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91490B - 发热组件和取暖器 - Google Patents

发热组件和取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91490B
CN107091490B CN201710530949.6A CN201710530949A CN107091490B CN 107091490 B CN107091490 B CN 107091490B CN 201710530949 A CN201710530949 A CN 201710530949A CN 107091490 B CN107091490 B CN 1070914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heating plate
heating
bottom plate
heat gene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3094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91490A (zh
Inventor
温嘉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3094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914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70914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914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914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914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3/00Electric heating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 F24D19/06Casings, cover lids or ornamental panels, for radiators
    • F24D19/064Coverings not directly attached to a radiator, e.g. box-like cove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2200/00Heat sources or energy sources
    • F24D2200/08Electric hea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发热组件和应用该发热组件的取暖器,其中,所述发热组件包括:二防水罩,二所述防水罩相对设置;发热板,所述发热板设于二所述防水罩之间,所述发热板的两端分别设有接线端子,每一接线端子位于其临近的防水罩内,所述接线端子为金属材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提升取暖器的防水效果和使用安全性。

Description

发热组件和取暖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取暖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热组件和应用该发热组件的取暖器。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对衡式取暖器而言,普遍采用发热板来作为其内部重要的发热元件。并且,为实现较优的散热效果,普遍会在对衡式取暖器的外壳上开设若干散热孔,并使这些散热孔布满整个外壳。但是,这样的散热方式,易导致外部水分侵入外壳内部,对电路造成不良影响,甚至造成对衡式取暖器电路短路、整机损毁,或是漏电、影响用户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发热组件,旨在提升取暖器的防水效果和使用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发热组件,包括:
二防水罩,二所述防水罩相对设置;
发热板,所述发热板设于二所述防水罩之间,所述发热板的两端分别设有接线端子,每一接线端子位于其临近的防水罩内,所述接线端子为金属材质。
可选地,所述防水罩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开设有第一让位口;
罩壳,所述罩壳罩盖所述底板,并与所述底板共同形成容纳腔,所述接线端子凸设于所述发热板的端部,并由所述第一让位口穿过所述底板,并容纳于所述容纳腔。
可选地,所述底板开设有扣孔,所述罩壳朝向所述底板凸设有扣片,所述扣片扣入所述扣孔。
可选地,所述底板面向所述发热板的表面设有支架,所述发热板的端部固定于所述支架。
可选地,所述支架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与所述底板相抵接;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基板的一端连接,且相对于所述基板弯折延伸,所述发热板的端部固定于所述连接板。
可选地,所述基板开设有第二让位口,所述接线端子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让位口、所述第一让位口,并容纳于所述容纳腔。
可选地,所述第二让位口的大小与对应接线端子的横截面大小相匹配。
可选地,所述支架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连接于所述基板的另一端,并与所述连接板相对设置,所述发热板的端部位于所述挡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
可选地,所述底板面向所述发热板的表面凸设有安装凸耳,所述安装凸耳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挡板或所述连接板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支架通过连接件与第一连接孔及第二连接孔的配合连接于所述底板。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取暖器,该取暖器包括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包括:
二防水罩,二所述防水罩相对设置;
发热板,所述发热板设于二所述防水罩之间,所述发热板的两端分别设有接线端子,每一接线端子位于其临近的防水罩内,所述接线端子为金属材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发热板设置于二防水罩之间,并将发热板两端的接线端子分别设置于对应的防水罩内,这样,当有水侵入取暖器内部时,防水罩可有效隔绝水与接线端子的接触,避免电路短路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即,提升了取暖器的防水效果。同时,水分的隔绝还可有效避免漏电的发生,提升了取暖器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发热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发热组件的爆炸图;
