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96546U - 一种零件加工用入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零件加工用入料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196546U CN213196546U CN202021064252.8U CN202021064252U CN213196546U CN 213196546 U CN213196546 U CN 213196546U CN 202021064252 U CN202021064252 U CN 202021064252U CN 213196546 U CN213196546 U CN 21319654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lt
- feeding device
- rotation
- axis
- main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11092 H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零件加工用入料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转动轴和两个第二转动轴,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的外部均设有皮带轮,皮带轮的外部套设有有皮带,皮带的外部粘接有若干固定块,所述主体的底端焊接有驱动盒,驱动盒的内部设有驱动机构,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底端延伸至所述驱动盒的内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零件放置在两个皮带之间的一侧,由于皮带会带动两个皮带上的固定块相互靠近,使零件被夹持在固定块之中,此时零件被运送到加工区域,零件被加工完毕之后,再从皮带的另一侧落下,人体的手部不会进入加工区域,增加了加工的安全性,同时在皮带的运动过程之中自动将零件夹紧,提高了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零件加工用入料装置。
背景技术
一个零件加工完成之后需要将零件移走,同时进行在加工区域放置新的零件,在零件放置的过程之中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特别是小型零件,需要用手放置在加工区域,如果此时设备运转,很容易使手部受伤。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9124761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板材上料装置,包括设置于冲床进料侧的上料主体,所述上料主体包括支撑架、移动机构和夹取头,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横向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顶部的横向移动单元和竖向滑动设置于所述横向移动单元顶部的竖向移动单元,所述竖向移动单元顶部固定有所述夹取头,所述夹取头与板材夹接,所述夹取头的高度位于所述冲床的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
上述专利中的一种板材上料装置存在以下不足:通过夹取头夹持零件,更换零件时较慢,加工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零件加工用入料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零件加工用入料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转动轴和两个第二转动轴,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的外部均设有皮带轮,皮带轮的外部套设有皮带,皮带的外部粘接有若干固定块,所述主体的底端焊接有驱动盒,驱动盒的内部设有驱动机构,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底端延伸至所述驱动盒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机、两个蜗轮和两个蜗杆,所述驱动盒的两侧内壁分别与两个蜗杆转动连接,两个蜗杆之间焊接有连接轴,连接轴的外部通过键连接有半齿轮,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键连接有全齿轮,全齿轮与半齿轮啮合,所述驱动盒的内部设有两个旋转轴,所述蜗轮套设于所述旋转轴的外部,两个旋转轴的顶端与所述第一转动轴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的顶端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连接板。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顶端焊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顶端焊接有支撑板。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呈L形,所述固定块的底端焊接有承接板。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轴,固定轴的外部套设有滚轮。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底端焊接有四个支撑柱。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顶端开设有滑槽,所述主体在滑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螺纹杆,两个螺纹杆的螺纹方向相反,两个螺纹杆之间固定连接,两个螺纹杆的外部均套设有滑块,两个滑块的顶端均焊接有移动板,移动板的顶端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第一转动轴在圆形通孔处贯穿所述移动板,所述主体的顶端开设有条形通孔,所述第一转动轴在条形通孔处贯穿所述主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皮带和固定块,将零件放置在两个皮带之间的一侧,由于皮带会带动两个皮带上的固定块相互靠近,使零件被夹持在固定块之中,此时零件被运送到加工区域,被加工完毕之后,再从皮带的另一侧落下,人体手部不会进入加工区域,增加了安全性,同时在皮带的运动过程之中自动将零件夹紧,提高了加工效率;
