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92032U - 多缝鼻胆管 - Google Patents

多缝鼻胆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92032U
CN213192032U CN202020851698.9U CN202020851698U CN213192032U CN 213192032 U CN213192032 U CN 213192032U CN 202020851698 U CN202020851698 U CN 202020851698U CN 213192032 U CN213192032 U CN 2131920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le duct
drainage
slit
nose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5169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East Hospital Tongji University Affiliated East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East Hospital Tongji University Affiliated East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East Hospital Tongji University Affiliated East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East Hospital Tongji University Affiliated East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2085169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920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920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9203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缝鼻胆管。所述鼻胆管为单通道管,本实用新型包括依次相连的头部、引流部、体部和尾部,所述引流部包括缝隙管段,所述缝隙管段包括至少3条规格相同的弧形管壁,相邻弧形管壁之间的距离相同,使得相邻条状管壁之间形成的若干引流缝隙截面积相同,所述尾部呈直线型,工作状态下,所述头部和引流部置入胆管中,所述体部经过鼻胆管口鼻转换后与引流袋相连。本实用新型管壁设有纵行裂缝,裂缝上有凹槽形成的侧孔,能充分引流胆管内胆汁,引流效果及通畅率均优于仅有侧孔的鼻胆管,引流部由裂缝管段及完整管段间断组成,既保持了引流效果,又能保持鼻胆管引流部的支撑力及张力。

Description

多缝鼻胆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创医疗技术及手术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多缝鼻胆管。
背景技术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目前治疗肝胆胰疾病的一种微创手术方案,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ERCP操作也存在出血、急性胰腺炎、急性胆管等并发症,其中急性胆管炎的发病原因是胆管反复插管、乳头括约肌切开及扩张后引起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水肿,导致胆管开口炎性狭窄,胆汁排泄不畅引起胆管高压所致。目前ERCP术后急性胆管炎的预防方案包括药物保守治疗、内镜下胆管支架置入术(ERPD)及内镜下鼻胆引流术等。
ERCP术后留置鼻胆管是目前预防术后急性胆管炎的重要方法,在充分引流胆汁,降低胆管压力的同时,可经过鼻胆管使用抗生素溶液进行胆管冲洗,促进感染性胆汁、脓液、胆泥及碎石的排出。目前使用的鼻胆管包括襻式鼻胆管和单猪尾鼻胆管两种,两种鼻胆管管壁上圆形侧孔均位于头端,如果鼻胆管放置到深部的肝内胆管,则对其他肝内胆管及肝外胆管无引流作用;申请号为201811399411.7的防滑脱的鼻胆囊外引流管及置入装置公开的鼻胆管引流管侧孔较小,且数量有限,其引流胆汁有限,且容易发生堵塞。因此部分患者术后鼻胆管无胆汁引出或胆汁引流量较少,达不到有效引流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多缝鼻胆管。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多缝鼻胆管,所述鼻胆管为单通道管,包括依次相连的头部、引流部、体部和尾部,所述引流部包括缝隙管段,所述缝隙管段包括至少3条规格相同的弧形管壁,相邻弧形管壁之间的距离相同,使得相邻条状管壁之间形成的若干引流缝隙截面积相同,所述尾部呈直线型,工作状态下,所述头部和引流部置入胆管中,所述体部经过鼻胆管口鼻转换后与引流袋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管壁的两侧均设有至少一个凹槽,相邻管壁的凹槽位置相对应,形成椭圆形侧孔。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部包括间隔设置的缝隙管段和完整管段,一缝隙管段的裂缝和与其间隔完整管段相邻的缝隙管段的裂缝纵向位置处于同一直线或是不在同一直线。
进一步地,与头部相连的缝隙管段和头部之间设有用于定位的第一金属环,与体部相连的缝隙管段和尾部之间设有用于定位的第二金属环。
进一步地,所述头部还设有防位移结构,所述防位移结构包括球形和猪尾形。
进一步地,所述尾部还设有防止鼻胆管移位的襻状结构。
进一步地,鼻胆管外径包括7、8.5、10Fr,对应的内径包括5、6.5、8Fr。
进一步地,所述鼻胆管全长150~200cm。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管壁设有纵行裂缝,裂缝上有凹槽形成的侧孔,能充分引流胆管内胆汁,引流效果及通畅率均优于仅有侧孔的鼻胆管;
2.本实用新型中引流部由裂缝管段及完整管段间断组成,既保持了引流效果,又能保持鼻胆管引流部的支撑力及张力;
3.本实用新型头部或体部设有防位移结构,具有防止鼻胆管移位的作用;
4.本实用新型设有金属环,可定位鼻胆管引流部的位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裂缝处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弧形管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头部;2、弧形管壁;3、体部;4、尾部;5、完整管段;6、第一金属环;7、第二金属环;8、引流缝隙;9、椭圆形侧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多缝鼻胆管,所述鼻胆管为单通道管,包括依次相连的头部、引流部、体部和尾部,所述引流部包括缝隙管段,所述缝隙管段包括至少3条规格相同的弧形管壁,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选用4条,相邻弧形管壁之间的距离相同,使得相邻条状管壁之间形成的若干引流缝隙截面积相同,所述尾部呈直线型,工作状态下,所述头部和引流部置入胆管中,所述体部经过鼻胆管口鼻转换后与引流袋相连。
如图3所示,所述弧形管壁的两侧均设有至少一个凹槽,相邻管壁的凹槽位置相对应,形成椭圆形侧孔。附图中展示管段设有左、右侧各有两个凹槽,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实际临床进行调整。
所述引流部包括间隔设置的缝隙管段和完整管段,一缝隙管段的裂缝和与其间隔完整管段相邻的缝隙管段的裂缝纵向位置处于同一直线或是不在同一直线。本实施例中裂缝纵向位置位于同一直线上,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相邻上下裂缝可存在一定的错位,即其存在预设的空间角度差。
为了定位引流部位置,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与头部相连的缝隙管段和头部之间设有用于定位的第一金属环,与体部相连的缝隙管段和体部之间设有用于定位的第二金属环。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头部还设有防位移结构,所述防位移结构包括球形和猪尾形;所述尾部还设有防止鼻胆管移位的襻状结构。头部呈单猪尾形、球形均具有防止鼻胆管移位的作用;襻状结构包括匹配人体器官的十二指肠襻及幽门襻,其具有防止鼻胆管移位的作用。根据实际临床情况,选取对应的鼻胆管,具体详见下述各实施例。
鼻胆管外径包括7、8.5、10Fr,对应的内径包括5、6.5、8Fr。
所述鼻胆管全长150~200cm。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头部呈弧形,尾部具有襻状结构。本实施例具体使用方法为:ERCP术后胆管内留置导丝,在导丝引导下经十二指肠钳道置入本装置,当第二金属环进入胆总管末端后,退出导丝及十二指肠镜,并置入鼻胆管,鼻胆管十二指肠段及幽门段呈襻,最后完成鼻胆管口鼻转换,对鼻胆管进行固定并接袋引流。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类似,与其不同的是,头部呈单猪尾形。本实施例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类似,与其不同的是,头部呈单猪尾形,尾部具有襻状结构。本实施例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类似,与其不同的是,头部由四条弧形管壁形成球形。本实施例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类似,与其不同的是,头部由四条弧形管壁形成球形,尾部具有襻状结构。本实施例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和5通过内芯和内芯手柄配合使用,该套部件可选用现有技术,例如申请号为201811399411.7的防滑脱的鼻胆囊外引流管及置入装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多缝鼻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鼻胆管为单通道管,包括依次相连的头部、引流部、体部和尾部,所述引流部包括缝隙管段,所述缝隙管段包括至少3条规格相同的弧形管壁,相邻弧形管壁之间的距离相同,使得相邻条状管壁之间形成的若干引流缝隙截面积相同,所述尾部呈直线型,工作状态下,所述头部和引流部置入胆管中,所述体部经过鼻胆管口鼻转换后与引流袋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缝鼻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管壁的两侧均设有至少一个凹槽,相邻管壁的凹槽位置相对应,形成椭圆形侧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缝鼻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部包括间隔设置的缝隙管段和完整管段,一缝隙管段的裂缝和与其间隔完整管段相邻的缝隙管段的裂缝纵向位置处于同一直线或是不在同一直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缝鼻胆管,其特征在于,与头部相连的缝隙管段和头部之间设有用于定位的第一金属环,与体部相连的缝隙管段和体部之间设有用于定位的第二金属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缝鼻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还设有防位移结构,所述防位移结构包括球形和猪尾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多缝鼻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还设有防止鼻胆管移位的襻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缝鼻胆管,其特征在于,鼻胆管外径包括7、8.5、10Fr,对应的内径包括5、6.5、8Fr。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缝鼻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鼻胆管全长150~200cm。
CN202020851698.9U 2020-05-20 2020-05-20 多缝鼻胆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1920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51698.9U CN213192032U (zh) 2020-05-20 2020-05-20 多缝鼻胆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51698.9U CN213192032U (zh) 2020-05-20 2020-05-20 多缝鼻胆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92032U true CN213192032U (zh) 2021-05-14

