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76526U - 一种嵌套式新能源两档干式双离合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嵌套式新能源两档干式双离合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176526U CN213176526U CN202022132934.4U CN202022132934U CN213176526U CN 213176526 U CN213176526 U CN 213176526U CN 202022132934 U CN202022132934 U CN 202022132934U CN 213176526 U CN213176526 U CN 2131765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utch
- shell
- pressure plate
- hub
- friction p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ydraulic Clutches, Magnetic Clutches, Fluid Clutches, And Fluid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嵌套式新能源两档干式双离合器,包括:主体结构、内离合器、外离合器、第一回位执行机构以及第二回位执行机构;内离合器以及外离合器安装于主体结构上,且相互嵌套设置;外离合器的第一外壳体上用于支撑外离合器的第一摩擦副的第一支撑部,以及内离合器的第二外壳体上用于支撑内离合器的第二摩擦副的第二支撑部均呈U型结构;第一回位执行机构与外离合器连接,用于控制外离合器的合离;第二回位执行机构与内离合器连接,用于控制内离合器的合离。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保证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传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嵌套式新能源两档干式双离合器。
背景技术
在纯电动汽车中,虽然我国电机技术已经逐渐成熟,但是应用于汽车上,却无法发挥电机的高性能,进而无法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电机本身有着转速低扭矩大,转速高扭矩低功率大的特点。现有应用于纯电动汽车中的单减速比的减速器,无法让电机的效率被充分利用起来。而双离合器的应用,可以较好的提高电机效率的利用,但目前应用于电动汽车上的双离合器,在耐久性能上仍有所不足,较大的影响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嵌套式新能源两档干式双离合器,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保证使用寿命。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嵌套式新能源两档干式双离合器,包括:主体结构、内离合器、外离合器、第一回位执行机构以及第二回位执行机构;
所述内离合器以及所述外离合器安装于主体结构上,且相互嵌套设置;
所述外离合器的第一外壳体上用于支撑所述外离合器的第一摩擦副的第一支撑部,以及所述内离合器的第二外壳体上用于支撑所述内离合器的第二摩擦副的第二支撑部均呈U型结构;
所述第一回位执行机构与所述外离合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外离合器的合离;
所述第二回位执行机构与所述内离合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内离合器的合离。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结构包括驱动转毂、第一输入轴、第二输入轴、液压机构以及支撑壳体;
所述驱动转毂通过第一滚珠轴承安装于所述第一输入轴一端;
所述第二输入轴安装在所述第一输入轴于远离所述驱动转毂位置;
所述液压机构通过第一滚针轴承安装于所述第二输入轴;
所述支撑壳体通过第二滚珠轴承安装于所述液压机构,且与所述第一外壳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滚珠轴承外壁上设有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上设有避让槽;
所述支撑壳体内圈上设有沿轴向方向活动穿过所述避让槽的折弯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壳体与所述驱动转毂固定连接;
