热通道9,所述导风板8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凸台801,相邻的两凸台801之间径向设置有凹槽802,所述面板3抵接在凸台801上端面并与凹槽802形成用于连通电热炉外部和散热通道9的出风通道D;由于出风通道D与散热通道9连通,因此散热通道9内被外围发热区B吸收后剩余的热量在流经出风通道D时,同样将热量传递至面板3对应出风通道D的位置,进一步增加发热面积以及提升热量利用效率。
实施例四:
如图5所示,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二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所述面板3的直径等于或者小于炉体底壳1的直径,所述围边10从面板3的底面向下延伸,并与导风板8相接,所述出风孔11开设在该围边10上,该实施例能够实现出风孔11隐藏设置,能够提升电热炉的观感,而且能够防止溅出的液体从出风孔11流入隔热腔7。
另外散热通道9的出风端不与散热腔4完全开放式连通,通过间隔设定的出风孔11能够延长热风在散热通道9内停留的时间,从而使散热通道9内的热量有充足时间传递至外围发热区B。
所述发热件5外围与热能回收罩6内底部和/或内侧壁之间形成一定的散热间距;位于隔热腔7内的风分别通过散热间距,将发热件5泄漏的热量垂直导向传递至面板后,流经散热通道9并与面板3接触,使外围发热区B温度升高;在热能回收罩6内部流动的风还会对发热件5泄漏的热量进行引导,使热量不再朝四面八方传递,只会自下而上的导向传递至面板3,从而有效地利用了发热件4泄漏的热量,提高其热量向面板3传递的效率,减少热量流失,提升热量的利用效率,降低能耗。
所述热能回收罩6底部设置有围板12和若干个罩体进风孔13;所述围板12的底面与炉体底壳1的底板101相接;底板101上开设有若干个与罩体进风孔13连通的进风孔14,所述若干个罩体进风孔13和进风孔14均位于围板12内,进风孔14与罩体进风孔13之间形成风流动通道C,所述风流动通道C内置有散热风扇2(参考图6),通过散热风扇2能够提高空气流动的速度,提高散热效率。
如图7至图10所示,所述炉体底壳1的底板101上、或/和炉体底壳1的侧板102、或/和炉体底壳1的侧板102与底板101之间的过渡处、或/和炉体底壳1与面板3之间设置有若干个与散热腔4相互连通的排风孔15,位于隔热腔7内的风依次通过散热通道9、出风孔11、散热腔4、排风孔15的配合排出电热炉外,以实现电热炉的多个方向排风。
其中,排风孔15与进风孔14之间形成一定的距离,因此抽入电热炉内部的自然风与排出电热炉外部的热风互相不干扰,从而避免自然风、热风之间的乱窜影响电热炉的导风散热效果,保证电热炉的使用稳定性。
所述面板3对应散热通道9或/和散热腔4的位置开设有排风孔15;当排风孔15只开设在面板3对应散热通道9的位置时,围边10上不需要开设有出风孔11,热风通过散热通道9直接通过排风孔15排出电热炉外部,而当排风孔15只开设在面板3对应散热腔4的位置时,通过围边10上的出风孔11使散热通道9和排风孔15连通,热风通过散热通道9后再经过出风孔11、散热腔4,最后由排风孔15排出电热炉外部,当面板3对应散热通道9和散热腔4的位置同时开设排风孔15同时开设排风孔15(参考图11),能够提升散热效率。
所述风流动通道C内安装有控制电路板16(参考图6),控制电路板16与和散热风扇2和发热件5连接;在风流动通道C的风流动过程中对控制电路板16进行散热,防止高温影响控制电路板16工作。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改进热效率的电热炉,包括炉体底壳(1),以及设置在炉体底壳(1)上位置的面板(3),面板(3)与炉体底壳(1)之间设置有散热腔(4),散热腔(4)内设置有发热件(5)和热能回收罩(6);所述发热件(5)位于面板(3)下方;所述的热能回收罩(6)顶部设有开口、且形成有隔热腔(7)罩设在发热件(5)外围,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能回收罩(6)的外壁面靠向面板(3)延伸有导风板(8),导风板(8)与面板(3)之间形成导通隔热腔(7)和电热炉外部的散热通道(9),所述面板(3)对应发热件(5)设置有主发热区(A),电热炉外部的风抽入隔热腔(7)内,使发热件(5)向外泄露的热量在流经散热通道(9)导出电热炉外部时,热量传递至面板(3)对应散热通道(9)的外围发热区(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改进热效率的电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8)环形设置在热能回收罩(6)的外周面,且与面板(3)之间形成环形状的散热通道(9),散热通道(9)的出风端设置有围边(10),围边(10)与面板(3)相接,围边(10)或/和导风板(8)的末端上开设有若干个出风孔(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改进热效率的电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8)环形设置在热能回收罩(6)的外周面,导风板(8)与炉体底壳(1)的侧板(102)对接,且与面板(3)之间形成环形状的散热通道(9),所述导风板(8)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凸台(801),相邻的两凸台(801)之间径向设置有凹槽(802),所述面板(3)抵接在凸台(801)上端面并与凹槽(802)形成用于连通电热炉外部和散热通道(9)的出风通道