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84054U -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84054U
CN213184054U CN202022429639.5U CN202022429639U CN213184054U CN 213184054 U CN213184054 U CN 213184054U CN 202022429639 U CN202022429639 U CN 202022429639U CN 213184054 U CN213184054 U CN 2131840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shell
facing
key body
rea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2963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舒国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ly Electronics Holdings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Technology Electronics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Technology Electronics Hui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Technology Electronics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2963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840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840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840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其中,按键结构包括:后壳、面壳以及按键,所述面壳盖设于所述后壳,并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按键设于所述安装孔,所述按键与面壳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组装简便的按键结构。

Description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按键结构以及应用该按键结构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按键结构包括分体设计的按键、面壳和后壳,首先使用弹力臂或弹力垫支撑来将按键固定于面壳上,再将固定安装有按键的面壳连接于后壳,以实现按键结构的组装,导致组装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按键结构,旨在提供一种组装简便的按键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按键结构,包括:
后壳;
面壳,所述面壳盖设于所述后壳,并开设有安装孔;以及
按键,所述按键设于所述安装孔,所述按键与所述面壳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按键包括:第一按键本体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第一按键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一按键本体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面壳连接为一体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按键本体与所述安装孔的孔壁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按键结构还包括:
底壳,所述底壳罩设于所述后壳背向所述面壳的一侧,并与所述后壳围合形成安装腔;
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设于所述安装腔内;以及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并设于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后壳之间,且电连接于所述电源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面向所述后壳的一侧设有第一按键开关,所述第一按键本体面向所述后壳的表面凸设有第一触发部,所述后壳开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一触发部穿设于所述第一贯穿孔以与所述第一按键开关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按键还包括:第二按键本体,所述第二按键本体设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一按键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二按键本体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面壳连接为一体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按键本体与所述安装孔的孔壁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面向所述后壳的一侧还设有第二按键开关,所述第二按键本体面向所述后壳的表面凸设有第二触发部,所述后壳还开设有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二触发部穿设于所述第二贯穿孔以与所述第二按键开关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按键开设有避让口,所述后壳面向所述面壳的表面设有电源按键,所述电源按键穿设于所述避让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面壳面向所述后壳的表面凸设有卡扣,所述后壳面向所述面壳的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扣卡设于所述卡槽。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按键结构,该按键结构包括:
后壳;
面壳,所述面壳盖设于所述后壳,并开设有安装孔;
按键,所述按键设于所述安装孔,所述按键与所述面壳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按键结构,通过将按键设于面壳的安装孔内,并与面壳一体成型。因此,在组装按键结构时,直接将面壳连接于后壳即可,操作简单,无需使用弹力臂或弹力垫支撑来将按键固定于面壳上,简化了组装过程,从而本方案提供了一种组装简便的按键结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按键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按键结构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按键结构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按键结构中面壳和按键结合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按键结构中面壳和按键结合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按键结构 32 连接部
10 后壳 321 避让口
11 第一贯穿孔 33 第二按键本体
12 第二贯穿孔 331 第二间隙槽
13 电源按键 332 第二触发部
14 卡槽 40 底壳
15 第一连接孔 41 第二连接孔
16 限位槽 50 电源模块
20 面壳 60 控制模块
21 卡扣 61 第一按键开关
22 限位块 62 第二按键开关
30 按键 63 电源开关
31 第一按键本体 70 连接件
311 第一间隙槽 80 铝支架
312 第一触发部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按键结构100,旨在提供一种组装简便的按键结构100。
结合参阅图1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按键结构100的一实施例中,该按键结构100包括:后壳10、面壳20以及按键30。所述面壳20盖设于所述后壳10,并开设有安装孔(图未示),所述按键30设于所述安装孔,并与面壳20一体成型。