所述外离合器的第一输入转毂安装在所述第一输入轴于所述驱动转毂与所述第二输入轴之间;
所述外离合器的第一内壳体与所述第一输入转毂固定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外壳体之间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摩擦副的第一安装腔;
所述第二外壳体通过连接盘与所述第一外壳体连接;
所述内离合器的第二输入转毂安装在所述第二输入轴,且位于所述第一输入转毂与所述液压机构之间;
所述内离合器的第二内壳体与所述第二输入转毂固定连接,且与所述第二外壳体之间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摩擦副的第二安装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回位执行机构包括第一压盘以及第一碟形弹簧;
所述第一压盘设于所述连接盘以及所述支撑壳体之间,且施力部活动穿过所述连接盘与所述第一摩擦副对应设置,受力部与所述液压机构对应设置;
所述第一压盘朝向所述支撑壳体的外壁上端贴设有第一橡胶垫片;
所述第一碟形弹簧设于所述连接盘、所述第一压盘以及所述第二外壳体之间;
所述第一支撑部背离所述第一摩擦副凸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回位执行机构包括第二压盘以及第二碟形弹簧;
所述第二压盘设于所述第一压盘与所述第二内壳体之间,且施力部与所述第二摩擦副对应设置,受力部与所述液压机构对应设置;
所述第二外壳体的内壁上于所述连接盘与所述第二压盘之间设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二压盘轴向运动的卡簧;
所述第二碟形弹簧设于所述第二输入转毂与所述第二压盘之间;
所述第二支撑部朝向所述第二摩擦副凸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输入转毂上靠近所述第二压盘的转毂段套设有第三滚珠轴承;
所述第二碟形弹簧安装于所述第三滚珠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摩擦副的相邻第一钢片之间设有第一分离波形弹簧;所述第二摩擦副的相邻第二钢片之间设有第二分离波形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钢片中的最外侧钢片贴设有第一波形弹簧阻尼片;
所述第二钢片中的最外侧钢片贴设有第二波形弹簧阻尼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入转毂上于所述第一外壳体与所述第一内壳体之间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一输入转毂同步转动的第一风扇;
所述第二输入转毂上于所述第二内壳体与所述第二压盘之间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二输入转毂同步转动的第二风扇;
所述第一内壳体、所述第一外壳体、所述第二内壳体以及所述第二外壳上均开设有通风口。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通过将相互嵌套设置于主体结构的内离合器与外离合器结合第一回位执行机构与第二回位执行机构,以构建嵌套式双离合器,能够较好的提高电机效率的利用。同时,将外离合器的第一外壳体上用于支撑外离合器的第一摩擦副的第一支撑部,以及内离合器的第二外壳体上用于支撑外离合器的第二摩擦副的第二支撑部均设计成U型结构,进一步提高支撑刚度,以避免在轴向压缩过程中出现耐久性失效,提高耐久性能,保证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嵌套式新能源两档干式双离合器的剖视图;
图2为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嵌套式新能源两档干式双离合器的第一分离波形弹簧或第二分离波形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嵌套式新能源两档干式双离合器的第一波形弹簧阻尼片或第二波形弹簧阻尼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嵌套式新能源两档干式双离合器的第二滚珠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外壳体;(2/9)、支撑钢片;3、第一摩擦片;4、连接盘;5、第一内壳体;6、第二外壳体;7、第二分离波形弹簧;8、第二摩擦片;10、第二内壳体;11、第二输入转毂;12、第二滚针轴承;13、第一输入转毂;14、驱动转毂;15、第一滚珠轴承;16、第一输入轴;17、第一分离波形弹簧;18、第一钢片;19、第一波形弹簧阻尼片;(20/24/25)、卡簧;21、第一压盘;22、支撑壳体;23、橡胶垫片;26、第一碟形弹簧;27、第二钢片;28、第二波形弹簧阻尼片;29、第二压盘;30、第二碟形弹簧;31、第三滚珠轴承;32、第二滚珠轴承;321、避让槽;33、第一滚针轴承;34、液压机构;35、第二输入轴;(36/37)、最外侧钢片;