图3为图2中Ⅲ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Ⅳ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发热组件 30 支架
10 防水罩 31 基板
11 底板 311 第二让位口
111 第一让位口 33 连接板
113 扣孔 331 第一安装孔
115 安装凸耳 35 挡板
1151 第一连接孔 351 第二连接孔
13 罩壳 50 发热板
131 扣片 51 接线端子
15 容纳腔 53 第二安装孔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发热组件100,其主要应用于取暖器,如对衡式取暖器等,以提升取暖器的防水效果和使用安全性。
以下将就发热组件100的具体结构进行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发明发热组件100一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组件100包括:
二防水罩10,二所述防水罩10相对设置;
发热板50,所述发热板50设于二所述防水罩10之间,且具有相对设置的两端,所述发热板50的两端分别朝向二所述防水罩10延伸设置,所述发热板50的两端分别设有接线端子51,每一接线端子51位于其临近的防水罩10内,所述接线端子51为金属材质。
具体地,防水罩10大致呈中空的半圆柱形,且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二防水罩10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二防水罩10之间形成夹持空间,发热板50位于该夹持空间内。发热板50大致呈长方形,其板面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且其较长边沿水平方向设置。此时,发热板50的较短两边所在的两个端部即为发热板50的两端,且每一端朝向一防水罩10延伸设置。并且,发热板50的两端分别设有接线端子51,且每一接线端子51位于其临近的防水罩10内。接线端子51可由铝质材料或铜质材料制成。
因此,可以理解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发热板50设置于二防水罩10之间,并将发热板50两端的接线端子51分别设置于对应的防水罩10内,这样,当有水侵入取暖器内部时,防水罩10可有效隔绝水与接线端子51的接触,避免电路短路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即,提升了取暖器的防水效果。同时,水分的隔绝还可有效避免漏电的发生,提升了取暖器的使用安全性。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防水罩10包括:
底板11,所述底板11开设有第一让位口111;
罩壳13,所述罩壳13罩盖所述底板11,并与所述底板11共同形成容纳腔15,所述接线端子51凸设于所述发热板50的端部,并由所述第一让位口111穿过所述底板11,并容纳于所述容纳腔15。
具体地,底板11大致呈长方形,其板面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且其较短边沿水平方向设置,同时,底板11还与发热板50垂直设置。罩壳13大致呈中空的侧面具有开口的半圆柱形,其开口面向底板11设置。当罩壳13罩盖底板11时,即当底板11装配于罩壳13时,罩壳13与底板11共同围合形成一容纳腔15。并且,底板11的中部还开设有第一让位口111,此时,发热板50端部凸设的接线端子51由第一让位口111穿过底板11,进入并容纳于防水罩10的容纳腔15内,从而实现了与水分的隔绝,避免了电路短路,提升了安全性。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取暖器的其他电路元件或线路接头均可设置于防水罩10的容纳腔15内,以隔绝其与水的接触,避免电路短路和漏电,从而进一步提升取暖器的使用安全性。
请进一步参阅图4,所述底板11开设有扣孔113,所述罩壳13朝向所述底板11凸设有扣片131,所述扣片131扣入所述扣孔113。
具体地,底板11上开设有两组扣孔113,两组扣孔113分别位于底板11的上部和下部。每组扣孔113包括两个扣孔113,这两个扣孔113分别靠近底板11的两长边设置,且位于同一高度位置。相应地,罩壳13内表面凸设有两组扣片131,两组扣片131分别位于罩壳13的上部和下部,且与两组扣孔113相对应。此时,每一扣片131对应扣入一扣孔113内,即可实现罩壳13与底板11的装配。
这样,不仅可有效保障罩壳13与底板11的连接紧密度,保障防水罩10的防水效果,还可使得防水罩10的装配结构得以简单化、装配得以便捷化,从而有效提高发热组件100的装配效率,使得发热组件100的生产效率得以提高、资源消耗和成本投入得以降低,进而有效提升发热组件100的实用性。
如图1、图2及图4所示,所述底板11面向所述发热板50的表面设有支架30,所述发热板50的端部固定于所述支架30。
本实施例中,每一底板11面向发热板50的表面均设有一支架30,且二支架30相对设置,每一支架30还开设有至少一第一安装孔331。发热板50位于二支架30之间,且发热板50的两端分别朝向二支架30延伸设置,发热板50的两端还分别开设有至少一第二安装孔53。并且,每一连接件(未图示)穿过一第二安装孔53固定于一第一安装孔331内,从而实现发热板50与支架30的固定连接。
具体地,支架30大致呈条状结构,且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二支架30相互平行,二支架30之间形成容置空间,发热板50位于该容置空间内。发热板50的每一端均开设有第二安装孔53,该第二安装孔53贯穿发热板50相对的两板面,相应地,支架30面向第二安装孔53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安装孔331,每一连接件穿过一第二安装孔53固定于一第一安装孔331内,从而实现发热板50与支架30的固定连接。
如此,可有效提升发热板50的设置稳定性,减小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移及间隙,从而提高结构的紧密度和防水效果,提高取暖器的使用安全性。同时,支架30的设置,还可简化底板11的结构,提升底板11的生产效率,并且,还使得用于发热板50固定的相关结构得以零件化,降低了更换成本。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支架30包括:
基板31,所述基板31与所述底板11相抵接;
连接板33,所述连接板33与所述基板31的一端连接,且相对于所述基板31弯折延伸,所述发热板50的端部固定于所述连接板33。
具体地,连接板33与发热板50相互平行,连接板33面向发热板50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安装孔331,发热板50面向连接板33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安装孔53。如此,可进一步方便装配,提升发热组件100的装配效率,节省人力资源成本,提升实用性。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31开设有第二让位口311,所述接线端子51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让位口311、所述第一让位口111,并容纳于所述容纳腔15。具体地,基板31大致呈长条形,且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并且,基板31平行底板11设置,且与底板11抵接贴合。此时,基板31面向第一让位口111的表面开设有第二让位口311,第二让位口311与第一让位口111相连通,这样,发热板50的接线端子51可由第二让位口311穿过基板31、并由第一让位口111穿过底板11,最后进入并容纳于对应防水罩10的容纳腔15内。如此,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有效提升了发热组件100的生产效率和装配效率,减少了资源消耗,提高了实用性。