本实施例中,后壳10与面壳20可拆卸连接,具体可通过卡扣21、螺钉等方式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按键结构100,通过将按键30设于面壳20的安装孔内,并与面壳20一体成型。因此,在组装按键结构100时,直接将面壳20连接于后壳10即可,操作简单,无需使用弹力臂或弹力垫支撑来将按键30固定于面壳20上,简化了组装过程,从而本方案提供了一种组装简便的按键结构100。
另外,通过使按键一体成型于面壳20上,还可保证按键30的间隙均匀美观。同时,避免现有技术中,需要使用弹力垫,或者设计一个弹力臂然后使用热熔胶将按键30固定于面壳20上,而这两种固定方式均需将按键结构100拆分成按键30、面壳20、后壳10、弹力臂或弹力垫等几个零部件。这样不仅增加了材料成本,还不便于生产,而在组装完成后,无法保证按键30周边的间隙均匀性。而且使用热熔胶固定按键30时,长期使用容易使按键30下榻,导致按键30手感差,并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
结合参阅图1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按键结构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按键30包括:第一按键本体31和连接部32,所述连接部32设于所述第一按键本体31的一侧,所述第一按键本体31通过所述连接部32与所述面壳20连接为一体结构。使第一按键本体31通过连接部32一体成型于面壳20,从而可保证按键30与面壳20之间具有足够的连接强度。
本实施例中,第一按键本体31大致呈长方体结构,并由面壳20的中部延伸至面壳20的一侧壁。
结合参阅图4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按键结构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按键本体31与所述安装孔的孔壁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槽311。通过在第一按键本体31与安装孔的孔壁之间形成第一间隙槽311,可保证第一按键本体31具有足够的按压空间,从而可通过按压第一按键本体31以顺利地触发对应的按键开关。
具体地,第一间隙槽311为条形开槽,并沿第一按键本体31的周向环绕设置,且为了保证第一按键本体31具有足够的按压空间的同时,避免第一间隙槽311的宽度过大而影响美观,从而第一间隙槽311的宽度为0.2~0.8mm,例如,可以是0.5mm,当然,具体可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而定。
结合参阅图2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按键结构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按键结构100还包括:底壳40、电源模块50以及控制模块60。所述底壳40罩设于所述后壳10的背向所述面壳20的一侧,并与所述后壳10围合形成安装腔;所述电源模块50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控制模块60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并设于所述电源模块50与所述后壳10之间,且电连接于所述电源模块50,所述控制模块60面向所述后壳10的一侧设有第一按键开关61,所述第一按键本体31面向所述后壳10的表面凸设有第一触发部312,所述后壳10开设有第一贯穿孔11,所述第一触发部312穿设于所述第一贯穿孔11以与所述第一按键开关61接触。
可以理解的,通过使第一按键本体31的第一触发部312穿设于后壳10的第一贯穿孔11以与第一按键开关61接触,从而可通过按压第一按键本体31,以触发第一按键开关61,即可打开或关闭第一按键开关61,且该设置还可使第一按键本体31稳定地控制第一按键开关61。
本实施例中,底壳40罩设于后壳10,并与后壳10可拆卸连接。具体地,后壳10的面向底壳40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5,底壳40的面向后壳10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连接孔41,按键结构100还包括连接件70,连接件70穿设于第一连接孔15并插设于第二连接孔41,以将后壳10固定连接于底壳40。
当然,为了进一步提高后壳10与底壳40之间的连接强度,可在后壳10的面向底壳40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15,多个第一连接孔15沿后壳10的周向间隔设置,并在底壳40的面向后壳10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41,多个第二连接孔41沿底壳40的周向间隔设置,且连接件70设置有多个,以使每一连接件70穿设于一第一连接孔15并插设于一第二连接孔41。
该按键结构100还包括铝支架80,铝支架80罩设于底壳40的底部,以使底壳40、后壳10以及面壳20均设于铝支架80,以通过铝支架80加强各个结构之间的连接强度,并提高结构的整体性。
结合参阅图1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按键结构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按键30还包括第二按键本体33,所述第二按键本体33设于所述连接部32远离所述第一按键本体31的一侧,所述第二按键本体33通过所述连接部32与所述面壳20连接为一体结构。使第二按键本体33通过连接部32一体成型于面壳20,从而可保证按键30与面壳20之间具有足够的连接强度;而且设置有第一按键本体31和第二按键本体33两个按键本体,可通过两个按键本体分别控制两种按键开关。
本实施例中,第二按键本体33大致呈半圆体结构,第一按键本体31和第二按键本体33分别设于连接部32相对的两侧。
结合参阅图4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按键结构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按键本体33与所述安装孔的孔壁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槽331。通过在第二按键本体33与安装孔的孔壁之间形成第二间隙槽331,可保证第二按键本体33具有足够的按压空间,从而可通过按压第二按键本体33以顺利地触发对应的按键开关。
具体地,第二间隙槽331为条形开槽,并沿第二按键本体33的周向环绕设置,且为了保证第二按键本体33具有足够的按压空间的同时,避免第二间隙槽331的宽度过大而影响美观,从而优选第二间隙槽331的宽度为0.5mm,当然,具体可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而定。
结合参阅图2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按键结构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60面向所述后壳10的一侧还设有第二按键开关62,所述第二按键本体33面向所述后壳10的表面凸设有第二触发部332,所述后壳10还开设有第二贯穿孔12,所述第二触发部332穿设于所述第二贯穿孔12以与所述第二按键开关62接触。
可以理解的,通过使第二按键本体33的第二触发部332穿设于后壳10的第二贯穿孔12以与第二按键开关62接触,从而可通过按压第二按键本体33,以触发第二按键开关62,即可打开或关闭第二按键开关62,且该设置还可使第二按键本体33稳定地控制第二按键开关62。
结合参阅图2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按键结构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按键开设有避让口321,所述后壳10面向所述面壳20的表面设有电源按键13,所述电源按键13穿设于所述避让口321。
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60的面向后壳10的一侧还设有电源开关63,后壳10的面向控制模块60的表面设有第三触发部,第三触发部与电源按键13背对设置,从而可通过避让口321而按压电源按键13,以使第三触发部触发电源开关63,即可打开或关闭电源开关63。
结合参阅图2、图4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按键结构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面壳20面向所述后壳10的表面凸设有卡扣21,所述后壳10面向所述面壳20的表面开设有卡槽14,所述卡扣21卡设于所述卡槽14,从而使面壳20通过卡扣21和卡槽14配合的方式连接于后壳10,该设置可保证面壳20与后壳10之间具有足够的连接强度,还可便于拆装面壳20和后壳10。