A、第一支撑部;B、第二支撑部;C、折弯部;D、第一风扇;E、第二风扇;F、驱动电机侧;G、变速箱侧;I、第二摩擦副;H、第一摩擦副;(J/K)、施力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更换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嵌套式新能源两档干式双离合器。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嵌套式新能源两档干式双离合器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主体结构、内离合器、外离合器、第一回位执行机构以及第二回位执行机构;内离合器以及外离合器安装于主体结构上,且相互嵌套设置;外离合器的第一外壳体1上用于支撑外离合器的第一摩擦副H的第一支撑部A,以及内离合器的第二外壳体6上用于支撑内离合器的第二摩擦副I的第二支撑部B均呈U型结构;第一回位执行机构与外离合器连接,用于控制外离合器的合离;第二回位执行机构与内离合器连接,用于控制内离合器的合离。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通过将相互嵌套设置于主体结构的内离合器与外离合器结合第一回位执行机构与第二回位执行机构,以构建嵌套式双离合器,能够较好的提高电机效率的利用。同时,将外离合器的第一外壳体1上用于支撑外离合器的第一摩擦副H的第一支撑部A,以及内离合器的第二外壳体6上用于支撑外离合器的第二摩擦副I的第二支撑部B均设计成U型结构,进一步提高支撑刚度,以避免在轴向压缩过程中出现耐久性失效,提高耐久性能,保证使用寿命。
以上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嵌套式新能源两档干式双离合器的实施例一,以下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嵌套式新能源两档干式双离合器的实施例二,具体请参阅图1至图3。
一种嵌套式新能源两档干式双离合器,包括:主体结构、内离合器、外离合器、第一回位执行机构以及第二回位执行机构;内离合器以及外离合器安装于主体结构上,且相互嵌套设置;外离合器的第一外壳体1上用于支撑外离合器的第一摩擦副H的第一支撑部A,以及内离合器的第二外壳体6上用于支撑内离合器的第二摩擦副I的第二支撑部B均呈U型结构;第一回位执行机构与外离合器连接,用于控制外离合器的合离;第二回位执行机构与内离合器连接,用于控制内离合器的合离。第一支撑部A与第一摩擦副H的第一钢片18中的支撑钢片2接触,第二支撑部B与第二摩擦副I的第二钢片27中的支撑钢片9接触。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主体结构可以包括驱动转毂14、第一输入轴16、第二输入轴35、液压机构34以及支撑壳体22;驱动转毂14通过第一滚珠轴承15安装于第一输入轴16一端;第二输入轴35安装在第一输入轴16于远离驱动转毂14位置;液压机构34通过第一滚针轴承33安装于第二输入轴35;支撑壳体22通过第二滚珠轴承32安装于液压机构34,且与第一外壳体1固定连接。其中第二滚珠轴承32外壁上设有连接部;连接部上设有避让槽321;支撑壳体22内圈上设有沿轴向方向活动穿过避让槽的折弯部C。
具体来说,通过在支撑壳体22内圈上设置折弯部C,并使得折弯部C与带有避让槽的第二滚珠轴承32配合,将第二滚珠周转套在液压机构34上,然后支撑壳体22呈卡爪结构的折弯部C活动卡接到第二滚珠轴承的避让槽321中。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防止在高速转动过程中,外离合器的第一外壳体1齿槽侧由于受到离心力而发生疲劳性变形。同时液压机构34套在第二输入轴35中间并用第一滚针轴承33隔开,这样液压机构34就可以保证不转动。
进一步地,第一外壳体1与驱动转毂14固定连接;外离合器的第一输入转毂13安装在第一输入轴16于驱动转毂14与第二输入轴35之间;外离合器的第一内壳体5与第一输入转毂13固定连接,且与第一外壳体1之间形成有用于安装第一摩擦副H的第一安装腔。第二外壳体6通过连接盘4与第一外壳体1连接;内离合器的第二输入转毂11安装在第二输入轴35,且位于第一输入转毂13与液压机构34之间;内离合器的第二内壳体10与第二输入转毂11固定连接,且与第二外壳体6之间形成有用于安装第二摩擦副I的第二安装腔。