优选地,所述第二让位口311的大小与对应接线端子51的横截面大小相匹配。具体地,接线端子51的横截面可为圆形或方形,此时,第二让位口311亦可相应地设置为圆形或方形,且其大小与接线端子51的横截面的大小相同。这样,当接线端子51由第二让位口311穿过基板31时,接线端子51与第二让位口311的侧壁可形成紧密配合,从而可有效减小接线端子51与第二让位口311的侧壁之间的间隙,降低水分由该间隙进入防水罩10的可能性,进而进一步提升了发热组件100的防水效果,提升了安全性。
此外,可以理解的,接线端子51的横截面还可为其他形状,此时,第二让位口311的形状可与之相一致。并且,第二让位口311的大小与接线端子51的横截面大小相同,或第二让位口311略大。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支架30还包括挡板35,所述挡板35连接于所述基板31的另一端,并与所述连接板33相对设置,所述发热板50的端部位于所述挡板35与所述连接板33之间。如此,可有效提高发热板50端部的设置稳定性,减小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移,从而保障接线的稳定性,保障发热组件100正常运行。同时,可以理解的,发热板50的端部位于挡板35与连接板33之间,即相当于挡板35与连接板33分别位于发热板50端部的两侧,这样,挡板35与连接板33便可对发热板50端部起到保护,避免入侵水由发热板50的两侧直接侵向发热板50端部而与接线端子51接触,从而进一步避免电路短路和漏电的发生,即,进一步提升了取暖器的防水效果和使用安全性。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底板11面向所述发热板50的表面凸设有安装凸耳115,所述安装凸耳115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151,所述挡板35或所述连接板33开设有第二连接孔351,所述支架30通过连接件与第一连接孔1151及第二连接孔351的配合连接于所述底板11。
具体地,安装凸耳115大致呈薄片状结构,并与底板11相垂直,与竖直面相平行。安装凸耳115与挡板35背离连接板33的表面抵接贴合,此时,安装凸耳115面向挡板35的表面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151,挡板35面向第一连接孔1151处开设有第二连接孔351,挡板35通过连接件与第一连接孔1151及第二连接孔351的配合连接于安装凸耳115。如此,通过挡板35与安装凸耳115的固定连接,实现了支架30与底板11(即防水罩10)的装配,提升了支架30的设置稳定性、发热板50的安装稳定性,减小了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移及间隙,提高了结构的紧密度和防水效果,提高了取暖器的使用安全性。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取暖器,该取暖器包括如前所述的发热组件100,该发热组件100的具体结构参照前述实施例,由于本取暖器采用了前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前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发热组件,应用于对衡式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二防水罩,二所述防水罩均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且相对设置,二所述防水罩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固定发热板的夹持空间;
发热板,所述发热板设于二所述防水罩之间的夹持空间中,所述发热板的板面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发热板的较长边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发热板的较短两边所在的两个端部形成为所述发热板的两端,所述发热板的两端分别设有接线端子,每一接线端子位于其临近的防水罩内,所述接线端子为金属材质;
其中,所述防水罩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的板面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底板与所述发热板垂直设置,并开设有第一让位口;
罩壳,所述罩壳罩盖在所述底板的背离所述发热板的一侧,并与所述底板共同形成容纳腔,所述接线端子凸设于所述发热板的端部,并由所述第一让位口穿过所述底板,并容纳于所述容纳腔;
所述底板面向所述发热板的表面设有支架,所述发热板的端部固定于所述支架;
所述支架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与所述底板相抵接;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基板的一端连接,且相对于所述基板弯折延伸,所述发热板的端部固定于所述连接板;
所述基板开设有第二让位口,所述接线端子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让位口、所述第一让位口,并容纳于所述容纳腔;
所述支架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连接于所述基板的另一端,并与所述连接板相对设置,所述发热板的端部位于所述挡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开设有扣孔,所述罩壳朝向所述底板凸设有扣片,所述扣片扣入所述扣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让位口的大小与对应接线端子的横截面大小相匹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面向所述发热板的表面凸设有安装凸耳,所述安装凸耳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挡板或所述连接板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支架通过连接件与第一连接孔及第二连接孔的配合连接于所述底板。
5.一种对衡式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组件。
CN201710530949.6A 2017-06-30 2017-06-30 发热组件和取暖器 Active CN1070914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30949.6A CN107091490B (zh) 2017-06-30 2017-06-30 发热组件和取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30949.6A CN107091490B (zh) 2017-06-30 2017-06-30 发热组件和取暖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91490A CN107091490A (zh) 2017-08-25