2、通过设置全齿轮、半齿轮、蜗轮和蜗杆,电动机带动全齿轮转动,全齿轮带动半齿轮转动,使蜗杆带动蜗轮转动,从而使第一转动轴带动皮带移动,完成零件的移动,蜗轮和蜗杆的单向传动,使零件在加工过程之中无法移动,提升零件加工的稳定性,全齿轮和半齿轮的啮合使电动机可以带动皮带进行间歇运动,从而完成零件的加工;
3、通过设置成L形的固定块及其底部的承接板,两个相邻的固定块可以组成一对,将零件夹持在两个固定块之间,当固定块处于皮带的弧形边时,此时两个相邻的固定块是张开的,便于零件进入两个固定块之间,零件可以放置在承接板上,防止零件掉落;
4、通过设置螺纹杆、滑块和移动板,转动螺纹杆,使滑块带动两个移动板相互靠近或是远离,此时两个皮带相互靠近或是远离,第一转动轴在主体的条形通孔内部进行移动,蜗轮始终能与蜗杆啮合,两个皮带的相互移动可以固定不同大小的零件。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零件加工用入料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零件加工用入料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零件加工用入料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零件加工用入料装置的驱动盒俯视结构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零件加工用入料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101第二转动轴、102连接板、2支撑杆、3支撑板、4固定块、5皮带、6皮带轮、7第一转动轴、8滚轮、9固定轴、 10支撑柱、11驱动盒、12蜗轮、13旋转轴、14蜗杆、15半齿轮、 16全齿轮、17电动机、18连接轴、19移动板、20滑块、21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参照图1-4,一种零件加工用入料装置,包括主体1,主体1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转动轴7和两个第二转动轴101,第一转动轴7和第二转动轴101的外部均设有皮带轮6,皮带轮6的外部套设有皮带5,皮带5的外部粘接有若干固定块4,主体1的底端焊接有驱动盒11,驱动盒11的内部设有驱动机构,第一转动轴7的底端延伸至驱动盒11的内部,通过驱动机构带动皮带轮6转动,使皮带6 运动,将零件放置在两个皮带4之间的一侧,由于皮带4会带动两个皮带4上的固定块4相互靠近,使零件被夹持在固定块4之中,此时零件被运送到加工区域,被加工完毕之后,再从皮带4的另一侧落下,人体手部不会进入加工区域,增加了安全性,同时在皮带4的运动过程之中自动将零件夹紧,提高了加工效率。
其中,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机17、两个蜗轮12和两个蜗杆14,驱动盒11的两侧内壁分别与两个蜗杆14转动连接,两个蜗杆14之间焊接有连接轴18,连接轴18的外部通过键连接有半齿轮15,电动机 17的输出轴通过键连接有全齿轮16,全齿轮16与半齿轮15啮合,驱动盒11的内部设有两个旋转轴13,蜗轮12套设于旋转轴13的外部,两个旋转轴13的顶端与第一转动轴7焊接,通过电动机17带动全齿轮16转动,全齿轮16带动半齿轮15转动,使蜗杆14带动蜗轮 12转动,从而使第一转动轴7带动皮带4移动,完成零件的移动,蜗轮12和蜗杆14的单向传动,使零件在加工过程之中无法移动,提升零件加工的稳定性,全齿轮16和半齿轮15的啮合使电动机17可以带动皮带4进行间歇运动,从而完成零件的加工。
其中,第一转动轴7和第二转动轴101的顶端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连接板102,连接板102可以提升第一转动轴7和第二转动轴101转动时的稳定性。
其中,主体1的顶端焊接有支撑杆2,支撑杆2的顶端焊接有支撑板3,可以通过将零件从支撑板3上推入皮带4之间,完成零件的固定。
其中,固定块4呈L形,固定块4的底端焊接有承接板,两个相邻的固定块4可以组成一对,将零件夹持在两个固定块4之间,当固定块4处于皮带4的弧形边时,此时两个相邻的固定块4是张开的,便于零件进入两个固定块4之间,零件可以放置在承接板上,防止零件掉落。
其中,主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轴9,固定轴9的外部套设有滚轮8,滚轮9接触皮带4的内侧,并使皮带4直线运动,将零件夹紧。
其中,主体1的底端焊接有四个支撑柱10。
工作原理:通过电动机17带动皮带轮6转动,使皮带6运动,将零件放置在两个皮带4之间的一侧,由于皮带4会带动两个皮带4 上的固定块4相互靠近,使零件被夹持在固定块4之中,此时零件被运送到加工区域,被加工完毕之后,再从皮带4的另一侧落下,人体手部不会进入加工区域,增加了安全性,同时在皮带4的运动过程之中自动将零件夹紧,提高了加工效率;
通过电动机17带动全齿轮16转动,全齿轮16带动半齿轮15转动,使蜗杆14带动蜗轮12转动,从而使第一转动轴7带动皮带4移动,完成零件的移动,蜗轮12和蜗杆14的单向传动,使零件在加工过程之中无法移动,提升零件加工的稳定性,全齿轮16和半齿轮15 的啮合使电动机17可以带动皮带4进行间歇运动,从而完成零件的加工。
实施例2
参照图5,一种零件加工用入料装置,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为了增加装置的实用性,主体1的顶端开设有滑槽,主体1在滑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螺纹杆21,两个螺纹杆21的螺纹方向相反,两个螺纹杆21之间固定连接,两个螺纹杆21的外部均套设有滑块20,两个滑块20的顶端均焊接有移动板19,移动板19的顶端开设有圆形通孔,第一转动轴7在圆形通孔处贯穿移动板19,主体1的顶端开设有条形通孔,第一转动轴7在条形通孔处贯穿主体1,通过转动螺纹杆21,使滑块20带动两个移动板19相互靠近或是远离,此时两个皮带4相互靠近或是远离,第一转动轴7在主体1的条形通孔内部进行移动,蜗轮12始终能与蜗杆14啮合,两个皮带4的相互移动可以固定不同大小的零件。
工作原理:通过电动机17带动皮带轮6转动,使皮带6运动,将零件放置在两个皮带4之间的一侧,由于皮带4会带动两个皮带4 上的固定块4相互靠近,使零件被夹持在固定块4之中,此时零件被运送到加工区域,被加工完毕之后,再从皮带4的另一侧落下,人体手部不会进入加工区域,增加了安全性,同时在皮带4的运动过程之中自动将零件夹紧,提高了加工效率;
通过电动机17带动全齿轮16转动,全齿轮16带动半齿轮15转动,使蜗杆14带动蜗轮12转动,从而使第一转动轴7带动皮带4移动,完成零件的移动,蜗轮12和蜗杆14的单向传动,使零件在加工过程之中无法移动,提升零件加工的稳定性,全齿轮16和半齿轮15 的啮合使电动机17可以带动皮带4进行间歇运动,从而完成零件的加工;