具体来说,第一外壳体1可以通过卡槽将连接盘4与支撑壳体22连接起来,这样连接盘4和支撑壳体22的径向位置就会被固定了。最后用卡簧20轴向固定,使得连接盘4、第一外壳体1以及支撑壳体22连接在一起,同时也可以与驱动转毂14同轴转动。第二外壳体6也可以通过齿槽卡入到连接盘4并通过卡簧25进行轴向固定。而连接盘4可以做成有弯曲部分的结构,增加它的轴向刚度,更好的支撑第二外壳体6。而由于连接盘4与第一外壳体1连接在一起,这样支撑在连接盘4上的第二外壳体6就与第一外壳体1同步转动。第一输入转毂13可以通过第二滚针轴承12与第二输入转毂11转动连接配合。
进一步地,第一回位执行机构包括第一压盘21以及第一碟形弹簧26;第一压盘21设于连接盘4以及支撑壳体22之间,且施力部J活动穿过连接盘4与第一摩擦副H对应设置,受力部与液压机构34对应设置;第一压盘21朝向支撑壳体22的外壁上端贴设有第一橡胶垫片23;第一碟形弹簧26设于连接盘4、第一压盘21以及第二外壳体6之间;第一支撑部A背离第一摩擦副H凸向设置。
具体来说,第一外壳体1可以采用一体加工方式成型第一支撑部A。将第一外壳体1的第一支撑部A,设计成U型结构,而第一压盘21的施力部J可以设计成卡爪结构。在第一压盘21向驱动电机方向轴向移动时,所施加压紧载荷的过程中,每个第一钢片18和第一摩擦片3都存在着不同方向的载荷分布不均。而结合过程又是一个第一摩擦片3与第一钢片18相对滑摩过程,载荷的分布不均会造成不同的温度点,进而使得第一钢片18应力分布不均匀。而通过第一支撑部A的背离第一摩擦副H凸向设置的U型结构设计以及与之相配合的第一压盘21的施力部J的卡爪结构设计,可以使得在动态结合过程中,所产生的产生应力分布比较均匀。另外,由于在外离合器处于不工作状态时,第一压盘21在轴向方向可以左右移动,会与支撑壳体22内壁产生碰撞。因此设置一个橡胶垫片23,可以减缓震动,同时也可以限制第一压盘21的轴向位移。
进一步地,第二回位执行机构包括第二压盘29以及第二碟形弹簧30;第二压盘29设于第一压盘21与第二内壳体10之间,且施力部K与第二摩擦副I对应设置,受力部与液压机构34对应设置;第二外壳体6的内壁上于连接盘4与第二压盘29之间设有用于限制第二压盘29轴向运动的卡簧;第二碟形弹簧30设于第二输入转毂11与第二压盘29之间;第二支撑部B朝向第二摩擦副I凸向设置。
具体来说,同理,第二外壳体6也可以采用一体加工方式成型出第二支撑部B。同上述第一支撑部A与第一压盘21的施力部配合一样,第二支撑部B可以采用凸向第二摩擦副I的U型结构设计配合第二压盘29与之相适配结构设计的施力部K,以达到减少第二钢片27与第二摩擦片8载荷分布不均匀导致的应力分布不均匀情况,进一步提高离合器的使用寿命;具体的该第二压盘29的施力部K可以是卡爪结构或者U型结构等。另外,在内离合器中,卡簧24可以设于第二外壳体6内壁的卡槽中,不仅能够限制第二压盘29的轴向移动,同时也可以防止第二压盘29与连接盘4碰撞。
进一步地,第二输入转毂11上靠近第二压盘29的转毂段套设有第三滚珠轴承31;第二碟形弹簧30安装于第三滚珠轴承31。
具体来说,将第二碟形弹簧30安装在第三滚珠轴承31上,而第三滚珠轴承31套在第二输入转毂11上。由于第二压盘29与第二输入转毂11之间存在相对转速差,而增加第三滚珠轴承31用于安装第二碟形弹簧30,可以使得第二碟形弹簧30第二压盘29不会产生相对滑动,进而也不会造成磨损。
进一步地,如图1以及图3所示,第一摩擦副H的相邻第一钢片18之间设有第一分离波形弹簧17;第二摩擦副I的相邻第二钢片27之间设有第二分离波形弹簧7。
具体来说,在外离合器中,相邻的第一钢片18之间放置第一分离波形弹簧17。在第一压盘21卸掉液压机构34或者其它机构施加的力F1后,由于第一碟形弹簧26的反作用力,使得第一压盘21朝着变速箱侧移动。此时的分离波形弹簧会快速撑开两个相邻第一钢片18,使得的空气能够快速通过,给外离合器的第一摩擦片3与第一钢片18降温,同时第一分离波形弹簧17在液压机构34或者其他执行机构所施加的力F1撤销时,也会起到和第一碟形弹簧26一样的回位作用,以辅助回位,提高回位效率。而在压并过程中,分离波簧本身载荷比较小,也不会对第一钢片18与第一摩擦片3载荷分布产生影响。内离合器中的第二分离波形弹簧7也是同理,具体不做赘述。
另外,本申请中第一摩擦片3以及第二摩擦片8的材料可以是粉末冶金的摩擦材料,相对于传统的湿式双离合器中的纸基的摩擦材料,在传递相同的扭矩下,粉末冶金的的摩擦系数大于纸基的摩擦系数,同时所需要的摩擦片个数也会减少很多。在整个系统中,所占用的轴向空间尺寸会小一些。再者,由于驱动电机本身具有非常高的转速,而且在两档变速箱中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后端齿轮与输出轴是常啮合状态,外离合器和内离合器在工作过程中都会具有非常高的转速。而传统的湿式双离合器本身也满足不了驱动电机的高转速的要求,因此新型粉末冶金的摩擦片可以满足其高爆破转速的要求。同时,相比传统的湿式双离合器纸基摩擦系数随温度变化过程中,粉末冶金的新型摩擦片材料的摩擦性能保持比较稳。比于同级别的传统的湿式双离合器,所需要的拖曳扭矩比较小,并且NVH方面也有比较不错的优势。而相比传统的干式双离合器,粉末冶金的摩擦片抗油污的能力比较强,也适合比较复杂变速箱环境。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以此为基础做适当的变化,具体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第一钢片18中的最外侧钢片贴设有第一波形弹簧阻尼片19;第二钢片27中的最外侧钢片36贴设有第二波形弹簧阻尼片28。