CN107091490B true CN107091490B (zh) 2023-11-28

Family

ID=59640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30949.6A Active CN107091490B (zh) 2017-06-30 2017-06-30 发热组件和取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914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02599A (zh) * 2018-01-30 2018-07-20 广东丰森第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健康环保节能的取暧器
CN108413472A (zh) * 2018-01-30 2018-08-17 广东丰森第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远红外取暖器
CN108561944A (zh) * 2018-02-13 2018-09-21 广东丰森第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壁柜式仿真火纳米碳远红外线健康电暖器
CN108895521A (zh) * 2018-07-19 2018-11-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热膜取暖器及该取暖器的组装方法
CN109084361B (zh) * 2018-07-26 2023-09-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热膜取暖器及该取暖器的组装方法
CN109210605B (zh) * 2018-09-04 2023-09-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热膜取暖器及该取暖器的组装方法
CN110207243B (zh) * 2019-04-09 2020-01-03 天津金立盛业有限公司 用于供热设备的金属框架型材、发热单元及智能供热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57942A (ko) * 2002-06-28 2002-07-12 구성회 발열판을 이용한 전기난방장치의 시공방법
CN101409160A (zh) * 2008-11-20 2009-04-15 傅国红 一种取暖器防水开关盒
CN203404838U (zh) * 2013-07-01 2014-01-22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取暖器及具有其的取暖器组件
CN203675500U (zh) * 2013-12-16 2014-06-25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取暖器的防水结构和具有它的取暖器
CN205065880U (zh) * 2015-10-23 2016-03-02 宁波先锋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取暖器
CN105444255A (zh) * 2015-12-25 2016-03-30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发热装置及具有其的电取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57942A (ko) * 2002-06-28 2002-07-12 구성회 발열판을 이용한 전기난방장치의 시공방법
CN101409160A (zh) * 2008-11-20 2009-04-15 傅国红 一种取暖器防水开关盒
CN203404838U (zh) * 2013-07-01 2014-01-22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取暖器及具有其的取暖器组件
CN203675500U (zh) * 2013-12-16 2014-06-25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取暖器的防水结构和具有它的取暖器
CN205065880U (zh) * 2015-10-23 2016-03-02 宁波先锋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取暖器
CN105444255A (zh) * 2015-12-25 2016-03-30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发热装置及具有其的电取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91490A (zh) 2017-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91490B (zh) 发热组件和取暖器
TW201721992A (zh) 插座電連接器組合
US1004414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dhesive layer covering seam of main shell
US10297955B2 (en) Metallic shell with spring tangs on folded plate
TWI484684B (zh) 電池座
CN107514706B (zh) 电控组件、空调室外机及空调
CN107327976B (zh) 电控组件、空调室外机及空调
US9160098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150064978A1 (en) Connector tape and connector module thereof
JP6539604B2 (ja) コネクタ
CN211016289U (zh) 显示装置的后壳及显示装置
CN106469874B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12278612U (zh) 壳体和网关主机
CN211019022U (zh) 电子设备
CN215647836U (zh) 外壳安装结构和电器装置
CN216436235U (zh) 一种漏电保护插头及其防护结构
CN213184054U (zh)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JP5842760B2 (ja) 電気接続箱
CN217932624U (zh) 一种用于cpu导热剂的防溢配件
CN209982726U (zh) 一种集成式发声装置
CN213876467U (zh) 壳体组件和显示设备
CN212365485U (zh) 蜂鸣器机构
CN212433228U (zh) 一种电能表
CN212542796U (zh) 一种电连接器接头的固定结构
CN212486969U (zh) 一种电控盒组件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