(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改进热效率的电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5)外围与热能回收罩(6)内底部和/或内侧壁之间形成一定的散热间距;位于隔热腔(7)内的风分别通过散热间距,将发热件(5)泄漏的热量垂直导向传递至面板(3)后,流经散热通道(9)并与面板(3)接触,使外围发热区(B)温度升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改进热效率的电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能回收罩(6)底部设置有围板(12)和若干个罩体进风孔(13);所述围板(12)的底面与炉体底壳(1)的底板(101)相接;底板(101)上开设有若干个与罩体进风孔(13)连通的进风孔(14),所述若干个罩体进风孔(13)和进风孔(14)均位于围板(12)内,进风孔(14)与罩体进风孔(13)之间形成风流动通道(C),所述风流动通道(C)内置有散热风扇(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改进热效率的电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底壳(1)的底板(101)上、或/和炉体底壳(1)的侧板(102)、或/和炉体底壳(1)的侧板(102)与底板(101)之间的过渡处、或/和炉体底壳(1)与面板(3)之间设置有若干个与散热腔(4)相互连通的排风孔(15),位于隔热腔(7)内的风依次通过散热通道(9)、出风孔(11)、散热腔(4)、排风孔(15)的配合排出电热炉外。
7.根据权利要求2或6所述一种改进热效率的电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3)对应散热通道(9)或/和散热腔(4)的位置开设有排风孔(15)。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改进热效率的电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流动通道(C)内安装有控制电路板(16),控制电路板(16)与和散热风扇(2)和发热件(5)连接。
CN202022020664.8U 2020-09-15 2020-09-15 一种改进热效率的电热炉 Active CN2132376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20664.8U CN213237643U (zh) 2020-09-15 2020-09-15 一种改进热效率的电热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20664.8U CN213237643U (zh) 2020-09-15 2020-09-15 一种改进热效率的电热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37643U true CN213237643U (zh) 2021-05-18

Family

ID=75873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20664.8U Active CN213237643U (zh) 2020-09-15 2020-09-15 一种改进热效率的电热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376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48767B (zh)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112146138B (zh) 一种电热炉
CN213237643U (zh) 一种改进热效率的电热炉
CN212132551U (zh) 锅支架及燃气灶
CN110464200A (zh) 烹饪设备
CN217066094U (zh) 一种电加热烹饪器具
CN110553298A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灶具
CN102871536B (zh) 一种太阳能烹调器具
CN207279715U (zh) 电磁炉
CN211854111U (zh) 一种灶具用新型防水密封结构及灶具
CN215723406U (zh) 超薄电陶炉
CN217540829U (zh) 烹饪器具
CN213066212U (zh) 一种电热炉的导风结构
CN210107488U (zh)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2805740U (zh) 一种节煤热水煤炉
CN211909213U (zh) 电磁感应加热系统及电磁炉
CN214949003U (zh) 一种燃气灶节能燃烧器
CN219353630U (zh) 一种加热效率高的食品加工机
CN213391859U (zh) 门体结构及家用电器
CN215686663U (zh) 一种防烫的烹饪装置
CN208892235U (zh) 烹饪设备
CN217365355U (zh) 一种易清洗饭煲
CN213480283U (zh) 一种节能燃气灶具
CN220870941U (zh) 一种集成灶
CN218864298U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