具体来说,在第一摩擦副H中第一钢片18朝向变速箱方向上的最外侧钢片36上粘设一个第一波形弹簧阻尼片19。通过这个波形弹簧阻尼片,可以起到一定的减振功能。由于,在外离合器不工作状态下,第一钢片18和第一摩擦片3可以在轴向空间上左右移动。最外侧钢片36容易与第一压盘21相碰撞,产生撞击声,而这个第一波形弹簧阻尼片19可以很好的起到减振功能。另外此第一波形弹簧阻尼片19也可以在与第二压盘29的施力部J接触时,让施加的载荷分布更均匀,减少第一钢片18与第一摩擦片3不均匀载荷情况。第二钢片27中最外侧钢片37上贴设第二波形弹簧阻尼片28同理,具体不做赘述。
进一步地,第一输入转毂13上于第一外壳体1与第一内壳体5之间位置设有与第一输入转毂13同步转动的第一风扇D;第二输入转毂11上于第二内壳体10与第二压盘29之间位置设有与第二输入转毂11同步转动的第二风扇E;第一内壳体5、第一外壳体1、第二内壳体10以及第二外壳上均开设有通风口。
具体来说,通过第一输入转毂13或者第二输入转毂11的转动以带动第一风扇D或第二风扇E转动。而由于存在相对转速差,会产生高压和低压气流,进而就可以把风送到第一摩擦副H以及第二摩擦副I,能够让第一摩擦片3和第一钢片18、第二摩擦片8和第二钢片27降温,也提高整体的散热效果。本实施例中,第一压盘21、第二压盘29、连接盘4以及支撑壳体22上均可以设置通风口。同时,第一外壳体1、连接盘4上的部分通风口可以对应第一摩擦副H设置;而第二外壳体6、第二内壳体10上的部分通风口则可以对应第二摩擦副I设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以此为基础做适当的变换,具体不做限制。
本申请的双离合器结构不仅适用于干式双离合器,也适用于湿式双离合器,具体的工作过程例如下:
1,驱动电机动力从F端输入,从G端输出,然后分别送到与两套轴啮合的齿轮中,进而再通过传动机构到车轮中,驱使汽车行驶。
2,纯电动汽车起步时,变速箱控制模块提前通过液压机构34或者其他装置给第一压盘21施加力F1,从而使第一压盘21向着电机侧运行。在运行过程中会克服第一碟形弹簧26的阻力,继续往电动机侧运行,最终达到变速箱控制机构所设定的压力值,使得第一摩擦副H相互贴近。压并之后,驱动电机会把动力传递到驱动转毂14。驱动转毂14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第一外壳体1相连并传递动力。第一外壳体1通过齿毂传递的方式,通过第一摩擦副H,传递到第一内壳体5,然后传递到与之焊接在第二输入转毂11外齿上,最终动力通过第二输入转毂11内齿与第一输入轴16外齿啮合实现,传递到后端齿轮,完成动力传递。
3,纯电动车行驶过程由1挡换2挡时,变速箱控制模块事先会通过液压机构34或其他执行装置撤掉施加在第一压盘21上的力F1,然后再经过第一碟形弹簧26的作用力推动第一压盘21向着变速箱齿轮侧移动。随后变速箱控制模块通过液压机构34或者其他机构给第二压盘29施加一个力F2,使其向电机侧移动,克服第二碟形弹簧30的阻力,从而使得第二摩擦副I压紧。同样驱动电机动力从第一外壳体1传递到连接盘4,然后连接盘4传递到第二外壳体6,第二外壳体6与第二内壳体10通过第二摩擦副I齿槽传递扭矩。而第二内壳体6也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第一输入转毂13外齿相连,进而通过与第二输入轴35外花键相啮合,并最终把动力传递给后端齿轮,完成换挡动力传递。由2档切换至1档工作原理与第3点相同,具体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嵌套式新能源两档干式双离合器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嵌套式新能源两档干式双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结构、内离合器、外离合器、第一回位执行机构以及第二回位执行机构;
所述内离合器以及所述外离合器安装于主体结构上,且相互嵌套设置;
所述外离合器的第一外壳体上用于支撑所述外离合器的第一摩擦副的第一支撑部,以及所述内离合器的第二外壳体上用于支撑所述内离合器的第二摩擦副的第二支撑部均呈U型结构;
所述第一回位执行机构与所述外离合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外离合器的合离;