通过转动螺纹杆21,使滑块20带动两个移动板19相互靠近或是远离,此时两个皮带4相互靠近或是远离,第一转动轴7在主体1 的条形通孔内部进行移动,蜗轮12始终能与蜗杆14啮合,两个皮带 4的相互移动可以固定不同大小的零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零件加工用入料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顶端设有两个第一转动轴(7)和两个第二转动轴(101),第一转动轴(7)和第二转动轴(101)的外部均设有皮带轮(6),皮带轮(6)的外部套设有皮带(5),皮带(5)的外部设有若干固定块(4),所述主体(1)的底端设有驱动盒(11),驱动盒(11)的内部设有驱动机构,所述第一转动轴(7)的底端延伸至所述驱动盒(11)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件加工用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机(17)、两个蜗轮(12)和两个蜗杆(14),所述驱动盒(11)的两侧内壁分别与两个蜗杆(14)转动连接,两个蜗杆(14)之间设有连接轴(18),连接轴(18)的外部设有半齿轮(15),所述电动机(17)的输出轴设有全齿轮(16),全齿轮(16)与半齿轮(15)啮合,所述驱动盒(11)的内部设有两个旋转轴(13),所述蜗轮(12)套设于所述旋转轴(13)的外部,两个旋转轴(13)的顶端与所述第一转动轴(7)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件加工用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轴(7)和所述第二转动轴(101)的顶端设有同一个连接板(1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件加工用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顶端设有支撑杆(2),支撑杆(2)的顶端设有支撑板(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件加工用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4)呈L形,所述固定块(4)的底端设有承接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件加工用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轴(9),固定轴(9)的外部套设有滚轮(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件加工用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底端设有四个支撑柱(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件加工用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顶端开设有滑槽,所述主体(1)在滑槽的内部设有两个螺纹杆(21),两个螺纹杆(21)的螺纹方向相反,两个螺纹杆(21)之间固定连接,两个螺纹杆(21)的外部均套设有滑块(20),两个滑块(20)的顶端均设有移动板(19),移动板(19)的顶端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第一转动轴(7)在圆形通孔处贯穿所述移动板(19),所述主体(1)的顶端开设有条形通孔,所述第一转动轴(7)在条形通孔处贯穿所述主体(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064252.8U CN213196546U (zh) | 2020-06-11 | 2020-06-11 | 一种零件加工用入料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064252.8U CN213196546U (zh) | 2020-06-11 | 2020-06-11 | 一种零件加工用入料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196546U true CN213196546U (zh) | 2021-05-14 |
Family
ID=75829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064252.8U Active CN213196546U (zh) | 2020-06-11 | 2020-06-11 | 一种零件加工用入料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196546U (zh) |
-
2020
- 2020-06-11 CN CN202021064252.8U patent/CN21319654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759498B (zh) | 一种自动对位冲孔机 | |
CN210523702U (zh) | 一种自动滚丝机 | |
CN112320420B (zh) | 一种收卷方便的制袋机收卷机构 | |
CN213196546U (zh) | 一种零件加工用入料装置 | |
CN114905296A (zh) | 一种旋转工作台及其cnc立式加工中心 | |
CN216037020U (zh) | 一种智能翻板机 | |
CN213163210U (zh) | 一种高度可调的机械零件加工装置 | |
CN112372222A (zh) | 一种非对称金属板带自动对焊加持装置 | |
CN110884909A (zh) | 一种米业深加工用上料装置 | |
CN212328548U (zh) | 一种药物制备用原料研磨装置 | |
CN216540389U (zh) | 一种手机钢片冲压成型装置 | |
CN216226404U (zh) | 一种电子产品冲压件弹片生产设备 | |
CN116921561A (zh) | 一种定位上料的金属生产冲压装备 | |
CN210756087U (zh) | 一种五金模具加工用焊接台 | |
CN217748970U (zh) | 一种转向器复合成型模具 | |
CN214693886U (zh) | 全自动玻璃开料机 | |
CN215287115U (zh) | 一种玻璃瓶加工上料装置 | |
CN218460573U (zh) | 一种铝合金箱体加工用冲压设备 | |
CN216511163U (zh) | 一种用于芯片的二次上料机构 | |
CN213224548U (zh) | 一种室内门加工用板材切割装置 | |
CN217315660U (zh) | 一种螺栓制备用滚丝机的翻料机构 | |
CN216679743U (zh) | 一种婴儿车收折关节生产用自动冲压装置 | |
CN212578004U (zh) | 一种高效的金属方矩管自动切割装置 | |
CN213944733U (zh) | 一种螺栓生产用滚丝机的送料装置 | |
CN216213325U (zh) | 用于led固晶机的led芯片支架转送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