进一步地,为了进一步提高面壳20与后壳10之间的连接强度,可在面壳20的面向后壳10的表面凸设有多个卡扣21,多个卡扣21沿面壳20的周向间隔设置,并在后壳10的面向面壳20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卡槽14,多个卡槽14沿后壳10的周向间隔设置,以使每一卡扣21卡设于一卡槽14内。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面壳20与后壳10的连接稳定性,还可在面壳20的面向后壳10的表面凸设有限位块22,并在后壳10的面向面壳20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16,以使限位块22插设于限位槽16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按键结构100,该按键结构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电子设备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电子设备可为音箱、冰箱、电视机等电子产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后壳;
面壳,所述面壳盖设于所述后壳,并开设有安装孔;
按键,所述按键设于所述安装孔,所述按键与所述面壳一体成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包括:
第一按键本体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第一按键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一按键本体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面壳连接为一体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键本体与所述安装孔的孔壁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结构还包括:
底壳,所述底壳罩设于所述后壳背向所述面壳的一侧,并与所述后壳围合形成安装腔;
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设于所述安装腔内;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并设于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后壳之间,且电连接于所述电源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面向所述后壳的一侧设有第一按键开关,所述第一按键本体面向所述后壳的表面凸设有第一触发部,所述后壳开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一触发部穿设于所述第一贯穿孔以与所述第一按键开关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还包括:
第二按键本体,所述第二按键本体设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一按键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二按键本体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面壳连接为一体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按键本体与所述安装孔的孔壁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槽。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面向所述后壳的一侧还设有第二按键开关,所述第二按键本体面向所述后壳的表面凸设有第二触发部,所述后壳还开设有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二触发部穿设于所述第二贯穿孔以与所述第二按键开关接触。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开设有避让口,所述后壳面向所述面壳的表面设有电源按键,所述电源按键穿设于所述避让口。
9.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壳面向所述后壳的表面凸设有卡扣,所述后壳面向所述面壳的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扣卡设于所述卡槽。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按键结构。
CN202022429639.5U 2020-10-27 2020-10-27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2131840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29639.5U CN213184054U (zh) 2020-10-27 2020-10-27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29639.5U CN213184054U (zh) 2020-10-27 2020-10-27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84054U true CN213184054U (zh) 2021-05-11

Family

ID=75780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29639.5U Active CN213184054U (zh) 2020-10-27 2020-10-27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840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94739B2 (en)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snap pin reinforcing member fastening mechanism
CN107091490B (zh) 发热组件和取暖器
CA2313819A1 (en) Receptacle faceplate
US11116102B2 (en) Display device
CN108605062B (zh) 按键模块和移动终端
CN213184054U (zh)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US6522372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nitor having simplified assembly process
KR970049904A (ko) 자동판매기의 단열판넬조립장치
CN107741692B (zh) 表盘和智能手表
CN109303358B (zh) 电子烟电池盒和电子烟
US4199204A (en) Housing for a two-way radio or the like
CN212461934U (zh) 电池盖防拆结构和网关主机
EP2157844B1 (en) Attachment structure for control key unit
CN212010780U (zh) 轻触开关
CN209087638U (zh) 按键开关组件
CN214177674U (zh) 一种群控控制器
CN220855541U (zh) 摇杆装置和控制器
CN215335287U (zh) 中控平板及用于中控平板电脑的安装结构
CN219893585U (zh) 设备主机及储能设备
CN219091058U (zh) 游戏控制器
CN218941518U (zh) 主板安装结构及风扇
CN214672297U (zh) 智能控制面板
CN211788702U (zh) 旋钮开关
CN214307812U (zh) 门体组件和冰箱
CN216626406U (zh) 遥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6006 community 37, Zhongkai high tech Zone, Huizhou,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Tongl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6006 Zhongkai high tech Zone 37, Hui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TONLY ELECTRONICS HOLDINGS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