所述第二回位执行机构与所述内离合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内离合器的合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套式新能源两档干式双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包括驱动转毂、第一输入轴、第二输入轴、液压机构以及支撑壳体;
所述驱动转毂通过第一滚珠轴承安装于所述第一输入轴一端;
所述第二输入轴安装在所述第一输入轴于远离所述驱动转毂位置;
所述液压机构通过第一滚针轴承安装于所述第二输入轴;
所述支撑壳体通过第二滚珠轴承安装于所述液压机构,且与所述第一外壳体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嵌套式新能源两档干式双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滚珠轴承外壁上设有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上设有避让槽;
所述支撑壳体内圈上设有沿轴向方向活动穿过所述避让槽的折弯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嵌套式新能源两档干式双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体与所述驱动转毂固定连接;
所述外离合器的第一输入转毂安装在所述第一输入轴于所述驱动转毂与所述第二输入轴之间;
所述外离合器的第一内壳体与所述第一输入转毂固定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外壳体之间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摩擦副的第一安装腔;
所述第二外壳体通过连接盘与所述第一外壳体连接;
所述内离合器的第二输入转毂安装在所述第二输入轴,且位于所述第一输入转毂与所述液压机构之间;
所述内离合器的第二内壳体与所述第二输入转毂固定连接,且与所述第二外壳体之间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摩擦副的第二安装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嵌套式新能源两档干式双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位执行机构包括第一压盘以及第一碟形弹簧;
所述第一压盘设于所述连接盘以及所述支撑壳体之间,且施力部活动穿过所述连接盘与所述第一摩擦副对应设置,受力部与所述液压机构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压盘朝向所述支撑壳体的外壁上端贴设有第一橡胶垫片;
所述第一碟形弹簧设于所述连接盘、所述第一压盘以及所述第二外壳体之间;
所述第一支撑部背离所述第一摩擦副凸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嵌套式新能源两档干式双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位执行机构包括第二压盘以及第二碟形弹簧;
所述第二压盘设于所述第一压盘与所述第二内壳体之间,且施力部与所述第二摩擦副对应设置,受力部与所述液压机构对应设置;
所述第二外壳体的内壁上于所述连接盘与所述第二压盘之间设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二压盘轴向运动的卡簧;
所述第二碟形弹簧设于所述第二输入转毂与所述第二压盘之间;
所述第二支撑部朝向所述第二摩擦副凸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嵌套式新能源两档干式双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入转毂上靠近所述第二压盘的转毂段套设有第三滚珠轴承;
所述第二碟形弹簧安装于所述第三滚珠轴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套式新能源两档干式双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副的相邻第一钢片之间设有第一分离波形弹簧;
所述第二摩擦副的相邻第二钢片之间设有第二分离波形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嵌套式新能源两档干式双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片中的最外侧钢片贴设有第一波形弹簧阻尼片;