Family

ID=75819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51698.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192032U (zh) 2020-05-20 2020-05-20 多缝鼻胆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920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769981A (en) Urinary catheter
CN108325045B (zh) 多功能鼻胆引流管
EP0873760B1 (en) Prostatic obstruction relief catheter
US4307723A (en) Externally grooved ureteral stent
US4950228A (en) Ureteral stent
CA2363001C (en) Medical device with one or more helical coils
US8246690B2 (en) Stent with soluble bladder retention member
JPH05505747A (ja) 留置ステントとその使用法
US20050240278A1 (en) Stent improvements
KR20110045642A (ko) 전립선 요도 확장용 스텐트
JP7466586B2 (ja) 患者の身体の導管内の閉塞物を回収する装置
CN201356684Y (zh) 一种软质胆道支架
CN213192032U (zh) 多缝鼻胆管
CN213252428U (zh) 裂口状鼻胆管
KR20110133163A (ko) 분리된 υ자형 스텐트 및 깔때기형 풍선도자유닛
CN213030944U (zh) 裂口状胆管支架
CN212879698U (zh) 多缝胆管支架
CN212282497U (zh) 一种直接拔除型胆汁胰液引流管
CN219501265U (zh) 一种输尿管支架
CN214343881U (zh) 串珠状鼻胆引流管
CN213372756U (zh) 多缝胰管支架
CN109260575B (zh) 防移位鼻胆外引流管及置入装置
CN219397752U (zh) 逐级可脱落单猪尾胆管支架
CN212213819U (zh) 双腔取石球囊
CN109224261A (zh) 防移位胆道内引流管及置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