所述第二钢片中的最外侧钢片贴设有第二波形弹簧阻尼片。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嵌套式新能源两档干式双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转毂上于所述第一外壳体与所述第一内壳体之间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一输入转毂同步转动的第一风扇;
所述第二输入转毂上于所述第二内壳体与所述第二压盘之间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二输入转毂同步转动的第二风扇;
所述第一内壳体、所述第一外壳体、所述第二内壳体以及所述第二外壳上均开设有通风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132934.4U CN213176526U (zh) | 2020-09-25 | 2020-09-25 | 一种嵌套式新能源两档干式双离合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132934.4U CN213176526U (zh) | 2020-09-25 | 2020-09-25 | 一种嵌套式新能源两档干式双离合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176526U true CN213176526U (zh) | 2021-05-11 |
Family
ID=75776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132934.4U Active CN213176526U (zh) | 2020-09-25 | 2020-09-25 | 一种嵌套式新能源两档干式双离合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176526U (zh) |
-
2020
- 2020-09-25 CN CN202022132934.4U patent/CN21317652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20180068790A (ko) | 하이브리드 전기 자동차용 더블 클러치 장치 | |
CN112762144B (zh) | 一种分动器装置及车辆 | |
CN213176526U (zh) | 一种嵌套式新能源两档干式双离合器 | |
CN107588172A (zh) | 用于车辆变矩器的减震器 | |
CN212377266U (zh) | 一种取力器 | |
EP2447560B1 (en) |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 |
KR100789188B1 (ko) | 하이브리드 차량용 토크 컨버터 | |
CN103899728A (zh) | 一种气控式双行星轮制动离合器 | |
CN201496424U (zh) | 混合动力离合器 | |
CN103216572A (zh) | 带有集成的减振系统的传递单元 | |
JP2017538900A (ja) | 自動車車両、特に、少なくとも二輪の動力車両を動作させるための変速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特にハイブリッド車のためのパワートレイン | |
JP7524453B2 (ja) | 一緒に回転し、かつダンパ装置と軸方向に重なり合う作動装置を備える、常時閉である圧力媒体作動分離クラッチ | |
CN201241921Y (zh) | 单压盘干摩擦式双离合器 | |
CN214305094U (zh) | 一种平行轴式变速器 | |
CN101660573A (zh) | 空气冷却压盘式离合器及汽车 | |
KR101251510B1 (ko) | 전기차용 변속 시스템 | |
CN213176527U (zh) | 一种平行式新能源两档干式双离合器 | |
CN201891758U (zh) | 具有分离操作性能的摩擦式离合器及包括其的车辆 | |
CN202091393U (zh) | 一种干式双离合器 | |
CN101428557A (zh) | 一种车辆扭转减震装置 | |
CN202418306U (zh) | 一种支承块铆接式离合器从动盘 | |
CN211106930U (zh) | 动力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220242985U (zh) | 离合器驱动总成以及车辆 | |
CN216993874U (zh) | 一种集成双离合器和电机的混合动力驱动模块 | |
CN203752885U (zh) | 一种混合动力客车集成双行星轮制动离合器的双电机总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